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這部電影,時間可是距離我們很久遠了,畫質和一些細節都不太完善,但是這部電影的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因而被現在的影視公司用更先進技術將其進行修復,使得這部電影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出現在觀眾的面前。
這部電影是唯一一部在故宮太和殿內拍攝的電影。
要知道,故宮很早就被列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很多拍攝歷史片的影視劇都不被許可以故宮為拍攝地點,防止對故宮的破壞。由此可見這部電影是具有多高的價值。
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為了還原當時的景象,處處留心,連一些很小的細節也不放過,動用了很大的人力物資。
在這部電影中還邀請的了中國的人民解放軍戰士來出演一些角色,就是為了使得這部電影更加真實。
沒錯,這部電影就是《末代皇帝》
那麼這部動用如此大規模的電影,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和同類型的電影相比,這部電影又勝在哪裡,值得後人重新修繕將其上映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講《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吧。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在1987年10月23日於義大利上映,後在2015年6月,《末代皇帝》這部電影的修復版在中國正式上映。
這部電影第一次已經上映,就獲得了不少的獎項,如: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工獎、最佳剪輯獎、最佳原始音樂獎等九個獎項,可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之高。
這部電影是由尊龍、陳衝、鄔君梅、彼得·奧圖等主演,或許大家現在已經聽太多當紅小生的名字,對這些老一代的演員並不是太熟悉。
但是這些前輩的演技是不容置疑的,正是由於他們的出色演技,將電影中大大小小的人物演活了,使得觀眾看著他們的故事,懂得每個人物的故事,全身心投入到這部電影中,演員的選擇是這部電影成功的一大主要原因。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
溥儀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登基當皇帝了,這個看似無限榮耀的身份,卻將溥儀的一生緊緊束縛在諾大的紫禁城中,小小的孩童哪裡懂得什麼治國的大道理,溥儀知道的只有和太監追逐嬉戲玩鬧,逗著蛐蛐。
可是當時的情形卻不允許他這樣,他一點一點長大,快樂卻越來越少,他努力地想將這個國家治理好,卻又有著無能為力的悲傷。
他甚至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保護不了,他保護不了自己的乳娘,保護不了自己的妻子,也保護不了自己的國家,溥儀在城門上斯心裂分的哭喊,想讓城門打開,可是城門依舊緊閉著,從此他的心門也緊緊的關上了。
溥儀三次投降,又三次登基,當日本人的傀儡皇帝,被勞動整改等。
他曾經受過四萬人的朝拜,也在被關監獄時想過自殺,電影的最後,溥儀經過十年的勞動整改後,買票進入故宮,再次坐在自己的龍座上,告訴來參觀的孩子,那個寶座曾經屬於過自己,不信,你看 ,還有這隻誰也沒發現的蛐蛐……
看到電影的結尾,大家不免紛紛落淚,其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很多的問題是當時就遺留的,溥儀沒有錯,憑著他一己之力,又怎麼可能將已經支離破碎的中國拯救呢?
他也只不過是歷史的一個犧牲品而已,電影以溥儀的個人遭遇,反射出當時的整個中國處於多麼艱難的背景。
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說:
「要是我對溥儀沒有同情,我也就不會拍攝這部電影了」。
在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的鏡頭中,沒有那些讓觀眾打心底裡恨得牙痒痒的人物,即使是再令人憎恨的人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都會給他們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也的確是這樣,要是沒有一切迫不得以的原因,誰又會願意去做一個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