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有一部「都挺好」,更絕望

2021-02-14 獨立魚電影

今年的第一部爆款劇,非《都挺好》莫屬。

大結局收視率高達3.4,創下浙江衛視三年之最。

加上江蘇衛視,收視率破 6

兩臺同播的最高市場佔有率達到了30%。

今年以來,也就春晚可以與之匹敵

看來,蘇明玉的處境,讓不少人感同身受。

最近,同屬儒家文化圈的島國,出了一部日版《都挺好》,也是重男輕女之下的家庭悲劇。

但是,更現實,更黑暗——

《絕叫》



看海報底部,WOWOW出品。


熟悉日劇的觀眾知道:穩了

 

作為日本第一家收費民營衛星電視臺,WOWOW出品的劇集,以製作精良,口味獨特著稱。


大尺度,毀三觀,力求帶給觀眾與大眾日劇截然不同的觀看體驗。


這部《絕叫》,也毫不令人失望,豆瓣評分 8.2。



不過,魚叔還是覺得低了。


要我給,就是五星


甫一開始,就是高能


作為大女主劇,女一號鈴木陽子開場就掛了


當警察發現她時,屍體已經被家中的十一隻貓,啃咬得面目全非。


而在吃完主人的屍體後,這些貓也餓死了。


從現場判斷,女主死了兩三個月了。



儘管死狀悽慘,但在警察們眼中,卻不是什麼懸案。


因為孤身一人的中年婦女,在家中意外身亡,時有發生。


這種死亡方式被稱為「孤獨死」。


在日本愈發尋常,隨手一搜,就能找到上百萬條新聞。



每一起「孤獨死」的背後,都是一個無依無靠的靈魂,以及殊途同歸的悲哀人生。


隨著警方調查的深入,女主的身世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鈴木陽子出生在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中,從小就是個存在感稀薄的角色。


成績普通,寡言少語。


再加上有個「神童」弟弟,不管是家人還是社會,目光都集中在弟弟身上。


尤其是母親,每天總是對小兒子念叨著:「媽媽的未來就靠你了,你可不能變成姐姐那種廢人。」



雖說父母的偏愛令人喪氣,但在弟弟的光輝之下,逆來順受慣了的陽子,也本可以度過一段安穩的人生。


然而,承載了全家人期望的弟弟,卻因為壓力過大,在一次考試成績退步後,就選擇了自殺。



自此之後,陽子的噩夢開始了


母親整日以淚洗面,一心念叨著亡子的名字,抱怨為什麼死去的不是陽子。



向來懦弱的父親,愈發沉默。


最終暗中抵押了房子,捲款逃離了這個灰暗的家庭。


徹底心灰意冷的母親,決定回老家與親戚一起生活,留下女兒自生自滅。



驀然間,陽子發現,天下之大,卻已然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處。


思前想後,最終決定離開這個只有痛苦回憶的家鄉,前往東京打拼。


然而她的「東京夢」很快就面臨破滅。


只有高中學歷的她,無法應聘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只能掛靠在勞務派遣公司名下,從事接線員一類的底層工作


工作辛苦不說,工資更是低到連日常開銷都負擔不起。



就在即將陷入絕望之際,一家保險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陽子成了一位保險推銷員。


在前輩的口中,這份工作要求不高,收入不菲,還能實現自我價值,符合陽子的一切理想。


然而,實際進入公司才知道,這是個比起社會本身還要殘酷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在這個唯成果論的保險行業裡,要是有前輩那樣流利的口才與高超的煽動技巧,自然是不愁吃喝;


但對於陽子這種生性木訥,一個月賣不出一份保險的人來說,工資甚至還不如上一份接線員的工作。


迫不得已,在營銷部長的誘導下,陽子開始用盡各種旁門左道,試圖維持自己的銷售額。


一開始,是現實裡再常見不過的,向親戚朋友「下手」;



然而這樣僅僅能維持一兩個月罷了。


人脈用盡了,那就只能自己上了。


她向自己購買各色保險,用所謂的「自爆營業」,創造「虛假繁榮」;



不過,這樣飲鴆止渴終究只是權宜之計。


最終,陽子還是領悟了那個「禁忌」手段——


通過出賣肉體,換取客戶籤約。



無所不用其極之下,陽子的生意終於有了起色。


面對如此「骯髒」的自己,她不是沒想過逃離;


然而老家突然傳來消息,母親被親戚趕了出來,住進了養老院。


養老院的院長催促陽子墊付住宿費用,母親卻一臉不屑:「養我?就憑她?」



「啊,要是我那優秀的小兒子還在多好,一定不會讓我變成這個樣子。」


兒時的陰影又一次湧回眼前,陽子心中壓抑多年的怒火,瀕臨爆發。


她多想質問面前這個生她養她,卻又毫不愛她的女人,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才要遭受這種怨恨;


