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畫師筆下的《觀山海》:《山海經》裡有哪些「神奇動物」?

2021-01-11 北晚新視覺網

用神話學家袁珂先生的話說,《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亦乃神話之淵府」,裡面奔踴著無數「神奇動物」:有長得像馬卻有虎紋赤尾的鹿蜀,有人面鳥身的木神句芒,有白首赤足會帶來戰爭的朱厭……這些珍禽異獸充滿了炫奇的想像力,直到今日也是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的富礦。不過,《山海經》裡的記述只有寥寥幾筆,它們到底長什麼樣子,十足令人揣想不已。

作者:張玉瑤

《觀山海》 杉澤 繪 梁超 撰文  湖南文藝出版社

90後畫師杉澤就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按照古籍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想像,把這些怪獸畫了下來,繪成一部《觀山海》。杉澤在網上早以「百鬼畫師」出名,以畫中國傳統中的鬼怪而獲得百萬粉絲喜愛,而這一次集中畫《山海經》,更進一步延續了他別具一格的國風畫法,那些異獸皆突破了形似的要求,其一鱗一爪,一須一羽,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和想像的再造,飄逸唯美,充滿了東方古典的趣味,這也是他不同於已有《山海經》畫冊的一大特點。

畢業於四川大學的杉澤原名李一帆,是個90後大男孩兒,模樣清朗而略帶內斂,但一說起「妖魔鬼怪」的話題來,就好似打開了話匣子。受《西遊記》、《葫蘆娃》、《犬夜叉》、《火影忍者》等中外動畫片影響,他從小喜歡妖怪文化。研究生畢業後,他沒著急找工作,而是專心研究了三年的中國古代志怪傳說,那些形形色色的鬼怪,便成了他畫中國傳統題材的落腳點。

作為中國研究古代神話最基本最全面的典籍,《山海經》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杉澤的興趣。讀《山海經》讓他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中,他一邊讀一邊做筆記,並藉助其他一些古籍資料進行考證,思索那些怪獸應該是長什麼樣子,以及在著書者生活的時代環境中,它們到底完全是先民想像中的怪物,還是有可能是某種現實動物誇張出來的樣子。比如「狌狌」(音星),郭璞《山海經注》中說「似獼猴而長,赤目長尾」,現在普遍認為即猩猩,又如犰狳(音求餘),類穿山甲。畫這些怪獸時,就可以參照已有動物的樣貌進行合理想像和發揮。

那麼,怎麼去發揮呢?杉澤常常會去想像這些怪獸們在某一種場景中的某一種神態:「吃人的異獸,我們想起來青面獠牙很恐怖,但它也不是隨時都吃人,它也有休息的時候、玩鬧的時候、大笑的時候,也有喜怒哀樂,我會想像它的另一面,這種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如他所言,為了呈現出更豐富的文化含義,在描繪這些怪獸時,他不僅只描出形狀,還常常給它們賦予特別的場景和動作,突破書中三言兩語的文字限制,探索新的闡釋空間。譬如一種叫燭陰的人面蛇身的異獸,《山海經》載「其瞑乃晦,其視乃明」,即言其睜眼為晝、閉眼為夜。在構思這一形象時,杉澤沒有具體而微地去畫出它的蛇形身體,而是強調它所蘊含的先民的奇妙想像和神話色彩,故而細細描摹燭陰眼睛的神態,最後將其畫作半閉半睜的狀態,令它飛騰於宇宙,身形隱約,只見雲天與山巒一色瑰麗,不知晨昏,抽象而浪漫。

但也有理解不那麼傳神的時候。畢竟《山海經》距今時代久遠,作者未知,歷代對經文的解釋多有歧義,到杉澤這裡,想像的偏差和誤解便難免時有遇到,而這些只有通過查閱更多的資料、進行更豐富的聯想,才能夠不斷進行完善。就比如他畫九鳳,按照《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描述,九鳳是一種人面鳥身的九頭鳥,在最初的畫稿中,杉澤按照自己想像把羽毛繪成了金色。直到後來了解到《大荒北經》出自楚國後裔之手,九鳳是楚人神鳥,他才推翻了原來的想像。「他們想像這樣的形象,或許帶著對他們整個國家族人的熱情,我寧願將其猜想成圖騰一般的存在。」因楚人崇尚紅,杉澤後來把九鳳的翅膀改成了紅色。

