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宛央女子」
每一個美得像妖孽的人都置頂了我
文:林宛央
— 1 —
因為對《大話西遊》系列和徐老怪的執念,大年初一那天去電影院看了《西遊伏妖篇》。
電影有明顯的徐克風格,一開篇就光怪陸離,眾生塗上胭脂,盡顯怪誕,師徒四人同樣滿臉不正經。一如既往的人非人,妖非妖,當然置諸於《西遊伏妖篇》,又有一種僧非僧,佛非佛的感覺,太有當年徐老怪經典作《青蛇》的影子。
一如當年,《青蛇》講述的並非是傳統的白蛇許仙戀,這一部由周星馳和徐克聯袂執刀製作的《西遊伏妖篇》也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打怪升級,更多的則是給觀眾展現了西遊途中的眾生百態:人性、妖性、佛性。
我在新年的漫天喧囂中,路過鬧哄哄的取經歷程。
這一場師徒四人的結伴同行,同路並不同心。作為《西遊降魔篇》的後續,上一部,周星馳把人間愛恨、人心寒暖揉進了玄奘一路悟佛,一路收徒的過程,私以為那是玄奘的故事。這一次,收了的徒弟,各有私心,放不下段小姐的玄奘與殺了段小姐的悟空,嫌隙漸生,最終和解,這是玄奘與悟空的故事。
《西遊伏妖篇》,伏的豈止是世間妖,更是驅魔師自身內心之妖。他們一路打怪,一路試圖放下過去,化解私慾,也許直到最後,他們才能明白,只有真正放下過去的人,才能取到所謂真經。
世間最難過的關,是情關,人生最難取的經,是曾經。
— 2 —
玄奘放不下往事,所以私慾難除。
因了當年,悟空殺死了自己最愛的段小姐,他始終心有怨念。無盡的取經途中,他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身為師父,需對徒弟負責,實則以自己的方式凌辱著悟空。明知天生地養的孫猴子最是桀驁不馴,驕傲叛逆,偏要踐踏他的自尊。
所以,玄奘命令悟空街頭賣藝,令他當眾表演,也令他當眾出醜。無數個夜晚,輾轉反側,他都會以悟空不聽師命為藉口,一鞭子一鞭子地抽打孫悟空的身體,罵著最難以讓人忍受的話語。
是為發洩。發洩滿腔恨意以及無奈,來緩釋那入骨的相思。
月朗星稀,微風吹起衣衫,他側身親吻悟空頭上那頂金箍,不無悽楚地說道:我想你。
是的,玄奘想念段小姐,那頂由段小姐貼身之物——無定飛環化成的金箍,是段小姐留給他最後的念想。
周遭寂靜無聲,玄奘立於山頂,靜默地雕刻著一尊佛,老天賜予他的成佛之路,真是寂寞啊。
這也是全影片中最讓我感慨的地方,再一次為徐克和周星星獻上膝蓋,前一秒緬懷愛和性,下一秒則以佛觀己心。也許成佛,無他,只能渡過自身小情小愛,才能修得人間大智大愛。
沙僧說:師父他放不下一個人。姚晨飾演的九宮亦說:大師你有點放不開,可是心裡有人啊。
成佛,需忘我,玄奘的西遊故事,無非就是學會忘掉過去,放過自己。放下,兩個字,如此簡單,卻是世上最難之事。
— 3 —
悟空同樣需要放下,有人說,悟空需要放下的執念是暴戾,然而,在我看來,悟空需要放下的是愧疚。
對玄奘的愧疚,對眾生的愧疚。
悟空以為自己殺錯人,從此虧欠終生。明明可以舍掉玄奘,卻又一路追隨,乃是因為內心認定自己欠了玄奘。
所以,他任由玄奘打罵、侮辱、哪怕內心憤怒,仍然努力克制。
人人都以為悟空害怕《兒歌三百首》、金箍,以及玄奘的如來神掌,所以不敢離棄。可是在周星馳的《西遊伏妖篇》裡,悟空卻摘掉了金箍,扔在地上,他對沙僧和八戒說:「我要你們知道,我身上的這些鞭痕,都是拜他所賜,我欠他的,早已經還清了,他欠我的,也不必再還。」
悟空始終是明白玄奘的。
那一夜,得知玄奘嗓子沙啞,唱不出兒歌,又從八戒口中聽得玄奘根本不會什麼如來神掌,悟空便開始追殺玄奘。最後,天光一線間,悟空放棄殺念,並非因為他真的懼怕玄奘那亦真亦幻的如來神掌,而是因為那一刻他下不了手,仍是對玄奘有虧欠,有不舍。
誰自認虧欠,便是自認了技不如人。悟空對玄奘的暴戾與柔軟,全繫於他對玄奘的那一點愧疚。
可是段小姐的分量太沉重,師徒二人都不願再提,所以,從未拿起,談何放下。
小善的出現,給了玄奘一個拿起的契機。當他對悟空說:「是不是我喜歡的女人,都要像段小姐一樣,死在你的手上。」這師徒二人,才真正擁有了和解的理由。
說不出口的傷,最痛,說得出來的虧欠,才有彌補的可能。玄奘和悟空始終不同心,是因為虧欠隱隱作祟,在心中埋下了難以逾越的芥蒂,只有虧欠被彌補,他們才能真正的達成和解,成為最好的同路人。
白骨精小善的出現,應該叫做回憶殺,她其實就是另一個段小姐,重新演繹故事,把回憶推至眼前,讓玄奘不得不拿起,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年的是是非非。
小善教會了玄奘如何拿起,對小善的寬宥和超度,又教會了悟空和玄奘,同時放下。
看似玄奘為師,渡悟空過取經之路,實則,悟空以及沙僧、八戒,途中的每一個妖孽,都在幫玄奘渡人生之路。影片最後,玄奘和悟空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才明白,原來放下之後,才有真正的輕鬆舒適。
— 4 —
玄奘是人,是佛,是眾生。
是佛渡我,還是我亦渡佛。
只能說,萬物相生,我們既是妖,又是捉妖人。
每一個人都和玄奘一樣,一邊殺死取經路上的妖孽,一邊驅除內心邪魔。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佛語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在自己心中,經書,亦在自己心中,吳承恩的西遊裡,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無字經書,不過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經書,是經歷。在經歷中超越自我,放下自我,即是無量修為。
放下執念,立地成佛。
《西遊伏妖篇》中的每一個人或者妖都有執念。沙僧的執念是被眾生誤解,從此不再信人,八戒的執念是被至愛所傷,從此耽溺情色,小善的執念是被惡者所欺,從此怨念難散。
大BOSS,九頭金雕亦有執念,她的執念,源於如來。影片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身邊的好友問我:九宮真人(就是九頭金雕)又不吃唐僧肉,為什麼要搞西遊那幫人。
也許,她回答如來的那一句:我跟在你身邊這麼多年,你從來沒有正眼瞧過我一眼。便是答案。
她以三尊如來,挑起悟空的恐懼與鬥志,也最終引得如來的注意,她想要的也許已經得到。至於其中緣由,不問也罷。
多少風起雲湧,群魔亂舞,不過都在一己執念間,執念生,怨憎生,執念滅,心魔滅。
人生最難取的經,是曾經,世間最難驅的魔,是心魔,渡人者需渡己,渡己者,亦渡人。但願,我們都能放下執念,放過自己。
- End -
宛央女子
[ID:Apple1990-kun]
微博:@林宛央 豆瓣:林宛央
一隻長得好看,深情又細膩的元氣少女。
代表作《時光深處,我心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