她多想拋下一切倫理道德,把眼前這一切砸個粉碎,逃回自己的小世界裡去。


最後,陽子還是申請了貸款,讓母親留在了養老院。



看到這裡,魚叔心中只有一聲嘆息。


《都挺好》裡面,女主角蘇明玉也面臨過類似的問題,但她的解決方式卻無比簡單粗暴:


有問題?沒事,打錢。



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絕大多數問題,都是錢的問題。


而這也是《都挺好》的最後,明玉辭職回家照顧父親的結局,看起來那麼愚蠢可笑的原因之一:


既沒有工資收入,也沒有專業護理知識,明玉憑什麼能看護好一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呢?



靠「愛」?


更不用說,對方其實根本就不愛自己呢?


比起《都挺好》裡極度虛偽的和解,陽子的狀態才是這樣破碎家庭中現實的一面:


我們彼此厭惡,卻總是被命運綁在一起,無法逃離。


無論如何,一向溫柔的陽子最終還是做出了沒有選擇的選擇。


然而命運卻不會因為一絲溫柔而善待你。


一步步誘導自己邁入深淵的部長,被別人舉報下了臺;


而空降的新領導早已聽聞陽子的劣跡,將其開除。



陽子的官方記錄就到此為止,下一次再出現,就是這次的「孤獨死」了。


這麼看下來,簡直就是「被嫌棄的陽子的一生」。


      


許多人可能感到訝異:


日本的社會福利不是很好嗎?


是的,但那大多都是對公司的正式員工而言的。


一個驚人的事實是,日本目前的貧困率達到了 15.7%,每年還以 1.3% 的速度不斷增長。


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愈發嚴峻的社會階級固化。


大學畢業,找個好公司,成為正式員工,就有很大概率過好安穩的一生;


然而一旦一步走錯,在嚴酷的就業競爭中被打倒,就可能像陽子那樣,經歷斷崖式的下跌,最終淪為社會的「棄民」。



根據 2018 年日本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日本婦女就業率達到了 70%,看起來是個喜人的數字。


然而其中的六成,是派遣工或打工工作者


這些人的工作並不穩定,有的甚至連合約也不籤,社會保障自然無從談起。


另一方面,這些工作也往往都是些重複性極高的體力勞動,根本談不上提升自己。


於是更加找不到正規工作,等年紀大了,自然會被更年輕的競爭者取代。


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女性,迫不得已走進了紅燈區


從「社會」上消失的陽子,也走上了這條道路。



平時,化名「麻裡愛」在外面出賣肉體,強顏歡笑;


回到家中,曾是牛郎的男友過去極盡溫柔,如今卻只會惡言相待,家暴不斷



甚至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也會被路上的黑幫老大洗劫一空。



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不如一死了之。


陽子的心中,不時閃過這些念頭。


但是反正是死路一條,不如向這個社會,發出復仇的怒號:


攔下了搶劫自己的黑幫老大,陽子提出了一個冷酷、殘忍而誘人的提案:


和我合作,一起賺個一億日元怎麼樣。



她的計劃是:騙保


曾經在保險業工作的經歷,讓她十分清楚其中的門路與漏洞,最終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案:


先偽造男友的籤名,與其「假結婚」;



再以丈夫的名義購買人壽保險,受益人自然是:自己。



最後,由黑幫老大出人,假裝意外撞死「丈夫」,掏出賠償金達成諒解——當然,這錢不過是左手倒右手。



輕輕鬆鬆,一億到手。



在陽子的戶籍紀錄上,她結了三次婚,三次因故離異


三億日元。


最後,面對已經愛上自己的黑幫老大,陽子卻設下陷阱,將其殘忍殺害,捲走三億日元獨自逃走。



寫到這裡,各位魚友想必也早就猜出,開頭的死者可能並不是陽子。


而是被她用來偽裝身份的替罪羊。


其他一切指向陽子身份的線索都被消滅,其中也包括她的母親



一代惡女,就此完成


這就是陽子對社會的最終報復。


這,就是她的「絕叫」


在冷酷地完成這起「完美犯罪」時,陽子會不會詰問自己,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呢?


