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丈夫給婆婆3000元,一分錢不給丈母娘,妻子笑著說:可以

2021-01-07 蘭友貓咖館

夫妻結婚後,對於雙方父母要做到兼顧雙方,不能厚此薄彼。在經濟方面還是行動方面,對雙方老人都要孝順。俗話說:一碗水要端平。如果做不到公婆,很容易產生矛盾。但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家人的事情,很難做到絕對公平。

就比如快過年了,小夫妻倆今年去哪家過年,往往會成為爭論的焦點。去了婆家,娘家有失落感,去了娘家,婆家又冷清了。尤其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這個問題更加凸顯出來。

平常婚姻生活,最好就是家人之間互敬互愛,妻子孝順公婆,丈夫孝敬嶽父嶽母,保持家庭和睦,只要不是太過分偏心,都過得去。但就怕有些人婚後,心裡對待兩邊老人有私心,牴觸把對方父母當作自己父母。

無論貧困還是富裕,都講究對雙方長輩的平等對待。經濟拮据的話,就少買點禮物,平常多探望老人,有錢的家庭,就買好一些的禮物,對父母照顧周到些。

可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當小夫妻二人都是獨生子女時,矛盾就被激化了。比如,兩人生活的城市離女方父母家更近,那他們平常絕對會去女方家多一些,對男方父母就會疏於照顧和探望。這些難免發生的事情,多少會給老人帶來一定傷害。更有甚者,小夫妻兩人針鋒相對,都偏向自己的爸媽,一旦涉及到利益糾紛,鬧得不可開交。

01、弟弟和弟媳都是獨生子,新婚第一年吵架,各回各家

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兩個90後年輕夫妻,陳明和丁潔。陳明還有個表弟,結婚比他早幾年,也是獨生子。表弟和弟媳結婚時,都才23、24歲,像個小孩一樣,第一年過年兩人就互不讓步,都想對方跟自己回老家,最後鬧得各回各家,誰也沒妥協。弟媳是十分堅持自己回家過年的想法,覺得她爸媽都在外地,她過年不回去的話,爸媽兩個人的年該怎麼過。

陳明表弟的情況好一些,他父母跟小夫妻二人在同一個城市,平常他們經常喊兒子、兒媳回來吃飯。其實,陳明爸媽還算開明,勸過兒子,兒媳難得回去見爸媽,結婚第一年要不就去女方家過年。但是陳明卻堅決不同意,他知道父母是嘴上勸他,心裡還是希望他能把妻子帶回家過年。

弟媳那年回家,也是被自己父母說了一頓,說她不懂事。老人家思想還是傳統,覺得小夫妻剛結婚,第一年過年,女兒去男方家過,過完了再來他們家拜年就心滿意足了。

對於弟弟和弟媳的做法,他覺得兩個人太年輕,不懂得處理雙方父母的問題,尤其是弟弟思想狹隘,根本絲毫沒有為妻子考慮過。風水輪流轉,陳明後來也結婚了,他也得面臨這個頭疼的問題了,因為他的妻子跟他一樣也是個獨生女。說別人的風涼話容易,輪到自己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陳明和丁潔結婚後,他一直都不希望妻子也跟弟媳一樣過年回自己家。於是他對丈母娘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的。可妻子一些的做法,終於打動了他,讓他自慚形穢。

02、妻子織的一件毛衣,讓我改變了觀念

說到丁潔,1992年出生,比陳明小2歲,2021年叫做虛歲29歲了。她老家是湖南農村的,一直都有個傳統,過年前要給父母買套新衣服。工作七年以來,丁潔年年都會遵守這個規矩。她和陳明已經結婚2年了,剛開始小夫妻二人在為房子首付攢錢,於是這事就停了1年。去年過年,丁潔想來想去,這事還得做起來。

於是,她買來上好的羊毛,親手為媽媽和婆婆做分別織了一件羊毛衣。這樣比買要省錢,而且還能代表她的心意。陳明老家在江西,他媽媽收到媳婦的羊毛衣後,開心得不得了,天天穿著出去,見人就忍不住秀。

陳明也是個孝順的兒子,這麼些年總是會給父母買這買那。可對於他媽媽來說,媳婦送的禮物就感覺更溫暖,跟兒子的孝順不一樣,更體貼。

說到丁潔這邊,她媽媽平常對女婿是非常好,但是陳明自結婚來對自己媽媽不冷不熱。丁潔心裡也不舒服,但是她知道丈夫表面上的尊重還是有,只是並不是真心的關心她爸媽。

自從毛衣事件後,陳明看見妻子把自己的母親當作親生母親來對待,他卻從來沒有給丈母娘買過什麼貴重的禮物,一股羞愧湧上心頭。漸漸地,他也開始主動給丈母娘打電話噓寒問暖,真心地為兩個老人開始付出。

