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展 】: 6月23-24日(周四、周五)
09:00-18:00
【 拍賣 】: 6月25日(周六)09:30
【 展拍地點 】:上海浦西洲際酒店 三樓宴會廳(靜安區恆豐路500號)
【 聯繫電話 】:15900993161、15900993162
上海嘉禾團隊歷經數月徵集,精心收羅到各門類的藏品,為藏家們呈上最堅實的藝術珍品。除了尊重藝術市場,同時也著眼於學術的研究,對拍品的審定也一慣秉持嚴謹的態度。
6月7日,《投資藝術》跟隨上海嘉禾團隊親赴南京誠邀著名古書畫鑑定家蕭平老師對此幅鄭燮 《紅橋修稧詩》手卷進行審定並作了深入的分析解讀和探討。
鄭燮 紅橋修稧詩手卷
水墨紙本
畫心:166.5×28cm 題跋:33×28cm
卷末廷雍題跋欣賞
局部欣賞
(一)
(二)
(三)
(四)
(五)
此手卷不止是鄭板橋大師重要書法作品,更有豐富的題籤、題識、鈐印、題跋、鑑藏印,同時也經過多次著錄與出版。
題籤∶鄭板橋和盧雅雨紅橋修禊詩卷。江安傅申甫珍藏
題識:一線莎堤一葉舟,柳濃鶯脆恣淹留。雨晴芍藥彌江縣,水長秦淮似蔣州。薄倖春光容易老,遷延詩債幾時酬?使君高唱凌顏謝,獨立吳山頂上頭。年來修禊讓今年,太液昆池在眼前。回起樓臺回水曲,直鋪金翠到山巔。花因露重留蝴蝶,笛怕春歸戀畫船。多謝西南新月掛,一鉤清影暗中圓。十裡亭池一水通,儼開銀鑰日華東。逶迤碧草長楊道,靜悄朱簾上苑風。天淨有雲皆錦繡,樹深無雨亦溟濛。甘泉羽獵應須賦,雅什先排禊帖中。草頭初日露華明,已有遊船歌板聲。詞客關河千裡至,使君風度百年清。青山駿馬旌旗隊,翠袖香車繡畫城。十二紅樓都倚醉,夜歸疑聽景陽更。和盧雅雨山人紅橋修契四首,板橋鄭燮草。
鈐印:板橋、鄭燮、丙辰進士
題跋:「客臘見李鑑堂制軍所藏板橋居士詩翰冊,假臨一通。今又讀是卷,亦手抄之,自幸翰墨有緣。病中草草數語,以報申甫先生雅命。庚子正月,廷雍並書於保陽。」
鈐印∶綿、廷雍私印、與物皆春
鑑藏印:廷雍過目、阮氏琅仙館珍藏印、公毅鑑定書畫金石、傅增淯鑑藏印
著錄:
1、《鄭板橋年譜》 周積寅 王鳳珠編著 1991年12月 山東美術出版社
2、《鄭板橋》(明清中國畫研究叢書) 周積寅編著 1996年5月 吉林美術出版社
3、《揚州畫舫錄》卷十 李鬥(清)撰 2007年9月 中華書局
4、《鄭板橋集·詩抄》 鄭燮撰 2011年6月 江蘇廣陵書社
5、《鄭板橋年譜》 黨明放著 2009年7月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6、 揚州日報2012年3月36日版,「虹橋修契留風韻」文
7、《鄭板橋年譜》 王詠詩著 2014年3月 文化藝術出版社
8、《鄭板橋年表》
9、《鄭板橋全集》卞孝萱編 1985年6月 齊魯書社
出版:1《鄭板橋編年圖目》下 齊淵編著 2007年6月 人民美術出版社
認識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識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几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紅橋修禊 水長秦淮
蘭亭修禊1404年之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三日,時任兩淮鹽運使的盧見曾,繼王士禎、孔尚任,效王羲之修禊舊事,發起了揚州歷史上第三次「紅橋修禊」。
盧見曾愛才好士,在揚州期間,名流鹹集,「極一時文酒之盛」,金農、袁枚、羅聘等名士均曾參與。盧見曾邀諸名士於倚虹園「紅橋修禊」廳,作開場詩四首,「各地相和者七千人」,最後編輯詩集達三百餘卷,並繪有《虹橋覽勝圖》,以記其勝,
