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榮耀》,世界雖然有惡,但正義永遠不會遲到

2020-09-19 浮世書

善與惡,如同一塊硬幣的正反兩面。——羅曼·羅蘭

平凡的榮耀》該劇講述了萬年不升職的投資公司經理吳恪之和初入職場的新晉菜鳥孫弈秋在金融投資領域的職場故事。

此劇不僅是一部職場劇,更是一部表現正義與惡的優質電視劇,該劇由呂行導演執導,更重要的是呂行導演執導過《無證之罪》,因此導演有豐富的經驗去表現劇中正義與惡的衝突,將正義與惡的衝突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這部劇是關於金融投資領域的故事,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一家家的公司,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也涉及到了大筆的金錢和利益來往,因此在利益面前,關於正義與惡的衝突更加激烈,也更加的發人深省。

關於此部劇中,主要涉及到了哪些惡,又有哪些正義呢?請看以下分析哦。

職場老手面對職場的惡意打壓,尚且自顧不暇,新手更是難過

吳恪之:「我不會走,別人怎麼盤算我管不了,但要想把我這根刺拔了,沒那麼容易。」

吳恪之,當了五年的副總,要能力有能力,要業績有業績,但是就是不會巴結逢迎任何人,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

金融投資領域本身追求的就是利潤,首先考慮到的是公司本身的利益,但是在愛未來機器人項目上,吳恪之本著自身的本心不想讓創始人朱智傑落得一無所有,叫停了項目,雖然吳恪之本身的做法在公司的角度不對,但是在道義方面,吳恪之做的很對。

金宸總經理曲忠輝認為吳恪之有能力,求情讓吳恪之留了下來,但是背後的想法確實不想承擔辭退吳恪之的巨大成本,後續在吳恪之的升職之路上,哪怕王總求情,還是設置了困難的條件,讓吳恪之的升職無望。

而公司則將吳恪之負責的二組交給他人,組建了新四組,將公司所有的垃圾項目丟給了新四組。

優質的項目意味著業績,意味著更加的容易出成績,果然半年之中,新四組在垃圾項目中疲於奔命,日子過的狼狽不堪。

這件事吳恪之本身有過錯,但是他糟糕的境地也不乏人為的因素。

相比職場老手吳恪之的狼狽,剛入職場的新員工更是無從招架。

蘭芊翊、郝帥、孫弈秋、高思聰是最後踏入金宸的四個人,孫弈秋、高思聰還好,但是蘭芊翊和郝帥面對的打壓則很糟糕。

工作上有難關很正常,但是郝帥的上司殷盛超不僅將郝帥當成了提款機,更是在下班時間指使郝帥做這做那,侵佔郝帥的功勞,在金錢、工作、心理上折磨打壓郝帥,郝帥面對自己的職業前途,頗受摯肘,難以招架。

蘭芊翊剛剛加入能源組,面對這個能力很強的新人,能源組的老員工產生了危機,不交代工作任務給蘭芊翊不說,還安排蘭芊翊做各種雜事,在這些都完成的很好的同時,趙經理將被風控駁回三次的可燃冰項目交給了蘭芊翊。

而在蘭芊翊將可燃冰的項目通過之後,還將成果據為己有。

這段日子,讓郝帥、蘭芊翊過的痛苦不堪,甚至嚴重的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職場的惡意打壓一直都存在,但是這何嘗不是一種磨練呢?郝帥在遭遇種種不公正的對待之後,開始想著反擊,在工作中中做出更好的成績。

而蘭芊翊更是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了能源組的尊重和人心,尤其是掌握了風控的思路和想法,讓自己的職業能力添磚加瓦。

職場上貪婪的惡念,毀掉的是人的一生

在新的劇情之中,陸思秋受賄事件的被揭發成為了全劇第一個正義與惡的衝突點,陸思秋藉助項目謀取私利,損害公司的利益。

當新四組揭發了陸思秋的罪行,維護了公司的利益,卻造成了王總因此引咎辭職。因此讓公司的人對他們的所作所為議論紛紛,因為他們忘恩負義。

但是事物往往不像表面表現的那樣,世人往往看不到背後的真相,因此公司的合伙人直接跳過曲忠輝給與了新四組三人的嘉獎。

沒錯,合伙人也發覺了曲忠輝想獨自掌控公司的傾向,因此在一些方面給予了小小的警告。

面對曲忠輝希望馬建設擔任新業部負責人的暗示,合伙人沒否認還小小的誇讚了,但也表明了自己有一個驚喜的安排。


陸思秋在曲忠輝的安排下進入了新四組,囂張跋扈,不把吳恪之放在眼裡,但是他的貪念給他的職業生涯挖了一個大大坑,最後把自己坑進去了。

曲忠輝不是不知陸思秋的所作所為,但依然默認了,對公司他是有私心的,而且知情不報。

結語

根據原著,曲忠輝的結局也不是太好,也受到了正義的審判。

殷盛超也受到了正義的懲罰,郝帥總歸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而蘭芊翊更是成為了能源組不可或缺的那個人。