可能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錯誤吧


母親毫無緣由的怨恨,成為了她一生的夢魘;



保險公司的前輩、上司、男友……都只用一些虛偽的笑容就抓住了陽子的心,引領她義無反顧地奔向深淵。


究其一生,她追尋的都是在家庭中從未得到過的,一絲絲溫柔與愛。


本劇改編自葉真中顯的同名推理小說。


作為新興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家,葉真中顯的首部作品《失控的護照》就奪得日本推理文學大賞新人賞;


這部《絕叫》是他的第二部長篇,甫一推出,也引發轟動。



顧名思義,「社會派」推理小說,關注的大多是已經成為社會問題的現象與案件。


《絕叫》所關注的,和《都挺好》一樣,都是「原生家庭」。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傳統家庭的權力關係,與現代生活理念的矛盾,是東亞三國都逃不開的難題。


蘇明玉為了逃離家庭,奮起反抗,最終拼搏出一個絢麗的人生。


結果卻在最後,被編劇拖回了一度逃離的深淵


陽子被迫背負上了一生的夢魘,不斷沉淪。


最後自絕於社會,才最終卸下了這副重擔。


無論哪邊,都是一出慘劇


而破局的方案,中日兩邊的編劇,似乎都找不出。


但魚叔想問的是,為什麼總是只有孩子們被質問,被要求解決方案,最終「被和解」?


面對這樣難解的困局,始作俑者的「蘇大強」們,不才是應當反省的一方嗎?



最近上海十七歲男孩縱身一躍,跳橋身亡,就被許多網友看作,惡劣的原生家庭導致的又一起慘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更應該抱歉的,是他們愚而不自知的父母。

