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澤直樹是神的接班人嗎?

2021-02-18 半死的青年

       愛看漫畫的朋友應該都有一種經驗, 當你想回顧某部長篇漫畫的時候,通常你不會從頭至尾把它全部重看一遍,而是有選擇的、有目的地挑那些讓你記憶深刻的段落重溫一下。拿我自己來說,我重讀《幽白》、《灌籃高手》、《銃夢》、《劍風傳奇》、《桌球》、《庸才》、《地雷震》、《無限之住人》這些作品的時候,我能馬上找出那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第幾卷至第幾卷,甚至是某一卷的前三分之一、中間還是後三分之一。雖然精確不到每一話每一頁,但大概的位置是沒問題的,因為那裡曾經打動了我的心。

 

 奇怪的是,這種經驗放在浦澤直樹的作品上卻不能成立。關注浦澤也有些年頭了,我發現他的東西無論看上多少遍,總是記不住。每當我想參考浦澤直樹作品裡某個段落的時候,我發現我根本不記得在哪裡。就這個事我還問過身邊喜歡浦澤的朋友,他們的情況跟我沒有什麼兩樣:每當你拿起浦澤的書,無論當時是在馬桶上還是在地鐵裡,無論翻開哪一段,你都可以興致勃勃地讀下去。他的東西十分有代入感,你很容易陷進去,哪怕像我這樣以研究他的技術為目的的同行,也經常不知不覺被他的劇情所吸引而忘了正事兒。浦澤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但是當你讀完了出來,又會發現沒什麼收穫。他有著那麼多的人物形象,可他們的名字你八成都不記得。當別人問你這故事說了什麼,你甚至連大概的劇情都無法複述。你只記得一條,那就是好看。至於哪裡好看,怎麼個好看法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沒有痛徹心扉的地方,也沒有激情澎湃的地方,甚至連彆扭的地方都沒有,它是那麼地無懈可擊就像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但它又滑不溜手,讓人怎麼也抓不住。

 

 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嘗試著概括了一下浦澤直樹的故事,一般來說他的套路是這樣的:

 ———主角永遠是一個弱勢的、擁有全世界最主流價值觀的平民,他永遠很有行動力……而且相當有原則?但一定沒有強烈的個性,正如作者本人以及大部分讀者一樣;緊接著他捲入一場陰謀,出來一個絕對強勢的、擁有全世界最不主流價值觀的大反派,這個反派很神秘很牛B尤其擅長損人不利己,他害得主角不能過日子,害主角不要緊,主角畢竟是好人啊,打不起咱還躲不起嗎?關鍵是那個反派想害全世界,這樣就士可忍孰不可忍了,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要幹掉丫的,還不心疼。於是主角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地踏上了揭開大反派面紗、阻止他毀滅世界的漫漫徵途。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遇到很多配角,男女老少都有,而他們無一例外都被主角的人畜無害感化得一塌糊塗,紛紛加入主角的隊伍,個別沒有被收編的都死了。當然,為了煽情的需要,被收編的也要死幾個——追蹤惡勢力拯救地球嘛,畢竟不是兒戲,付出代價那是必須的。終於,謎底層層揭開線索漸漸逼近,真相就要昭然若揭了反派就要浮出水面了!打住,先別急,先切到其他的分線劇情,用配角把上述流程再走一遍。重複若干次,把每一個蝦蝦米米用幹用盡,直到扯不下去——大反派才勉為其難地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啊!結果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大反派也是個可憐人,原來大反派也很痛苦,原來大反派也沒有媳婦!大反派之所以反,多半是因為有童年陰影,小時候被同學擠兌啦、媽媽不愛我等等,總之一定是有人對不起他。無論這些破事在別人眼裡是多麼地雞毛蒜皮和無足輕重,但正是這些破事兒,成為他為非作歹報復社會的原始驅動力。好了,在主角直面大反派的最後關頭,主角猶豫了。眼前這個大反派雖然壞事做盡,但人家不利己啊! 而且不但不利己,他連活都不想活,就等你來殺他呢。那到底是殺還是不殺?不殺全人類就完了,可真要是殺了主角也完了。前面說過了,主角是好人吶,好人怎麼能殺人呢?殺人是政治不正確的。所以得出的結論是——殺,但不是主角殺。說時遲那時快,NPC出現了,炮灰出現了,冤大頭出現了。反正總有個人突然冒出來陰差陽錯地替主角下了手,幹了髒活背了黑鍋坐了大牢…..儘管匪夷所思,至少皆大歡喜。總之那是在一種偶然的情況下完成了一個必然的結局——人類得到了拯救,壞人受到了懲罰,好人純潔依舊,帶著他的道德優越感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你看過浦澤的作品越多,你就越明白上述梗概不是我信口開河。我措辭逗逼只是想請大家看清楚,儘管浦澤的題材經常涉及各種青年向話題:例如政治、黑幫、宗教、非法團體、法律、犯罪、心理學等等;儘管浦澤的畫風相當寫實,尤其是在道具、背景、地域特徵以及年代感上的考證幾近苛刻,但仍然掩飾不了他所有的故事骨子裡都是少年漫畫的事實。剛開始看浦澤的東西你會非常興奮和震撼,越看越多之後,你會漸漸感到麻木和疲勞。我長期在各種漫迷論壇觀察過,對他有意見、感到不滿的讀者,無一例外全都是他的鐵桿老讀者。他給了我們青年漫畫的預期,但最後給我們的是少年漫畫的內涵。你實際得到的要比你看到的要少,我想這大概是問題所在。


