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卿與我同仰望星空——電影《風雨哈佛路》賞析

2021-02-08 西林文法

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有的人已經認命,但有的人仍在奮力拼搏。

願你我都是仰望星空之人,在極溼冷陰暗之地,仍能抬頭追尋星空。

I'd  give  it  back,  all  of  it ,  if  I  could  have  my  family  back .

如果可能,我願意放棄我所有的一切,來換取我家庭的完整。

電影《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邁克·裡雷等主演。 影片於2003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

十五歲的女主角麗茲出生於貧民窟,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本應是得到父母關心和照顧的年紀,卻迫不得已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

母親因為犯有毒癮而被帶走治療,麗茲的學業也因家庭的緣故被耽誤,但麗茲從沒放棄過自己的學業,在家裡仍然抓住機會學習。

麗茲的母親為了儘快戒除毒癮而選擇了離開,獨自留在父親家中的麗茲,卻因為父親的無所事事而不能得到很好的照料,被迫送進了福利院,但福利院的孩子們時常捉弄麗茲,麗茲在福利院中度過了極為煎熬的一年。

一年後,麗茲搬到了爺爺家中陪伴母親一起生活,學業得以恢復。

卻又因為想讓無家可歸的克裡斯一同住進爺爺家而令爺爺滿腹牢騷,最終麗茲選擇與克裡斯一同離開,過上了流浪的生活。

在流浪時,麗茲仍然沒有放棄學業,還會尋找機會探望病情加重的母親。一天,麗茲照例來到小酒館探望母親,卻得知了母親已經去世的噩耗。

I could push myself and make my life good.
我可以推自己一把,讓我的生活變好。

在埋葬母親時,麗茲側躺在母親的棺材上久久不願離去,仿佛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與此同時,克裡斯也因為無法再忍受當下的生活而選擇了離去。母親離世,朋友離去,麗茲下定決心要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麗茲主動向校長爭取了學習的機會,不放過一分一秒地學習,甚至想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四年的學業。

老師則為麗茲提供了一個可以獲得紐約時報獎學金的機會。原來麗茲一直渴望能夠去哈佛大學讀書,一番認真地準備過後,交給報社的稿件完美,筆試成功,麗茲進入了最後一輪面試。

面試上,麗茲講述了自己的家庭經歷,這打動了紐約時報的面試官,面試官結合麗茲的平時成績和個人經歷,決定將這份獎學金頒發給麗茲。

最終,憑藉著這份獎學金和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麗茲如願進入了哈佛大學學習,她不再顛沛流離,過往也成為了她不斷前行的激勵。

Don't close your eyes, rise again after   you fall, you need to get out.

請不要閉眼,機會就在下一秒出現。殘酷的現實面前你應勇往直前。 

這是一部很簡單的電影,情節上沒有故意設置什麼情感衝突,也沒有什麼戲劇化的大氣大落。一個好聽的聲線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不帶任何情緒起伏,更談不上煽情,她只是在講她的故事,似乎是你,我,每個從艱辛磨難的童年中走過來的我們的故事。但是卻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被奉為經典勵志電影。

——焦作師專心理處評

《風雨哈佛路》敘述的是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鬥的生命歷程,傳遞給人的除了心靈的震撼,還有深深的感動。

——新浪網評

如影評所說,《風雨哈佛路》是一部簡單的電影,她將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卻如此打動人心。

貧民窟出生的麗茲,渴望父母關愛的麗茲,失去朋友的麗茲,在她的成長道路上,有過許許多多簡單的願望,卻從未如願以償。

但即便是最困難的時候,麗茲也沒有抱怨過生活,沒有放棄過學業,沒有喪失過希望。

風雨後總會見到彩虹,願你我都能夠仰望著星空,不斷前行。

'Everything's changed, my lif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了,我的生命不會再如以前了。」

  圖文來源 |  陳蘇琴  (影評與臺詞來自百度)

