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琴雅集 古琴曲中的愛情故事也可以如此唯美

2021-02-08 天眼新聞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8月23日,在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到來之際,孔學堂舉辦了古琴雅集,30多位古琴愛好者與授課老師國際古琴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令狐傑曉老師,相聚在優雅靜謐的琴室,在一首首古琴情曲中,感悟古人的唯美愛情故事。

 

活動以一首琴蕭合奏的《新長相思》拉開序章,古琴聲清,洞簫音潤,令狐老師和嘉賓南郭笛簫傳承人郭中勇演奏出清和淡雅、富含古韻的合聲,讓觀眾們欣賞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空靈忘我的情境之中。據了解,古琴曲《新長相思》由令狐老師改編移植,全曲描了思婦彈琴寄意、借曲傳情、流淚斷腸、望眼欲穿的真摯感情,表現思婦對遠徵親人的深情懷念。

琴蕭合奏的《新長相思》

 

一指空靈,一指清遠,悠悠音律訴衷腸。活動現場,令狐老師和郭中勇還即興合作了一首經典曲目《鳳求凰》。在漢代令人心馳神往的山水間、清風裡,一曲《鳳求凰》,一段浪漫的夜奔,音樂和司馬相如、卓文君的千古愛情聯繫在了一起。音樂與愛情,總有著奇妙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電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以一曲《佳人曲》,一舞《仙人指路》將這佳人之美完美詮釋,成就了這一經典片段。活動現場,授課令狐老師帶著古琴愛好者一起彈唱,詩詞內容簡潔卻極具張力,體現出一種自然、率真之美,而古典樂器的低吟與顫音,讓哀美的情調在一種情節抽離與人物的決絕中被渲染到極致。

古琴愛好者合奏的《佳人曲》

據了解,這首曲子是不久前令狐老師課上的練習曲,課下還有不少古琴愛好者將自己彈唱的視頻,傳至社交平臺分享,現場首次合奏也是一拍即合,古琴愛好者在指尖和琴弦的觸碰中,用音律勾勒出自己心中的那位佳人。

古琴愛好者周女士講到,自己在孔學堂已經上了7節國學古箏研習班,從零基礎到現在熟練的彈唱,這都多虧令狐老師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詳細講解,「班裡更多的是零基礎學員,過去古琴在大家心中更多是文人雅士的專屬,距離尋常百姓很遙遠,但在令狐老師課中,讓大家對古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願意走進這個古典樂器的世界。」周女士說。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鄔建玲 陸維剛