《山海經》中有異獸近五百種,杉澤並非按部就班全部按順序畫了下來,而是有選擇地畫了200幅左右。選擇的標準,在於考量它們是否能夠體現出先祖的想像和智慧,這也影響到在當下進一步的發揮與再創造。在如何調和傳統這一問題上,杉澤認為,尊重必須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將傳統形構與現代審美予以合理結合,「加一點當下時代的調味料」,「先祖的創造已經達成共識而傳至今天,在顛覆沒有任何意義的前提下,我們不能為了顛覆而顛覆。畫《觀山海》是為詮釋我心中的《山海經》,就是在符合原來的規定之下,再去探尋其他的意義,進行組裝。不是說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原樣,也可以加一點當代的審美進去,也就是說,我們不打碎,而是給它添磚加瓦。」

受儒家文化影響,「怪力亂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非主流」的地位,但人們的想像卻難以徹底壓抑,使得一支「志怪」的傳統始終未曾斷絕。鄰國日本則有比較完整的妖怪文化,如被稱為「妖怪大師」的水木茂的百鬼漫畫、小說家京極夏彥的「百鬼夜行」系列作品等。杉澤也有這樣的願望,繼畫《山海經》之後,畫出中國自己的「百鬼圖」,成一個神話傳說體系。在他看來,鬼怪比神和人都更有共性,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裡,它們的形象和功能都沒有太多變動,譬如患鬼主牢獄之災、廁鬼喜歡偷看人上廁所,小兒鬼最頑皮,常常在孩子床上蹦蹦跳跳,惹得孩子不能入睡。通過畫這些形象,杉澤希望能把人們傳統認知中鬼怪的格局打開,「讓大家知道,民間的妖精鬼怪不是恐怖片,而是我們民俗中的一部分。雖然資料散亂,不入正統,但我們能從中找到自己情感的一種落腳點。」