  排版編輯 |  郝靜怡  

  責任審核 |  董宇婷 馬若媛

  責任校對 |  龍正陽

相關焦點

  • 美商時代:《風雨哈佛路》—我們身處陰溝,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電影《風雨哈佛路》,再一次被主人公所感動。這是一個在絕境中逆轉命運的奇蹟女孩,關於愛、寬恕、覺醒與奮鬥的人生歷程。女主人公真真切切的實現了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逆轉。15歲的麗絲,拼盡全力也未能挽留家庭的破碎。
  • 《風雨哈佛路》:貧民女孩逆襲哈佛,即使身處溝壑也要仰望星空
    如果達不到遠方,那麼電影同樣可以給我們詩與遠方。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知識與智慧,同樣一部好的電影也能給我們心靈的震撼。《風雨哈佛路》就是熱血沸騰的一部電影。一 麗絲對媽媽深深的愛,是令我們感動的1 麗絲對著鏡頭說: 我非常愛我的媽媽,她酗酒、精神分裂、幾乎失明,但是我決不會忘記她愛我。
  • 美國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推薦理由:如果你正在一條路上躊躇不前,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氣。
  • 電影《風雨哈佛路》 一個孤獨女孩的風雨兼程!
    如果達不到遠方,那麼電影同樣可以給我們詩與遠方。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知識與智慧,同樣一部好的電影也能給我們心靈的震撼。《風雨哈佛路》就是熱血沸騰的一部電影。二、對父母的愛,藏在血液裡,一輩子站到哈佛大學演講臺的她,當臺下有人問:麗絲麗絲,你是怎麼做到的?她自信地告訴別人:我的父母教會了我可能,如果可能改變的話,希望能把一切都還回去,如果她的家庭能復原的話。
  • 《風雨哈佛路》: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從原生家庭中破局而出
    如果你還在抱怨命運不公,如果你還在抱怨自己沒機會,如果你還在滿腹負能量,覺得自己命運不堪時,推薦一部電影《風雨哈佛路》,相信你看過之後總會有所觸動。不管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還是商務人員,不管是醫生還是老師,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當我們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真正有了意義。這是電影《風雨哈佛路》的臺詞。
  • 《風雨哈佛路》:貧寒女孩的勵志故事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富有的人也有自己的煩惱,貧窮的人也有自己不平凡的一面,就像今天小麥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一樣,那就是美國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上映於2003年,國內豆瓣評分8.1分,雖然只獲得了第55屆艾美獎的提名,但它所講述的貧窮女孩在面對生活艱辛之時的勵志故事,還是感染了不少觀眾。
  • 電影在線 | 《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 最貧窮的女孩如何考上哈佛?淺談經典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臺詞,出自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又叫「最貧窮的哈佛女孩」,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 最貧窮的女孩兒如何考上哈佛?淺談經典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臺詞,出自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又叫「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兒」,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風雨哈佛路》在填寫申請表時,Liz對自己說,「我知道在那個時刻我要做出選擇,我可以寫所有我生命中發生的事情並為之辯護
  • 《風雨哈佛路》:當你的生活陷入了迷茫倦怠期
    如果此刻你的生活陷入了迷茫倦怠期,不妨去看看這部勵志片——《風雨哈佛路》這部影片是根據著名女性莉斯·默裡的經歷為原型改編。2003年在美國上映。於是利茲重返校園,利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四年的課程,奮鬥自強考上了哈佛。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我不否認這是一個天才少女順理成章考上名牌大學的「平凡」故事。利茲考上哈佛和她從小就要比普通人聰明有很大關係,即使她不去學校僅靠看垃圾堆裡撿來的百科全書就能考100分。對於我們這些平凡人是有一定距離的,不足以讓人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普通人沒那麼厲害。
  • 我知道有一個更好的世界在等我!考研必看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劇照 但在15歲那一年,母親最終離她而去。 《風雨哈佛路》劇照 母親過世後,利茲一度心灰意冷。
  • 宅在家裡,電影《風雨哈佛路》帶你去遠方……(九)