此後,「紅橋修禊」的美名,傳遍大江南北,成為文化史上的盛事。「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應邀參加了這次盛會,此卷《和盧雅雨山人紅橋修禊詩四首》,即鄭板橋和盧見曾詩作。
揚州瘦西湖大虹橋
盧見曾(1690-1768),號雅雨,字澹園,山東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歷官洪雅知縣、灤州知州、永平知府,長蘆、兩淮鹽運使。盧為官頗有政績,為人正直,雅好詩文,四方名士鹹集,流連唱和,一時稱為海內宗匠。
盧見曾通過虹橋修禊委實確立了當代文壇領袖的地位,時人將其與歐陽修、蘇東坡和王士禎相提並論,如董元度《揚州》詩描述並評價了這次修禊盛舉:「吳頭楚尾名賢聚,盧後王前雅宴同。」
鄭板橋書此詩卷時65歲,全卷字字珠璣,搖曳生風,神採飛揚,既獨具「板橋體」的風姿,又無常見「六分半書」的刻意,筆致磊落灑脫。此作與王羲之《蘭亭序》,有異工同曲之妙,可謂鄭板橋版的「蘭亭序」,彌足珍貴。
卷後有廷雍一跋。跋中的李鑑堂就是山東巡撫李秉蘅,1900年,在通州,兵敗自殺。卷本幅左下角有阮元「阮氏琅䁵仙館珍藏印」一朱文印。傅世榕題「鄭板橋和盧雅雨紅橋修禊詩卷。江安傅申甫珍藏」外籤,本幅左下角有「傅增淯鑑藏印」一朱文印。
由此可知,此卷曾為阮元所有,後為傅增湘之父傅世榕所有,廷雍就是應傅世榕所請題寫的跋語,後傅世榕將之傳給其子傅增淯。
鑑藏者簡介:
1、阮元(1764-1849)字伯元,揚州人,清嘉道間名臣,著名的思想家、著作家、書法家、刊刻家、鑑賞家、收藏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深的造詣。被尊為一代文宗。齋號琅仙館。
2、傅申甫(1842~1925),名世榕,字申甫,四川江安人,文壇巨匠傅增湘之父,早年與莫友芝、李鴻裔(字眉生,號香巖)、廖綸(字養泉)等交往,彼此砥礪。曾任河北藁城、懷安知縣。光緒六年(1880)至天津,得周馥推薦,在天津海關任職。以後在河北諸縣任職,廉潔幹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傅增湘任直隸提學使,遂引退,居天津。「從官場引退後,縱情山水、每得宋元名畫,朝夕臨摹,老而不倦。1900年八國聯軍圍城時,餘皆棄之不顧,唯攜所藏名書畫百十軸離城」。雅好山水書畫,曾與周馥同遊浙西,又多經眼宋元書畫真跡,畫學漸精。
3、傅增淯(1856-1952)字雨農,四川江安人,傅申甫長子,傅增湘兄,光緒18年2甲進士,散館授編修。擅書法,工北魏碑體。
跋者簡介:
廷雍(?-1900)清宗室,愛新覺羅•崇恩子,官直隸布政使護總督,字紹民,一作邵民,號畫巢,別號溪山埜客、夢蘭、木蘭。工書善畫,「初法四王,而上窺倪、黃,蒼潤秀逸,齊集筆端。」庚子之變,以同情義和團被殺。
《投資藝術》欄目自2010年開播以來,已成為深受業界認可的藝術品市場報導分析欄目。節目報導藝術品市場最新動態;邀請業界專家解析藝術品投資趨勢;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經驗;暢談藝術家人生經歷。我們將秉承專業、認真、客觀的精神為您打開藝術品投資大門。
《投資藝術》出品人 王軍
業務聯繫:
18939719967(陳偉國)
18964045340(任瑾)
13301733070(潘剛)
業務郵箱:artjuku@126.com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關注《投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