 

 起初我認為這是因為他沒有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造成的。浦澤筆下的男女主角十分單薄。他的作品有點像懸疑小說或者偵探小說,人物想改變的不是自己,而是為了去證明個什麼,推動事件的多半是些外部事件的刺激,比如誰誰誰不明不白地死了,誰誰誰有個詭異的道具,比如牆上幾行蚯蚓文、一幅畫、一個字條、一個看不懂的符號等等。他筆下的角色看上去總是過於主動,因為他把矛盾一致推向外部,推動角色前進的往往是探究一個謎團或者阻止一個陰謀而不是完善自己的靈魂。他的角色是概念化類型化的——好人很好,壞人很壞,好人很痛苦壞人也不舒服,偶爾來一兩個亦正亦邪地串串場…..浦澤的角色都是已經完成了的人,拿《MONSTER》來說,除了天馬醫生的未婚妻艾娃,其他角色從登場之初到故事結束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人物沒有發展和蛻變,這是他一貫的缺點。當然,若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能塑造飽滿的人物形象的漫畫家也沒有幾個。不過井上雄彥做到了,富堅義博做到了,古谷實做到了,巖明均做到了,松本大洋做到了,木城雪戶和三浦建太郎也做到了,甚至連沙村廣明和高橋努都做到了,可是有著「神的接班人」之稱的浦澤直樹卻沒有做到。

            

 是不是沒有飽滿的人物形象就不是好漫畫?當然不是,手塚治虫的《火鳥》在人物塑造上也不盡人意,可是手冢視點之高實屬罕見,他對人對事善意憐憫的立場非常明確,再加上想像力豐富,因此彌補了「觀念過強,人物刻畫不夠深入」的不足。事實上,手塚治虫的大部分作品的角色都比較單薄,但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一再重讀他的作品。這說明只要作品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足夠獨立和完整,就算人物塑造稍弱,也能成為經典。

 

 真正的作家都有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未必直接投射在他筆下的角色身上,但一定貫穿他的整個故事結構之中:例如木城雪戶的《銃夢》中廢鐵鎮與沙雷姆的設定,與其說是天馬行空的科幻,不如說是對現實社會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隱喻。

 


