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魔鬼樂器-貓琴

2021-02-08 EastmanGuitars
舊石器時代晚期,奧瑞納文化的智人將捕獲的野獸骨頭鑽孔,製作出歷史上第一隻吹管樂器。 從此以後,人類音樂的發展似乎就伴隨著一場場血腥殺戮:鯨魚須做成的琴弓、羊腸線做成的琴弦、海龜殼做成的撥片、水牛皮做成的鼓面……表面上人類藉由欣賞藝術陶冶性情,然而心靈提升的背後,卻以其他生命作為代價。 音樂史上,一些充滿「惡趣味」的樂器,確實反映了人類原始、暴力的本性。 今天就要介紹其中最惡名昭彰的虐貓道具-「貓琴(Cat Piano)」

「貓琴」的構造相當簡單。 首先,將貓咪按照其叫聲的音調高低擺放在琴盒中,並將它們的尾巴固定在琴鍵下方。 接著,將琴鍵的末端和一根長釘進行連動。 當演奏者按下琴鍵,長釘就會釘入貓咪的尾巴,迫使貓咪發出哀號聲。 這項樂器究竟是誰在何時發明的,至今依然眾說紛紜。 沒有人知道這樣的設計,是出於對於貓叫聲的喜愛,還是單純的惡意。 而十九世紀的法國作曲家兼出版商韋克林(Jean-Baptiste Weckerlin),在著作《音樂,罕見與怪奇發明之敘述》一書中,曾提到這項樂器早在十六世紀中葉,就已經存在了:「西元1549年,當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到布魯塞爾拜訪父親查理五世時,在路上看見了相當奇特的遊行景象。 著火的牛頭、矮小的魔鬼、沒有尾巴的馬、披著熊皮的男孩,和穿著鮮豔服裝的大天使,陸續出現在隊伍當中。 而一臺四輪馬車內,傳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詭異音樂,為這場遊行伴奏著。 那音色哀傷而悽厲,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樣的樂器發出來的。那一架管風琴。 但原本應該是音管的地方,卻被十六顆貓咪的腦袋給取代。 只要琴鍵被按下,貓咪就會開始悲鳴。 當悲鳴聲交織成一首首的曲調,森林中的猴子、狼和其他動物便陸續出現,隨著這來自地獄的音樂聲跳起舞來……」

儘管韋克林的文字宛如鄉野奇譚,但依然傳達出「貓琴」的怪誕之處。 因此有人相信,這是女巫在安息日所演奏的樂器。 不過,當歷史學者們持續追本溯源,卻發現這個殘忍的樂器,可能有如今日「音樂療法」的功效。史上第一個在文獻中提及「貓琴」的人,其實是17世紀大名鼎鼎的德國學者珂雪(Athanasius Kircher)。 這位曾經被笛卡兒稱為「三分學者、七分騙子」的虔誠教徒,在音樂、醫學和發明領域中,皆有所涉略。 因此在珂雪的《Musurgia Universalis》第六冊、第四部、第一章裡,就提出「貓琴」對於治療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而他的弟子蕭特(Gaspar Schott)更在自己的著作《自然魔法》一書,把「貓琴」的模樣畫了出來。 可別以為「貓琴」和珂雪其他的科學理論一樣,在他過世之後就立刻過時了。 一百多年之後,德國的心理學者賴爾(Johann Christian Reil)也曾建議將「貓琴」使用在臨床心理學。 他的理由是,貓琴的聲音和外觀實在太過特殊,能幫助病人提升專注力。

我們無法證明貓叫聲是否真的具有療愈效果,至少古今貓奴都吃這一套。 不過,你知道嗎? 貓咪其實並不是唯一被擺放在「貓琴」上的動物;另一種曾和貓咪遭受相同待遇的動物,是豬。「Piganino」這個字,是豬(Pig)和鋼琴(Piano)兩個字的混合詞。 相同的概念,還有把知名鋼琴製造品牌史坦威(Steinway),改成「豬坦威(Swine way)」;又或是把鋼琴的義大利原文Pianoforte,改成Porko Forte。 這些詞彙的出現並非無中生有,把豬和琴鍵合而為一的想法,其出現的時間可能甚至比「貓琴」還要早。據說,喜歡玩弄陰謀以建立中央集權的法王路易十一曾經要求他的樂師,舉辦一場以豬為主的音樂會。 這位樂師因此找來了不同體態、不同品種的豬,並將它們的聲音仔細分類。 最後,他設計出了類似「貓琴」的鍵盤構造:只要按下琴鍵,一根尖銳的釘子就會扎入某隻豬的體內而讓豬發出慘叫聲。 根據紀錄,這場音樂會雖然相當引人注目,卻沒有人喜歡它的音色。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也許是因為把一群豬做成一臺琴,比起貓咪更加不切實際,因此「Piganino」後來只留在稗官野史中,而「貓琴」卻受到較多的討論。無論是醫療行為或是單純的娛樂所需,「貓琴」儘管慘忍,卻是人類在啟蒙時期之前,另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 而在工業革命以後,人造物的出現則成為這些動物的一道曙光:人造纖維成了弦樂器的一種選擇,而賽璐珞制的吉他撥片和各種塑膠鼓面也成為主流。當人類越來越重視動物保育,原本必須仰賴動物為材料的樂器當然也受到影響。 例如中國的二胡往往以蟒蛇皮作為琴皮,因此就曾受到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限制。 過去二胡演奏家要出國演奏,除了必須準備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出的證明書,最多也只能攜帶兩把二胡出境。 這樣的狀況,在2005年香港中樂團研發出取代蟒蛇皮的PET聚酯薄膜之後,才終於有了轉機。儘管有部分的音樂家依然認為動物制樂器的音色更有靈魂,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取捨不就是這麼回事。 至於以虐貓為本質的「貓琴」,在這個時代雖然已經消失無蹤,但說不定以今天愛貓人士當道的市場走向,這項樂器即將透過新技術,在未來復興! 