    王爾德曾說: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那仰望星空的人,必定內心藏著生生不息的夢想和希望。        我想,麗茲就是那個在陰溝裡仰望星空的人。       嗜毒成癮的父母,頑劣暴戾的同學,齷齪下流的祖父……莉茲的童年充斥著貧窮、暴力、飢餓和酒精,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很難去想像那種不堪的生活環境,只有電影把真相赤裸裸地還原在觀眾面前,我們才會感到觸目驚心的沉重。      當我們家庭的小船還停泊在溫馨的港灣,麗茲早已學會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驚濤駭浪中做自己命運的掌舵人。
  • 一部與學霸有關的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歷經各種人生磨難,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考上哈佛大學的故事。同為癮君子的父親是個無業游民,整天在家無所事事,頹在沙發裡看電視。飢腸轆轆的莉斯甚至不得不去垃圾桶裡找東西吃。生活仿佛沒有光亮,而黑暗總在延續。母親染上了愛滋,為了戒毒和治病,她帶著姐姐去到爺爺家,留下莉斯和父親。
  • 三個角度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風雨哈佛路》相似精神價值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是仍有人願意仰望星空。那仰望星空的人,必定內心藏著生生不息的,夢想和希望。「這是我讀完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看完電影《風雨哈佛路》後,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句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風雨哈佛路》,講述的是主角利茲在毒品、愛滋、飢餓充斥的環境中度過童年,經歷了街頭流浪、撿垃圾、偷東西的顛沛流離後,最終跨越命運的艱難和困境、靠一己之力進入最高學府哈佛大學的自我成長之路。
  • |怪人間太吵,奪走了平凡人該有的普通|燃力佳片《風雨哈佛路》
    在美國勵志警醒人的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主原型莉絲·默裡被稱為「最貧窮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受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接見。她的命運因原生家庭的悲慘而潦草開場,卻在這份苦楚中暗自成長,最終成為哈佛的學生。20世紀末,美國精神還不那麼張揚的年代,流浪漢坐滿街角,等候政府救助金的補發,人人都在努力的生存忘卻了生活。
  • 勵志電影之《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講的是一個女生如何衝破自己原生家庭的障礙,最後憑藉讀書改變命運的故事。麗斯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親拿著救濟的錢酗酒吸毒,不顧兩個女兒的死活。父親進入收容所。貧窮的麗斯需要出去乞討,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 《風雨哈佛路》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
    在很多優秀的外國影片之中,我發現有很多是講英雄故事的,有很多是講愛情悲劇的,還有很多是講父母情深的。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逆襲故事,讓我們重新點燃對夢想的憧憬,鼓勵人心,不斷前行。而讓我最最感動的電影之一就是這部風雨哈佛路。
  • 奇蹟女孩「莉絲·默裡」——風雨哈佛路
    這是根據莉絲·默裡親筆傳記《風雨哈佛路》改編的電影,是她本人的親身經歷。這是美國的一部催人警醒的電影,通過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表達了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可以用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自己、改變人生的主題。
  • 風雨哈佛路:追尋生命的意義!(附觀影連結)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莫名其妙就會情緒低落,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不想說話,不想學習,甚至不想思考,抱怨沒有好的家庭氛圍,沒有好的學習條件.心理學上來說,這是陷入迷茫倦怠期的表現,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受,今天的推薦影片一定要關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 《風雨哈佛路》為什麼要讀書,這部電影給了我最好的答案!
    這句話是一個很美好的解釋,可在《風雨哈佛路》這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中,我才明白堅持讀書的定義,並不如此,而是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和世界。《風雨哈佛路》於2003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是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彼得·勒文執導,索拉·伯奇、邁克·裡雷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