《銃夢》

 三浦建太郎的《劍風傳奇》中,主角津的矛盾和悲劇在於:在他反抗命運的同時恰恰又承認了命運的存在。


《劍風傳奇》

 在藤子·F·不二雄不到40頁的短篇《坎比西斯之籤》當中,故事跨越千年,只為了追問一個問題:「如果說為了延續個體生命而吃人是不對的,那麼將前提上升一下,如果是為了延續人類整個族群呢?答案會不會有所不同?」


《坎比西斯之籤》

 

 而浦澤的作品裡卻幾乎沒有這種深層次的討論,他始終給人一種為情節而情節、為設計而設計的印象。他的習慣性「爛尾」便是證據。浦澤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節不保有其必然性。有人說他是前面的懸念堆得太高了,但我想真正的問題在於:他沒有提出、或者根本就提不出強有力的觀點。他的立場要麼太爛大街(正義終究戰勝邪惡?),要麼總是似是而非、曖昧不清。他習慣使用的開放式結局與其說是獨樹一幟倒不如說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好人一生平安」等土鱉大團圓結局的一種迴避。浦澤提出的還算有意思的觀點是:「一個成年人的所作所為,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童年的一些遭遇和經歷。」但歸根結底這只不過是一句陳詞濫調,帶一筆覺得有趣,大書特書就顯得立不住腳了。

 

 那麼是不是沒有深度的作品就沒有價值呢?也不盡然。比如富堅義博,你很難說他有什麼完整的思想體系,但其作品中流露出來的作者個人(惡)趣味和想像力以及人情味都相當有魅力。又以中國搖滾為例,唐朝樂隊要說詞不如崔健有深度,曲不如竇唯有靈性,但他們的作品裡面有一種飛揚的激情,一種轉瞬即逝的精神面貌(這些東西在他們自己後期的作品裡也不復存在),這就是藝術創作另一層意義所在——跟思想深度無關,跟觀念立場無關,只跟你是誰、你當時的狀態有關。那就是呈現與生俱來的生命力,一種無法量化又不能複製的精神氣質。當我們看到一部個性強烈的漫畫作品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你會有這麼一個印象,你可以在他的筆下的角色裡找到一張接近作者本人的臉,這就是他們的精神氣質。

比如井上雄彥《浪客行》裡宮本武藏那張盛氣凌人的臉, 

又比如松本大洋《桌球》裡星野裕乖戾孤僻的臉,  

還有富堅義博《LEVEL E》裡多古拉王子那張聰敏狡獪的臉,

古谷實《17青春遁走》裡荻野優介那張滑稽卑微的臉,

以及巖明均《歷史之眼》中尤米尼斯那張儒雅從容的臉。

  

 這不一定是漫畫家自己的相貌,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的志趣和性情。可是在浦澤直樹的作品裡,我們看到的臉是這樣的:

           


又或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浦澤的東西你看得越多,你越不了解他。就像上面那三張神秘的造型一樣,你不知道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你不知道他的性情如何,也不知道他有些什麼樣的原則和立場,你甚至不能夠同意他,因為你壓根就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除了一些簡單的、對親情和友情的理解之外,你看不到更多的東西。浦澤畢竟是聰明的,他的懸念設置以及多線敘事簡直爐火純青,他用足了一切可以運用的技巧去驅動他的故事,除了他自己的情感。沒有情感,相信這是讓我們覺得不夠了解他的根本原因。不過我同時相信他絕對不是拒絕流露情感,他也有流露感情的時候,但這種流露主要體現在童年,事實上他理解比較深、感觸比較大的也就是童年而已。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他只有童年。他十幾歲就走上職業化的漫畫道路,在他近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依次推出了以下作品:

YAWARA!《以柔克剛》(全29冊)

PINAPPLE ARMY《 終極僱兵 》(全8冊)

MASTER KEATON《危險調查員》(全18冊)

《跳舞警官!》(全1冊)

HAPPY!《 網壇小魔女 》(全23冊)

JIGORO(短篇集)

《柔道爺爺》(全1冊)

N.A.S.A(全1冊)

KEATON動物記(全1冊)

