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當你沒錢沒人脈時,請不要做這2件事,不然只會更窮

2021-01-08 眼觀歷史書

人生中難免有許多挫折,在好的時候,我們會充滿喜悅,但在低谷的時候,我們難免會失去鬥志,一蹶不振。

逆境何時來臨?我們不能提前預測,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如果你自暴自棄,沒有人能救你。

作為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當你遇到逆境時,你必須停止做這兩件事,否則你只會越陷越深。

一、停止抱怨,改變你的氣場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稻盛和夫之所以這麼的成功,家境肯定是不錯的 ,必定是受過高等教育,但事實上,稻盛和夫的家庭非常的貧窮,他的成績也差,小升初兩次落榜沒有考上,大學畢業後,他不得不進入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工作……

他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前20年他在跌宕起伏中度過。後來,稻盛和夫又得了重病,然後突然意識到:「心不喚,則物不致」。原來,所有的不順都是他自己吸引過來的。然後他改變自己的氣場,不斷努力奮鬥,最終成為了擁有2家世界500強公司的老闆,還曾受日本首相邀請拯救快破產的日航。

因為,當我們充滿抱怨的時候,總會看到不順眼的東西,越來越多的負面能量會流向我們,各種壞事也會接二連三地發生。

因此,無論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及時調整狀態,停止抱怨,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讓自己的氣場轉為正能量。

二、不要逃避,面對困難,感謝逆境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鴕鳥心理」,它指的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就像鴕鳥遇到麻煩時把頭埋在土裡一樣。

但仔細想想,一切都發生了,誰也逃不掉,因為問題不解決,永遠是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有信心,不抱怨,不拖延,這些小困難是很容易解決的。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句臺詞:「All is well」。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未來負責,那麼一切都會更好!

就像在1979年的日本事件中,面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這種糟糕透頂的事情,稻盛和夫是什麼心態呢?

日本雖然曾經是一個親美國家,但是稻盛和夫在1979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公司內部發表了一篇文章警醒企業:如果有一天,歐美那些先進國家不再給我們轉讓技術了,我們日本企業該何去何從?

這一問題在當時起到了振聾發聵的效果,當時很多企業都享受著歐美國家的先進技術,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所以,稻盛和夫的這一發問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發問過後,稻盛和夫就為大家指明了方向:《賭在技術開發上》,這一觀點很明確,我們企業一定要做到「自主研發」!

這和我們中國現在的經濟立場不謀而合:有自己的技術,自主自強,才不怕別人的技術封鎖!

而後不久,美國果然加緊了對日本企業的經濟制裁,稻盛和夫靠著搶佔了科技制高點,帶著團隊躲過了這一劫,一舉躋身世界五百強!

世界五百強企業,在世界上總共只有500家,而稻盛和夫一個人的名下就有2家。不僅如此,馬雲一直以來運用的「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就是當年不遠千裡飛到日本去,和稻盛和夫先生取經帶回來的。

