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煙臺市首屆市民文化節上,鈴子琴院被煙臺市文旅局授予「公益藝術培訓指定單位」,為自覺回饋社會,鈴子琴院於6月8日推出國學藝術公開課「琴韻書聲雅集」。中國著名古琴教育家張子盛先生親授弟子、中國音樂學院校外古琴授課老師鈴子先生介紹古琴學習方法和教學心得,並演奏古琴名曲《流水》《半山聽雨》
鈴子老師的學員演奏《良宵引》《秋風詞》《平沙落雁》《酒狂》《陽關三疊》巜梨花頌》《滄海一聲笑》等,煙臺呂劇團青年演奏家劉泉老師表演了陶笛獨奏《千年風雅》、煙臺星海藝術學校馮志永老師表演了二胡獨奏《良宵》、丁林衝老師洞簫獨奏《雨霖鈴》,同時煙臺朗協郭林、李淨潞、李秀輝、王昭紅等老師朗誦了《春江花月夜》、《釵頭鳳》等古詩詞名篇,以及書法、香文化表演等。「琴韻書聲雅集」將作為成熟的公開課模式持續舉辦。
鈴子老師彈奏古曲名篇《流水》
雅集這種聚會形式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文人雅士吟詠詩文,結交同道的聚會方式。最有名的雅集當屬東晉王羲之召集的「蘭亭雅集」,據說有41位同道相聚蘭亭,創作了30多首詩文,王羲之在茶濃、酒酣之際潑墨揮灑,為詩集寫序,成就了千古絕唱的《蘭亭集序》。到了當代,雅集這種形式再次借古琴琴社聚會而興起,足見古琴在國學傳承中的地位和能量。
鈴子琴院學員李曉鵬、婁閏五、申善琦、於殿寶、宋文芳合奏、合唱琴歌《秋風詞》
鈴子古琴學院老師安妮彈奏《平沙落雁》
古琴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獨奏、合奏、琴歌,鈴子琴院在堅持傳統彈奏技法的同時,不斷探索能較好融入現代藝術元素的教學內容,如琴歌與當代歌曲的結合等形式。京劇唱段《梨花頌》就深受學員們的喜愛。
學員宋文芳彈奏古琴版《梨花頌》,琴友李冬梅伴唱
學員王遜獨奏《陽關三疊》
學員於殿寶獨奏《酒狂》
學員林夕獨奏《左手指月》
煙臺慧通香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經理、中國傳統香文化非遺傳承人孫忠舜,介紹了中國香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學員陳韜聿獨奏《臥龍吟》
煙臺呂劇團青年演奏家劉泉陶笛獨奏《千年風雅》
二胡藝術家馮志永獨奏《良宵》
煙臺文經朗誦俱樂部郭林、李淨潞朗誦《春江花月夜》
文經朗誦俱樂部李秀輝、王昭紅朗誦《釵頭鳳》
丁林衝老師洞簫獨奏《雨霖鈴》
婁閏五老師古琴、書法俱佳
民樂合奏《滄海一聲笑》加入了姜華東老師的墩鼓更增加了幾分江湖氣息
活動攝影:青青子衿、倪濤,攝像:倪濤
諮詢電話:13153513943
1861535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