杉澤現在生活在四川的一個小城裡,除了自己畫畫,還教小朋友畫畫。他並沒有教給孩子們畫妖怪,但有一次看到一個小孩子不知看了什麼動畫片,竟然自己在畫一些妖魔鬼怪,還規定了戰鬥值,命令它們把作業吃掉。這逗樂了杉澤,同時也很感動,「我們一直在說神話,覺得超級遠,但這個孩子讓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仍然在創造神話。先民想像上古有華胥國,人們不用勞動,地裡自動長吃的;今天的孩子也會表達,想要一個吃作業的妖怪。這種情感和嚮往是相通的,先民也是人,他們的生活和想像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遠。」模仿《山海經》中「有神焉」的句式,杉澤也有個「天真」的想法:希望幾百年之後,回想起2018年,那時的人們會說,公元2018年,有神焉。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山海經開放宇宙手遊《妄想山海》攜手畫師杉澤開啟獨家合作
    騰訊首款山海經開放宇宙手遊《妄想山海》目前已開啟燎原終極測試,目前測試情況非常火爆,在B站、TAPTAP等陣地引發了玩家的熱烈討論,隨著終極測試的推進,玩家對於《妄想山海》的正式上線也愈來愈期待,今日,《妄想山海》公布了與國內知名畫師杉澤的獨家合作,杉澤將擔任《妄想山海》的美術顧問,並展開一系列深度聯動,首支聯動宣傳片
  • 妄想山海攜手畫師杉澤開啟獨家合作 山海經開放宇宙手遊
    今日,《妄想山海》公布了與國內知名畫師杉澤的獨家合作,杉澤將擔任《妄想山海》的美術顧問,並展開一系列深度聯動,首支聯動宣傳片【妄想山海X杉澤】已於同日在各大渠道平臺上線。 進入官網,立即預約>>https://shanhai.qq.com 點擊觀看合作視頻>>https://v.qq.com/x/page/z3208ep6l8o.html 杉澤,國內知名畫師,代表作《觀山海》、《洛煌笈》、《黑白畫意》。
  • 90後畫家專畫鬼怪,被稱「百鬼畫師」,筆下鬼怪驚豔又唯美
    90後畫家專畫鬼怪,被稱「百鬼畫師」,筆下鬼怪驚豔又唯美每位畫家都有自己的專長,比如齊白石擅長畫花鳥魚蟲,徐悲鴻擅長畫馬,李苦禪擅長畫禿鷲和雄鷹,張大千擅長畫花鳥和山水等等,這些著名畫家都因為獨特的專長而在畫壇獨樹一幟
  • 《山海經》裡的神奇動物長這樣?看完這本書,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腦洞
    在我國早期閱讀《山海經》僅僅只是靠圖,而非文字,因為先有的山海圖後才有山海經文。魯迅曾在文章裡說:自己兒時渴慕有本繪圖的《山海經》,當保姆阿長送給他一套時,他欣喜萬分,終于欣賞到了這些怪物神仙的樣子,可見繪圖的魅力。但是經過歲月變遷,《山海經》古圖已經佚失,現存最早的山海經圖是明清時期的,且以黑白線條圖為多,當下彩繪版的《山海經》古圖十分稀少。
  • 《山海經》中的不止動物很神奇,植物們也有話說
    《山海經》對我們的影響bai首先表現在日du常生活中,甚至可以說zhi對孩子們的啟蒙發揮著dao巨大的作用。眾所周知,《山海經》中記載著許多的遠古神話故事,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在《山海經》中就有類似內容。所以說,我們小時候聽的很多故事的雛形都來自於《山海經》,這些奇異的故事豐富了我們的童年。
  • 「百鬼畫師」 再現神秘山海經世界,妖怪們個個都美若天仙!
    很多少都想知道一個問題《山海經》到底是先有圖還是先有文字的,我只能告訴大家這本書的圖才是靈魂。在這之前的素材中的奇珍異獸總是少了那麼點仙氣和妖孽,但是沒關係插畫師們用數百幅絕美的插圖彌渡了這些遺憾,畫筆為我們揭開上古時期的神秘大門,筆墨精益求精,畫功細膩完美符合當下的審美情趣。
  • 唯美而不嬌柔,他筆下的「山海神怪」自帶妖豔仙氣!
    還記得B姐之前分享給大家的一位90後插畫小姐姐 · @呼蔥覓蒜嗎?她筆下縹緲仙氣的無臉人物大多來源於熱播影視劇、話本裡的才子佳人、現實事物的想像演變等。他厚重唯美的畫風,筆下仙氣可愛的精怪讓B姐從此淪陷在了國風插畫的坑裡再也爬不出來了!《山海經·中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 90後插畫師熱衷畫Q版小人,在他筆下畫了1000個陌生人、山海經圖集
    90後插畫師熱衷畫Q版小人,在他筆下畫了1000個陌生人、山海經圖集 大家都被口罩困住的日子裡 顯得格外不安 在他筆下個個都生動形象
  • 藍疊模擬器帶您領略山海經世界 山海鏡花手遊電腦版公測
    東方幻想回合制RPG手遊 七日福利,開局首抽頂級鏡靈 人氣聲優重磅演繹,萬靈齊聚暢遊山海 《山海鏡花》是一款以山海經為藍本的3D回合制RPG手遊,遊族網絡新番工作室匠心研發,頂級畫師精心描繪,明星聲優傾情演繹。行大荒異世,觀山海萬象,集東方奇美。現在出發!我們乘坐蜥蜴列車開啟這段旅程,一起探索人類與妖怪共生的世界!來藍疊安卓模擬器體驗吧!
  • 盤點《神奇動物在哪裡》電影裡的神奇動物,神奇動物究竟是何模樣
    《神奇動物》裡的八種神奇動物,來一起看看吧。,馴化後可以幫助巫師尋找財寶。中國神獸,在山海經中有記載。,有沒有想看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的衝動呀[機智]。我之前在某段時間已經看過了這兩部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看過的,我是在看完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後才接著看神奇動物的,看的時候有種熟悉感,總感覺以前看過,但記不起是什麼時候看過的,這次也算是重溫經典吧。精彩程度不亞於哈利波特哦[耶],J.K羅琳描繪的魔法世界還是有一種吸引人的魔力。