03、今年過新年,我給我媽3000塊,沒給丈母娘錢

去年年底,陳明聽到妻子和丈母娘打電話時,老丈人的腰椎不好。他趕緊去藥店買了一些特別好的膏藥,還找一些當醫生的朋友推薦了一臺按摩椅。剛好季度獎金髮了5000元,他沒多想就直接給老丈人寄回去了。

現在剛過完元旦,眼瞅著新年就要到了,兩夫妻商量著給雙方父母準備點什麼。陳明說道:「我打電話問過我媽了,他們兩人說不要按摩椅,那我父母那邊就給個3000塊,你覺得怎麼樣?」丁潔說:「可以啊。我父母這邊剛買了按摩椅,我們就不用再給錢了。」

兩人還打算今年都不回家過年了,就在小家過年。因為丁潔懷孕了,不方便到處跑。兩邊老人都支持小夫妻的做法,對他們來說,丁潔把孩子保好,就全家開心了。

這一年,兩夫妻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一開始是妻子對丈夫爸媽全心全意付出,被丈夫感受到這份心意後,也向妻子靠攏,向妻子學習,他也開始對老丈人和丈母娘掏心掏肺。兩個人剛組成小家庭,不是很富有,但是都最大程度地對老人盡了心意了。

張愛玲說:「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夫妻間,這種將心比心的善良,令人感動。

04、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兩人關係會越來越好

陳明覺得,婚姻教會給他很多。他被妻子的善良所感動,感觸於自己的改變,明白了兩人成為一家的感覺。

其實,婚姻生活中發生的很多矛盾,往往都是夫妻雙方缺乏換位思考造成的。如果能培養同理心,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感受,那麼夫妻關係將會更加和諧。

比如,陳明的表弟和弟媳,到現在還始終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從不為對方考慮。他們的目的是努力地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話語和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爭吵,只會讓兩人的幸福感逐漸消磨。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說過:「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無論生活中,還是婚姻中,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去感受別人的難處、理解別人的不幸、體諒別人的不易,是我們人性中最大的善良。

要知道「人心對人心,八兩換半斤。」人心都是肉長的,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當你懂得換位思考、學會體諒時,你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真心。