新時代的萌萌的「貓琴」


更多精彩請關注Eastman微信公眾號↓

EASTMAN官方微博

微信公眾號:EastmanGuitars

新浪微博:EastmanGuitars

QQ:3193700249

郵箱:eastmanguitars@163.com


相關焦點

  • 你一定不知道:樂器發展早期的鼻祖竟然是喵咪!
    音樂史上,一些充滿「惡趣味」的樂器,確實反映了人類原始、暴力的本性。 今天就要介紹其中最惡名昭彰的虐貓道具-「貓琴(Cat Piano)」。 惡名昭彰貓琴  著火的牛頭、矮小的魔鬼、沒有尾巴的馬、披著熊皮的男孩,和穿著鮮豔服裝的大天使,陸續出現在隊伍當中。 而一臺四輪馬車內,傳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詭異音樂,為這場遊行伴奏著。 那音色哀傷而悽厲,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樣的樂器發出來的。那一架管風琴,但原本應該是音管的地方,卻被十六顆貓咪的腦袋給取代。 只要琴鍵被按下,貓咪就會開始悲鳴。
  • 這就是音樂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樂器「貓琴」,演出時的變態狀況簡直慘絕人寰!
    在音樂領域有很多樂器都跟動物或多或少有些聯繫,比如有牛皮做的鼓,蟒蛇皮的二胡,用馬尾或腸子做的琴弦等等,都是使用動物的部分身體做成的,但還有一種樂器卻殘忍到極點。這種樂器叫做「貓琴」(Cat Piano),這種琴主要是將一些叫聲純正的貓咪按照音律順序安置,並將尾巴固定在琴鍵下方。
  • 《惡名昭彰》官網域名重新續約 PS5獨佔新作要來了?
    當年PS4發售時《惡名昭彰:私生子(InFamous: Second Son)》作為護航大作一同發售,但多年過去仍然沒有新作的消息。隨著PS5即將到來,很多玩家也想起了這個索尼獨佔的《惡名昭彰》。
  • 外媒眼中的藍綠血腥之戰:放蕩不羈,惡名昭彰
    據臺媒今天消息,臺灣立法機構27日「史上最血腥場面」被路透社等多家外媒爭相報導。BBC還提到臺灣多年來在「議會」上發生多次暴力事件,報導直言「臺灣『議會』中的鬥毆有些惡名昭彰」。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截圖這起事件也登上法新社的文章。
  • 為紀念《惡名昭彰》發售十周年,製作組透露了創作時的幾個「小秘密」
    它就是初代《惡名昭彰》。從題材上講,初代《惡名昭彰》的超級英雄題材非常符合玩家們當時的口味,但它在國內的影響力卻遠不如比自己晚一個月上市,題材和玩法元素都非常相似的《虐殺原形》。這主要是由《惡名昭彰》的獨佔特性決定,但實際上它同樣也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遊戲。
  • 撒旦的門徒:美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連環殺人犯「黑夜跟蹤狂」
    該片紀錄了美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連環殺人犯受到追捕,最後終被繩之以法的過程。概要1985 年的夏天,破紀錄的熱浪席捲洛杉磯,連串的謀殺和性侵案也同時發生。犯罪史上從未有一名殺人犯能犯下如此駭人的大量罪案。而與時間競賽、設法阻止這名夜行禽獸的是洛杉磯郡警局的年輕警探Gil Carrillo 。
  • 《惡名昭彰 次子》劇情DLC破曉8月26日發售
  • 金斯伯格之死——「惡名昭彰」的美國司法政治
    金斯伯格生前獲稱「惡名昭彰的RGB」以表彰其不畏強權,是名貶實褒的反語,但若以「惡名昭彰」形容司法任命的政治鬥爭,則是絕對的名副其實。壽登耄耋的金斯伯格八十有七,近年多次進出醫院,兩年前跌傷入院證實肋骨骨折,今年亦因肝臟病變而接受化療。
  • 為紀念《惡名昭彰》發售十周年 開發商透露遊戲開發中的趣聞
    今天是《惡名昭彰》初代發售十周年。
  • 史上最「惡名昭彰」的3人,如今卻被電視劇強行洗白,名留青史
    最為嚴重的是把一個惡名昭彰的人,強行洗白成一個名留千史的歷史功臣,這三個人的洗白最為過分:《羋月傳》中的羋八子是由孫儷飾演,劇中的她聰慧美麗,幫助丈夫守護秦國,用真心對待愛人。可以說她是一個重情重義、又極具統治才華的女人,成為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太后,並稱之為「千古一後」。歷史上的羋八子真的是這樣嗎?
