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的現代恐龍——犀牛鬣蜥的科普

2021-02-18 毒鯤集中營

看過西方的怪獸片,都知道西方的飛龍看起來特別的霸氣,頭上長角,會噴火。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溫順的大蜥蜴和西方龍 看起來一樣霸氣,那就是我們今天所介紹的物種——犀牛鬣蜥蜴。

犀牛鬣蜥屬華盛頓公約CITESI的物種,所以家庭不能夠飼養哦。但是這樣帥氣的物種還是需要我們來了解一下,介紹一下。

成熟雄性體長1.1—1.4米,成熟雌性1—1.3米。當然無論雌雄,最常見體型都在1米2左右,短程奔跑速度快。犀牛鬣蜥從脖頸,背部延伸至尾部有棘刺,從脖頸到尾部的棘刺逐漸縮小,到尾端幾乎消失不見,犀牛鬣蜥四肢粗壯,前後四肢都是五指爪,呈黑色。後腿外側第二根腳趾最長,因感知周圍天敵或獵物造成的顫動,而衍變進化來的。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交配時用來刺激雌性蜥蜴。

霸氣的外表無需解釋

犀牛鬣蜥因頭部凸起酷似犀牛,故得名犀牛鬣蜥。

犀牛鬣蜥幼體呈現灰色,還微微有一點淡綠。幼年時身上環狀條紋較為明顯。成熟後多為深灰色和深褐色,由於每片鱗片中間都有黑色底紋。所以,全身看似就像被細小黑色橫紋包裹一樣,肚皮看起來顏色比較統一,顏色略淺

國外繁殖場培育出的犀牛鬣蜥幼體

和大多數鬣蜥一樣,犀牛鬣蜥也是屬於日行蜥。擅長攀爬,樹木、巖石、只要可攀登的地方都有他的蹤跡,領地意識強。天敵或同類雄性靠近時,會主動迎擊並發出嘶吼聲警告,如果對方不離開就會對其撕咬,如果遇到強大的敵人時,會立刻鑽入巖石中躲藏。若無處可躲時,會以猛衝的方式逃開。犀牛鬣蜥和大多數鬣蜥一樣,屬雜食性蜥蜴。