——END——

關注【蘭友貓咖館】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關注、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男子過年給爸媽紅包3000塊,但給丈母娘要少1000,老婆很生氣…丨天亮說早安
    @009999900:我不依靠雙方父母,我們對待雙方父母都是一樣公平的。@馬上就來:明面上,肯定都要一樣,不然結果就是你這樣。@一釐米:這相差1000還不捨得,一年也就一次啊,兩邊父母當然得一樣才公平,平時你可以多買點東西孝敬父母。@琪露諾:1000元很多嗎?
  • 江浙的「兩頭婚」中公公婆婆訴苦:一分錢不花娶媳婦,兒子成了一個...
    江浙的「兩頭婚」中公公婆婆訴苦:一分錢不花娶媳婦,兒子成了一個工具! 1、新的婆媳問題 公公婆婆因為沒花一分錢彩禮,也沒有出什麼首付,所以不可能指手畫腳,兒媳也根本不聽,一般兩頭婚的家庭,很可能各自家裡都準備了房子
  • 妻子和丈母娘衝進公婆家,做了一件後悔莫及的事
    想起丈夫結婚之前經常給表妹零花錢。妻子懷疑文斌又把錢給了表妹。於是不由分說,一通電話打給了幾個親戚,到處控訴丈夫不顧他們母子的生計,把錢給不相干的人花。眼看事情鬧大了,公公站出來說,文斌把兩千塊錢孝敬了他,並沒有給旁人。
  • 丈母娘頻繁來我家,小舅子道出3個真相,我聽完,對老婆太失望了
    尚超(化名)與妻子是大學同學,兩人畢業後都有了結婚的打算,但由於條件有限,還不敢談婚論嫁。尚超為了早一點娶到心愛的姑娘,在工作上特別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沒過幾年,就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有了結婚的底氣。婚禮時,丈母娘要求給18萬彩禮,但仍超一分不少地送給了丈母娘。
  • 女婿和丈母娘關係融洽,為什麼兒媳和婆婆娘關係那麼僵硬呢?
    丈母娘家也要去赴這兩處酒宴,老婆要上班,意思是讓我去這兩處酒宴,而且丈母娘和老丈人不熟悉路,要讓我帶著去,老丈人當著保安,第一處去不了,只能去第二處。 丈母娘不識字,走遠點都是我帶著去。9月30日丈母娘就約著我走第一處酒宴,前往巴南區豐盛古鎮,那是她姐姐接孫媳婦。到了那,丈母娘反客為主,對我太好了,又是給我端板凳,又是給我盛飯,還給我打洗臉水,遞拖鞋。丈母娘把對我的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大夥都羨慕著我。
  • 妻子百般刁難與婆婆撕破臉,「不去鄉下,要跟公婆斷絕關係」
    導語:妻子跟婆婆鬧矛盾,「這輩子不再去鄉下,要跟公婆斷絕關係」,丈夫無奈選擇離婚。從古至今,婆媳關係就是一直就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緊張的婆媳關係,讓本該享受兩個女人愛的男人變成了一塊「夾心餅乾」。而張強家在鄉下農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憨厚老實,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當初兩個的結合,女方家就全力反對,畢竟張強在丈母娘眼裡,顯得過於普通且家境貧寒。在婚禮時,妻子家要求買黃金,後面公公婆婆不懂,讓張強的妹妹去買,最終買來一堆彩金,讓她家人感覺面子過不去。後面涉及到辦婚禮的地點,妻子的父母一定要放在市區裡辦,而張強的父母拿不出錢,想在農村裡辦。
  • 「家裡什麼時候輪到你來指手畫腳了」婆婆讓妻子住次臥,說是懲罰
    小小是一個長相甜美的女孩兒,畢業後,她就在北京有了戶口,工作也有了著落,到了適婚年齡,在相親上遇到了阿甘,阿甘出生在一個小城鎮,父母都是下崗工人,大學時一直勤工儉學,畢業後憑藉自己多年的打拼,在北京買了一套兩居室的小房,兩個人通過交流後,對彼此的印象還不錯,就決定進一步相處,兩人在確定戀愛關係後,相處了一段時間,就進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由於阿甘家境普通,所以小小的父母也沒有要太多彩禮,一開始小兩口過著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
  • 孩子生病妻子讓婆婆買藥,不想對方去看廣場舞,她發火反被丈夫罵
    說起矛盾的產生,就要從三年前說起了,那時王女士和吳先生的小兒子出生了,這讓原本帶一個孩子的王女士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她的這種焦慮在給兒子辦滿月酒的時候,徹底爆發了。王女士說那段時間丈夫不在家,因為忙不過來,她就提前了兩天,打電話給了公公,讓他到時候來幫忙辦一下滿月酒。
  • 《婆婆和媽媽》:李佳航與丈母娘三個相處細節,換成婆媳會怎樣?
    常言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李佳航在家裡,嶽母稱呼他為「兒子」,炒菜會惦記著給李佳航炒他愛吃的辣椒炒肉,廚房的事情和帶小孩的事,李佳航幾乎不用插手,自有妻子和嶽母搞定一切。 看上去,丈母娘的性格也很樂觀豪爽,是那種不難相處的類型。
  • 妻子賭氣不接電話,不知婆婆去世,丈夫選擇離婚
    男人瘋狂的給妻子打電話,可是妻子卻一次一次地掛斷,只顧著和朋友喝茶。她不知道,婆婆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正等著見她最後一面。兩人之前發生了爭吵,不歡而散。因為男人無意幫助了一個遭遇家暴受傷的女人,被自己的妻子誤會了。妻子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一直覺得丈夫沒本事,不能賺大錢。
  • 李佳航、姜潮與丈母娘的那些事:嶽婿相處,你怕了嗎?
