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萊州》編輯部通過拜訪多位武術名家,民間走訪,篩選有影像資料作為依據,有著明確武術門派體系傳承的武術家,共包括:
吳式太極拳、經梧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王培生吳式太極拳、混元太極拳、八卦掌、八極拳、王門形意拳、尚派形意拳,螳螂拳等。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制定。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6年10月25日印發並實施。
全文共分八篇二十九章,其中第一篇第六章第二節點名提到:扶持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族民俗傳統運動項目。
傳承、發揚傳統武術,已提升至國家戰略。
萊州為全國第二批武術之鄉,傳統武術博大精深。
《瞭望萊州》編輯部從2016年10月籌備此次報導,走訪了17個鄉鎮30餘位傳統武術練習者,此次為萊州首次大範圍傳統武術家集中性報導,疏漏之處,敬請包涵。
拋金引玉,高手在民間。若您有「影像資料作為依據,有著明確武術門派體系傳承」的其他傳統武術家的相關線索,敬請向《瞭望萊州》後臺發消息聯繫我們。
《瞭望萊州》編輯部
2017.02
版權聲明:萊州市首屆傳統武術名家系列報導,為萊州耕墨睿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瞭望萊州》編輯部籌備並採編,文章和圖片皆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第四期 八極拳徐起進
講述 / 徐起進
文 / 任庶湧
編輯 / 李陽
影像 /鍾俊俊
文字校對 / 唐寬菊
大家可曾記得,在電影《一代宗師》上映前,張震拿到一塊八極拳金牌,這條新聞在娛樂圈和武術圈一度火爆?
網絡截圖
那是2012年12月份,吉林省武術運動協會和吉林省八極拳研究會,舉辦的「神槍杯」八極拳比賽。那屆的獲獎選手,除了張震之外,還有咱萊州的徐起進,他拿了兩塊金牌!
張震八極拳劇照
徐起進徒弟們合練八極拳
和張震同一屆
徐起進拿到兩個「第一名」
徐起進演練八極拳
也正是那一屆比賽,讓徐起進的父親、全國八極拳大師、現居大連今年95歲的徐立言老師頗有感觸。
「現在八極拳的整體水平,不如以前了,有的都打得走樣了。起進,你得趕緊教徒弟了,老祖宗的東西別讓他失傳了。」言語中,徐立言充滿惋惜。
也正是父親的囑託,以及兩位在東北武術界頗有聲望的八極拳前輩的意願(兩人老家均為萊州平裡店),讓在此之前只教太極拳的徐起進,決心在萊州傳授正宗的八極拳。
徐起進的父親徐立言,在全國武術界享有盛名。日本太極拳高手江口英顯在中國多個城市比武,最後在大連擺擂臺,兩天未逢敵手。
第三天,徐立言與其單手、雙手、推手,拿住他沒再發勁,他亦動不了,否則他就倒了。沒有讓江口英顯當眾顯敗,江心知肚明。
完後又讓江口英顯擊打自己腹部,江口英宣連續擊打多拳,未傷徐立言半分。
當時,徐立言已有六十多歲,而江口英宣四十出頭。待到江口英顯第八拳,徐立言以腹部「吞吐」其拳,將其彈出,至其肩膀略錯。其當即,向徐立言鞠躬,並拜其為師。
也正是父親的影響,讓徐起進自小愛好武術,5歲練習少林拳,7歲開始練八極拳,8——12歲期間就登臺表演。
1969年,18歲的徐起進知青下鄉(老家為原掖縣苗家),回到萊州老家。參加工作後,徐起進每年都會到大連學習武術,回到萊州後勤加練習八極拳,反覆琢磨。多年來,徐起進從未放棄過八極拳的練習、揣摩和研究。
徐起進徒弟們 八極拳對打
徐起進有一個師兄弟,美籍華人,中文名叫姜之麟。從2013年開始,姜之麟每年都坐飛機到大連,一待就是二十多天,一年兩次。儘管姜之麟的師父是徐起進的父親,但很多情況下都是徐起進在教他拳。
從姜之麟的身上,徐起進看到了他學拳的熱情,也讓他感慨萬千。姜之麟先是到中國學習《周易》,他認為,學文只是一半,再學武,才能組成一個整圓,而武他則選了八極拳。
在遍訪名師之後,姜之麟拜徐立言為師。從他身上,徐起進能看到一個學武者對於武術的熱情和尊重,每次學拳前都要鞠躬。
姜之麟曾在徐起進面前說:「中國的傳統武術,是寶貝,可一些中國人,守著這些東西,卻從不把他們當成寶貝。說不定下去多少代,有些傳統武術的精髓,得跑到外國去學習!」
姜之麟的話語刺痛了徐起進,使他感受到傳承八極拳沉甸甸的責任。
徐起進的徒弟們 合練八極拳
從2012年開始,徐起進開始在萊州教八極拳,四年間收徒近30人。有的徒弟曾身患重度脂肪肝,挺著「將軍肚」。
兩年多的時間堅持登山,風雨不誤,但病情並未減輕。隨徐起進練了兩年八極拳,做了個檢查,肝臟竟然全好啦,肚子也平了。
有痔瘡動過手術的,堅持練了幾年,也都恢復完好了。有的過去口乾、眼乾的,經過練習,口、眼也均有了津液。
「師父,說到家,你是救了我一條命啊。」
有徒弟曾這樣說。
「如果你懶惰,不堅持練習,不捨得下功夫,我功夫再好對你也沒用,這是兩方面的原因啊。」
徐起進當時回答道。
徐起進演練器械
「以前我擇徒太嚴苛,覺得悟性高,能吃苦,再加上有名師點撥,才能學好八極拳。現在,我的思想改變了,收徒方面,也不再那麼保守了。我想將八極拳在萊州推廣開來,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八極拳,有的人悟性不夠,下功夫不深,成不了一代大家,但練八極拳讓他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這也是傳承中的一種。」
「培養孩子學散打、跆拳道,這些東西好不好?肯定好!但我覺得,還是咱傳統的東西、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好因為傳統武術除了技擊,在養生方面,還有很大的作用!」
「太極拳,廣場上那麼多的人在練,那麼慢的運動,為什麼會有人練得腰腿疼?是因為不講究陰陽中正和怎樣運勁、走架,所以全身的勁僵在身上,僵著勁練,越練越受傷。練習傳統武術,一定要有懂功夫的師父指點、授教。拳經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實在太可惜了。」練習八極拳的同時,徐起進曾跟隨他父親也學過幾十年的楊式、吳式太極拳。
「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百門百派,都有著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拳路各有長處,打法不盡相同。不管是哪個門派,只要得到真傳,都是對的!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傳統武術失傳了一些東西。有的老拳師名聲不夠,或者隱而藏之,但中華傳統武術,真應該多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精髓,而代代傳承下去啊。」
八極拳傳承人徐起進的話語中,充滿惋惜。
這是一位傳統武術家對於傳承的責任,和對時下傳統武術傳承現狀的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