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8月23日,在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到來之際,孔學堂舉辦了古琴雅集,30多位古琴愛好者與授課老師國際古琴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令狐傑曉老師,相聚在優雅靜謐的琴室,在一首首古琴情曲中,感悟古人的唯美愛情故事。
活動以一首琴蕭合奏的《新長相思》拉開序章,古琴聲清,洞簫音潤,令狐老師和嘉賓南郭笛簫傳承人郭中勇演奏出清和淡雅、富含古韻的合聲,讓觀眾們欣賞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空靈忘我的情境之中。據了解,古琴曲《新長相思》由令狐老師改編移植,全曲描了思婦彈琴寄意、借曲傳情、流淚斷腸、望眼欲穿的真摯感情,表現思婦對遠徵親人的深情懷念。
琴蕭合奏的《新長相思》
一指空靈,一指清遠,悠悠音律訴衷腸。活動現場,令狐老師和郭中勇還即興合作了一首經典曲目《鳳求凰》。在漢代令人心馳神往的山水間、清風裡,一曲《鳳求凰》,一段浪漫的夜奔,音樂和司馬相如、卓文君的千古愛情聯繫在了一起。音樂與愛情,總有著奇妙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電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以一曲《佳人曲》,一舞《仙人指路》將這佳人之美完美詮釋,成就了這一經典片段。活動現場,授課令狐老師帶著古琴愛好者一起彈唱,詩詞內容簡潔卻極具張力,體現出一種自然、率真之美,而古典樂器的低吟與顫音,讓哀美的情調在一種情節抽離與人物的決絕中被渲染到極致。
古琴愛好者合奏的《佳人曲》
據了解,這首曲子是不久前令狐老師課上的練習曲,課下還有不少古琴愛好者將自己彈唱的視頻,傳至社交平臺分享,現場首次合奏也是一拍即合,古琴愛好者在指尖和琴弦的觸碰中,用音律勾勒出自己心中的那位佳人。
古琴愛好者周女士講到,自己在孔學堂已經上了7節國學古箏研習班,從零基礎到現在熟練的彈唱,這都多虧令狐老師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詳細講解,「班裡更多的是零基礎學員,過去古琴在大家心中更多是文人雅士的專屬,距離尋常百姓很遙遠,但在令狐老師課中,讓大家對古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願意走進這個古典樂器的世界。」周女士說。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鄔建玲 陸維剛
編審 李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