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考制度發展甚是曲折,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2020-12-26 天之逸A1

關於高考制度的最深度分析!值得一看。回顧我國的歷史,人才選拔和培養一直佔據著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從察舉制到科舉的演變,無一不體現人才的重要性,那麼當年的高考真的有那麼難嗎?

中國的高考制度發展甚是曲折,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是,建國初期的過渡階段,此時的教育是以改造舊教育體系,建立新教育制度為主要特徵的,各個院校單獨招生,錄取比例極低;

二是,1952年以後統考制度的建立階段,直到1965年停止,此時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全面建設期,急需選拔大量人才,建設社會主義,其篩選標準是政治可靠,善於學習;

三是,大革命的十年,我就不多說了,那個時候大學生主要是看成分,以推薦制為準;

四是,1977年恢復高考到1784年,恢復後的考試採取各高校自主命題的形式,當時最為有趣的就是出現了師生同場、夫妻同考,全家一起高考的景象,十年來積蓄了560萬考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最高紀錄,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考試;

五是,1985年後的改革階段,開始實行國家統一計劃招生,並輔以自主招生的方式,基本就是現在高考的雛形了。

雖說高考發展曲折,但不管怎麼說,高考都不失為一種最公正的選拔人才方式,它不僅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力資源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經濟建設、社會文明的進步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最敬重的一位歷史學家羅志田教授就是在77年恢復高考的那年考上的川大,他回憶道,高考通知的較為突然,可謂是時間短、任務重,他只能拼命地複習,每天睡覺時間分成了兩段,一次約睡三個鐘頭,剩下的全部時間基本都坐在窗邊的桌前學習。

羅志田教授說:七七級的高考生群體的構成是多元化的,換言之就是工農兵商,做什麼的都有。對於一些有豐富閱歷的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個小插曲;對於那些年少的人來說,不過是按部就班地上了大學。但是對於像他這樣的人來說,這卻是一場重大的轉折。

羅志田教授反覆重申,七七級是不可複製的,對於,我深信不疑。

如今的我們恐怕再也體會不到當時人的心情了,甚至是忘掉了這段歷史,不然怎麼會有學歷貶值論的盛行呢?

據悉,學歷貶值論最初起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日美國家,當時主要盛行於發達國家之間,其產生原因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企業人才戰略的實施,使得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時,經濟的繁榮以及社會的發展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優勢互補之下,社會極容易產生一種「高教狂熱」的現象,這也促使了學歷貶值論的泛濫。

中國雖說不是發達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具有重視教育選拔人才的歷史傳統,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極容易產生高教狂熱,現在大家對於大學生早已習以為常了。

隨著高等教育的又一輪擴招,研究生人數也水漲船高,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打破紀錄,達到三百多,而在90年代,碩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僅有24.2萬人。一方面是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人才的供給,很明顯現在處於供過於求的局面。

到底是我們辜負學歷?還是學歷拋棄了我們?以前的大學生基本都是包分配的,只要考上基本就衣食無憂的,頗有些像古代的科舉制,高中即發達,而現在呢,研究生畢業還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還記得我研一入學之初,我的老師就告誡我,歷史這一行,現在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你們如果考上了博士,或許就可以找到一個好工作了。

對此,我認為應該理性分析,看到事物的本質,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想當初的科舉時代,多少人一考就是一輩子,付出了一生,那麼等他高中,就理應飛黃騰達,再看看羅志田教授的七七級,每天幾乎也是全部時間都放在學習上,而我們現在呢,有多少人會把全部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呢?即使是學霸,恐怕每天也要打兩局王者榮耀吧!!!

個人認為:高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雖然至關重要,但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不管考上還是沒考上,都不要否定自己的可能性,都要一直挺起胸膛,理直氣壯的活著。

