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2021-01-16 歷史畫中人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過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角在成婚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聽得最多的肯定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了。其實呀,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我國古代傳統的婚禮禮儀中,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了。

拜堂的歷史淵源

一般說來,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廟參拜,沒有祖廟就虛設祖宗牌位參拜。拜過天地、祖廟、父母后,夫妻還要交拜,以示夫婦互敬互愛。在有些地方,還要拜花燭、拜鏡臺。

自唐代開始,又增加了拜參加婚禮的親朋和賓客的內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較為隆重:要設香案、點花燭,地上要鋪紅地毯或紅布,夫妻要鄭重其事地下跪磕頭。

解放後,拜堂的儀式在我國城鄉大部分地區仍有所保留,但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很大改變,如已基本上沒有拜祖廟或祖宗神位、拜花燭、拜鏡臺的內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親朋賓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項或後三項,甚至只有後兩項。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過去那樣正式、隆重,如不再設香案、點花燭,下跪磕頭也由新郎新娘彎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數地區仍保留下跪磕頭的舊俗),紅地毯或紅布當然也不用鋪設了。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古人的婚禮儀式拜堂,也叫拜高堂或拜天地,這種隆重的結婚禮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據史料記載,從唐朝時期漢族開始,最初的拜堂禮儀和後期宋朝的禮儀在時間和細節上有點區別。唐朝時期,是新婚的新娘拜見舅姑時所行之禮叫拜堂。

到了北宋時期在新婚當天,先祭拜祖宗牌位,第二天早上擺上桌子放上銅鏡進行祭拜天地。後來在南宋時期把這些祭拜儀式全改為新婚當天進行,所以宋代以後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這種婚禮儀式遍及全國,一直沿用到清代,以至民國時期也還有這種禮儀。

拜堂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講究的,過去是從新娘下花轎那一刻開始,新娘頭戴紅絲巾,由專業的職司人員引導下進入主堂屋。在主持的祝福聲中,進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以前是要四拜,有的地方還要拜謝月老也就是媒人,也有的是要敬拜家族長輩親朋好友,主要前三拜是不可缺少的。

自古思想家都是把世界萬事萬物歸納於天、地、人三類,人生活在天地間,過去農耕社會也是靠天靠地吃飯,期盼老天爺風調雨順,地裡莊稼才會五穀豐收,土地就是衣食父母,所以先拜天地,再拜高堂;高堂就是父母長輩,自古百善孝為先,那麼兩人成家了要遵循孝道;三是夫妻對拜,彼此恩愛,白頭到老,也是盟約誓言,再就

是要感謝媒人的牽線才能有這份姻緣。所以這一切都是在天地神靈、媒人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舉行的,這種儀式就賦予了婚姻的神聖和莊嚴,是不可反悔與背叛的。

拜天地的寓意

我國古代思想家把世界上的事物概括為天、地、人三類。人雖然是萬物的主宰,但在先民的哲學思想和生活經驗裡,天地才是生產生活的承載者,我們的一切都來源於天地,例如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空氣清新、河水純淨、陽光明媚等,都是天地給我們的恩賜。

既然我們得到了天地這麼多的恩賜,那麼我們在結婚時就應當首先拜天地,以表達對天地的感謝,同時也祈望天地能夠保證我們生兒育女能平安健康、幹事業能夠一帆風順。

除了天地,父母也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因素。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撫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孝親都極其重視,甚至通過法律條文把孝敬父母規定下來。

所以,我們結婚時也要拜父母。夫妻是建立新家庭的基本要素。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間就要做到相敬如賓、互敬互愛,因此夫妻對拜也就成了結婚拜堂中的重要一環了。

所以,拜堂中的三拜,包含了新郎、新娘對天、地、人的感謝,是一種樸素而虔誠的思想,值得提倡。

總結:新人在整個拜堂過程中,對天地之拜是神靈的保佑,對父母叩拜之時,父母給出一個紅包,而後給父母敬上一杯熱茶,如此也算得上是新娘進門,一家和諧的開始,夫妻對拜也是彼此真情的流露,不但給自己的婚姻增加了一份莊重,日後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如果拍成影像留下這段美好的瞬間,這何不是愛情的見證,時常回味也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總之婚禮儀式,既要有「禮」的文化內涵,也有「儀」的喜慶和歡樂。

