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真是傀儡?日本公開一份絕密檔案,揭露一位不一樣的末代皇帝
在中國古代,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受到了無數人的羨慕,實際上,有些皇帝從出生開始,比如說漢獻帝便受到種種勢力的制約,實際上也有著自己的無奈。從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開始建立第一個王朝,再到1912年最後一個王朝清朝頒布《清帝退位詔書》,中國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
清朝的末代國君溥儀,也因為自己波瀾起伏的一生,而受到了歷史學界廣泛的關注,他大部分人生,始終都是寄人籬下沒有實權的人,在當時中國錯綜複雜的背景下,成為了各個勢力所利用的工具。
溥儀最為詬病的,要屬於接受日本的邀請,來到「偽滿洲國」擔任皇帝一職務,在1932年3月1日,日本複製溥儀復闢,正式籤訂了《日滿協議書》,這也使得日本分裂中國的陰謀,又更近了一步。
溥儀並沒有任何實權,因為和日本人的蜜月包括了「滿洲國的治安維持以及國防委任於日軍,中央地方的官署也要任用日本人,他們的選任解任還需要獲得日本關東軍的承認」。由此可見,溥儀的「皇帝」名號是名存實亡的。
那麼溥儀真的是一名任人操控的傀儡嗎,實際上日本外務省的一份絕密文件,揭露了一個不一樣的溥儀。
日本的中田整一曾經是nhk電視臺近代史的製作人,在進行二戰題材的屈才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和歷代關東軍司令官一份叫做「絕密會見錄」的文件,這份聞見錄一直由擔任溥儀隨從的翻譯林出賢次郎所記載,堪稱是偽滿洲國的最高機密,裡面包括了溥儀比較隱私的個人生活,其人事對立,關東軍對「滿洲國」的操控等眾多敏感問題,而溥儀對於林出賢次郎,也是十分信任,對其毫無保留,因此在中田整一書中,看到的溥儀,是比起《我的前半生》中更為真實的一個人。
在這份資料當中,溥儀實際上曾經非常痛快地承認:「在日本公館裡住了些日子,到了天津之後,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是我將來復闢的第一個外援力量… …我拉攏軍閥、收買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見效之後,日本人在我的心裡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而等到日本關東軍侵佔東北,溥儀被迫和日本籤訂種種沒有主權的條約,他自己也感到十分的屈辱,但是迫於自身實力條件有限,從而無力對抗。
事實上,溥儀也做出過一些努力,比如巧妙地利用日本關東軍部和日本政府之間的矛盾,從中獲取自己的權力,並且在訪問日本東京都,會見天皇的時候,也沒有忘記為自己對偽滿洲國權力進行索求。而在這些鬥爭徹底失敗之後,灰心的溥儀在1940年,甚至還想寄託於拉丁美洲薩瓦爾多共和國的力量,想要逃亡美洲,結果消息敗露之後,為此日本還和薩瓦爾多斷絕了外交結盟關係。
以上的種種,說明溥儀還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然而他的很多觀念,帶有明顯的不成熟,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也很難打破這個趨勢,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溥儀的皇帝夢,也徹底被擊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