    姜潮雖然不會劈柴,但是也沒有拒絕,並且在劈柴後也知道自己表現不太好,表示立馬運動,鍛鍊身體,展現出了非常好的誠意。③主動幫忙張羅,但要有個度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第一次去對方家裡啊,千萬不能幫忙做家務,否則就會給對方父母造成錯覺,以後你就要一直做家務。
  • 妻子「加班」回家晚,婆婆挑唆丈夫:「打上一頓,她就老實了!」
    生活當中常見的夫妻矛盾,其實大多數都源於婆婆在背後亂嚼舌根,本來子虛烏有的事,經婆婆這麼一說,好像就是事實一樣,這樣丈夫聽到這樣的話,難免就會多想,從而造成夫妻矛盾的產生,現在年輕人的壓力非常大,每天都需要努力上班才能掙錢,有時候完不成當天的任務,就還得加班,回到家就已經晚上好幾點了,但這好像讓婆婆抓住了把柄一樣,認為妻子這麼晚回來一定在外面鬼混了,從而在告訴自己的兒子,再添油加醋,讓兒子對兒媳產生懷疑
  • 臺灣姑娘遠嫁上海,引來妻子、婆婆、丈母娘一場好戲
    妻子和母親掉到水裡,先救哪個,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再加一個丈母娘,三個女人一臺戲,更是熱鬧。5月11日、12日,來自春河劇團的《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在上劇場上演,引來滿場笑聲。 《我妻我母我丈母娘》以幽默的形式生動演繹了一個男人兩世都逃不過「夾心餅乾」的命運。
  • 《聊齋志異》:丈夫去世許久,妻子卻突然懷孕了,婆婆為何很高興
    古代,有個年輕漂亮的寡婦,父母讓她改嫁,她誓死不嫁,還照著亡夫的樣子做了一個土偶。一天夜裡,土偶突然伸出手抱住了她,寡婦很緊張。沒過多久,她就懷孕了,村裡人都在笑話她家,但婆婆卻特別高興。 這個寡婦叫做王氏,她和丈夫的感情很好,雖然丈夫早早去世,但她還是為他守身如玉一輩子。
  • 為什麼王麗雲演的所有電視劇角色都是婆婆或者丈母娘
    年輕的時候學的是戲劇,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在年輕的時候趙麗雲就上過春晚,在1996年,王麗雲還榮獲中國話劇研究會5年一屆的「金獅獎」。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好奇,王麗雲怎麼總是演一些婆婆或者丈母娘的角色?其實看看就知道,王麗雲出生於1955年,到現在2020年,王麗雲已經65歲了,就算是十年前也已經55歲了,在這個年齡,如果不是婆婆或者丈母娘,難道還有其他更合適的角色嗎?
  • 她不離不棄30年照顧婆婆,感動了所有上海人!
    她不離不棄的悉心照料有過辛酸、有過淚水,但她無怨無悔她就是上海奉賢的好媳婦馬利軍眼看丈夫的藥就要斷供,婆婆都幾近放棄。可馬利軍還是毅然向村裡借了2萬元,又從兒子的工廠預支了1萬元工資,讓丈夫有了生的希望醫院告訴她,「只要帳面上有100塊餘額,您丈夫的日常治療就還能維持一個星期。」於是,馬利軍把家裡的電視賣了100元;把往返醫院用的自行車賣了,100元。就這麼一點一點地,為丈夫攢下活著的機會就在全家人為李國軍懸著一顆心的時候,馬利軍的婆婆馬翠娥被查出患有皮膚癌。
  • 「妻子月薪3000,花2000吃小龍蝦,該罵嗎?」
    換位思考,如果家裡的老人不資助,這個女人還會花2000塊吃小龍蝦嗎?不,她恐怕連200塊都捨不得。還是那個道理,有一分錢,辦一分事。做人嘛,理想主義一點可以,但最終還是得量力而行。月薪3000,想要自由,想痛快地吃小龍蝦,想有一分花一分,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輕易結婚。結婚也可以,卯足了勁,找一個不需要養家餬口的有錢人。愛吃吃,愛喝喝,心無掛礙。如果雙方工資都不高,養家餬口都緊張呢?抱歉,這種時刻是沒資格「花自己的錢」享樂的。
  • 夫妻共同創業,丈夫為何突然寫下遺書離家出走,原因讓人嘆息
    二、丈夫的說法和灰暗歷史記者在趙豔婆婆開的菸酒店裡見到了張立,張立說他要避開妻子單獨和尋情小組溝通。他解釋,兩年前妻子曾咬過自己,對於打人,從頭到腳我沒用腳沒用手,他只是推搡,對於妻子說的家暴行為,那只是肢體衝突,自己沒有主動攻擊。妻子是在推搡中受的傷,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夫妻二人暴力相對?
  • 新一代「好婆婆」標準出爐了,未來婆婆們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我們的很多男同胞,或多或少都因為家裡的兩個女人而頭疼過,一個是辛苦養大自己的母親,一個是把終身託付給我們的妻子。 婆媳之間的那點事兒可以說是一個「千古難題」,幾千年下來不僅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我們深知「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知道婆媳之間的矛盾絕非一人之過,但我們很難弄清楚「女人為何為難女人」。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曾想做一個「好媳婦」、「好婆婆」,奈何事情總是難以如願。
  • 離婚前一晚,丈夫給妻子煮碗元宵,門外聽到婆婆說話,兒媳淚目
    席間勇立說了很多這些年的經歷,他父親去世早,母親是個殘疾人,最艱難的時候母子倆飯都吃不飽。一聽別人提到母親,麗娟不由得傷感起來,第一次打開心扉向外人道出心中的痛楚。  在勇立的勸慰下,麗娟心情平復下來,她開始信任和喜歡上這個男孩。轉眼新年到了,勇立忙著加班沒有搶到回家的車票,麗娟是誠心不願意回家過年,她提議不如兩人一塊過年,見勇立答應她便忙著去超市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