文丨爆炒遊娛(此文為爆炒遊娛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國慶檔黃金周的票房流量高是真不假,假期還沒結束,國慶檔票房總和就已經超過了40億,再次印證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龐大和潛力。
這其中票房佔比最大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六天票房已經超過19億,劍指20億,就目前的趨勢來說,是很有希望衝擊30億的。
和《我和我的祖國》「對打」的兩部電影,《攀登者》和《中國機長》票房也不錯,《攀登者》已經出現疲態,截止目前票房7億,而《中國機長》同樣勢頭正猛,已經超14億。
不管怎麼來看,《我和我的祖國》顯然已經是國慶檔的最大贏家,票房這麼高也在小魷魚的預料之中,這部電影有非常明顯的幾個優勢,足以撐得起這20億票房。
主旋律色彩濃厚,在國慶檔優勢更大
國慶節這種日子,最適合這樣的主旋律電影,雖說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同樣是有著主旋律色彩的,但都沒有《我的我的祖國》濃厚。
國慶節需要這樣的片子,在一個有這樣紀念意義的日子去看這樣的片子,是很多人走進影院的原因。
作為國慶節的獻禮片,影片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觀眾對於愛國情懷的抒發,在這一點上,是其他片子所比不了的。
小故事設計更有新意,討論度高,吸引力更大
影片是將七個小故事組成了一部電影,非常有新意,這樣的組成和敘事是非常少的,也給了很多不同喜好和口味的觀眾更多選擇。
七個小故事分別是《北京你好》、《前夜》、《白晝流星》、《護航》、《奪冠》、《回歸》、《相遇》,每一個小故事都非常具有時代意義,是歷史長河的精彩時刻,真實事件本身就已經足夠吸引人。
同時,因為小故事的設計,很多觀眾會在觀影完畢之後對每個故事展開討論,還會為了哪個故事拍得更好或較差進行探討,進而增加了電影的熱度,吸引很多觀眾前去觀看。
事實證明,大多數討論多的電影票房也會隨著討論一路飄紅,當然前提是影片一定要有質量保證。
導演、主演均為最強陣容,電影質量有保證
口碑無疑是票房的最佳保證,這個從當下國慶檔票房中也是最得以體現的。
口碑最好的《我和我的祖國》票房是最高的,而評分最低的《攀登者》從一開始票房持平,到後來就逐漸拉開差距。
從劇本到主創人員,這個片子就註定不會是爛片。
劇本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是有真實事件在背後做鋪墊做出的延伸,此外導演和主演也均為最強陣容。
每一個小故事都啟用了一個不同的導演,而且每一位導演都是在電影界名氣很大的知名導演,有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璐這些大導演,還有徐崢、文牧野這樣的口碑新秀導演。
每一位導演都是有優秀代表作加身,同時主演陣容也非常強大,有黃渤、張譯、葛優、吳京……幾十位知名影星,光是念都得念半天。
有好的劇本和好的主創團隊,才讓觀眾對影片有信心,因此在沒上映之前,預售票房就已經過億。
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有這樣的片子,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看呢?
情懷不能代表電影全部,正是因為電影本身是優秀的,所以才會有這麼高的票房。
你們去看這部電影了嗎?溫馨提示,看時請自備紙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