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徐天心才滿天下,名譽京城,京城之中多少王孫貴族想要與之結親。
除卻滿腹才華,飽讀詩書之外,徐家乃是赫赫有名的勇毅侯府,作為侯府的嫡女,徐天心身份貴重,非一般豪門貴族可娶。
這樣的一個女子,可謂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她是太多少年郎的白月光。
對於處在漩渦中心的徐天心,她自幼讀遍聖賢書,對於女子無才便是德從來都是嗤之以鼻。她的才華不見得比弟弟差,但因著女兒身,卻不能科舉走仕途,不然以她的才華和天資,定然使得勇毅侯府屹立不倒。
因為讀書太多,對於婚嫁之事,她有自己的主見,她明事理,懂是非,自然不願意嫁與那些承襲家族榮耀的貴族子弟。在他們的身上,雖看得到氣質非凡,但總是覺得少了什麼。
才華卓絕的徐天心,寧願一生不嫁,也不願委身於自己看不上的人。於她而言,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是她終身所願。
對於現有的生活,她非常滿意,只是在隨母親上香之時,曾許下心願:今生所求,不過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她對於未來充滿了憧憬,在家中因為是女兒身,不能施展謀略,對她來說總是覺得不平。
管家理事,讀書輔佐郎君,這個女子對未來充滿信心,只待尋得有緣人。
她也曾隔著帘子相看過那些前來求親的王公貴族,卻不以為意,為此愁壞了父母。這對享受著別人羨慕的父母,心裡寧願女兒沒有這樣的才華,過平凡的一生。
女兒的倔強,一再讓父母憂愁,但徐天心卻始終不願意將就,直到那一年遇到了盛家探花郎,只看了一眼,便定了終身。
或許是愛情來的太快,又或許是始於顏值,她執意嫁給窮苦書生探花郎,開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盛家少年郎盛懷宇,非王侯子弟,少年中探花,也是滿京城茶餘飯後的談資。
盛家的老太公是走商賈路線發的家,靠著聰慧的經商頭腦,掙下了一份不小的家業。只是在封建古代,士農工商四大行業之中,商賈之家是最不受待見的。
盛家老太公何其聰慧,在發家之後立刻娶了一位落魄官宦的女子,在宥陽安家並生育三子,長子盛懷中,這第二子就是求娶到勇毅侯府的盛懷宇。他少年成名,一無身份背景,二無師從名師大家,靠著寒窗苦讀,卻也考取了探花。
勇毅侯府嫡女徐天心的閨名,早已在這些讀書人之中傳遍,未見其人,已聞其名。想她名動京城,未來所尋得的夫婿定然也是男人中的極品,試問哪一個男人不想求娶這樣一個女人呢?
便是因著這好強之心,求娶的男人也無數,而這盛懷宇就是其中之一。
少年成名之後,他已然有些自傲,不把他人看在眼中,事事都要最好的,而這未來婚配之人,定然也要是名門閨秀,配得上他探花郎的身份。因此,在中了探花郎的第二日,他便帶著禮物上門求娶。
因著徐天心父母對於女兒婚事的愁思,聽聞對方乃是探花郎,便也不顧其身世,讓他上得前廳一見。而見慣了貴族子弟的徐天心,對這個探花郎也充滿了好奇,便隔著帘子相看。
看到了盛懷宇,她恍然大悟,原來之前那些男子身上所缺少的就是那種韌勁,通過寒窗苦讀考中探花的盛懷宇,身著普通,卻也相貌堂堂,言語之間甚有邏輯。
徐天心對這個相貌平平,家境普通,但言吐不凡的男子所打動,她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男子,她可以助他在官場平步青雲,做一個能幹賢惠的賢內助。
出身商賈之家的盛懷宇並不得徐天心父母喜歡,但無奈女兒親自相中,而盛家老太公又在京城買下一座宅子,加上盛懷宇探花郎的身份,算是勉強過了勇毅侯的這一關。
徐天心出嫁之日,十裡紅妝,一時成為京城的熱點話題。
嫁的良人,乃是古代女子終身所願,更是一個女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
徐天心雖嫁得並不被人看得起得商賈之家,但她從來便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從小良好的學識讓她深懂身份並不能代表以後,只要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滿懷豪情的徐天心,嫁到盛家以後,立刻拿出勇毅侯府嫡女的氣派,誓要把盛家改頭換面,讓盛懷中成為人中龍鳳。嚮往書中願得一心人的她,嫁到盛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趕走了丈夫身邊的鶯鶯燕燕。
