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現當代普遍流行的是兩種婚禮形式:中式婚禮和西式婚禮。中式婚禮從古至今流傳了近千年,並且被不斷地完善和發展。不過到了清末民初,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影響,西式婚禮開始走向人民大眾的視野,在改革開放後大肆蔓延,並根據中國具體國情不斷完善自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西式婚禮。但是,近兩年復古風不斷被提及,中式婚禮也重回大眾視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中式結婚拜堂程序。
一、結婚拜堂儀式程序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各位鄉親: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XX月XX日,是成婚的黃道吉日,今天我們的xxx先生和xx小姐懷著彼此相愛的心,終於走上了這莊嚴神聖的婚禮聖堂!這正是才子配佳人,織女配牛郎,花好月圓,地久天長!
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靈氣,三生石上有因緣——一鞠躬!
二拜日月之精華,萬物生長全靠她——二鞠躬!
三拜春夏和秋冬,風調雨順五穀豐——三鞠躬!
水有源,樹有根,兒女不忘父母養育恩。接下來是二拜高堂——
一拜父母養我身——一鞠躬!
二拜爹娘教我心——二鞠躬!
再拜和睦黃土變成金——三鞠躬!
接下來是夫妻對拜,請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轉——
一鞠躬,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謝謝你選擇了我!
再鞠躬,夫妻恩愛,早生貴子!
三鞠躬,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各位朋友,讓我們衷心地為他們祝福,為他們祈禱,為他們歡呼,為他們喝彩,為了他們的完美組合,讓我們再一次熱情鼓掌,祝福他們擁有美好的未來!
感謝大家的到來,同時也祝願我們在場的所有朋友們家庭幸福,生活美滿,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現在,請新郎新娘入洞房!
三、中式婚禮道具有哪些
1、旗鑼傘扇
它位於迎親隊伍之中、花矯之前,可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壯觀
2、鳳冠霞帔
嫁女兒的人家無論貧富對嫁衣都是十分的講究。內穿紅襖,足登繡履,腰系流蘇飄帶,下著一條繡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物連綴編織成的鳳冠,再往肩上披一條繡有各種吉祥圖紋的錦緞霞帔。
3、鞭炮
迎親禮車在行進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
4、蓋頭
古時新娘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取吉祥之意。
5、秤稈
入洞房後,新郎用秤稈挑去新娘的紅蓋頭,取意稱心如意。
6、花轎
花轎作為傳統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兩種,又有龍轎、鳳轎之分。轎身紅幔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轎,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親回來時新娘、迎親、送親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7、花燭
在婚禮儀式中使用大紅色的成對蠟燭,點燃於廳堂及洞房之內。因其上多有金銀龍彩飾,故稱為花燭。
8、秀禾服或是龍鳳褂
龍鳳褂分為:小五福,中五福,大五福,褂後,褂皇,金線越多,價格也就越高,叫法就越富貴華麗,秀禾一般為印花,不收腰,寬大的雙層袖扣是秀禾服的特點,秀禾服一般比較適合準媽媽穿,不過秀禾服可不能選擇小鳳仙,因為在以前,小鳳仙是二房穿的,所以在這點上一定要注意。
9、馬鞍
鞍與安同音,取其平安長久之意。多放於洞房的門檻上,表示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當新娘前腳邁入門檻,後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這時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意思。
10、天地桌
多置於院中,桌上放大鬥、尺子、剪子、鏡子、算盤和秤,稱為六證。意思是:可知家裡糧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壞、容顏怎樣、帳目清否、東西輕重等。民間常有隻有三媒(媒人)六證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說法。等到吉時舉行的結婚典禮,就俗稱為拜天地,由司儀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
11、火盆
它是放置於大門口的一盆火,讓新娘邁過去,寓意婚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好啦,以上就是中式婚禮的具體準備道具和流程啦。中國傳統文化的頻頻提及和中式復古風的不斷蔓延,使得中式婚禮也越來越受到當代年輕人的喜愛。鳳冠霞披,龍鳳紅燭,大紅花轎,滿眼的紅,都是對未來婚姻生活的希翼和憧憬。希望每一對拜過天地的新人都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小編有話說】
您最近是在籌備結婚嗎?建議您儘快預定婚車,接親網的婚車車型豐富、性價比高、特別靠譜!絕大部分婚慶公司也是在這裡預定婚車再轉手租給新人的。
不想花冤枉錢,就趕快下載【接親網婚車】APP了解一下吧。全國200多個城市的婚車都有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