  • 臺灣議場被外媒評「惡名昭彰」,林為洲:若能擋下萊豬願道歉
    此事更登上外媒版面,英國《BBC》報導指出,臺當局立法機構屢發生衝突,已是「惡名昭彰」。對此,國民黨黨團總召林為洲在臉書表示,若因這次抗爭,再增一次臺灣立法機構惡名,但卻能擋下萊豬(瘦肉精美豬),他願意向臺灣道歉,並登廣告在BBC同一版面(網絡新聞)。
  • 從新加坡到德國 臺媒體人預言臺灣「口罩外交」結局:恐惡名昭彰
    黃暐瀚在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中表示,他並不是反對蔡當局的政策,但網路上不少臺灣網友得知新加坡與德國反應後,紛紛出徵對方臉書、推特,因而引起網絡大戰,黃暐瀚說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現象,這樣下去臺灣恐會變得惡名昭彰。
  • 教練我想學貓琴!又多了一個擼貓的藉口~
    滬江法語君按:只會簡單吹個口琴的法語君,最近終於可以驕傲地說一聲:我又學會了一種樂器它的名字叫「貓琴」~ 不信?你看看~本視頻已獲得柚子木字幕組的授權。謝謝字幕組提供字幕和翻譯~貓片太可愛~你聽出來貓琴演奏出來的音樂了嗎?
  • 惡名昭彰女「綠委」踢到鐵板,被女「藍委」怒抓頭髮兩人大打出手
    葉毓蘭甚至怒批邱議瑩過去事跡,比如跑到「法務部」踹門等,真的惡名昭彰,抓她是為了保護自己,並沒有要攻擊邱議瑩。
  • JOJO:只有辣妹才能阻止惡名昭彰的B.I.G,軟軟的真可愛
    惡名昭彰的B.I.G這個替身的本體名為卡爾涅,在義大利文中是「肉」的意思,是個樣貌有些怪異的肥胖男性。獨自在機場襲擊布加拉提小隊,在未發一言的情況下於機場被米斯達開槍打死,死後發動其替身。替身能力:藉由本體死亡的怨念能源而現身的自動型替身,優先攻擊運動速度最快速的物體,吞噬目標的肉體與替身後成長自身體型。替身面板屬性:破壞力A,速度,射程距離和持久力都是無窮大,精密度為E,成長性A。
  • 溫哥華最近好亂.惡名昭彰的黑幫老大回父母家,卻被槍殺身亡
    更多八卦,更多爆料千萬別錯過溫哥華最有料的【正妹快報】專業正規,BC省認證的貸款服務
  • 為了娃的生命安全,這個惡名昭彰的東西,別再給娃坐了!
    而要避免事故傷害的發生,「零件的大小」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一般來說,三歲以下的兒童玩具,不應該有直徑小於三公分以下的零件,包括使用的電池;因此,如果有某幼兒玩具使用的是「水銀電池」,肯定不合格。水銀電池若卡在食道裡,比吞入其他任何小零件都要悲慘,因為電池不只是阻塞,還會「通電」,一小時內就可能腐蝕黏膜,是另一個兒科急症。
  • 90年代中國惡名昭彰,犯下震驚全國七條命案逃亡廈門 化身酒吧「雪梨女神」
    90年代中國一對情侶惡名昭彰,犯下震驚全國至少七條命案。男犯法子英已於1999年遭槍決,女犯勞榮枝近日在廈門落網。警方3日首次公開勞的抓捕與審訊視頻,被識破真實身分的勞掩面痛哭。媒體紛紛起底勞的逃亡生活,稱其住在高檔社區,還曾化名Sherry(雪梨)在酒吧攬客。北京青年報報導,廈門思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透過大數據信息發現,勞出現在廈門某商場。
  • 雪中人物誌褚祿山:惡名昭彰卻忠心耿耿,文武雙全卻胖得像個球
    他文武雙全,特別是看沙盤的本事無人能敵;他琴棋詩畫樣樣精通;他喜好豪奢,樣樣都要用最好,還要經常更換;他喜吃人奶,好吃就給錢走人,不好吃就切去雙乳;他惡名昭彰,能止嬰兒啼哭;他忠心耿耿,一生只認一家一姓。這就是褚祿山,一個大奸大惡之人,一個忠心耿耿之人。剛開始看雪中時,相比大家對褚祿山的觀感都不會很好。看到他對徐鳳年的諂媚時,都會從心裡想:這必然是一個兩面三刀大奸大惡之徒。
  • ...不提臺灣」後,臺網民果然「討伐」,名嘴:這樣下去臺灣恐惡名昭彰!
    對此,據報導,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在島內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中表示,網絡上不少臺灣網民得知新加坡與德國反應後,紛紛「出徵」對方臉書、推特,因而引起網絡大戰,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現象,這樣下去臺灣恐會變得惡名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