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定力強大到不生起任何念頭時 才能真正實現無所住而生其心

2020-12-23 以智見佛

在上一章,佛陀要我們勤修忍辱,努力去除自己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使自己在任何狀況下,都不再生起嗔恨、貪慾和念頭。

這一章我們來理解,佛陀為什麼要我們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所有熟悉金剛經的人,都知道的一句短語,是很多人都在努力求證和持守的解脫境界。

我們首先來理解,如何才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完全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從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方面進行禪修。要在這六個覺受系統,都做到無所住而生起自己的心。

佛陀在經文中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這句經文是要我們不對看到的色,不對聽到的聲,不對聞到的香,不對吃到的味,不對觸到的物,不對想到的人事物,生起分別心,生起貪慾、怨恨和焦慮的情緒。要在接觸到所有外物時,不生起現有的分別、欲望和念頭。

不住色生心,是指我們的眼睛看到所有外物時,不再升起現有的任何反應。

色,在佛法裡是指我們眼睛看到的一切外物。不管是自己熟悉的外物,還是陌生的外物,都不能對它們生起任何欲望、分別和概念性的反應。

要做到不住色生心,我們需要通過足夠的定力,克制、減少、去除自己的欲望、分別和概念性的反應。只有在我們的定力強大到,眼睛看到外物時,只是看到它們,不再有任何反應時,才能真正做到不住色生心。