稻盛和夫信奉中國的佛教,所以他始終會讓自己保持平和、仁愛的心態。

60多歲時,即便查出身患癌症,這位老人也只是輕描淡寫了一句「哦,是癌症啊。」接著就做出了把財產捐贈給社會的決定。

而後,不知是不是這位老人一生的善舉感動了上天,通過手術,稻盛和夫治好了癌症,恢復了健康,至今他仍用自己的精神,回饋著企業家和社會。

馬云為了請教稻盛和夫的經驗,前後往日本飛了不下4次,只為和稻盛和夫說說話。回看稻盛和夫的生平,堪稱傳奇而輝煌的一生,無數人都想學習他寶貴的人生經驗。

在馬雲眼裡,不能放過任何和稻盛和夫交談的機會!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幹法》、《活法》《心法》三部曲,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沒有雞湯,全是乾貨。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讓你開竅,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避免做無用功。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變數,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創造價值,能看到優勢的人,才能具備成功者的思維,而《幹法》《活法》《心法》這一套書就能彌補你的思維短板。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沒錢沒人脈想翻身,這4件事不能做,要謹記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親。」你窮的時候,誰都不認識你,有錢的時候,你不認識的人都能跟你攀上關係,這就是現實。窮人想要變有錢,有錢人想要更有錢,所有人都在爭奪社會資源。稻盛和夫曾經就是無數窮人中的一員,但靠著自己的努力,逐漸擺脫了窮人的身份,成為有著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作為一個從苦難和平凡走出來的人,稻盛和夫在晚年時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年輕人:沒錢沒人脈想翻身,這4件事千萬不能做,做得多了,將來會越來越窮。
  • 稻盛和夫:人越是沒錢,越要逼自己做這3件事,財運自然會來
    然而他現在是人們公認的「經營之聖」:經營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京瓷和KDDI;創下了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將破產日航扭虧為盈的奇蹟。稻盛和夫曾經告誡當代的年輕人:如果你現在沒錢沒人脈,沒關係,逼自己去做三件事,財運自然會來。
  • 稻盛和夫:當生活不順的時候,請停止做這兩件事,不然越來越糟
    雖然我們不能阻止磨難的出現,但我們卻能改變自己的態度,讓自己克服那些苦難,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優秀的人。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就曾經說過:「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每日勤奮工作,這比什麼都重要。」稻盛和夫告誡我們:當生活不順時,請停止做這兩件事,不然只會越來越糟。
  • 稻盛和夫:沒錢沒人脈時,就去做3件事,別等中年以後才頓悟
    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喜歡上自己的工作」——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著名企業家,也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他一生創立了兩家企業,分別是27歲創立的京瓷,和52歲創立的KDDI,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人生不順時,請停止做這2件事,不然生活會越來越糟!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路途中,總會遇到坎坷和各種困難。稻盛和夫說,遇到不順時,不要做這2件事,不然只會讓自己一蹶不振,陷入深淵。因為經歷了太多不順,所以他更懂得抱怨沒用,只會放大問題,只有選擇接受,用平常心去看待,才會讓事情發生好轉。很多時候不是事情「屋漏偏逢連夜雨」,而是你自己覺得「屋漏偏逢連夜雨」。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件事上「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件事上「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稻盛和夫,想必很多人應該都認識,他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就連馬雲也曾屈尊向其學習,不恥下問,受益匪淺。稻盛和夫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一生傳奇,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功成名就,受到無數人的敬仰和尊重。
  • 世界經營大師的建議:年輕人沒錢沒人脈時,或可以考慮做這三件事
    初高中成績差,只考上普通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平平無奇。暗戀的對象喜歡別人……稻盛和夫在晚年也是將自己的創業經驗以及一些人生哲理記錄在書中,其中就有篇章中提到過:年輕人在沒有錢,沒有人脈,又不想要平庸的時候就去做這三件事情,在未來或許能夠翻身。
  • 稻盛和夫:當你不順時請停止做這2件事,別等跌入谷底才醒悟
    出生平凡,家業被戰火毀壞,得過肺結核,畢業遇到經濟危機找不到工作……他的一生好像起了一把爛牌,換成一般人估計這輩子都出不了頭了。但是稻盛和夫卻在一生中創立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他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告誡人們:「當你不順的時候,請停止做這兩件事!」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糾結3件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中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阿里創始人馬雲,而日本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是稻盛和夫,巧合的是,任正非和馬雲有一個共同的學習榜樣,此人正是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不敢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是無能的人,希望你不是