MONSTER(全18冊)

《20世紀少年》(全22冊)

《21世紀少年》(全2冊)

PLUTO (全8冊)

BILLY BAT (連載中)

 

上述列表中值得注意的不是他作品的標題,而是標題背後的卷數。高產是他周刊連載幾十年筆耕不輟的回報。浦澤的畫風寫實,以寫實風格創作出這個數量級的作品,背後所要付出多少勞動可想而知。在這種前提下你很難要求他有什麼生活閱歷、要求他在意識形態上有什麼太大的飛躍。(這一點不得不佩服手塚治虫,同樣是筆耕不輟,但他一直在反思和進步。不過他有個優勢,就是畫風簡單,例如手冢可以很輕鬆地一天畫上個20張以上的原稿)浦澤喜歡吉他,喜歡搖滾樂,喜歡鮑勃 迪倫,懷念理想主義盛行的70年代。但這大都是青少年時期就已經形成的東西,和他筆下的角色一樣,他本人也沒有什麼發展,除了日漸精進的畫功和敘事技巧之外,他仍然是一個活在理想之中的浪漫主義者。

 


 

 浦澤直樹對社會和人性的理解是膚淺而又概念化的。《 20世紀少年》中,除了童年部分,其他很多設定都毫無真實感,完全是作者一廂情願的「想當然」。例如:邪教為什麼能吸引那麼多人?朋友的魅力究竟何在?為他賣命的人到底圖什麼?聯合國那麼多不同政體、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憑什麼要一起拜日本某宗教領袖為救世主?

《MONSTER》也是如此,約翰動動嘴皮子吹吹牛逼就讓一幫孫子自殺的自殺,錯亂的錯亂,崩潰的崩潰,傀儡的傀儡,可他幾乎沒有正面表現過約翰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牆上寫幾個大字?別開玩笑了)。當然這只是我吹毛求疵罷了,真正讓其作品顯得單薄的是,他對人性的討論僅僅停留在道德層面。浦澤作品中配角雖多,卻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困擾分別是「相信與不相信」 、「後悔與不後悔」、「看見與沒看見」、「誤會了不該誤會的」、 「沒珍惜應該珍惜的」、「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明明無辜卻一直被冤枉」、「看似不幸福其實很幸福」等等。如果非要用一個詞概括他們各自的心路歷程,那個詞就是良心發現

 


 

 浦澤直樹的感動和感傷是套路化的。他老愛拿孩子和老頭說事兒。需要一點美好的時候,就安排一個嬰兒出生或者一個彆扭的小孩敞開心扉;需要傷感的時候,就安排某個長輩去見感情一直不睦的女兒或者孫女(後者也在嘗試原諒他),然而見面之前這個角色又無一例外必須被壞人害死……類似的橋段任何一個熟悉浦澤的讀者都可以舉出一大堆。這種程式化設計在他自己的批量炮製之下更顯得廉價,看一兩次還行,多來幾遍基本上一抬屁股你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


 

 說到這裡粉絲們估計要生我的氣了,不過相信你們也看得出來,能把浦澤批評得如此具體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浦澤鐵桿粉。不可否認,雖然浦澤有著這麼多缺點,我仍然很喜歡他。和他的缺點一樣,浦澤直樹的長處也非常明顯:他很大程度上模糊了青年漫畫和少年漫畫的界限——他的作品經常涉及各種青年向的話題,但由於他自身根深蒂固的浪漫主義傾向,這就讓他爭取到了青漫愛好者之外的大量少年漫畫讀者。浦澤那驚人的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正是因為他的作品同時擁有青年漫畫的外衣和少年漫畫的內核,畢竟能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漫畫家沒有幾個。

 