相關焦點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
    生心是很正常的 ,誰還不起念頭呢?關鍵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心生出來的所有的這些念頭呀 ,不能住在上面。 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不能被他所轉, 不能跟著他跑 。什麼叫不能跟著他跑呢?就是你不能起知見, 不能起判斷, 一有善惡美醜好壞的判斷,然後你就跟著這些知見和判斷一直胡思亂想下去, 那麼你就被他所轉。 他的好壞生滅跟你無關 ,你就是那樣如是地看著他 ,像看天上飄過的雲彩一樣 不要起任何的知見,一起知見,你就住在上面了 你就是起了妄心和妄念,你就被他轉了 也就是說 你心隨境轉,心被境轉了啦。你只要一被他轉, 你永遠都跟不上他。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有一種非凡的定力,那就是……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有一種非凡的定力,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這種非凡的定力就是……榮辱不驚!或者說,在榮辱毀譽面前,皆能泰然、淡定地面對。不過,比起在面對羞辱、厄運、打擊時不生氣動怒、灰心意冷,在面對人生的榮耀時仍能保持淡然,絕不得意忘形,在很多時候,更加考驗一個人的定力,也能更顯出一個人內心的強大。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在考八股文的科舉時代,範進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來光耀門庭,功成名就。然而,他一連考了很多次都名落遜山。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是意志力強大,而是擁有非凡的定力
    意志力強大是一種結果的呈現,而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在意志力強大的背後,是具備了這個非凡的能力,那就是不輕易被人影響的能力。當一個人不再輕易被外界影響的時候,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擁有了強大的定力,這種定力是他們能夠抵抗生活的誘惑,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
  • 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往往有三種非凡的定力,有一種,也很了不起
    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在遭遇不順的事情時,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氣憤或抱怨,而是能夠以強大定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
  • 不受念頭的操控,才能實現人生無限可能
    不做念頭的奴隸,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因為我們不再只用一個自我的角度思考問題了,我們就能夠和任何人相處的很愉快,我們就知道自己本來就是萬物。我們就沒有苦了。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所謂的真相,只有相對的妥當,如果你的念頭是妥當的,你可以按照這個念頭生活啊。但是,如果發生了變化,可以隨時調整啊。如果別人的念頭是妥當的,我們隨時就可以放的下自己的念頭啊。如果我們不懂得「不認同,不追隨」,那任何的調整和改變對我們就意味著痛苦。
  • 一個人要有定力,定力不僅是堅強的意志,更是一種處變不驚的心智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一隻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裡。它驚奇地發現四周全是大米,不禁喜出望外,一通猛吃之後倒頭便睡。就這樣,老鼠在米缸裡吃了睡、睡了吃。面對誘惑,我們最需要的是定力。定力是一個人意志的忍耐程度,它是和勇氣恰為互補的意志元素。一個人的定力越高,就越能遇事不慌、臨危不亂,就能從容面對花花世界的種種誘惑。有位弟子問禪師:「師父,如何使身心清淨?」
  • 答問:請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網友提問:請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金剛經裡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理解的意思是應該沒有什麼所執著的,要有把一切功名利祿看淡的心,求詳解。就像沒法形容什麼是白色,只有自己看過以後才知道。那麼什麼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解釋再多,終歸都住在文字境界上,住在意識境界上,都不是那個真正的無所住。有句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試試,自然知道!祝您早日成就!
  • 人生需要「定力」(哲思好文)
    定力,就是堅定之力,穩定之力,堅持之力,不動不搖之力。它指的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在面對各種風吹浪打,和各種風雲激蕩的內外部形勢變化的考驗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堅定性,穩定性,和不可動搖性。它體現的是一種自信,一種原則,一種堅守,一種底氣,和一種能力。
  • 有定力的直銷人,才能走到最後!
    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保持定力,才能不輕易被外界因素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定力呢?簡單來說,就是在應對複雜環境考驗中要沉得住氣、穩得住神,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做直銷,也需要定力,也只有有定力的人,才能從容面對各種情況。有定力的直銷人,才能走到最後!
  • 《海潮音禪文化研習會微刊》開啟生命的自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於一切處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心,不生取捨心,不執著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淡泊,於一切處純一地覺知,看破無明作怪的鬼把戲,當下就是不動的道場,使心清淨。損益稱譏,利益成敗,八風不動,我們靠的就是開啟生命的自覺,覺知自己認識自己,這就是自覺的內觀法門。
  • 人在事上磨,多些「靜」的定力才能尋得「此心安處」
    縱觀歷史亦是如此,範仲淹不為觀龍顏之所誘,閉門苦讀,終成一代文豪;祖逖不為溫榻之所惑,聞雞起舞,方練成文武之才……由此可見,凡成大事者必有靜的定力。何謂「靜」的定力?通俗地講,就是「能沉得住氣」。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於事,煩躁驚慌也於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有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心理學:定力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根本,定力大都來自這三個方面
    ,擁有定力的人才能抵擋人世間的無常, 找到自己內在的使命,活出自己的光輝來。一個人內心的定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 定力和我們對事物的了解密切相關,我們對事情的全局了解越清晰,我們在面對人生大決策的時候,就會越淡定,往往八九不離十。 淝水戰役中,當時東晉的宰相謝安正在下棋,當他聽到東晉大勝的消息後,非常淡定下完棋。他之所以能有這麼強大定力,是源於他之前對局勢的判斷,因為這是著名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 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
    一個人有定力,才能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一個國家和民族有戰略定力,才能臨危不懼、「任爾東西南北風」。戰略定力,是指能夠獨立自主地分析客觀形勢,準確敏銳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為實現戰略意圖和戰略目標而審時度勢做出科學判斷和正確選擇,它既是一種冷靜睿智的戰略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堅定沉著的戰略行動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
  • 高手都是能抵住誘惑,有強大定力的人,否則一無所成
    做學問的人要有定力,這樣才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不被浮名近利所誘惑。習武者要有定力,才能吃得了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面對強敵時臨危不亂。從事各行各業的道理都如此,有定力才能有所成就。圍棋大師李昌鎬,被人稱為「石佛」,就因為他在與人對弈時,有著超常的定力。
  • 心理學: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具有這三種能力,你有嗎?
    心理學:定心1、定心:知道自己要什麼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是非常定心的。很多時候,沒有定力的人就是在生活的追逐中總是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所以才會越追逐越迷惘。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對自己目標是念念不忘,所以必有迴響。請記住,要想擁有真正非凡意義的人生,首先來源我們定心,找到內在的目標,才是你告別迷惘的開始。
  • 如何才能準確判斷 自己學的是小乘佛法還是大乘佛法
    他們通過各種禪修訓練,不僅比普通人更強烈地感覺到了自己內心的變化,也比普通人更明確地覺察到了自己內心的快速變化。但他們還根本停止不了自己各種念頭的瀑流,還是永遠都在想來想去的人。儘管他們不斷打坐,儘管他們不斷念佛、持咒、讀經,但內心深處的各種念頭,還是會不斷冒出來,還是會想冒出來就冒出來。
  • 定力是什麼?定力與智慧的關係呢?
    一弟子學習射箭,師父告訴他,學習射箭,先要練好定力。定力怎樣練呢?是站成射箭的姿勢,每天站上3個時辰,等練到紋絲不動時,再來學習射箭。弟子練了3年,終於練成。可師父說,他只具備了身體上的定力,要練習射箭,還必須具備心理上的定力,心理上的定力怎樣練呢?
  • 戀愛定力最強大的星座,是主動保持距離,還是全身心投入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對待感情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愛情本身就是應該聽從內心的安排,不管喜不喜歡,都要直接地作出選擇。但是還有的人恰恰相反,對待愛情謹慎,絕對不會輕易地敷衍。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戀愛定力最強大的星座都有哪一些。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宣化上人)
    在佛教裡常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在講〈楞嚴咒〉不是說:「作禮無住化往生」,這個「生」就是生生無定、化化無窮的意思。作禮,就是向佛頂禮。你說那麼我不吃飯時,不去執著沒有吃飯,可是肚子卻不答應。可是你吃飽了,還想要再吃,那也是不對的。《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