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醫美電商平臺的公眾號,在你第一印象中是什麼樣子?會不會是充滿了看不懂的術語、廣告和案例,以及醫院的介紹?
然而,有一家醫美電商平臺的公眾號,不僅內容清新亮麗、專業而受追捧,更是比王思聰還「為娛樂圈操碎了心」,各種出現在熱搜榜上的明星,都能被它深挖出與整形的點點牽連。而這家公眾號,深受廣大女性歡迎,讀者從少女到媽媽們遍布各個年齡段,擁有80萬粉絲的他們還是醫美行業唯一衝進自媒體500強前100名的公眾號——它真的是個醫美企業公眾號嗎?
是的,沒錯,它就是醫美信息服務平臺新氧的公眾號。而致力於塑造企業品牌勢能方法論的傳播管家今天就要來深度挖掘一下新氧新媒體成功的背後——到底是哪些人和什麼方法才做到的。
這是一份成功新媒體的絕密檔案,一般人我才不會給他。
成就:2015年4月至今,微信粉絲從2000漲到80萬。
吸引了80萬讀者的幕後創作者——新氧的新媒體運營總監王貝和幾個90後萌妹子
內容推送:
1.早期:早期新氧的新媒體計劃只是打算在App上線時,同步做一個微博和微信,當時微博和微信的名字叫做整形真人秀,塑造成一種整形達人的感覺,內容通常是給大家介紹一些韓國的整形技術以及相關文化。
2.後期:當團隊人數從1個人上升到3個人時,內容的形式也開始多樣化。包括微信、微博以及每周兩個視頻內容的製作。新氧的自製視頻節目叫做《新氧明星整形教室》,專業技術流分析明星整形;另一個視頻欄目是《新氧一周整聞播報》,這部分內容以串聯一些娛樂熱點與整形相關的話題為主,類似於娛樂播報。這兩檔視頻節目經常被各大視頻網站推薦,播放量過億,為APP和公眾號都有不俗的導流。
新氧的微信公眾平臺
團隊人數:最早2個人,目前10個人,全都是90-95後不等、喜愛明星八卦、吐槽能力強大,愛美的萌妹子,幾個人輪流負責微信、微博以及每周兩個視頻內容的製作及運營。
新媒體人員標準:文筆要有新媒體風格,具有個人特色。更重要的是,新氧的新媒體內部有一個人設,叫做Miss Young,她的設定是毒舌、女王,又熱衷整形。每個人寫東西時都要根據Michelle的風格來拓展,並展現她的性格,其中網絡語言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新氧的新媒體團隊90後非常多,這些小姑娘平常的最大愛好也都是八卦、追星,她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分Michelle,合起來則是一個被80萬粉絲追捧的Miss Young。
組織框架:每周選題會,每天上午交流當天熱點、新聞。每天推送5-6條原創內容,話題基本圍繞明星整形、娛樂八卦等等流量極高的內容。文風、排版要統一化,順應品牌人設去寫,要讓形象明確。每天的內容形成後,會開小會對標題、摘要等做調整。帶著明星的標題比不帶著好,使用刺激性詞語,體現強烈對比、網紅扒皮話題等等會有效提升打開率。
受眾:新氧的內容受眾跨度非常廣,以女性為主,但從少女到已婚婦女都有,道理也很簡單,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加上多數女性天生對明星娛樂話題毫無抵抗力。
2C如何吸引用戶:找到用戶的痛點,幫助他們。像Keep一類的健身軟體主要針對的用戶一是減肥人群,二是健身愛好者,也就是說身材是他們的痛點;新氧的用戶痛點就是想要提高審美、變美的人群,同時用娛樂八卦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2B如何需要用戶:面向醫生,考慮美容和整形醫生的痛點。
一個由張栢芝引發的新媒體長成事件:
輸出目標:把控新氧的調性和價值觀。在內容獲客方面並沒有在新媒體上大面積嘗試,主要目標還是通過優質內容來建設新氧的品牌影響力,用內容來擴大品牌影響力。
爆發點:在還只有幾千粉絲的時候,新氧的新媒體負責人無意中看到張栢芝幾張年輕時的照片後,寫了一篇文章叫做《那麼美的張栢芝,人生本不該這樣》,感嘆紅顏易老,時光不再。沒想到的是這篇文章當時一下子火爆了朋友圈,閱讀量瞬間達到70多萬,並且很快破了百萬。在當時只有幾千粉絲的情況下,百萬量級的傳播速度讓她們非常震撼,於是開始思考明星熱點與新氧內容結合的可能性,畢竟整形科普內容比較枯燥也比較垂直。而明星的臉,每天都出現在觀眾眼前,他們也曾醜過,也有從醜到美的過程,整形的話題也經常圍繞在明星周邊。由此,新氧的內容定位也垂直在了明星整形這一領域。
《那麼美的張栢芝,人生本不該這樣》
風格塑造:主要扒明星整形,基本上就是隨時隨地跟熱點。上午一個明星出現在熱搜,下午他的整形歷史和相關八卦就會在新氧的內容中出現。固定的欄目也有,比如網紅研究中心,以及整形相關知識的科普欄目。娛樂八卦只能吸引粉絲來圍觀,但真正要突出品牌調性,相關乾貨是必不可少的。在內容分配上,除了科普欄目由專人負責,其它內容根據每天的選題自行分配。
推廣方式:從來沒使用過付費推廣,最開始使用過群推,公眾號互推。現在則更多使用單推,找調性相似、用戶相似的公眾號各自製作相關文案單獨互推,效果也很不錯。
推送規則:欄目沒有限制、根據熱點隨機應變;工作日推送時間為7-9點,周末並不固定。新氧的粉絲活躍度很高,團隊曾經嘗試過在不同的時間段推送,對於閱讀並沒有影響。
媒體矩陣:新氧在其它平臺上嘗試的分發內容,QQ公眾號、今日頭條、企鵝號以及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效果最好,一篇文章在QQ公眾號的閱讀量能夠達到200萬。目前新氧的新媒體團隊在做內容分發時會針對不同平臺修改標題、篩選合適內容進行分發。微信訂閱號、視頻營銷與導流的比重在整個矩陣中要佔到較高的權重,微信是其它所有平臺的內容來源。
新媒體對獲客的幫助:對於獲客幫助來講,公眾號更多的作用是幫助App導流,讓更多人下載了App,獲客方面依舊以電商為主。
要做好新媒體,必須要有:熱情、激情、堅持
新氧的新媒體運營總監王貝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和小夥伴們成功把新氧的新媒體內容數次推上新榜榜首。對於做新媒體內容,她感觸最深的是:對所做事情的熱情以及對熱點的敏感性,這兩者決定一個自媒體是否能獲得大家的肯定。新氧的內容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新聞熱點的追蹤非常迅速,並且擅於舉一反三,給人帶來不一樣角度的觀點。比如王寶強離婚的新聞是在半夜發出,新氧第二天早上就製作好了相關內容,除了全程回顧,還有對馬蓉整形的扒皮內容。現在新媒體人都知道去迅速跟熱點,但要想真正利用好熱點,還要有能力判斷這個熱點自己能不能跟上、是否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同時做新媒體人對閱讀數和粉絲要有激情,這種激情體現在對數據的敏感性上。做好新媒體的核心是對內容的敏感和激情,能引起別人轉發欲望的內容,還是有趣的、有用的、和能提高讀者逼格的內容。朋友圈轉發的欲望背後是展示欲——「想讓別人看到這樣的自己」。在引起他人轉發之前,寫完後先要問問自己願不願意轉這篇文章,而轉發的欲望,就來源於輸出的文章中有沒有觀點、價值觀。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堅持,沒有堅持,這份乾貨滿滿的檔案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