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談育兒腦心理:孩子總迷動畫片怎麼辦?打開方式對了,「愛看動畫片」絕不是負擔

2021-02-15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孩子總迷動畫片怎麼辦?打開方式對了,「愛看動畫片」絕不是負擔

我是洪蘭

洪蘭教授: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

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臺灣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委員會委員。洪蘭撰寫教育類雜誌專欄二十年,其教育理念與方法紅遍寶島二十年,每年進行數十場公益講座,足跡踏遍寶島各地,出版著作一直為臺灣最暢銷家教書。

一九九二年回臺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所;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暨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主持人。

洪教授研究、講學之餘,致力科普書籍的譯作,曾翻譯二十餘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於閱讀習慣的推廣,足跡遍及臺灣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洪蘭教授涉及多方個領域,從心理、生理多方面對幼兒的教育進行剖析,讓我們這些初做父母無從下手教育兒童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受益,從她的《腦科學》引導到兒童的教育,使自己的小寶貝得到最大的健康的成長!

教育是要講究技巧和方法的,雖經常與自己的小寶貝兒交流、鮮有打罵,但終究覺著方法還是欠妥,當第一次聽到洪蘭教授的講座後,頓覺醍醐灌頂,於是便全網搜羅洪蘭教授的資料來學。

語音和視頻資料大多不易複習和記憶,所以就把視頻一個字一個字扣下來,方便反覆學習記憶。

洪蘭教授的方法我也拿來在我的寶貝兒的身上做過驗證,確實簡單有效,但個體是多樣性的,所以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在各自的小寶貝兒身上,而洪蘭教授的資料裡沒有講到的,咱做父母的只有把經驗吃透,再反覆嘗試,才能更好的解決自己孩子的問題,這也是做此號的初衷——督促自己也幫助更多父母帶好自己的小寶貝!

正文:

我的孩子去上一個大型幼兒園班,很快就要休年假了。在昨天的班級報告結束時,一位苦著臉的家長對我說,「孩子們在假期將不得不再次拿著電視機。」我問她,「孩子們在電視上看什麼?」她回答說,「動畫,整個都是動畫迷。平時,我在學校半天喊不出來。周末的早些時候,我坐在電視機前,想看動畫片。我從未在我的學習中見過如此熱情。」恐怕喜歡看卡通是孩子們的天性。我記得在我把我的孩子帶回我母親的家之前,我的大侄子和小侄子都是動畫迷。這三個男孩在院子裡瘋狂地奔跑,扮演警察去抓壞人。他們尖叫著,玩得很開心。我媽媽和我在廚房包餃子的時候聊天。突然,外面沒有動靜,到處都沒有人。他推開哥哥房間的門,看到三個孩子正筆直地坐著看卡通片。尤其是我的孩子,從他出生的時候起,全家人就不再在他面前看電視,只是偶爾在他三歲後給他看一部動畫電影。在電視和動畫電影全面戒嚴的前提下,他和其他兩個孩子一樣著迷地看著動畫電影。

許多父母會因為他們的孩子痴迷於看卡通片而氣餒,有些人甚至覺得他們的孩子被「精神鴉片」打擊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糾正他們的孩子。結果,越是父母禁止他們的孩子觀看,他們就越想觀看,他們就越是打滾哭,越是忍不住。兩天後,當父母再次看到他們的孩子坐在電視機前時,他們的眼睛總是眯著,好像他們是近視眼。一陣擔憂湧上心頭。父母再次禁止了它,並再次受到孩子們的抵制。這樣的場景一再重複。父母一看到孩子們在看卡通片,他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自己被反覆禁止和打敗的畫面,從而引起了深深的焦慮。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嚴格防範孩子們喜歡看卡通的事實嗎?不了解卡通對孩子的意義,嚴禁,高層家長不得。卡通對孩子的重要性可能不為許多父母所知,以前也從未被認真考慮過。