此時的盛懷宇,娶得多少男子羨慕的女子,聽著身邊一眾人的恭維,他很是受用,更重要的是徐天心才華與容顏集於一身,這樣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對著妻子的所作所為,也並不為意。
古代女子的命運大多都只是一紙浮萍,男子不加愛護的話,就任憑家中主母的隨意處置。新婚燕爾,為討妻子的喜歡,盛懷宇任由妻子隨意處置。
琴瑟和鳴,兩個人相處的也算和諧,對於徐天心來說,這樣的生活甚是如意,她是勇毅侯府嫡長女,身份遠比婆婆落魄的官家小姐貴重,沒有婆婆的壓迫,她的日子順心如意。
不久,徐天心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個強勢並且驕傲的女人,突然有了新的使命。
丈夫自從中了探花,便沒有了原來的那番鬥志,靠著娘家的扶持,卻也沒在官場混出一番名聲,這讓徐天心對未來有了一絲擔憂。她將這隱隱的擔憂和不安全感,都發洩在盛懷宇身上,逼著他上進。
再多的溫情,也被孕期暴躁妻子的脾氣消磨乾淨了。
很快,盛懷宇有了新歡,一個看起來溫婉善良的姑娘,將他視作救世主,這種眼光,讓盛懷中在妻子那裡受到的打擊都煙消雲散,他很享受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可憐徐天心一直在孕期,竟沒有發現丈夫已經背著她和另一個女人有了私情,等到她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兒子出生時。
性子倔強的徐天心,在感情裡是不肯服軟的,眼看著丈夫越走越遠,卻絕不願屈身挽留。
在與丈夫大吵一架之後,她心灰意冷,不願意再與他多言,這一番真心,自然是錯付了。
驕傲的她,更不願意將這件事情告訴娘家,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至於那個女人,她從來不屑與她過多糾纏,她是天上的明月,而那個女人連星星都算不上,她並不把那個女人看在眼裡。
小人難防,她把持盛家,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孩子,徐天心如何能忍?
那一天,徐天心不再顧及自己的面子,連夜趕回娘家,帶著勇毅侯府的府兵團團圍住了盛府。只是到了這時,丈夫盛懷宇依舊護著那個女人,盛怒之下,她強行帶走了那個女人。她寧願絕了夫妻情分,也要為兒子報仇。
自此之後,夫妻二人形同陌路,生活在同一府中,互相卻不願說半句話。那日,盛懷宇怒火攻心,生了一場大病,連著多年寒窗苦讀帶出來的病根子一起帶了出來,沒過多久,盛懷宇離世,留下一個空蕩蕩的盛家給她。
盛懷宇的三弟對二房的財產虎視眈眈,盛懷宇只留下一個庶子盛紘,若是徐天心再嫁,怕是盛家二房不復存在。
她還年輕,娘家人讓她回來,另尋良人再嫁,她苦思一夜,雖覺得自己無錯,但終究是覺得自己強勢的性子導致了這場婚姻悲劇,她選擇了留下來,守著盛家,還了盛懷宇曾給過自己歡愉的情。
或許,當時的徐天心並不知道,這場婚姻的失敗讓她對感情早已失望透頂,再也沒有曾經的勇氣開始一段新的戀情,留在盛家,雖然前路艱辛,但她仍然是自由之身。
強勢的女人,或許在愛情中不順人意,但是管家理事卻不在話下,硬是壓著三房,護著大房,這才有了盛家的日漸興盛。
在大房盛懷中寵妾滅妻之時,她極力的護著自己的大嫂,也許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她頂著巨大的壓力,不允許自己的大哥休妻,這才有了盛維一家的平安興盛。
人生是需要成就感來維持的,她早已將盛家看作自己的家族,即使滿堂沒有一個是自己的血親。
自之後盛紘長大,她便不願多加摻和兒子的事情,終究不是親生母親,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驕傲的她也做不出來。
之後,她便在自己的院子裡開闢出一間佛堂,飲食清淡,不願再理這世間紛雜,直到盛明蘭的出現。
她的前半生,未嘗半點溫情,因並非自己親生的庶子,得罪了娘家,無依無靠。
她為著的,不過是自己的心,全了和盛懷宇的一場感情,只是為了心安罷了。
或許,盛懷宇給她感情上的傷害,深入骨髓,才有了她十幾年的心寒。
是親情,治癒了她的心灰意冷,盛明蘭和盛長柏的陪伴和感恩,給了這個女人最大的回饋。
這,才是她最應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