相關焦點

  • 古時候,結婚為什麼首先要拜天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中式婚禮的節次想必朋友們都比較了解,不過這裡面蘊含的傳統意義可是很有講究的。比如這「一拜天地」,婚禮中為何要拜天地呢?原來,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聖的意義,是承天地陰陽之性結合而成,也就是道教文化中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既然是秉承天地陰陽之意而結成夫婦,上天安排的最大,自然在婚禮中要禮拜和感恩天地,同時也藉助拜天地這一儀式,彼此定下男女婚姻中舉案齊眉,白頭到老的盟誓。
  • 結婚為何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拜堂儀式那一套詞兒,估計大家張口就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那結婚,男女兩個人之間的事兒,為什麼要拜天地、拜高堂呢?  咱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釋,你看看更喜歡哪一種解釋。   一是從感情的角度闡釋。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結婚拜堂,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起源於北宋時期,一直流傳至今,全國各地拜堂的禮儀也基本相似,都是民間婚姻的大禮。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
  • 男女結婚之時,為什麼一定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著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在拜堂的時候,一旁主持婚禮的人通常都會說這幾句固定臺詞:「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在這句話裡,「拜天地」就是指拜天上和地下,感謝天地給了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讓天地為這對新人祝福。
  • 古人結婚,一拜天地之後,明明是拜父母,為何說是「二拜高堂」
    在眾多有關結婚的古代影視劇中,我們常看到婚禮上都有拜天地的習俗。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其實「二拜高堂」拜的就是父母長輩,那麼為什麼說是「二拜高堂」而不是「二拜父母」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高堂」指的是一種處所。
  • 結婚時,新人為什麼要先拜天地?究竟有哪些講究
    在傳統婚禮儀式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三拜」,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尤其在古代,拜堂是正式結婚的重要標誌,跟今天的新人領來結婚證完全是一樣的作用。之所以把「拜天地」放在首位,這根傳統文化觀念息息相關,確切地說,是跟人們的精神信仰有關。
  • 古代新婚人拜完天地,為什麼要說送入「洞房」,有什麼說法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在現在,人們往往會在結婚的時候裝飾上各種各樣花哨的東西。讓人看的簡直是眼花繚亂,可是你知道嗎?在遙遠的古代結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是一個非常莊重的事情,容不得一點馬虎。在那個時代新婚夫婦的結婚之夜被人們叫做是「洞房花燭夜」,聽上去很是美好呢?
  • 古人為何要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拜天地的禮儀又是從何而來?
    洞房聽上去,讓人想著古代人是不是條件太簡陋,結婚的時候也只能住在山洞中,這樣解釋似乎也說得通,那麼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這還要從遠古的首領巢氏(又稱 「有巢氏「」)說起。古時候,人們沒有掌握建造房子的本事,沒有安全的棲身之地,即便是住在洞穴裡面,也容易被山林中那些野獸襲擊,因此人們每天還是會提心弔膽的。於是巢氏就帶著大家用山林中的斷木建造房子,這樣可以很好地規避野獸。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巢氏,就舉薦他為部落首領。
  • 新人結婚的時候為什麼一定要拜堂?
    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在古時候,人們會用拜堂來形容兩個人結婚,那麼在現代社會,新人結婚還需要拜堂嗎?新人結婚為什麼一定要拜堂呢?新人拜堂有什麼特殊意義嗎?拜堂的歷史淵源一般說來,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廟參拜,沒有祖廟就虛設祖宗牌位參拜。拜過天地、祖廟、父母后,夫妻還要交拜,以示夫婦互敬互愛。在有些地方,還要拜花燭、拜鏡臺。
  • 結婚時,為何新人要先拜天地?這些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國傳統的婚禮儀式,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新人要「拜三拜」,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這一習俗的形成是有著極深的文化因素與傳統思想影響的。首先說拜天地,古代的中國人迷信思想還是挺重的,對於天地的敬畏也比現代人高得多,凡事會感謝上天的恩賜,結婚也不例外。道家思想中有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裡的陰陽既有男女結合之意,也有天地孕育之意。也就是說男女之間的結合是天地的真理,所以結婚儀式的第一拜,便是要感激天地的孕育。而之後的拜高堂,是要感激家族、祖先的恩情。
