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點人事兒好嗎?
12月11日,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陳永福發布了一張大陸沿海核電站分布圖,建議臺灣擬訂「沿岸毀核計劃」,毀掉大陸沿岸的核電站,保障「臺灣人生存權益」。
陳永福的神論一出,馬上遭到了大批網友嘲諷。
不過面對網友的冷嘲熱諷,陳永福沒有絲毫退縮,在評論區和網友展開了高強度對線。
看到絕大多數網友都反對自己荒謬的提議,程永福直接表示,那些反對自己的網友統統都是臥底,希望政府能夠好好處理這些人。被冷嘲熱諷之後,身為議員的他甚至直接爆粗口,辱罵質疑自己的網友。
12月16日,國臺辦對陳永福的言論進行了回應。
在記者會上,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有政客冒天下之大不韙叫囂攻擊核電站,民進黨當局竟默許這種瘋狂的言論,充分暴露極少數人喪盡人類良知,踐踏文明底線的邪惡本質。任何『臺獨』分裂挑釁行徑必將遭到嚴懲。」
說實話,雖然正常人一般說不出轟炸核電站這種話,不過通過直接打擊大陸的關鍵設施,比如大壩、核電站等,讓大陸承受巨大損失的幻想,一直沒有被臺灣放棄。
1
多麼精確完美的打擊
因為大陸和臺灣迅速擴大的軍事差距,臺灣不僅早就不提「反攻大陸」,而且似乎連正面對抗的心思也沒有了,但是攻擊核電站等設施,依然停留在一些人的夢想中。
只不過有時候,這種觀點會出現奇妙的變化。
9月份,臺海局勢緊張的時候,臺灣媒體在大街上採訪民眾的看法。和其他惶惶不安的人不同,一個骨骼清奇的小夥子表示,如果解放軍打到臺灣,他們可以用雄三飛彈轟炸位於新北市的第一核能發電廠、第二核能發電廠和位於屏東縣的第三核能發電廠,從而汙染中國東部沿海。
▲小夥子,你很有想法
好傢夥,雖然雄三命中漁船的精確度的確很高,但是你確定反艦飛彈能夠對核電站造成有效傷害?
當然,這不是重點,這位小夥子的思路更加讓人跟不上,就算真的炸毀了核電站造成汙染,最直接的受害者難道不是當地人?你們準備往哪跑?
這個思路基本相當於:什麼,你竟然想打我?我先捅死我自己,然後濺你一身血,就問你怕不怕?
另外,除了核電站以外,三峽大壩一直是另一個個被惦記最多的轟炸目標。
早在2002年就有媒體報導,臺灣空軍利用電腦模擬的方式,秘密演練對正在建設的三峽大壩進行「遠程攻擊」。
模擬演習中,臺軍派遣F-16戰鬥機聯隊攜帶美制「小牛」空對地飛彈打擊三峽大壩的主體建築,與此同時,臺軍的地對地飛彈部隊利用「新型巡航飛彈」來打擊三峽大壩的軍事防禦網。
▲臺灣進攻上海、三峽大壩示意圖
2004年,美國國防部在送交國會的《中國軍事力量年度報告》中指出,臺灣為了「嚇阻」大陸,可以考慮瞄準大陸重點工程,例如三峽大壩。
2018年,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在參加節目時表示:「其實臺灣的強項是生產飛彈,我們可以生產一千枚中程彈道飛彈,攻擊三峽大壩,做到制敵機先,就是所謂的不對稱作戰!」
在這些人的眼裡,轟炸三峽大壩和核電站就像是一道數學題,只要計算好距離和武器威力,接下來就只剩下按下發射按鈕一件事,下遊無數普通平民的生死,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
且不說臺灣的火力能不能摧毀三峽大壩,大壩周邊的飛彈防禦系統早在1997年就已經部署完畢,並在此後不斷進行升級,可以說固若金湯。當然,想要激發大壩周圍的反導系統,你首先要有本事繞過中國其他地區的飛彈防禦系統才行。
估計他們在設想這些離譜計劃的時候,腦海中的聲音跟《王者榮耀》中周瑜的臺詞一樣:多麼精確完美的打擊!
2
500特種兵突襲羅布泊核基地
雖然現在這些計劃看起來非常滑稽可笑,不過當年,臺灣還真的策划過針對大陸核試驗場的重點襲擊。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一直對中國的核試驗密切關注。1960年12月6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就評估認為,中國可能在1964-65年進行原子彈試爆。而美國空軍則認為,中國甚至在1961年底就可能進行核試驗。
美國開始將U-2高空偵察機提供給臺灣,讓臺灣空軍深入蘭州到包頭一線的中國領空,進行情報搜集活動。
1961年12月,美國得到了第一張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的衛星照片,1963年3至6月間,U-2飛機拍攝到位於某水電工程旁的蘭州氣體擴散廠正在加緊施工。
1963年7月25日,美蘇英三國籤訂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想要實現核壟斷,不讓其他國家研究核武器。
7月31日,中國表示反對這一條約,指責三國企圖通過該條約鞏固自己的核壟斷地位,宣布中國不會接受這一條約的約束,蘇聯也不能替中國作出任何承諾。
然後,美國和蘇聯開始計劃聯手,企圖先發制人的使用戰術核武器摧毀中國核設施。
這項聯合作戰方案大致為,美蘇各出動一架轟炸機,飛到中國西北的羅布泊地區,各自拋下一枚核彈,徹底摧毀中國核基地。但這個計劃一直沒有執行,美國自己單幹的話又擔心中國會被迫重新倒向蘇聯。
1963年,美國時代周刊以羅布泊為題進行報導,稱試驗場中有明顯的道路、車輛和住房,並且試驗場內活動頻繁。
臺灣方面開始按奈不住,蠢蠢欲動,因為大陸一旦研製出原子彈,反攻大陸的希望就徹底渺茫。
1963年9月11日,蔣經國訪美遊說,與美國總統甘迺迪碰面。而在前一天,蔣經國訪問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並詳細地討論了派遣空降部隊襲擊中國大陸核設施的可能。隨後,蔣經國又會見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邦迪,再次討論打擊中國大陸核設施的可能。
在同甘迺迪見面後,蔣經國表示,臺灣願意空降300到500人的特種部隊,突襲大陸的核實驗基地,美國只需要提供運輸機運送特種部隊即可。
聽到這個計劃後,甘迺迪很感興趣,詢問飛這麼遠安不安全,有沒有被擊落的危險。
蔣經國說:「突擊隊的計劃昨天已經和中情局討論過,他們認為是可行的」。
甘迺迪又問國民黨軍這些年在大陸遊擊作戰的活動成果如何?突擊過多少次?傷亡比例如何?