 浦澤直樹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師。他把峰迴路轉、吊死人胃口不償命的懸疑風格發揮到極致。他對漫畫的理解相當到位——人物造型、表情描繪生動簡練,而對於場景道具的刻畫卻非常嚴謹、寫實。這樣既能發揮漫畫誇張概括的優勢,又能營造出一種真實可信的敘事氛圍。浦澤總是很注意角色的肢體動作。不同於其他漫畫家,他在處理角色時絲毫沒有舞臺化、戲劇化的表演傾向,而是從細節入手,充分利用每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動作,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使角色看上去就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充滿了人情味。

【NHK紀錄片】創作的秘密-浦澤直樹

 

 浦澤的分鏡和分格水平之高,即便是在日本也難有出其右者。閱讀順序的引導與暗示無懈可擊,鏡頭語言和漫畫語言的結合也十分完美,對於作品整體情緒與節奏的把握更是堪稱教科書級別…..總的來說,浦澤直樹極大地豐富了漫畫的表現手段,對漫畫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受他影響的人很多,其中包括我自己。直到最近我仍在竭力模仿他,如果可能的話,我甚至希望能全盤複製他的技術。

 

 儘管如此,我仍然覺得他未免被追捧得太過分了。毛姆曾經說過:「沒有一個作家是盡善盡美的。看到一個作家的長處而讚賞他固然不錯,但看不到他的短處,甚至對他的短處也一味地讚美,最終只會損害他的名譽。」特別是有的人說浦澤的東西多有人性、多有思想,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至於「手冢接班人」、「最接近神的人」此類稱號,與其說是讚美,不如說是捧殺。用「雲中漫步」論壇一位資深漫迷瑟爾穆的話來說就是:「浦澤雖然風格看似寫實,但其實他骨子裡是不可救藥的浪漫。而手冢的作品無論想像力多麼瑰麗,題材多麼異想天開,骨子裡卻是完全的寫實。浦澤自有其魅力,但稱他為神的接班人(話說是誰最先這麼說的?)實在牛頭不對馬嘴。他們兩個根本就是相反的。」

          


 

 現實與浪漫就好比黑暗與光明,這看似對立的二者其實是辯證統一的。只有經歷過黑暗才會懂得光明的意義。不去正視現實,根本描繪不出真正的浪漫。同樣的,如果沒有浪漫作為升華,那麼我們所描繪的「現實」也多半是些枯燥無味的老生常談。浦澤直樹的矛盾在於,他既沒有畫出真正的現實,也沒有畫出真正的浪漫。他因為勇於討論嚴肅話題才顯得與眾不同,然而他又缺乏深入討論的能力,導致他不能走得更遠。對於那些看膩了無限升級的熱血少年漫畫的小朋友們來說,浦澤的作品無疑是一片新天地——它能帶你進入成人的世界,同時又保留青春年少時的美好與感動,但僅此而已。倘若你想認識真正的成人世界,浦澤直樹肯定無法滿足你。就像那位瑟爾穆老兄所說:「只有向現實中挖掘,才能得到真正的深度。」如果浦澤滿足現狀,始終不能從他自身濃鬱的浪漫主義情懷之中解放出來,對現實的關注和描寫總是止於表面而不能更進一步的話,那麼之前被他所謂的「深度」吸引而來的讀者,終歸會離他而去。

 

作者:cmj  

初載於《24格》2010年03月號 第53期

略有改動

 

            


他們說,我們是時代的眼屎


‍考驗人品的時候到了!

 

 