  •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牽紅線,二拜高堂,黃泉見,夫妻對拜,來世與君見。」    「他一生做過三次新郎,第一次,他是山大王,把地主的兒子當女兒搶了,索性壓著少爺做了壓寨夫人;第二次,他投了革命拉著少爺去首長那領本本,不給,乾脆自己畫了一個;第三次,他們被揪鬥,並排跪著,造反派要他們下跪,他不幹,少爺笑著唱「一拜天地.」,兩個頭磕下去,再沒抬起,終做了一世夫妻。」
  • 【故紙堆兒】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結婚時拜父母為何叫「拜高堂」?
    古代新婚,拜堂時,長者會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
  • 後代人拜把子都跪拜關公,劉關張當年桃園三結義,他們拜的是誰
    中國有句俗話稱為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甚至於當下關公像也變成了許多 商人的守護神,黑白兩道都喜愛拜關公,關公象是忠肝義膽的化身,當下也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寄託。那麼當下的人拜把子拜關公,在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時候,他們三個拜的到底是誰?
  •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一拜天地這一拜故夢陸離完整歌詞
    近日抖音上有一首《一拜天地》火了,不過其實這並不是一首歌,而是一個廣播劇,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以演唱的方式展現出來,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拜天地》其實是一個耽美廣播劇,用演唱的方式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劇情配上獨特的古風音樂,於是吸引了很對抖友的關注。  一拜天地廣播劇哪裡可以聽  目前《一拜天地》這部廣播劇在抖音、網易雲音樂以及b站都可以收聽了。
  • 陳家人為什麼要拜祖宗?拜祖宗到底拜的是什麼?
    我們早晨禮拜四方,禮拜自然萬物,是為什麼呢?就是想通過禮拜的動作、敬畏的心理讓我們內在生出精神來。精神就是通過心理的活動而產生的,如果我們內在沒有用心,精神就生不起來。如果我們早晨禮拜的時候身在心不在,那不就相當於在做伏地挺身嗎?所以我們禮拜的時候,要以一顆至真至誠的心,不然都是無用功,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一拜天地廣播劇哪裡可以聽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拜天地》其實是一個耽美廣播劇,用演唱的方式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劇情配上獨特的古風音樂,於是吸引了很對抖友的關注。《一拜天地》是一個廣播劇,講述的是秦書與水三的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
  • 關於《一拜天地》廣播劇
    《一拜天地》是我看過為數不多BE的本,準確來說應該是廣播劇(B站、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FM都可以聽)。廣播劇是根據@caution不留客2011年在微博上的一段話進行補充、加工、改編而成的。 「他一生做過三次新郎。
  • 古時候的人結婚,究竟要花多少錢?假如付不起彩禮錢能娶媳婦嗎?
    現在社會年輕人的壓力你是否感覺到已經是越來越大了,高房價,高消費,高車貸等等已經壓的年輕人感覺喘不過氣來了,外加上結婚還需要給女方彩禮錢等等,這動輒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彩禮錢已經難道普通的工薪家庭了,所以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直呼已經不想結婚了,畢竟養活一個人都那麼累,更何況是兩個人呢?而之後如果有小孩的話那麼他所花費的更多。
  • 古人結婚時拜父母為何叫「拜高堂」?
    古代新人結婚,拜堂的時候,主持的人都會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麼為什麼要用到「高堂」這個詞呢?  「堂」這個字,《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的:「堂,殿也。」也就是說,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碼事兒。
  •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但是有一個人要四拜,您知道是誰嗎?
    俗話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意思就是在祭拜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拜,如果出現四拜的話,那麼就是不太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的傳統文化素有「神三鬼四」這一說法,拜神的時候多是「三」為主,祭鬼的時候才是「四」為主。不過有一位神在祭拜的時候一定要祭拜「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