犀牛鬣蜥成熟後以植物為主,在幼體的飼養多以肉、昆蟲為主,生長速度快。

進食中的犀牛鬣蜥

犀牛鬣蜥十分溫順,在飼養過程中與人的互動性很強,不會攻擊人,且在一定量的訓練下可以通過發出一些聲音喚其過來。

享受撫摸中……

這樣帥氣的物種我想大家一定可以記住,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烏提拉刺尾鬣蜥
    而國內前期關於刺尾鬣蜥的資料是少之又少,只有「我喜歡恐龍」這位前輩所寫的部分簡介,所以這也是我想寫刺尾鬣蜥這方面資料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國內目前流行一股巖鬣的熱流 很多人也只知道這些一兩個比較熱門的品種 一些鬣蜥卻還分不清楚 天天只會喊著犀牛 犀牛的。
  • 兒童藝術啟蒙課程《恐龍考古》6-8 years old
    如果人類不藉助於化石,對恐龍這一神秘的物種就會一無所知,所以對恐龍的研究,也就是對恐龍化石的研究,這節課我們將跟著橙子老師去發現恐龍時代的奧秘,並用藝術的形式創作一件神秘作品。你們知道嗎,恐龍還有個奇怪的名字「恐怖的蜥蜴」,它和蜥蜴有什麼關係呢?
  • 爬行寵物評價之——黑刺尾鬣蜥
    今天我就來講講最近很火的黑刺尾鬣蜥(Ctenosaura similis),俗稱中美洲刺尾鬣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刺尾鬣蜥,也有著十分霸氣的長相(和綠鬣很多地方十分相似)。這篇文章我會用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種蜥蜴是否適合家養。    首先這篇文章原不在我安排的計劃之內。
  • 是恐龍嗎?答案出乎人們的意料
    看過它那高大威猛的形象,很多人會想到恐龍。如果說在地球生命史上,哪一種生物跟哥斯拉的威猛相匹配的話,那無疑是恐龍。恐龍是6500萬年前地球的霸主,那是一個恐龍稱霸的時代,整整持續了1.6億年時間,最後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生態劇變,從而讓恐龍滅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恐龍出沒請注意!山東發現恐龍足跡,Toread熱推「恐龍衣」
    就在昨天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在山東郯城李莊發現了一個大型恐龍足跡點有300多個、7種類型的恐龍足跡其中包括熱映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布魯」所屬的恐爪龍類恐龍足跡且是四道平行足跡證明了其群居特性
  • 【恐龍探索】攻防一體——三角龍!
    直入主題~三角龍,顧名思義頭上三個角的恐龍(廢話),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和霸王龍一個時代。這傢伙有9米長3米高,體重有差不多五頭犀牛那麼重,夠分量吧?可是就是這麼大的傢伙卻是吃草的,對吃草的!見過憤怒的犀牛嗎?奔跑起來的樣子是不是很恐怖?這還只是一個角,要是五倍於它,而且還有三隻角的傢伙,以每小時35英裡的速度向你奔來,是種什麼體驗,自己去腦補吧。
  • 【周末看恐龍】侏羅紀恐龍本周末「入侵」美的·時代城啦!點擊領取免費票!
    周末恐龍即將在美的.時代城復活啦!杏壇史前規模最大的恐龍展與您相約,周末帶上你的小夥伴們,近距離感受《侏羅紀公園》裡面的場景啦!喜歡恐龍的你們怎能錯過這次機會呢?動用好萊塢設計大師,運用尖端科技量身打造,還原恐龍家族不同時期的恐龍類種繁衍生息的場景,以1:1高仿真形式逐一呈現在觀眾眼前,衝擊你的眼球,帶你穿越時空,重返侏羅紀時期!
  • 不是恐龍,也不是鱷魚,答案讓人想像不到
    作者:勵生說起恐龍,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巨型生物,但相信有些人不知道的是,恐龍這個詞原本代表的是「恐怖的蜥蜴」。當時,剛發現恐龍化石的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什麼,只認為這是一種巨大蜥蜴的化石,直到深入研究之後,才明白恐龍和蜥蜴並不是同一種生物。世界上最能潛水的蜥蜴種類是什麼?
  • BBC恐龍科普紀錄片:恐龍星球
    而且,喜歡恐龍也並不是男孩子的專利,女孩同樣不愛芭比愛恐龍!其實,這是因為恐龍對孩子的魅力主要來自孩子對「強大力量的渴望」。孩子們是弱小的,處處受到爸爸媽媽的保護和限制,甚至有不少孩子夢想得到恐龍蛋,養出一個龐大無比的怪獸,擁有像恐龍那樣強大的掌控力。孩子們通過對恐龍的喜愛為自己構建了一個安全堡壘,由此獲得力量感和安全感。
  • 恐龍迷最愛的英語科普動畫:《恐龍列車》
    ,尤其在他們還沒記溜19的後面是20,卻叫得出看起來差不多的恐龍品種時,簡直讓我覺得孩子們大概是恐龍生的。所以儘管我們知道恐龍早死了八百回了,世界也根本沒有超人,但我們還是要保護孩子們發展自我意識——看吧!研究吧!我們自有陳倉暗渡這個「倉」是什麼呢?說大點就是初步涉獵生命科學、自然學和古生物學,有個經驗在,以後上到相關的課文什麼的,就有興趣深入了。怎麼個渡法呢?我推薦藉助科普動畫——《恐龍列車》:
  • 恐龍主題科普活動走進四川富順鄉村 112名留守兒童體驗「拼圖」恐龍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8月28日,「恐龍傳真情 文化助脫貧」主題科普活動在自貢市富順縣富世鎮海棠社區舉行,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該社區112名留守兒童和32戶貧困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恐龍知識科普和文具用品、食用油等扶貧禮物。
  • 【曲沃新東城商業廣場五層】侏羅紀世界恐龍珍品科普展8月10日震撼登陸
    侏羅紀世界恐龍珍品科普展8月10日震撼登陸曲沃新東城商業廣場五層帥爸萌娃們請注意
  • 《戰鬥的恐龍》:3到10歲兒童必讀的恐龍科普繪本
    「媽媽,恐龍的前肢為什麼那麼短?後腿卻那麼強壯?」我們家的佐姐和佑弟追著媽媽問。「額,請原諒媽媽的無知。不過好在我們有《戰鬥的恐龍》第一輯。裡邊講述了恐龍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書裡尋找答案!」說著我們娘仨一起拿起《戰鬥的恐龍》第一輯(還有第二輯哦)套盒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 史前最小恐龍現身,另外就再科普其他十大迷你恐龍吧
    迄今最小恐龍現身,寬婭眼齒鳥 3月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發現了蜂鳥般大小的恐龍物種,代表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並且成立新屬物種——寬婭眼齒鳥。
  • 你不知道的身體奇怪的十大恐龍!
    你不知道的身體奇怪的十大恐龍!恐龍是遠古時的動物,它們長什麼樣,我們不知道,通過科學家的還原,我們大概了解到它們的模樣,究竟恐龍有哪些模樣,接下來,小編就帶你看一看身體奇怪的十種恐龍吧。秀頜龍已知的最小恐龍秀頜龍是恐龍家族中小巧玲瓏的種類,特徵與腔骨龍差不多。它的成年個體從頭的前端到尾的末梢,全長75釐米,軀幹部只有一隻母雞那麼大,無疑是恐龍家族中個體最小的成員,這種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滑齒龍海生恐龍滑齒龍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
  •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頭上長角的恐龍和犀牛一樣,頭上長著大大的角,可以防禦食肉恐龍的進攻。下面,和本期主題團一起看看頭上長角的恐龍有哪些吧?勝王龍具有一個低矮的圓角勝王龍(屬名:Rajasaurus)是阿貝力龍科食肉牛龍亞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印度,是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8.5米,臀高2.4米,4噸重,模式種納巴達勝王龍。頭部擁有獨特的額角。
  • 佛羅裡達冬天的鬣蜥,太難了
    屆時30-40華氏度(約-1℃-4.4℃)的低溫,可能會出現鬣蜥掉落的情況!請大家多留意天氣預報動態,做好保暖!」 根據氣象學家Chirs Michaels的說法,鬣蜥會在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身體僵直並從樹上掉落下來: 「在溫度降至50華氏度(約10℃)以下時,鬣蜥就會開始變得昏昏欲睡!再到40華氏度(約4.4℃)或者更低溫度時,它們體內的血液就會循環得很緩慢,以至於從樹上掉下來。」
  • 穿越侏羅紀恐龍科普互動展驚喜亮相,暑假就該這樣過!
    除此之外還有超級IP「恐龍主題」科普互動展閃亮登場自貢文旅X 時空龍騎士X 自貢恐龍博物館暑期聯袂矩獻「恐龍」主題科普互動展穿越密林探險一波神秘的恐龍勢力襲來回到一億六千萬年前龍騎士邀你遨遊侏羅紀恐龍樂園聆聽往昔霸主的咆哮,衝破的想像力室內超大空間,清涼爽快嗨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