相關焦點

  • 白皮書: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分為五個階段
    中新網客戶端6月7日電 中國今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迅即應對突發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國第一時間報告疫情,迅速採取行動,開展病因學和流行學調查。
  • 又是一年高考季——淺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
    而每到臨近高考時還都會有各地考生錄取公平性的爭論,但無論如何,高考終歸是給了全國考生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即便貧寒家庭的孩子也有了一個通過寒窗苦讀,從而改變命運的途徑。高考加油中國古代的科舉制也是寒門學子入官為仕的重要途徑,歷史上也誕生了眾多通過科舉成為名臣良將的案例,可以說科舉制是中國選賢任能制度的一個裡程碑。
  • 人的心理發展分為幾個階段
    人的心理發展的動力是力比多,力比多是性慾的意思,根據力比多在人體中的部位不同,弗洛伊德將人格發展分為了五個階段:口唇期(0-18個月),嘴唇區域成為了快感中心,口唇活動如果沒有受到限制,成年後性格傾向於樂觀開朗,如果受到限制就會發展為口唇期人格,成年後可能嗜酒,經常把手放到嘴裡。
  • 古希臘哲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二階段才是真正的巔峰,無人能超越
    古希臘哲學以蘇格拉底為分界線,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1個階段叫做前蘇格拉底哲學。這個時期的哲學是古希臘哲學的初級階段,其中有我們以前講過的米利都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以及我們即將要講的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恩培多克勒,阿拉克薩戈拉,德莫克利特,普羅泰戈拉等人。第一階段中,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莫克利特是最主要的人物,我們將花比較多的篇幅來介紹他們。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四:數位化轉型的五個發展階段
    數位化轉型共分為五個發展階段:初始級發展階段、單元級發展階段、流程級發展階段、網絡級發展階段、生態級發展階段。 數據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不同發展階段的組織在獲取、開發和利用數據方面,總體呈現出由局部到全局、由內到外、由淺到深、由封閉到開放的趨勢和特徵。
  •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古代的高考,眾所周知,現如今的考試制度是沿襲了古代的科   原標題: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它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 《武漢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
    其主要意義在於:一是引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保證義務教育基本培養要求;二是引導廣大教師、家長切實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切實發展素質教育,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三是完善評價制度,建立多元化招生錄取機制,破除「唯分數論」,維護教育公平公正。(三)《實施方案》的研究制定過程?
  • 張之洞向清廷上了一份奏摺,從此中國廢除科舉制度,高考取而代之
    筆者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正是因為趁著這兩天的高考熱潮,介紹一下關於高考的前世今生。根據史料記載,晚清大臣張之洞向大清朝廷上了一份奏摺,從此科舉制度在中國就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就是高考。中國曆朝歷代的選官制度都不同,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誕生,從此科舉制度就成為中國曆朝歷代最重要的選官制度。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科舉制度確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因為相對公平公正,做官不再是世家大族的特權,連平民百姓都有了做官的機會,只要能夠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
  • 中國房地產40年發展歷程的6個階段,那時候房價68元也買不起
    《安家》雜誌根據房地產從概念提出的萌芽狀態,到起步發展,以及成長過程中向成熟過渡的發展歷程,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又有不同的特點。《安家》認為,房地產40年可以分為以下6個不同階段。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你或許也可以分出不同的階段,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解析: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宗法制
    注重考察在唯物史觀下,運用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的人文精神與素養,引導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國歷史諸多內容中,第一個考點就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主要考察商周時期、秦朝、漢朝到元朝以及明清時期。
  • 高考的前身,歷史上的選官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官員是如何選拔的?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了。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學子通過高考踏入心中高等學府的大門,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或成為科研人才,或成為人民教師,又或者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等等,這些都向我們證明了人才的重要性。提起高考,人們就會想到隋唐時啟用的科舉制,提起科舉制又會讓人想到九品中正制這樣的貴族門閥選材制度,而九品中正制又是兩漢時期的察舉制演變而來的。不管是什麼樣的選官制度,都印證了中國封建社會對於人才選拔的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深深地紮根於封建社會人民的心中。
  • 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韓國高考和中國高考有什麼區別?高考難度係數怎麼樣?
    其考試主要是對考生高中及高中以前學校教育階段學歷和是否具備進入大學學習能力進行考查。韓國的高考分文理科,又設文理科的必考及選考考試科目和任選考試科目一共5科24門。語文為文理科必考科目;數理一共3門,分別為共同數學、數學Ⅰ、數學Ⅱ,文科要考前2門,理科3門全考;社會探究分為3門,共同社會、國史、倫理,文理科都要考。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從1952年,我國的高考制度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依然有很多同學覺得中國的高考制度是極其的不完善的,經常會羨慕別的國家的所謂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高考制度,會羨慕歐美那些發達國家所謂完善的高考制度。
  • 秦宣: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
    作者:秦宣,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中國皇帝制度建立和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
    縣以下有鄉、裡等基層機構)(4)制訂了一套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皇帝制度:(1)「始皇帝」的由來: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合稱「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謂,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權力:皇帝總攬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
  • 人類文字的起源和文明演進都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中國有結繩記事和畫畫來記載事物,在西亞的兩河流域的美素不達米亞,也產生了用蘆葦杆畫畫記載事物。在這個時候,圖畫式文字還沒有現代文字的發音標誌,都是形、聲、義一體的文字,是人類最樸素的交流語言,像羊的圖形,就是羊的意思,羊的叫聲也就是它的發音,馬的圖形就是馬的意思,馬的叫聲就是馬的發音,這時候的語言,全球通用的,那兒都一樣,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全球通用,自然共知。
  •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的約會經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相親,看似簡單實用,但我不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另一個半途而廢的相親對象,這裡面有很多知識。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的約會經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觀望積累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表現是雙方都是微妙而緊張的。
  • 立足新發展階段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2021年,我們要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見到新氣象,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月中在北京召開,這是年終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 披麻戴孝,摔瓦盆,中國的喪禮制度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的禮儀之邦,各種禮儀制度相當完善,對人生中的這三件大事更是到了繁文縟節的地步。並且,中華文明以「孝」治天下,那麼在這其中的喪禮制度便格外的嚴謹、複雜,諸多講究。在農村甚至有專門的行當負責「辦白事」,這些複雜的喪禮到底是從哪裡發展演變來的呢?古人的喪禮又是怎樣的,都有什麼講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