世界上雖然有惡,但是正義永遠不會遲到。

相關焦點

  • 《平凡的榮耀》平凡不平庸,小人物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堅持和榮耀
    遇到吳恪之這種領導是賀弈秋進入職場的最大幸運,能遇到亦師亦友的吳恪之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我們都很希望遇到吳恪之這種領導,他從來不說,但泰山壓頂的時候他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為我撐起一片藍天的人。林胖子憨態可愛,忠實可靠。四小隻跌跌撞撞,有情有義。誰還不是曾經年少飛揚不可一世的高思聰?誰還沒有過好帥那樣被領導搶功還被逼的無路可退卻又滿腹心酸無人可說的時候?
  • 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事實會混淆,但不會永遠塵封!
    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事實會被混淆,但真相不會永遠塵封!但是,在此期間,我們為世界疫情的大爆發整整爭取了近兩個月時間,但是,很多個國家都不重視,少數國家甚至還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像早前丹麥的一位漫畫作家把中國國旗P成了冠狀病毒,而丹麥的媒體《日德蘭郵報》竟然把這幅「辱華」漫畫刊登了出來,並且至今沒有誠懇道歉。再像美國上至總統下至外交大使,都紛紛發表中國冠狀病毒言論,將鍋甩的賊『』溜『』,無恥之極。
  • 《梨泰院殺人事件》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梨泰院殺人事件曾被稱為韓國四大懸案,一名家境貧寒辛苦工作讀大學的男大學生,在上廁所的短短幾個時間意外身亡,而當時的作案人pear son稱自己不懂韓語,造成溝通不便,而aj父親又有較大背景能撼動整個審判的走向,最後的結果這名努力的大學生含冤身亡,而兩名被告沒有為這宗案件負上任何法律責任!在得知最終結果時,已故人母親嘶聲力竭的問"這兩人都是無罪的嗎,那我的兒子是誰殺的!
  • 電影《鄰裡的人們》,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他的到來是正義之師的到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不會缺席。身形偉岸的基哲因工作變動來到古川郡,在一所女高擔任體育老師和學生主任。期間他接觸到了一樁學生失蹤案,失蹤的女生叫秀妍。學校的老師與警察對此案都視若無睹,警局甚至都沒有立案,只有她的好友宥珍為秀妍四處奔走。注意到警察的異常後,基哲決定親自為秀妍失蹤案奔走。
  • 原來我們一直都誤解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真正含義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是已經被我們國內「玩壞」的法諺,而它是源於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Justice而國內的「修訂版」(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句中文語句被人們使用的頻率很高,往往是用來安慰弱勢全體,告知其正義總會來臨;或者用來嘲諷惡勢力最終將會受到制裁。其實看起來感覺挺有道理的,是一碗不錯的心靈雞湯,但事實上,這是一句很不負責任的話。
  • 《兇案現場》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
    看了這部劇,讓我覺得反派不一定是反派,正義如果遲到了就不叫正義。或許羅華錯了,他只是錯在殺了一個無辜的人。但是只有那一個是無辜的。有因才有果,十年前的案件如果能夠及時給他們一個正義 就不會出現十年後的一切。正是因為他不再相信警察能給他帶來正義,他才選擇自己報仇。所以不要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
  • DG辱華後,形式走向涼涼,正義的裁決永遠不會遲到!
    看看之前的DG大秀後臺與今晚的對比,打臉DG,正義的裁決永遠不會遲到!DG大秀宣布取消,現場一片荒涼後臺凌亂不堪,網傳有現場的外方工作人員當場哭了
  • 「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你認可這句話嗎,為什麼?
    實際上在當時儒家就分支為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荀子帶出來的韓非子、李斯則直接倒向法家,認為用法治來管理人性本惡,用制度來加強人性仁義,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因為人性惡,當然就會有「不義」的事情發生。那麼相對的,有了「正義」一詞的產生。
  • 《平凡的榮耀》我們都曾是賀弈秋和高思聰、蘭千億,也曾經是郝帥
    遇到吳恪之這種領導是賀弈秋進入職場的最大幸運,能遇到亦師亦友的吳恪之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我們都很希望遇到吳恪之這種領導,他從來不說,但泰山壓頂的時候他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為我撐起一片藍天的人。林胖子憨態可愛,忠實可靠。誰還不是曾經年少飛揚不可一世的高思聰?誰還沒有過好帥那樣被領導搶功還被逼的無路可退卻又滿腹心酸無人可說的時候?