一是陪伴。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農村地區的兒童比城市地區的兒童花更多的時間看電視,尤其是老年人留下的時間。父母陪伴孩子越少,他們就越依賴電視。如果父母下班後總是對手機上癮,孩子們也很容易對電視和卡通上癮。從這個角度來看,卡通已經成為安撫孩子的好伴侶。第二是「履行」。漫畫中的世界要麼是魔法,要麼是魔法,這往往是現實世界無法企及的。這個孩子沉浸在動畫情節中,在動畫主角的幫助下,他的能力有了飛躍。看《黑貓警長》就像是做一個勇敢的警官,這讓壞人感到害怕。第三是「求新」。那些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地方通過漫畫完全展現在我眼前,這也是一種「看世界」。在《超級飛人》(Super Flying Man)中,幾架小型飛機向不同的世界和國家發送包裹,使孩子們的情緒隨著故事情節波動,同時他們也欣賞不同國家的當地條件和習俗。對孩子們來說,不就是「獵奇」嗎?


第四是「學習」。孩子們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對喜歡的動畫角色有著天生的喜愛,並且會無意識地模仿他們。一位母親告訴我,她想讓她將近三歲的孩子自己吃飯穿衣,但她拒絕學習如何教書。結果,她看了幾部關於習慣形成的卡通片。這孩子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學會的。卡通似乎比母親的說教更有用。孩子們對卡通很著迷,主要是出於上述心理。真正理解孩子心理並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從不禁止孩子看動畫片。就像孩子們吃飽時會自然放下碗和筷子一樣。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足夠的陪伴,父母也允許孩子去冒險打獵,當他們沒有被壓抑時,孩子的行為總是受到鼓勵,那麼卡通只是他們飯後的甜點,不會因為暴飲暴食而破壞晚餐。

--END--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為了我們的寶寶,寶爸寶媽們,應該知道這些哦!

**向洪蘭老師取經?洪蘭育兒腦心理(公眾號:A476410233),更多該老師的乾貨經驗請關注本公眾號。

更多詳情請關注:

xin  lang  bo ke:

http://blog.sina.com.cn/honglantan

你花了   ·  來閱讀

點個  再走吧~



相關焦點

  • 腦科學家洪蘭:別再讓「偽早教」毀孩子,激活孩子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洪蘭說:「激活大腦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閱讀和遊戲」。▲洪蘭教授講座現場我把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三大學科的理念融合,用家長能聽明白的方式寫成一本本育兒書。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父母科學的育兒意識,少走一些育兒彎路,更好的塑造孩子的品行,這才是孩子未來與別人拉開鴻溝的底層能力。大腦的秘密一:閱讀,提高學習力最有效的方式
  • 「動畫片一看就倆小時,我家孩子專注力可真好!」
    我家寶寶看動畫片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請問這個是專注力嗎?!看動畫片確實是專注的表現,但專注力不能只通過動畫片培養喔!看完上面的聊天框對話,相信不少媽媽心中都有同樣的疑惑:寶寶平時看繪本,不到5分鐘就想翻頁;可是看動畫片時,卻能一動不動看半小時...
  • 孩子愛看動畫片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這麼做
        說到孩子愛看動畫片這件事,相信許多家長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憂,比如怕孩子近視、擔心看動畫片上癮影響學習和作息等等。曾經的我也是如此,當孩子央求我想看動畫片時,我會對她說「動畫片哪有這麼好看,還不如看看你的繪本呢。」但顯然這個回答並不能讓她滿意。「你小時候難道就不看動畫片嗎!」面對孩子的質問,我驚了,是啊!
  • 「我家孩子專注力可好了!動畫片一看就倆小時!」
    看完上面的聊天,相信不少媽媽心中都有同樣的疑惑:寶寶平時看繪本,不到5分鐘就想翻頁;可是看動畫片時,卻能一動不動看半小時...這種情況,到底算不算專注能力強呢?看動畫片,又能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在這裡要說的是,在0-2歲這個發展階段,被動注意是注意的主要方式。所以,孩子愛看電視不是專注力好,而是被動畫片產生的被動注意給「催眠」啦!
  • Gymbo早教 ▍「我家孩子專注力可好了!動畫片一看就倆小時!」
    看動畫片確實是專注的表現,但專注力不能只通過動畫片培養喔!看完上面的聊天框對話,相信不少媽媽心中都有同樣的疑惑:寶寶平時看繪本,不到5分鐘就想翻頁;可是看動畫片時,卻能一動不動看半小時...看動畫片,又能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育兒乾貨吧!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首先,【主動注意】指的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專注力。讀書、繪畫、玩玩具、社交、探索、問題解決等等,都屬於主動的注意。
  • 寒假私藏|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拿走不謝!
    如果我要是說讓寶寶們自己看動畫片,可能很多媽媽都會反對。但是,媽媽們只要把關好內容,把握好時長,讓孩子看看動畫片。動畫片選對了,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藝術鑑賞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哦。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部適合2-6歲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吧,都是獲得國際認可的優秀兒童動畫哦~~小豬佩奇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非常喜歡這部超火的動畫片,小豬佩奇的確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動畫片,很有教育意義。
  • 這部9.5分的動畫片《布魯伊》,值得所有爸爸媽媽陪孩子一起看...
    《布魯伊》,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的動畫片來打發親子時光。和大多數動畫片裡的爸爸不同,Bluey的爸爸Bandit大多數時候都留在家裡處理工作和帶娃,而媽媽Chilli則需要外出工作。這個設定打破了「媽媽育兒,爸爸協助」的常規,同時也是這部動畫片的一大亮點。而這部動畫最難得的地方在於,它充滿了育兒的智慧和幽默,給爸爸媽媽提供了很多超級可愛的親子遊戲玩法。
  • 你還在阻止孩子看動畫片嗎?推薦家長十部讓孩子變聰明的動畫片
    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今天可以看會動畫片嗎?」你會怎麼回答。「不行,趕緊做作業去,作業寫完了就去看書,哪樣不比看電視強」、「我們不是約定好了,等周末的時候才可以看嗎?必須遵守約定哦!」、「你今天的任務都完成的話,可以獎勵你看兩集」、「你想看就看吧!」
  • 給大家介紹一部特別值得孩子去看的動畫片
    其實我們都知道三歲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許看電視的,三歲以後的孩子如果看一天也只能看半個小時的電視,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認為很難做到,因為我家寶寶如果不讓他看,他就會各種難受,看著寶寶可愛的樣子,難受的表情,我們就會給他打開電視,看上個十來分鐘就會關掉。
  • 哪些動畫片適合孩子看?
    現在很多動畫片把孩子的價值觀帶偏了,但是偏偏很火,羅媽媽就說下最痛恨的幾部僅僅為了讓孩子看的,但是對成長毫無價值,甚至會把孩子帶偏的動畫片。巴拉巴拉小魔仙當然,並不是說給孩子看動畫片就一定要他學知識,但起碼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吧,孩子沒有分辨能力,當然是願意模仿電視裡的橋段來。