  • 羅琳的「神奇動物」,這次有中國神獸!
    雷鳥、鯤、饕餮、窮奇、檮杌……這些年,我們從影視作品裡認識了很多「新奇動物」,有些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有些則來自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馬上11月16日要上映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就要出現一個前所未見過的中國神獸——騶吾(zōu wú),它從中國神話小說《山海經》裡來。
  • 《山海經》裡的動物到底長啥樣?看完這本書,孩子就會恍然大悟!
    有一種狗狗長得和貓一樣?有一種豬它一旦現身,就能帶來五穀豐登?還有一種神鳥,它飛到哪裡,哪裡就是晴天?《山海經》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留下了重要的印跡。這部上古時期的志怪典籍,為現代人描繪出一幅富於奇幻色彩的瑰麗長卷,甚至在幾千年後仍影響著我們想像世界的方式。
  • 有禮有節|震驚了!《山海經》裡的妖怪這麼妖,這麼豔
    《山海經》裡跑出來的神魔鬼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一詩中,大力讚美精衛和刑天,視他們為堅毅民族的精神象徵!《山海經》裡的鳥獸龍蛇和現在的不同,古人圖騰崇拜,常常會把鳥獸「神化」,把龍蛇「妖化」,還會綜合一些動物的特徵,創造出很多有妖氣的物種。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山海經》這本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書籍,被後人歸為帶有神話色彩的地理書籍。該書中涵蓋內容廣泛,主要有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內容。《山海經》據說原本是有圖的,但在魏晉時期這本圖畫書冊《山海圖經》失傳,《山海經》全書共十八卷,講述山經的佔五卷,海經有八卷,大荒經四卷,而海內經僅一卷。
  • 孩子們筆下的《山海經》異獸
    通訊員 張  傑  文/圖  「在孩子們的心裡,《山海經》中的異獸原來是這個樣子。」「沒想到《山海經》也能用這麼美的畫風展現。」……近日,由區教育局和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上品教化 尚美校園」地方教材學術研討會暨番禺地方美術特色課例展示活動在番禺中學附屬學校舉行。時代南陽裡小學「藝」見經典工作坊作為番禺區「一校一品」地方美術特色工作坊,在現場展示了《山海經》系列主題繪畫,廣受好評。
  • 1096期【身邊的問號】神奇動物從哪兒來?
    有人做過統計,J·K羅琳筆下的神奇動物大體可以分成三類:一、直接引用神話傳說裡的;二、在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的;三、將現實中的動物加入想像元素的。這裡的神話,可不僅僅是希臘神話,羅琳綜合了多國神話傳說,非洲、北美印第安、歐洲、亞洲都用上了。可以說,這些神奇動物不僅凝聚著作者的想像力,還包含著大量歷史、文學與生物學的知識。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山海經》裡有很多神奇的動植物,古人在對他們的描述中,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點呢?我先不說,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大家就知道了。狌狌這倆字看起來很生僻,其實念起來很簡單,就是大猩猩的發音,而這種動物在《山海經》裡的描述下,也有點猩猩的影子。《山海經》裡是這麼描述他的「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 神奇動物2現中國異獸!誰把《山海經》大怪獸畫得這麼中國風
    近期,電影《神奇動物2》正在熱映,裡面的一隻「神奇動物」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那就是騶吾(zōu wú)。騶吾出場時看起來很是兇神惡煞,霸氣十足。  製圖 | 杉澤   內容 | 梁超   編輯 | 謝芳 瞭望智庫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觀山海》,博集天卷2018年6月出版。原文有刪減,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神奇動物2》裡的動物來頭~
    影片裡出現的每一個神奇動物確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直呼,「這製作真是太牛*了!」,那今天咱們就再來回顧一下這些神奇動物吧。騶吾這個小可愛是一定要放在首位來說的,它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仁獸,在《山海經·海內北經》裡就有記載,是一隻巨大的貓科動物,有大象那麼大了吧,渾身長滿鬃毛,長長的尖爪還有它那四個從嘴裡蜷縮起來的尖牙看著都令人生畏。
  • 《山海經圖》版本這麼多,該看哪一本?
    張僧繇是南朝梁武帝時期的畫師,曾經繪有十卷本的《山海經圖》。他以善畫佛道著稱,同時也精於人物、肖像、花鳥、走獸、山水等,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繪製了大量壁畫,並曾奉命給當時各國諸王繪製肖像。相傳成語「畫龍點睛」,便是源於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