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為何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2021-02-13 世說古語

  中國年輕男女新婚拜堂,上千年下來了,規矩好像還沒怎麼變。拜堂儀式那一套詞兒,估計大家張口就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那結婚,男女兩個人之間的事兒,為什麼要拜天地、拜高堂呢?

  咱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釋,你看看更喜歡哪一種解釋。

 

  一是從感情的角度闡釋。

  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這個從古至今大家都不否認。既然是大事,大家就把對自己關係最為重大的對象請來,見證自己的成長、成家,並保證忠於這段感情,發誓百年好合。

  中國古人尊奉的是「天地君親師」,我們中國人可以對他們跪拜,表示對權威的認可、服從或者尊重。

  我們結婚拜天地,是請天地見證夫妻之間的情緣。類似於我們常說的天長地久、海誓山盟之類吧。這是天和人之間的關係。

  我們結婚拜父母,一是讓父母見證子女喜結連理,二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間的關係。

  夫妻對拜,則是新婚男女之間一生相守的最終約定。這有點類似於現代合同籤約的最終籤字之類,只有夫妻對拜了,這相守一生的「合同」才正式生效。



  但,「天地君親師」中的「君」哪兒去了?君王、皇帝、國家領導人都很忙,不可能像聖誕老人一樣跑到任何一個需要他的人的地方,沒法親臨現場。

  但是,為什麼不向「君」的牌位行禮呢?我想,這跟古代的國家管理、社會治理結構有關係吧。皇帝和各級官員管理的是縣級以上的國家事務,具體到鄉裡的事情,都是由保長之類民間自治組織負責人處理,家族的事情,則由族長作為代表料理。結婚這種事情,君權就不在其中佔據位置了。

  「天地君親師」中的「師」,也不接受行禮、跪拜。大約跟「師」主要負責儒家道統的傳承有關。男女之事,「人之大欲存焉」的事情,不用他教,老師也不便於接受拜謝吧。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生育繁衍的角度解讀結婚拜堂的規矩,君、師不出現的原因,就更清楚了。

  在古代,男女結婚,主要不是男女之間感情的事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啥感情沒有,就扯在一起拜堂的也都有。而父母、家族更加關心的,不是兩個人能否感情好,而是能否早點「開花結果」。所以,即使到今天,恭喜人家結婚,總是忘不了這一句:「早生貴子」。孟子也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所以,有理由推定,古代婚姻的禮儀,就是圍繞祈禱子孫繁衍展開的。

  天地、乾坤,天為男,地為女,乾為父,坤為母。從《易經》流傳下來的「三陽開泰」、「否極泰來」,都是說的上坤、下乾的「陰陽交泰」之象。是天地孕育了萬物,才有了人類、 你我。


  一拜天地,拜謝天地的孕育造化之恩,同時祈禱能夠孕育萬物的天地能夠保佑新婚男女孕育新生命。

  二拜高堂,拜謝人間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出現在這個世界裡。這是感謝上一代人生育了我們這一代人

  夫妻對拜,則是人類繁衍的接力棒的交接。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達成「合約」,可以造下一代人

  第四步,送入洞房,就是履行人類「贊天地之化育」的神聖使命了。

 

  這種結婚生子的美好祝願,在中國一些婚俗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比如,山東青年結婚,男方或者女方要準備十幾床花花綠綠的棉被。把棉被從車子裡往新房抱的時候,一個人挨著一個人,非常壯觀。據說,被子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視,就是因為「被被被,輩輩輩」,祝福一輩一輩繁衍下去,「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結婚的人家,會把一些慄子、棗塞在被子裡,縫在被角裡。鬧洞房的時候,很多小孩子會把手伸到一層層被子裡,摸這些「寶貝」。孩子們摸到了,會興奮地喊:「棗!慄子!」這是很吉利的,因為諧音「早立子」。

  結婚的時候,也把花生作為喜果,據說是祝願「花」著生,也有男孩、也有女孩。


  結婚的人家還會找十來歲的小男孩,跟新娘同坐在花轎裡、轎車裡。這種稱為「稱(chèn)花轎」、「壓車子」的做法,也是希望新人早點生個胖小子。

  這種祈願早生孩子、生個兒子的做法,滲透到了婚禮的各個細節,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在浙江結婚,告訴我們一個細節。老人會找個歲數不大的小男孩,往他們家的尿盆兒裡撒泡尿,算是討個早生兒子的吉利。