相關焦點

  • 21世紀老頭——浦澤直樹與遠藤賢司的相遇
    這個初中生就是浦澤直樹。多年後,浦澤老師把這段軼事作為《20世紀少年》的開篇序曲。不知這是不是兩人的初次「合作」。從面相上看,這兩個人都有點兒「愣」,或是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執著,有一種撞了南牆也不想回頭的氣質。1974年,在福島演出的遠藤賢司被暴徒打傷住院,傷還沒好利索,他就趕到大阪參加了另一個live。忘我地演唱當中,傷口裂開了,只好再次縫合。這是不是「愣」?
  • ——浦澤直樹的「蝙蝠比利」(四)
    既然在漫畫上成就頗豐的浦澤直樹偶爾會被人稱為手塚治虫的接班人,《蝙蝠比利》這部作品也就不免被和手塚治虫那部令人讚嘆的巨作《火之鳥》
  • 浦澤直樹《MONSTER》——不得不看的動漫神作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又花時間重溫了一遍這部曾經偶然間看到的動漫神作——浦澤直樹的《MONSTER》。《MONSTER》這部作品被稱作是日本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漫畫。但是好像還是有許多朋友不知道這部作品,也許相對於現在來說,算是有點年代感的動漫了吧。我看的是動畫TV,並沒有完整地去看這部漫畫。
  • 《怪物》浦澤直樹的敵基督傾向
    在那些深受基督教思想影響的作品裡,我們幾乎都能看到聖人與罪人的對立,而在浦澤直樹的這篇集大成作中更是如此。毫無疑問,天馬醫生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而他所需要對抗的惡——即約翰——則是擴大化後的凡人之惡。這惡不問來由,哪怕將它放在柏林圍牆的背景之下(柏林圍牆在這篇作品中另有其位置),也不能說它是從哪來的。這股如我們所熟悉的必然性宰治著世界上的一切罪行。
  • 浦澤直樹,一個絕不討好的人
    從1983年出道到今天,浦澤直樹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漫畫生涯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世的角色和故事。有講述原美國海軍士兵成為民間軍事組織教官協助民間的《終極傭兵》;也有被稱為漫畫至寶的講述原SAS隊員、保險員和考古學家奇頓冒險故事的《危險調查員奇頓》;有最終成為人氣漫畫範本,講述女子柔道的熱血漫畫《YAWARA!》
  • 浦澤直樹,原來還有這麼清新的作品啊...」
    浦澤直樹的漫畫繪畫功力(飽滿鮮明的人物描繪機巧,高超的分鏡和十足的氣氛渲染能力),在這部作品開始已然初顯崢嶸。整部漫畫劇情非常的好,可以說體育類的漫畫中的經典作品,屬於漫粉們心中必須要看的漫畫作品!名家名作!浦澤直樹《以柔克剛1-29完》,東立出版,臺灣正版。特推價期間可享限時會員折扣等立減優惠,搶先下單,到貨即發!
  • 浦澤直樹×手塚治虫名作「PLUTO」舞臺劇化
    浦澤直樹×手塚治虫名作「PLUTO」舞臺劇化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9-24 17:52:10
  • 浦澤直樹,原來還有這麼清新的作品啊...」
    浦澤直樹的漫畫繪畫功力(飽滿鮮明的人物描繪機巧,高超的分鏡和十足的氣氛渲染能力),在這部作品開始已然初顯崢嶸。整部漫畫劇情非常的好,可以說體育類的漫畫中的經典作品,屬於漫粉們心中必須要看的漫畫作品!【再版通過】【再版通過】【再版通過】名家名作!浦澤直樹《以柔克剛1-29完》,東立出版,臺灣正版。
  • 【現貨】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 完全版1-11完》到貨入庫!
    【現貨】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
  • ——浦澤直樹的「蝙蝠比利」
    一:畫給漫畫的漫畫浦澤直樹的《蝙蝠比利》歷經數年連載
  • 深度剖析:浦澤直樹巔峰之作《怪物》,毀滅與救贖的圓舞曲