-end-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劇「都挺好」竟然是一部美食劇?
    一千個吃瓜群眾眼中有一千種「都挺好」。
  • 《都挺好》何止是一部電視劇?簡直是中國家庭的裝修指南!
    必然是《都挺好》這部劇!「今天也是被蘇家人氣死的一天」「蘇明成混蛋!」
  • 什麼「都挺好」?明明是沒出息!
    能確定到場的,快添加tcdy009報名,或者在吐槽電影院後臺回復「調音師」報名,讓我們一起「腦暴」電影院!其中,話題度最高的媽寶男——蘇明成,幾度被罵上熱搜。從前被自己瞧不起的妹妹,如今和自己一樣拽了。不服。
  • 傅珮嘉《絕望元年》比《絕》更絕 黃偉文重現19年前「垃圾」經典
    不論名字「如何地轉」,事業如何遇到難關,她都非常豁達,她說: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一切能夠重來。只有一樣,我永遠不想重來的,便是選擇了音樂這條路。而對於改名,她又說:藝人有藝名很正常,喜歡我的歌迷是喜歡我的音樂,音樂做好了就好了,而且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名也蠻好玩的!
  • 「DOU挺好2020」這裡有場免費liveshow等著你的加入!
    為了和用戶共同見證「直播」帶來的改變,抖音直播推出「DOU挺好2020」活動,於12月3日-12月7日在線上率先點燃熱潮,1.6w名用戶積極響應,通過發布話題視頻,說出了自己和抖音直播的故事。  線上直播活動雖已結束,但抖音直播的狂歡仍在繼續。
  • 《都挺好》明明不好,卻為何挺好的?
    前天《都挺好》殺青,劇評很多,劇中人物性格和重男輕女現象以及更多,都被寫透了,有稱讚本劇揭開原生家庭傷疤,也有批評其「爛尾」的。我倒認為《都挺好》挺好的,單從人物演技來看,這部劇值得高分,且爛尾不爛尾,看你怎麼看。你或許可以把結局看成是主角的回憶,也可以看成是主角的幻想,兩種視角,帶來的效果是不同的。但前面也說了,網上文章內容豐富,我就不重複了。倒是覺得,如果此劇可以寫出作為兒女的無奈而並非單單是女兒的無奈,或許會讓我們離原生家庭帶給子女的「傷疤」更近。
  • 《都挺好》蘇家三兄妹的家就是一部中國中產進化史啊
    //房子也都挺好啊//熱播劇《都挺好》雖已完結,但依舊擋不住帶來的熱度,過去是沒幾天就能上一次熱搜的節奏。你瞧瞧,進門入玄關後,左側「吊櫃」+「掛鈎」+「儲物式換鞋凳同樣,客廳,也是利用一整面的電視牆的2個「立櫃」+1個「矮櫃」+2塊「小擱板
  • 《都挺好》:中國式家庭的扎心圖鑑
    題圖:《都挺好》最近,知乎君的同事小李迷上了一部國產劇,開始經常失眠。小李說,睡不著,倒不是因為追劇到半夜,而是被三個男人氣得無法合眼。愚孝、以愛之名扼殺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家庭關係的失衡這幾種問題,在《都挺好》蘇家三兄妹的關係、蘇母和蘇父的關係上都存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最可怕的不是這些問題本身,而是這種問題家庭會「遺傳」,就好像鬼打牆一樣會循環會輪迴。最新一集中,明成和朱麗離婚是劇情的重要轉折點。
  • 「挺好Ci·22點22」日料篇
    上一期「挺好Ci·22點22」炸雞篇 發出後,我們收到了來自 四面八方 的好評和鼓勵 (鼓掌👏🏻)那麼這一期,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一種 精緻 卻又 接地氣的美食———— 今天「挺好Ci·22點22」就來為大家推薦幾家杭州的日料店吧~御牛道作為杭城的老牌日式烤肉,成立至今已有12年了。而且!幾乎各個商區都有分店!!作為主打日式烤肉的日料店,肉🥩當然是首選啦!!
  • 《復仇者聯盟3》結局很絕望?那是你沒看過更絕望的
    這個結局也影響了系列第三部的開頭,蝙蝠俠犧牲了自己的聲譽才挽回了哥譚市的希望。他也從此一蹶不振,面對貝恩的時候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如果說滅霸一個可以摧毀物質世界的大反派,那麼小丑就是一個可以摧毀精神世界的大反派。
  • 【年度回顧】今年「漫畫改編劇」真的超級夯,那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呢?
    今年播出的幾部「漫改劇」真的都話題性十足,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呢?
  • 今年的「最美表演」,看他們
    如果今年不選他,也極不合理,當前共有三部作品,同時霸佔銀屏,還都是高配置的大製作。有人直接說,2017年是黃軒年。他的下一部電影是曹保平的《她殺》,又集郵了一位優質導演,真讓其他85後男演員咬牙羨慕。可是再看電視劇,搭檔AB演《創業時代》,搭檔陳喬恩演《天蠍》,我真希望你軒,還是別埋汰自己了吧。
  • 《趣味遊戲》絕望到極致!這部「變態電影」實在是...
    導演麥可·哈內克是奧地利著名的編劇,他的作品一貫以「殘忍、赤裸」的風格著稱。他在第65屆坎城電影節中斬獲金棕櫚大獎的作品——《愛》。故事中並沒有觀眾們期望的「白頭偕老」的浪漫套路,而是呈現人生末期被病痛摧毀殆盡的愛情殘骸。
  • 「安心事件」失愛將黃心穎 TVB今年離巢女藝人還有這幾位…
    《牛下女高音》(電視截圖)TVB近年多位資深演員及一線花旦因各種相繼離巢,包括佘詩曼、胡杏兒、鍾嘉欣、岑麗香、一直都處於「大量失血」狀態,即使每年依然有多新人加入,但要馬上填補上述空缺,唯有揠苗助長,要她們頻繁拍劇
  • 什麼叫絕望?大概是當我們習慣了彼此「靜音」的相處模式.
    提起傅珮嘉,大家第一反應大多是那首唱到街知巷聞的《絕》,「什麼叫絕望 抬起眼望望」在這麼多年後還是能一字不漏地跟唱出來。可是在《絕》之後,有多少人還在默默地關注這這位愛唱歌的女生?近期,更看到她的社交平臺公布自己下個月將會在香港舉辦首個售票演唱會!喜歡傅傅的盆友不要錯過啦!
  • 禁番「大劍」,美少女覺醒變成巨大的妖獸,一部必看的神作.
    今天小初給小夥伴推薦一部我個人特別喜歡的動漫「大劍Claymore」。
  • 青峰宣布成立工作室「大房小山音樂」公開今年工作計劃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聽過蘇打綠你一定是個又幸運又特別的傢伙」
  • 黃渤,「百億影帝」和「文藝中年」的雙面人生
    」一詞的解釋為,「希望它更佳,它不是形式上的,是態度上的。」如其所說,他所做的,「不單單是大票房類型的(影片),也未必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合家歡的喜劇。」「小人物」、「喜劇」這樣的關鍵詞相聯結,他也是當下毋庸置疑的能抗票房的實力派男演員之一,是商業大製作影片的常客;另一方面,黃渤實打實擁有影帝頭銜,不過,可能很多人並未細究,其實助他拿到影帝的都是些並不賣座的文藝氣質影片。
  • 「花木蘭」國慶檔「橫空出世」,下一部爆款動畫電影?
    「我能有什麼志向,從軍都是代我爹來的。」當花木蘭帶著一點戲謔無奈的感嘆,挑釁著草原來的王子,且乾淨利落地將他打到在地,只一句「你還有話要說嗎」,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以往有別的銀幕形象。沒錯,這是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所塑造的「女俠」木蘭。
  • 「音樂之聲」裡的瑪麗亞,今年已經80了.
    但是有一部一直留在我心裡的電影,是我孩童時期的回憶,那便是「音樂之聲」。不知道現在的95後、00後的孩子們有沒有看過「音樂之聲」?我記得在我小時候,電視臺一沒有節目播,就會放「音樂之聲」。而每次放「音樂之聲」,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不為別的,只為美好的故事、動人的音樂和美麗的女主角瑪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