  我則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在山東老家負責過的一個「神聖」差事。

  當時,一個鄰居大哥哥結婚,大哥哥的媽媽,我的鄰居嬸嬸特別囑咐我,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早早地去他們家,有件事情需要我幹。第二天一大早,我去了之後,才知道是給哥哥和新婚嫂嫂倒尿盆兒。

  現在想來,這就是討個吉利,希望早日生個男孩兒,跟浙江的做法異曲同工。至於裡面是不是真有尿,就不重要了。


  如此想來,第二種解釋,側重於生育文化的解釋,更能夠說明婚禮拜堂的文化內涵了吧?

相關焦點

  • 古人結婚,一拜天地之後,明明是拜父母,為何說是「二拜高堂」
    在眾多有關結婚的古代影視劇中,我們常看到婚禮上都有拜天地的習俗。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其實「二拜高堂」拜的就是父母長輩,那麼為什麼說是「二拜高堂」而不是「二拜父母」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高堂」指的是一種處所。
  • 男女結婚之時,為什麼一定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著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在拜堂的時候,一旁主持婚禮的人通常都會說這幾句固定臺詞:「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在這句話裡,「拜天地」就是指拜天上和地下,感謝天地給了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讓天地為這對新人祝福。
  • 【故紙堆兒】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結婚時拜父母為何叫「拜高堂」?
    古代新婚,拜堂時,長者會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過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角在成婚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聽得最多的肯定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了。其實呀,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我國古代傳統的婚禮禮儀中,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了。拜堂的歷史淵源一般說來,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廟參拜,沒有祖廟就虛設祖宗牌位參拜。拜過天地、祖廟、父母后,夫妻還要交拜,以示夫婦互敬互愛。在有些地方,還要拜花燭、拜鏡臺。自唐代開始,又增加了拜參加婚禮的親朋和賓客的內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較為隆重:要設香案、點花燭,地上要鋪紅地毯或紅布,夫妻要鄭重其事地下跪磕頭。
  • 古時候,結婚為什麼首先要拜天地?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中式婚禮的節次想必朋友們都比較了解,不過這裡面蘊含的傳統意義可是很有講究的。比如這「一拜天地」,婚禮中為何要拜天地呢?原來,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聖的意義,是承天地陰陽之性結合而成,也就是道教文化中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既然是秉承天地陰陽之意而結成夫婦,上天安排的最大,自然在婚禮中要禮拜和感恩天地,同時也藉助拜天地這一儀式,彼此定下男女婚姻中舉案齊眉,白頭到老的盟誓。
  • 結婚時,為何新人要先拜天地?這些講究你都知道嗎
    中國傳統的婚禮儀式,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新人要「拜三拜」,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這一習俗的形成是有著極深的文化因素與傳統思想影響的。首先說拜天地,古代的中國人迷信思想還是挺重的,對於天地的敬畏也比現代人高得多,凡事會感謝上天的恩賜,結婚也不例外。道家思想中有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裡的陰陽既有男女結合之意,也有天地孕育之意。也就是說男女之間的結合是天地的真理,所以結婚儀式的第一拜,便是要感激天地的孕育。而之後的拜高堂,是要感激家族、祖先的恩情。
  •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牽紅線,二拜高堂,黃泉見,夫妻對拜,來世與君見。」    「他一生做過三次新郎,第一次,他是山大王,把地主的兒子當女兒搶了,索性壓著少爺做了壓寨夫人;第二次,他投了革命拉著少爺去首長那領本本,不給,乾脆自己畫了一個;第三次,他們被揪鬥,並排跪著,造反派要他們下跪,他不幹,少爺笑著唱「一拜天地.」,兩個頭磕下去,再沒抬起,終做了一世夫妻。」
  • 古人結婚時拜父母為何叫「拜高堂」?