  • 孩子愛看動畫片,竟然有這4大好處,別人家父母都這麼做
    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呢?來源 | 新媽媽圖鑑(ID:newmomstyle) 對於動畫片,一部分家長擔心孩子看動畫片傷害眼睛、損傷智力,根本不敢讓孩子接觸;而也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看動畫片能學不少知識,把動畫片當「哄娃神器」。 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呢?
  • 2歲的孩子愛書超過愛動畫片,每天看2小時書,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家孩子不喜歡看書,只需要看動畫片,怎麼辦?……小小常在同齡孩子中的確屬於比較愛看書、看書時間比較長的那種。每次常爸回家,他總會纏著我:「讀書!讀書!」有時手頭剛好有事,就給他放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小老鼠Maisy,跟他說先看會動畫片再讀書,他還會抗議: 「先讀書,再看Maisy!」
  • 豆瓣9.6分,風靡全球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藏著這些育兒真理
    《瑪莎和熊》自今年1月份起,在西瓜視頻上進行了全網免費獨播,這部動畫片是風靡全球以及點擊量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俄羅斯國民級親子育兒佳作,豆瓣評分達到了9.6分,可謂是口碑炸裂。該動畫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世界。這讓我不免有些好奇,它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 這6部動畫片孩子更愛看!
    這幾天後臺有不少寶媽來問:「Grace,能不能推薦幾部比較好的動畫片,小豬佩奇都看了兩遍了,想給孩子換點別的~」其實說到這個,才發現不僅成年人的世界會出現「劇荒」,孩子的世界也會,如果爸爸媽媽們還在給孩子看《小豬佩奇》,那未免有些過時啦!因為,還有一大波好看又優秀的動畫片等著寶寶們呢!
  • 豆瓣評分高達 9.6的動畫片: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修行
    瑪莎和大熊的故事,更神奇的地方在於,讓孩子明白怎樣做孩子,讓家長意識到怎樣做家長。這部動畫片目前只有 6 集,但有的爸媽僅看了兩三集,都表示感慨頗多!● 瑪莎淘氣起來跟我家孩子簡直一模一樣,但看這個動畫片第一次讓我覺得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淘氣,以前真是太嚴肅了。● 雖然當爸爸已經三年了,卻比一頭熊還沒耐心。這隻大熊究竟有什麼魔力,居然能讓爸爸媽媽們發出這樣的感嘆?
  • 免費資源分享|這10部豆瓣高分動畫片值得給孩子看!
    一般來說,我們在挑選動畫片時,可以有這幾個方面的思考: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髮育等級也不一樣。你讓兩歲的慄子去看《名偵探柯南》肯定是看不懂的,而要讓7歲的孩子去看《趣趣知知鳥》,他也會覺得很乏味和無趣。
  • 孩子愛看動畫片,竟然有這4大好處,聰明父母都這麼做
    對於動畫片,一部分家長擔心孩子看動畫片傷害眼睛、損傷智力,根本不敢讓孩子接觸;而也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看動畫片能學不少知識,把動畫片當「哄娃神器」。 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呢? 我覺得吧,3歲以下的孩子專注力、自控力都較差,為了防止沉迷應儘量避免觀看動畫片;而3歲以上的孩子如果有看的需求 ,控制好時間,每天不要超1小時,選擇適齡的優質動畫,可以適當看一些動畫片。 而且,我們也不要把動畫片想像成「洪水猛獸」,相反,動畫片看對了,還能給孩子帶來很多積極影響。
  • 「邪典動畫片」入侵孩子生活?家長應是孩子最好的守護者
    而對於「邪典動畫片」,很多家長表示:我寶貝才四歲,雖然我也有責任不該讓她玩手機,但也禁止不了,我現在翻看記錄,我的天,她已經看過很多這樣的視頻,不敢想像就在自己身邊被這些無恥的人傷害!看我外甥女看的那些視頻我就覺得很奇怪,因為畫面很詭異,小丑女然後去欺負孩子之類,我以為最近都流行這種風格呢……雖然她現在還看不太懂,但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最好是溫暖向上的不是嗎?
  • 這些「有毒」的動畫片不要給孩子看了,會教壞孩子的!
    看動畫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於父母來說,動畫片不僅可以陪伴孩子成長,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所以比較能接受孩子看動畫片。就連幼兒園,也會偶爾放一些教育意義的動畫片,讓孩子學到知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適合孩子看,比如《小豬佩琪》——打開手機看帖子,不難看到寶媽們對《小豬佩琪》的控訴:一位寶媽,發帖友提醒別的寶媽,說自己家的寶寶迷戀《小豬佩琪》,經常模仿小豬的行為: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學小豬叫,學了一年多。
  • 4-8歲的孩子,看這部動畫片就對了
    事後朱莉問孩子為什麼沒害怕,小姑娘煞有介事地說:「瑪珠在黑黑的山洞裡就是找亮亮的東西,帶著小夥伴們往前走的,泰妮亂跑結果摔倒了,我不用怕。」同事的女兒5歲,上幼兒園中班,平時一直是膽小、柔弱的性子。對於這個轉變,朱莉說要歸功於最近在看的一部動畫片——《小恐龍大冒險》。這部動畫片是迪士尼頻道的定製作品,講的是4隻小恐龍在白堊紀時代原始森林探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