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7時30分許,從1月6日開始一直在崗執勤的省科學院宿舍的保安張要輝師傅收到了自己的早飯,餛飩和饃夾牛肉。這是住在小區10-3-802的維明路小學西校王亞維老師給他送來的,自1月8日早晨開始,每天的早飯都是王老師來給張師傅送飯。而從1月10日開始,午飯和晚飯則由小區居民接龍輪流送飯。為此,張要輝師傅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小區居民在這段疫情防控的日子裡,幫他解決了一日三餐。而小區居民更感謝他為大家守護家園。
□本報記者 馮月靜
居民輪流送飯 張師傅美篇致謝
「我現在每天的夥食都特別好!每頓飯居民都換著花樣的給我送好吃的過來!排骨、雞塊、牛肉、餃子、餛飩,啥都有!」在省科學院宿舍執勤的張要輝師傅笑著說。
他已經在這個小區當了4年保安,平常都是他和另外一位高師傅輪流值班。但由於疫情防控原因,從6日開始,高師傅從老家回不來,就只留下張師傅一人24小時值班。到晚上11點多沒人出入的時候,他就將警衛室的三把椅子拼到一起,在上面湊合著躺會兒。「作為一名保安,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小區居民守好門,是我的職責。同伴不在,這關鍵時刻,我不能掉鏈子,我得頂上來!」張要輝說這話時特別堅定。
可是由於這裡沒有做飯的設備,疫情防控的原因又沒處買飯去,張要輝前兩天都泡方便麵,吃麵包。
「2號樓的樓長大姐見我泡方便麵,從家給我包了餃子端過來,10號樓3單元802的王老師正好碰見,她說以後每天早飯她包了。」說起這些,張要輝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從1月10日開始,1-1-302宋卡給我送來了中午飯,再後來我看到大家在群裡給我接龍送飯,每天的早、中、晚三頓飯就都有人來給我送飯了。5-1-301、1-1-401、5-1-401、2-2-102、3-4-402、黃三姐等居民都給我送。我太感謝咱們小區的居民了!」為此,他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做成美篇,感謝每一位幫助他的居民,並將美篇發到了小區群裡。「這些鄰居們,好多我都不知道大家叫什麼,但每天到點,大家就把飯給我送來了。吃著百家飯,我的心裡真的是暖暖的,我感受到了咱們科學院小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在這美篇的結尾處,是一張令人動容的照片:張師傅面向小區居民樓深深鞠了一躬,以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微信群一條信息牽動小區眾人心
這一行動源於1月10日中午的一條微信。12時許,在省科學院生活區的微信群裡,一條信息,牽動了眾人的心。「門口保安師傅兩人倒班,一人12小時,現在外邊沒有賣飯的,咱們能不能每家給師傅送頓飯。聽說早飯居委會有位同志管了,先從我家開始,我今天中午把飯送過去了。大家接個龍,也獻一份愛心吧!」發這條信息的是社區居民宋卡。
宋卡說,她10日早晨出去,碰巧碰上王老師送飯,才知道保安師傅這幾天吃飯成了問題。所以中午特意給保安張師傅送了飯菜。那時候還以為保安師傅倆人輪班,後來才知道只有張師傅一人24小時值班,就更感動了。
到14點的時候,堅持早上為保安張師傅送飯的王亞維老師在群裡說:「我每天早上給張師傅送早飯,不是居委會安排的,是自己自願的。張師傅自己值班,接班的人來不了,已經第五天了,他每天晚上就拿幾個椅子拼著躺一會兒。」王老師說,值班室沒有做飯的東西,我白天有報表的任務,中午和晚上給張師傅送不了,看到這麼多有愛心的人加入送飯隊伍,真的很高興。張師傅守護著我們大家的安全,看看大家有沒有能送晚飯的,這樣張師傅一天三頓飯就有著落了。
很快這一信息得到了響應,大家紛紛接龍報名。「11日中午@5-1-301張,12日中午@1-1-401……15日中午@ 1-3-301。」接龍一下就排到了15日。
「其實大家彼此並不十分熟悉,因為這個小區是老舊小區,好多都是租房戶。但是在這個疫情期間,大家都特別熱心,都團結了起來。」王老師說,後來市政府又發布消息居民要繼續居家到19日24時。大家就又在群裡接龍,送飯一直排到了21日。
「居民的暖心舉動 我會永遠記住的!」
「這個特殊時期,張師傅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在同伴因為疫情防控不能到達的情況下,勇擔重任,24小時守衛我們的家園。我們作為小區居民,理應做好他的後勤保障,讓他吃上一日三餐。」居民張女士說。
為了讓張師傅吃飯吃得飽,吃得好,大家都提前準備,拿出家裡最好的食材,為張師傅準備飯。紅燒雞塊、土豆燉牛肉、燉排骨、炸醬麵、親手包的餃子……後來有些居民還送水果,有一天,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拎著一袋新鮮的草莓過來,放到警衛室,就跑了。
「吃著飯,我都特別感動!」張要輝說,好多人送來飯就走,問姓名也沒人說。「我都硬拉住人家,拍張照片!他們太暖心了!我會永遠記住的。」張要輝斬釘截鐵地說:「我一定為大家服好務!站好崗!」
在得知父親的情況後,張要輝的女兒特別感動:「作為兒女,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在這裡看到的每一位叔叔阿姨,每一位好心人,我代表家人給你們鞠躬了!謝謝你們對我父親的照顧!」
志願者加入 張師傅中午能休息會兒了
誼聯街居委會的小李同志知道張要輝師傅24小時值班後,他立刻發動社區居民們組成了志願者隊伍,自發輪流在小區門口值班,和張師傅一起嚴把小區出入關。
「社區志願者們都是小區居民,大家都特別熱心。」張師傅說,志願者們專門成立了採購組、信息組等。信息組主要發布一些政府、辦事處、居委會發布的信息,組織大家進行核酸檢測等。採購組則主要解決居民們買菜不方便的問題。還有在門口和他一起義務執勤的。義務執勤的居民也有給他送飯的!
「現在越來越好了!每天從早晨8點到晚上9點,都有志願者和我一起守護省科學院宿舍的大門。而中午,我也能休息2個小時。」張要輝師傅說,到晚上,他可以繼續守護居民們的安全。
張師傅用自己的堅守感動了小區居民,而熱騰騰的飯菜讓奮戰一線的張師傅感受到了寒冬裡的溫暖,我們堅信大家一起攜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