    古代新人結婚,拜堂的時候,主持的人都會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麼為什麼要用到「高堂」這個詞呢?  「堂」這個字,《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的:「堂,殿也。」也就是說,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碼事兒。
  • 結婚時,新人為什麼要先拜天地?究竟有哪些講究
    在傳統婚禮儀式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三拜」,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尤其在古代,拜堂是正式結婚的重要標誌,跟今天的新人領來結婚證完全是一樣的作用。之所以把「拜天地」放在首位,這根傳統文化觀念息息相關,確切地說,是跟人們的精神信仰有關。
  • 父親在上公謹在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國殺還有哪些虎狼之詞
    一、父親在上公謹在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這是孫笨原話:「父親在上,公瑾在旁,佑我江東,國運盛強!/父親在上,魂佑江東,公瑾在旁,智定天下!」不但改了這句話!還有好事者還做了腐圖。並且這句臺詞,會讓很多三國殺玩家都想歪吧!而且這2句臺詞在孫策後來的皮膚中被合併了,官方賣腐,最為致命啊!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拜無憂》不拜天地,不拜高堂,只拜我這片刻的無憂
    因為呀,昨天晚上跟大家介紹完古風歌曲後,已經很晚了,但是小編因為白天要學習一直沒時間看小說,所以昨晚凌晨在誘惑之下點開了閱讀軟體,然後……看到了半夜三點……今天早上又有宿檢要早起,所以今天小編整個人都感覺要飛升了(手動哭泣)!!!所以呀,大家一定不要學小編,一定要注意作息時間呀!不過小編再累也不會拋棄大家的,一定會準時為大家介紹好聽的古風歌曲的呀!
  • 古人為何要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拜天地的禮儀又是從何而來?
    至於為何把新婚夜叫做洞房,有下面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古代部落之間經常為搶奪食物和水源而發生爭鬥,一些光棍漢也會趁機半路搶親。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他們就發明了蓋頭,將新娘容貌遮住,用轎子抬回家。但是在一些古代母系社會時期遺址中,會發現古人生活在一種既像是山洞、又像是房子的地方,男女長到可以結婚的年齡,男方就會嫁到女方的部落中生活,女方那裡事先準備好洞房,於是就有了洞房一說,這是第二種說法。
  •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一拜天地這一拜故夢陸離完整歌詞
    近日抖音上有一首《一拜天地》火了,不過其實這並不是一首歌,而是一個廣播劇,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以演唱的方式展現出來,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拜天地》其實是一個耽美廣播劇,用演唱的方式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劇情配上獨特的古風音樂,於是吸引了很對抖友的關注。  一拜天地廣播劇哪裡可以聽  目前《一拜天地》這部廣播劇在抖音、網易雲音樂以及b站都可以收聽了。
  • 疫情防控|只拜高堂不待客 鎮原「極簡」婚禮彰顯人間大愛
    疫情防控|只拜高堂不待客 鎮原「極簡」婚禮彰顯人間大愛 2020-01-31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歌:《一拜天地》by蕭憶情 一首有故事的歌,望觸動君心
    第一次,他是大王,把地主的兒子當女兒搶了,索性壓著少爺做了壓寨夫人;第二次,他投了革命,拉著少爺去首長那領本本,不給,乾脆自己畫了一個;第三次,他們被揪鬥,並排跪著,造反派要他們磕頭,他不幹,少爺笑著唱「一拜天地」——兩個頭磕下去,再沒抬起,終做了一世夫妻。最悲的愛情,也許就是,度過了戰火紛飛的時光,卻輸在了那混亂難度的十年故事是悲情且殘酷的。愛情是溫暖且不放手的。
  • 【詩意文成】今夜,拜一拜冥冥之中的月下老人
    【詩意文成】今夜,拜一拜冥冥之中的月下老人 2020-06-02 0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 一拜天地廣播劇哪裡可以聽
    抖音一拜天地是什麼歌最近抖音上很火的《一拜天地》其實是一個耽美廣播劇,用演唱的方式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悽美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劇情配上獨特的古風音樂,於是吸引了很對抖友的關注。《一拜天地》是一個廣播劇,講述的是秦書與水三的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
  • 結婚才不是拜三拜那麼簡單!傳統婚禮的9大環節絕不能少!
    不用說,一到過年,就是參加各種結婚集體扎堆的好日子,不過結婚真的像偶像劇那樣嗎?大家古裝劇看多了都知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其實結婚這件終身大事可馬虎不得,現代的傳統婚禮流程有9步這麼多!一起跟著珠寶時尚圈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