編審 李屹

相關焦點

  • 古琴這麼雅,為什麼你彈的這麼土
    說起雅集這個事,挺有意思,我們搞傳統文化的人都愛參加雅集,搞雅集,我自己也參加過不少雅集。
  • 九如雅學館在京掛牌:雅,在生活中;輕雅,更生活
    九如雅生活倡導:雅,在生活中;輕雅,更生活。古琴收藏家馬俊昌九如雅學館的創始人、踐行者;孟子第77代子孫孟慧蓮女士劉少椿之孫、劉少椿琴館館長、中國古琴學會樂器製作委員會專業委員、廣陵派著名傳承人劉揚,古琴收藏家馬俊昌,文化學者、網絡大V盛瀾等古琴藝術界的文人雅士參加了揭牌儀式。九如雅學館館長孟慧蓮女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 100首古琴曲告訴你—彈古琴的女人,到底有多迷人?
    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貴、悠遠沉靜,古語有云「靜可生慧」,因而喜歡古琴的人,修為、悟性和智慧都會增長。彈琴時左手按弦、右手擊弦,可以使手指的末梢神經得到刺激,從而帶動全身經絡的活動,使氣血和暢,身康體健 。,添加由樂坊微信:fyn666668即送100首超好聽古琴曲及經典古琴曲譜!
  • 琴韻書聲—鈴子古琴雅集 1
    今年4月,在煙臺市首屆市民文化節上,鈴子琴院被煙臺市文旅局授予「公益藝術培訓指定單位」,為自覺回饋社會,鈴子琴院於6月8日推出國學藝術公開課「琴韻書聲雅集」
  • 弦韻禪心——淨因寺古琴雅集 !
    弦韻禪心——淨因寺古琴雅集 ●德不在手,而在心;樂不在身,而在道;
  • 梅庵派古琴代表作品!
    梅庵派古琴代表作品!梅庵派古琴風格是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才會彈奏出這樣的風格呢、想知道,一起來看看吧!《平沙落雁》此曲描述海東青搏擊飛鳥的情形《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
  • 古琴曲《流觴》:曲水流觴,風雅之極
    古琴曲《流觴》,被收錄於被錄入《西麓堂琴統》第3卷。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學習▼▼▼從留言粉絲中隨機抽出一位,贈送精美禮品一份,獲獎者我們會在後臺留言中回復您,到時請與客服微信聯繫。古琴曲《聽雲》:庭前花開花落,天邊雲捲雲舒琴瑟和鳴丨方錦龍與妻子演繹《秋風詞》,默契到骨子裡!
  • 古琴音樂《我佛慈悲》滌蕩心靈,清心靜心,妙哉
    很多音樂時光的微友們給我們留言,說《音樂時光》最近分享的古琴曲,非常喜歡,大呼過癮,希望以後多分享更多經典的古琴曲,其實對於主編來說,我也很喜歡古琴的那種空曠悠遠,古樸醇厚的韻味,古人琴棋書畫,琴在首位,如此風情典雅之音,今天特意分享一首龔一老師的古琴曲《我佛慈悲》,請欣賞:發菩提心者,非為己利,原為盡十方遍法界
  • 冬至邛崍,古琴與銀杏演繹公園城市之美
    吳豔華一直想在銀杏樹落葉滿地的季節,舉辦一次古琴雅集,她說,絢麗的漢服,金黃的銀杏,古典的琴音,這些元素的組合,肯定會為臨邛古城的冬天增色不少。吳豔華的想法一拋出,就得到邛崍古琴人和學生家長的熱烈響應,加班加點排練節目,精心選購服裝道具。
  • 春風和暢 | 中日古琴文化雅集、主講琴家武井欲生
    :廣州市海幢寺古琴班課室主辦:七木琴社主持人:寧蘭清、光勇師父特邀嘉賓:武井欲生日文名:武井欲生中文名:高 欲生(師從謝導秀先生)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 研究員、古琴導師東京「聴風琴社」會長日本煎茶禮道小笠原流師範
  • 唯美的宋代流行怎樣的古琴?
    《詩經》或許是有關古琴的最早文字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戰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自然是千年美談,而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一曲《廣陵散》成為了千古絕唱。到了唐代,劉禹錫在膾炙人口的《陋室銘》留下了「可以彈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唯美生活境界。
  • 古琴曲《聽雲》:庭前花開花落,天邊雲捲雲舒
    探索古琴美學撫琴 | 焚香 | 品茗 |  聽禪古琴札記  從留言粉絲中隨機抽出一位,贈送精美禮品一份,獲獎者我們會在後臺留言中回復您,到時請與客服微信聯繫。古琴、簫合奏《觀心》:寧靜悠遠,幽靜典雅古琴曲《春曉吟》:煮一壺清茶,聽一曲弦音,寧靜愜意 ~秋分丨聽一曲《秋風詞》:願秋風不燥,歲月靜好古琴曲《大悲咒》:一音入耳
  • 【南強·雅事】晨曦古琴雅集,誠邀諸君同賞
    2016年7月23日南強街巷88號庭院劇場19:30-21: 30晨曦古琴雅集古琴文化,或曰古琴藝術、古琴音樂,是一而二、一而三的關係。古琴音樂是其本體,古琴藝術是精神,古琴文化是其全貌。古琴音樂是自我寄託思想感情、社會精神意識的藝術。古琴文化是從古琴音樂藝術出發延伸到與之相應範疇的社會事物。這使得在它自商周產生以來的三千多年裡,一直居於極高的歷史地位。雖然在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中期,古琴隨著中國社會的衰落而衰落,並經歷了瀕臨滅亡的嚴峻危機,但自二十世紀後期,又開始恢復生機。
  • 古琴|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古琴,身長不過數尺,卻胸襟博大,涵養天地。古琴,弦不過數根,卻行雲流水,演繹乾坤。古琴,是咱們中國文化的一個載體,它的音韻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風,還疊映出秦磚漢瓦,唐風宋韻。正因為如此,古琴就被炎黃子孫世代傳承,傳承出一種生生不息的跋涉和堅韌,傳承成一種自強不息的魂魄和精神。
  • 古琴 |《酒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美好 《酒狂》這支曲目是古琴曲中的經典之作。傳統的琴曲中素以清和恬雅為其風格特點。 而《酒狂》卻是一首以酒徒大醉之後的狂態為主題的琴曲,其風格在中國古琴曲中可謂獨一無二。 《酒狂》的作者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 三國魏晉是一個諸侯割據,戰亂連綿的時代。 這種混亂的局面造成的結果是「人相食啖白骨盈積,殘骸餘,臭穢道路」的慘劇。
  • 四時琴韻之春分 雅集
    丙申年二月十一,翠微琴社的四時琴韻之春分雅集與大家見面了。古琴沉澱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與文化品格,見證著幾千年來世事輪迴的滄桑變化。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一切隨風而去後,留下的唯有那散落在世上的,亙古不變的琴聲。春分時節,我們又相聚在翠微琴社,用指上泠泠之七弦,為這古琴的千年滄海,再添一朵浪花。
  • 《陽關三疊》古琴曲演奏及講解
    《陽關三疊》古琴曲演奏
  • 古琴曲《憶故人》 | 空山憶故人,松風撫心弦
    彭慶壽曾考證,其作曲手法正與蔡邕「蔡氏五弄」相契合;《神奇秘譜》中也說「是曲者,與《秋月照茅亭》一人之所作也」,而秋月一曲,亦傳為蔡邕所作。不過,根據其符合明清時期古琴曲「聲少韻多」特點可以斷定,即使是蔡邕的原作,也是經過後人再創作的。
  • 2018七夕情人節圖片大全 七夕圖片浪漫唯美
    今天電腦百事網主要帶來一期2018七夕情人節圖片大全,包含了20張浪漫唯美七夕圖片素材,適合發送給TA或者作為朋友圈七夕說說插圖等,相信總有一張適合您。七夕圖片浪漫唯美「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如今七夕節也被稱為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個浪漫的節日。
  • 謊言西西里,這個七夕最美的愛情故事
    金棕櫚中都影城益新店七夕臨近又有一部甜膩暖虐的愛情小劇即將上映《謊言西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