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影評,我不專業,僅從個人觀感出發。當然,大過年嘛,95%的觀眾看電影不就圖個樂呵,感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哪有心思去分析影片好不好。所以你們隨便感受一下。
看完電影《西遊2伏妖篇》,整體感覺不錯,無釐頭對白、橋段、背景音樂等充滿濃鬱的周星馳風格,結合精彩的特效以及整體在線的演員演技,都使這部電影讓觀眾感覺燃並快樂著,美中不足的是最後一點劇情讓我感覺節奏不妥,可能是我蠢吧,先來一篇影評。
(一)
先說「西遊」這個IP,從電影創作角度來講,近年各種層出不窮的相關題材電影讓人感覺已經快要拍爛了,其中電影質量參差不齊,有的也拍得好,但總會讓人感覺審美疲勞,中國的大部分觀眾對於《西遊記》的普遍期待就是看取經路上孫悟空如何打怪耍帥嘛。
但周星馳創作的「西遊」系列,又顛覆了大家的認知,重新以他的角度去解讀了《西遊記》。有人說從《大話西遊》、《西遊降魔篇》、甚至《西遊2伏妖篇》都是在惡搞,甚至暗黑恐怖,鏡頭血腥殘忍,毀童年。這我不認同。準確地說,應該是在原著基礎上的創新及突破,同時不破壞原著的故事、主旨脈絡。
《西遊記》裡描述的,本來就是一個妖魔橫行的世界,孫悟空本來就被描述的陰險狡詐、吃人、近女色。我們過去看到的一些老版《西遊記》,更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塑造出來的形象。在影視創作層面,周星馳對其改編的創新我認為是很好的,作為不斷成長的觀眾,我真不能也真替你不能忍受每年看的《西遊》都是那麼美好。
(二)
《西遊伏妖篇》雖然不是周星馳自己導演,但從對白到背景音樂都完全是周星馳的味道,加以徐克在特效、動作方面的養料,出來的電影已有基本的質量保證。之前盛傳小鮮肉演技會毀了這部影片,但整部看下來,然而卻沒有。每一個演員面對不同電影和導演都會有他不一樣的發揮,也會有一個演員比較適合的角色。
很多商業片、青春文藝片的出品製作團隊是根本不會考慮太多一位演員和角色的契合度多少,更多考慮的是人氣流量是否有收益保障,經紀公司為賺錢不管劇本是不是狗屎都會安排藝人去拍,背後還有更多影視圈的灰色關係。所以,可能吳亦凡、林更新過去在一些片子的演技不被認可,但起碼在《西遊伏妖篇》裡,是有所進步的。觀眾們可能忘記了,林更新在《三少爺的劍》裡演謝曉峰簡直是災難,吳亦凡在《夏有喬木雅望天堂》裡簡直就是面癱。
而這幾位演員都很好將片子對於角色的定位表現得很到位。觀眾可能會覺得,唐僧哪裡是這麼呆萌搞笑的?孫悟空在片子裡怎麼這麼拽?我覺得一部電影作品裡面,演員不是在按原著演,而是按改編過來的劇本和導演要求去演。我們只需要關心的是,他們在這部電影能否將角色演得與劇情融合,不出戲,以及導演編劇能否將人物形象塑造到位,就足夠了。
(三)
如果說《降魔篇》是玄奘的自度,那麼《伏妖篇》就是度人度己度妖。西遊題材的作品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認知價值、社會價值的解讀。
比如這兩部電影的劇情裡,沙僧是當年從河邊解救落水兒童被誤當人販打死的魚妖,豬八戒因為長得醜而被妻子和其情人用釘耙打死,孫悟空追求理想的自由及不羈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他們本性都不壞,沙僧妖身卻善良,有錯嗎?八戒人醜卻專情有錯嗎?悟空有能力本也不危害人只想逍遙自在做花果山美猴王有錯嗎?但他們的下場卻很無奈,導致怨念太深,以致害人害物。
這些人是否像足了當下社會的某些罪犯,因某些事生怨生恨,對社會加以報復,等到被處以法戒,才慢慢意識回頭無岸。現在社會很多人有了黑點,就再也上不了岸。人們不懂寬恕,也不懂度己。而在藝術創作的範疇裡,唐僧給了這些恐怖份子第二次機會。
電影裡妖和人都有醜惡的一面,周星馳把自己的理念以「兒歌三百首」般的童趣表達,去提倡人內心中的真善美。
(四)
在《西遊降魔篇》和《西遊伏妖篇》兩部電影裡,「愛情」都是貫穿全片劇情的一條主線。
影片有一句臺詞:「世間最難過的關,是情關」。愛情作為我們最偉大的情感之一,總是在用來作為各種標尺來衡量。譬如陳世美為了事業拋棄結髮夫妻,就被當成千古渣男永遠釘在恥辱柱上——言下之意你若放棄愛情,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有更高的理由,「事業」「前途」肯定是排在愛情之下的。詩人裴多菲有詩云: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愛情比生命更可貴,那麼什麼能超越愛情呢?——自由、民族等更高遠的信仰。周星馳的這兩部電影就是用愛情做一桿標尺,衡量出了偉大與更偉大,展現出了自我愛、超我愛、眾生愛。
但前作可以看到唐僧和段小姐從相識、相愛最終卻無奈的過程,這個過程起碼讓我可以感受到唐僧這個角色從不認可「男女之情的小愛」到「眾生之愛皆是愛」的思想升華,所以他承認了對段小姐的愛。
但《西遊伏妖篇》在愛情線上讓我感覺結局有些乏力,小善和唐僧在片中並沒有經歷多少,卻對唐僧起了愛,在前因上的敘述有點不足,也是為很多影評人表示失望的地方。
很多人對佛家思想的理解是一旦進了這道門,就要與愛情斷舍離。但人終究肉體凡胎,大愛之中怎能不包含愛情呢?只是當人要為了追尋比愛情更可貴的信仰時,就一定要度己,把「超我愛」升華到「眾生愛」。
電影裡面,唐僧並沒有放下段小姐的愛,影片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更接近平凡的出家人,這也是我很認可這部電影理念的原因。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放不下的人,既然放不下,就背負著上路吧。
這就是人生。年輕不成熟時,我們可能都會愛過不少人,但總會找到一個一生所愛,當你理解這種愛的力量時,卻已追悔不及,只能背負這種愛去繼續上路。我們也許會遇到跟自己內心所愛很像的人,但很多人理不清,又重新陷入幻覺。但影片裡唐僧內心很清楚,小善終究不是段小姐。《西遊伏妖篇》裡最後一句臺詞讓我有所觸動,唐僧對小善說:我的心裡,再也不容納不下第二個人了。
放不下,回不去,就放在心裡作為前行的力量吧。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周星馳+徐克,個人感覺影片整體不比星爺以往的一些電影好,甚至沒超過《美人魚》,但也超越很多同類的影片。豆瓣10分我打7.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