    小記:(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於1994年開始連載漫畫《Monster》,七年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終於完整創作出了這樣一部撼動整個漫畫界的驚世之作。浦澤直樹與他的作品2004年,監督小島正幸率領MAD HOUSE(瘋房子)的骨幹製作同名動畫,74集的長篇幅劇情不僅深挖了原著精髓,更無形中將這一領域的可探索範圍進一步擴大。)
  • 你的書櫃少的了它嗎?​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 完全版1-11完》即將揚帆起航
    浦澤直樹《20世紀少年 完全版1-11完》,東立出版,臺灣正版。
  • 說說漫畫神手浦澤直樹的犯罪心理經典之作《Monster》
    這也阻礙了很多追求節奏短平快、三集神展開的觀眾的腳步。         但是當你整體看完後,就會知道這是一部如果你能堅持追到最後絕對不會後悔的番劇。浦澤直樹藉助這樣的一群人來闡述這樣一個觀點:「人類可以被塑造成任何形式」這也就是為什麼說《Monster》是一部闡述人性的動畫。
  • [浦澤直樹].危險調查員完全版日版.全初版全帶付
    浦澤直樹早先的漫畫是以體育題材為創作基調,期間以《柔之道》,《Happy!》
  • 出版啦——20世紀少年作者 《浦澤直樹 畫啊畫啊無止盡 全 》尖端出版啦
    ★收錄了浦澤直樹出道32年的創作全歷程,從〈以柔克剛〉、〈20世紀少年〉、〈Monster怪物〉到最新的〈BILLY BAT比利蝙蝠〉,一次又一次帶來震撼人心故事的大師創作手冊
  • 手塚治虫&浦澤直樹《PLUTO/冥王 豪華版 コミック1-8完》,全新預定,到貨即發!
    手塚治虫&浦澤直樹《PLUTO/冥王 豪華版 コミック1-8完》,東立出版,臺灣正版!漫畫《冥王》是浦澤直樹創作的未來架空幻想類的漫畫作品,改編自手塚治虫作品《地上最強機器人》。手塚治虫在此故事中,以天馬博士的身份製造出用於和阿童木戰鬥用的機器人PLUTO(冥王)。
  • 還記得《功夫》裡的火雲邪神嗎?15年後棄惡從善,還有接班人!
    影片中也出現了好多周星馳的黃金配角,還有「火雲邪神」是一代人童年的陰影,今天要說的就是《功夫》裡的火雲邪神,你還記得他嗎?火雲邪神的形象是一位禿頂老伯,穿著邋遢,一件白色背心和白色短褲,翹著二郎腿,掛著藍色塑料拖鞋。
  • 被指周星馳接班人,王祖藍否認:星爺是神不是人,人不能接神的班
    只是如今看來是生活所迫才去當主播,然後帶貨吧,畢竟好的電影少之又少,許多演員都已經沒戲拍了,不過在王祖藍身上比較奇葩的是,有人則覺得新一代的喜劇大咖王祖藍甚至可以被評為「周星馳的接班人」,對此稱呼,王祖藍卻非常謙虛的表示了不敢當,立馬否認了自己是周星馳的接班人,甚至還表示星爺是神不是人,人不能接神的班啦,畢竟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這樣的稱號對於王祖藍不僅是負擔,也是一種嘲諷,因為王祖藍雖然拍了許多喜劇電影,卻從來都沒有得過提名,更別說得過獎了
  • 楊冪接班人,劉詩詩接班人,唐嫣接班人,還有趙麗穎接班人:是心動
    明星們想出了找接班人的方式。四小花旦都尋覓出了自己的接班人。楊冪,她真的是娛樂圈中的常青樹。她的接班人很明顯,就是迪麗熱巴,也是現在很紅的一位女明星。只要她們聯手不出問題,能夠火上很多年。她的接班人就是胡冰卿,目前還年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按照這樣的資源砸下去,日後未必不能大紅大紫。唐嫣現在算是事業愛情雙豐收,有了孩子之後,事業上難免要分心,所以她也培養了一位接班人,那就是陳鈺琪。
  • 楊冪接班人,劉詩詩接班人,唐嫣接班人,趙麗穎接班人:愛了愛了
    楊冪接班人,劉詩詩接班人,唐嫣接班人,趙麗穎接班人:愛了愛了在娛樂圈雖然演技很重要,但是演員的青春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人說娛樂圈就是吃青春飯。而且對女明星尤為苛刻,許多人到中年的女演員都沒有戲可以演。所以很多出名的女明星都選擇做幕後來培養新的女明星,來當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