    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些稻盛和夫的成功法則,「越是無能的人,越不敢做這三件事」,希望對你能有所啟發。01不敢在「旋渦中工作」很多人無法成功的原因是,不敢於把自己置於工作的「漩渦之中」。原因在於他們對自己不自信,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沒錢沒勢,加上大環境不好,可能只能這樣草草度過一生了。這樣的想法是無能且懦弱的,在你放棄對成功渴望之前,你有沒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呢?如果沒有,那就不要放棄。稻盛和夫曾說:「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是用百米的速度去跑馬拉松。」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助者,天助之」。
  • 稻盛和夫:當你不順時,請停止做這2件事,很多人卻樂在其中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則處理好了順境和逆境的關係,然而他的一生並非順利,稻盛和夫的0到27歲,比普通人還要「悲慘」。雖然頂著這樣的不順和不幸,稻盛和夫卻實現了翻身,27歲時稻盛和夫創立了京瓷,並且在苦心經營下,京瓷進入了世界500強;52歲老驥伏櫪創立了KDDI,這家企業也進入了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去做這2件事,翻身不難
    每天都在工作中的人難免會抱怨,每天都是日復一日地做同樣的事情,努力工作本身就是累人的,這就像是被編好的程序,只能按部就班地按著那個節奏來走。這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把工作當成是工作,只是很短淺的看到了眼前。
  • 當你沒人脈又沒錢時,越要做好這3件事,才有翻身之日
    當你沒人脈又沒錢時,越要做好這3件事,才有翻身之日人沒錢的時候,不僅自己的生活質量會變差,生活狀態也容易變差,身邊的一些親人朋友也會離你更遠。只是因為你窮,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所以才會被人放棄。雖然說窮的時候,你更能看清身邊人的真面目,但是你窮的時候,你也沒有能力反擊別人對你的輕視。所以越是窮的時候,越要自己鼓足勁,改變自己,讓別人因自己對你的輕視而後悔。但是想要翻身並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對於窮人來說,因為窮人資源比較少,在發展的路上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更少了。所以想要翻身只會更加困難,更別說,窮的時候連自己的親人朋友都離自己而去,沒有人脈的幫助,只會難上加難。
  • 稻盛和夫:當你沒錢沒人脈時,牢記「賣紙袋」思維,將來有望翻身
    賣紙袋思維稻盛和夫出生平凡,父母都是小學文化水平,是底層工人,稻盛和夫上初中的時候,他家裡做起了賣紙袋的生意,父親負責做紙袋,稻盛和夫負責賣紙袋,起初稻盛和夫選擇在街上兜售,結果效果不佳。稻盛和夫的信心雖然受到了打擊,但是也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把這些紙袋弄出去。
  • 稻盛和夫:當你不順的時候,這兩件事不要碰,否則可能越來越糟
    同樣面對挫折和苦難,稻盛和夫展現出了不一樣的處理方式,終獲不一樣的人生果實,他給當代人兩條忠告:「當你不順時,這兩件事不要碰!」早知道早受益。一、停止抱怨,改變心態稻盛和夫的0到27歲都很不幸,有一次他得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那天深夜他頓悟:「心不喚,物不至」,我們所經歷的幸福、愉悅、苦難和煩惱都是由心而生的。後來稻盛和夫開始接受生命中的苦難,以平常心來看待問題,和抱怨說再見。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視稻盛和夫為自己的偶像,曾在公眾場合表達對稻盛和夫的敬佩之情,說:「你們不了解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為什麼稻盛和夫會說出這樣的言論呢?答案也許可以從稻盛和夫「賣紙袋」中得到。賣紙袋思維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上學時代,因為一場大火燒毀了家裡面的所有的家當,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稻盛和夫看見母親在那兒獨子的流淚,因此,在心裏面暗暗的發誓,再也不能讓母親流淚了,於是,稻盛和夫想到了一個主意,他家這邊紙袋緊缺,所以便跟父親商量了一下做紙袋生意,父親負責生產
  • 稻盛和夫:年輕人,當你特別不順迷茫的時候,記得去改變這3件事
    稻盛和夫曾給年輕人提出這樣的忠告:當你落魄,撐不下去之時,就去做這3件事,翻身不難!1.與其等待喜歡的工作,不如想辦法愛上現在的工作人在剛接觸一個行業時總會考慮兩點,首先是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個行業,其次是薪資情況。
  • 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很快,稻盛和夫找到了一處黑市,裡面的叔叔嬸嬸們買下了他的紙袋,有些好心的阿姨還讓他把紙袋放在店裡,幫他代賣。稻盛和夫有了固定的銷售市場和消費者,有了資金流後,他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他把自己的紙袋推銷給附近的小賣鋪,便利店和批發商,還承諾會生產出他們想要的紙袋樣式。比如會按照一個裝蛋糕的紙袋大小和樣式,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紙袋。剛開始很難推行下去,稻盛和夫處處碰壁,沒人願意相信他這種銷售方法。
  • 稻盛和夫:當你快熬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2件事,重燃你的鬥志
    稻盛和夫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傳奇,可是很多人都不認為他是商人,而是將他歸於哲學家的行列,因為他在商業上的理念就是人生成功的理念,被很多人推崇。稻盛和夫曾說過:如果你遇到困難覺得自己熬不下去了,就去做這2件事,可以幫你燃起你的鬥志。
  • 稻盛和夫:當你快熬不下去時,不妨去做3件事,助你重燃激情
    稻盛和夫一直以來都被人稱為「經營之聖」,同時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手握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當年曾三次拜訪過稻盛和夫,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曾公開表達「面對稻盛和夫我是慚愧不如的」。現年已經8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曾說,當你熬不下去時,不妨去做3件事,助你重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