蔣經國回答:「從去年十月以來,向大陸突擊了28次,每組6-28人,只有4組有半數人員回到臺灣,其餘全部傷亡,傷亡率為85%」。
聽到此處,甘迺迪便覺得不靠譜,擔心變成「豬灣事件2.0」。並他並沒有反對這個計劃,而是成立研究組繼續探討可行性。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遇刺身亡,關於協助臺灣突襲大陸核基地的方案不了了之。
▲甘迺迪遇刺身亡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引爆後,臺灣同美國繼續合作,又進行了數次秘密行動。
1967年5月7日,臺灣飛行員莊人亮駕駛偵察機從泰國塔克裡空軍基地起飛,經緬甸、印度,從尼泊爾上空橫跨喜馬拉雅山進入青藏高原,飛過格爾木後轉向新疆羅布泊。
在一周前接到這個秘密任務時,莊人亮就感覺到了這次任務的不同尋常,看到周圍幾十個工程師忙碌的身影,他突然有了一個不祥的預感——美國人要向大陸投擲原子彈!
起飛前兩天,莊人亮找到同隊張震海,委託其幫他找一份東京航圖。莊人亮告訴張震海,如果看見U-2掛的是核彈,起飛後他就拒絕執行命令,駕機改變航向,直飛東京。
張震海沒有多說什麼,隔天就把一張能夠裝進口袋的東京航圖交給了莊人亮。
▲莊人亮駕駛U2的飛行駕照
至於為什麼要飛東京,莊人亮後來承認說,因為自己小學時看了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對日本的憤恨讓他有了改飛東京的想法。
所以你是想把原子彈扔在東京?
不過莊子亮說,如果現在讓他執行任務的話,他會把核彈丟進太平洋。
任務當天,忐忑不安的莊人亮來到現場,看到機艙下面的兩個空氣數據採集器,大大鬆了一口氣。5月7日,在羅布泊投下兩枚原子彈數據採集器後,莊人亮順利返航,此次航程往返接近8000公裡,莊人亮空中飛行時間為8小時45分。
如果臺灣當局讓他投擲的是原子彈,這恐怕就是另一個震驚世界甚至改變歷史的故事了。
只不過,這兩個數據採集器雖然投擲成功,之後卻沒有傳回任何數據。
3
國軍的日常操作
《日內瓦公約》第56條就規定,含有危險力量的工程或裝置,如堤壩和核發電站,即使這類物體是軍事目標,也不應成為攻擊的對象,如果這種攻擊可能引起危險力量的釋放,從而在平民居民中造成嚴重的損失。
很顯然,臺灣那些襲擊三峽大壩和核電站的言論,目的就是要造成平民的嚴重傷亡。
有網友回復陳永福,襲擊核電站會遭到國際制裁,而且得不償失,並且希望能夠和平相處。陳永福直接來了句:臺灣就是有那些吃裡扒外的人。
不得不說,陳永福這些話雖然很讓人無語,不過還真得到了當年國軍的精髓。
1938年日軍一路南下,敗退的國民黨軍為了拖延日軍的進攻速度,6月1日,蔣介石決定「以水代兵」掘開黃河大堤,進行焦土政策。
擔心手下執行消極,蔣介石一再通過口諭、電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婦人之仁」。
1938年6月9日凌晨,黃河花園口堤壩被挖開,失去束縛的黃河水奔湧向無數村莊,國民政府《豫省災況紀實》 描繪道:黃泛區居民因事前毫無聞知,猝不及備,堤防驟潰,洪流踵至;財物田廬,悉付流水。當時澎湃動地,呼號震天 ,其悲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
花園口決堤,共造成89萬無辜平民死亡,1200萬人受災。
▲花園口決堤
事後,國民政府還準備將黑鍋扔給日本人,宣稱是日本飛機轟炸導致黃河決堤,但老百姓又不瞎,根本瞞不住。在這件事情上,日本人正好借題發揮,狠狠宣傳了一波。
當時的日本報紙對花園口決堤進行了報導,報導的大標題直接就是——《人類永遠的敵人蔣介石》。
當年國民政府挖開花園口河堤的時候,一心只想著能夠延緩日軍進攻,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下遊的百姓會有什麼遭遇。80多萬人死亡、1200萬人流離失所遠遠比不上他們個人的安穩,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最終會被人民拋棄。
如今這些叫囂著轟炸大陸核電站與大壩的人,更是對自己的同胞充滿了惡意與仇恨。
只是當年國民政府尚且可以逃到臺灣,現如今這些人還想著幹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是準備直接跳進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