  •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孫楊禁賽8年裁決被撤銷!
    孫楊禁賽事件從2018年9月4日發生,到今天已經2年多了,孫楊終於等來了一個公平正義的結果。但是孫楊要走的路還很長,留給孫楊的反思也很多。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精英部隊2:大敵當前》影評: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所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當看到羅伯特·納西貝託中校當街暴打蛀蟲一般的警察局長時,相信所有對腐敗深惡痛絕的觀眾們都會覺得痛快不已,這就是電影《精英部隊2:大敵當前》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場景。
  • 《平凡的榮耀》不會談戀愛,職場劇為何總不「硬核」?
    這次,《平凡的榮耀》有明顯進步,至少到目前為止,職場的部分沒有淪為愛情線的陪襯,以吳恪之、孫弈秋、林宇明為核心構建起一種純粹的「職場關係」,但進步的同時,這部職場劇依然是一部經不起「顯微鏡式追劇」的作品,從職場細節到人設的細膩度存在不少硬傷,為了追求所謂的真實而去製造真實往往會顯得過於刻意。由此可見,要想還原一個質感飽滿的真實職場,國產劇還需要循序漸進,補齊不少短板。
  • 愛了《平凡的榮耀》
    追完了《平凡的榮耀》,太愛這部劇了!好久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好的劇了,以四個初出茅廬的小夥伴的職場經歷為主線,讓我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與不易!看到了當今社會,你再努力,能力再強,沒有一紙文憑做為敲門磚是多麼的憋屈,奕秋那麼沉穩、努力、善良的一個孩子,文憑成了他的軟肋,加薪、續約都與他無關,他成了公司高層威脅吳恪之的棋子,四組再努力也沒有能挽回他自己放棄了自己,他不想因為自己影響吳總的思維與判斷,哪怕一點點希望他再也不會放棄了。奕秋受吳總的影響很大,遇到這樣的領導是萬幸!
  • 《正義的慈悲》: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多少年來,人們被洗腦說: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這句話,無疑是變相地要求所有受害者沉默。《正義的慈悲》就是在為沉冤者發聲。這部在美國都算是小眾的電影絕對在及格線以上。大多數人都知道美國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黑奴制制度,那段歷史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段文字,但是對於黑人奴隸來說,那是一段黑人悲慘的過往歷史,雖然後來黑奴制被廢除,但是黑人直到現在也一直處於受歧視的狀態。即使在《正義的慈悲》上映的今天,種族歧視依然存在。聽證會後,史蒂文森談起:「沒有人願意談論,這裡是是幾千名黑人奴隸進行運轉和拍賣的地方。
  • 《沉默的真相》:國產懸疑劇高峰,正義會遲到,但不會不來
    海倫凱勒說過:烏雲遮不住太陽,邪惡終將被打倒,真正的勝利永遠屬於正義。正義到底是什麼?學理上來說,正義,是對政治、法律、道德等領域中的是非、善惡作出的肯定判斷。事實上,正義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的思想中,我們渴望正義,渴望公平,雖然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如此發達的地步,真正意義上公平與正義也難以真正實現,這就需要我們心中堅守著這一份正義。點滴成海,每個微小的正義星光匯聚在一起,就是一片閃耀著公平的星空。 有的人說,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可是,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終將會到來。
  • 《烈日灼心》:遲到的正義
    《烈日灼心》講述了三個青年之前犯下一樁驚天大案,七年後種種「巧合」之下,與警察伊谷春兄妹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相遇,當年遲到的正義也終將來臨影片正邪對壘的結果早已註定,過程卻撲朔迷離,引人深思,遲到的正義終將來臨,但遲到的正義是真正的正義嗎
  • 12.15已成立mark、羅馬專案組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簡評: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人生的路很長,難免起起伏伏,重要的是你跌倒了,要記住怎麼跌倒的,要是別人把你絆倒的,你就要爬起來,把絆倒你的人按進他挖的坑裡面。這個階段警方就算是抓到核心人物,你覺得會讓大家知道嗎?告訴大家我抓到了某某,其他相關人員看到不得立刻跑?
  • 正義經常遲到,但不會不來
    對此,時任行政部門負責人江宜樺表示,正義經常遲到,但不會不來。江宜樺為何有此番感慨?自然是因為此案的判決一波三折。2014年「太陽花運動」發生以來,和民進黨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學生頭目雖然多次被起訴,但要麼撤告,要麼以「公民不服從」概念為由判他們無罪。此次宣判來之不易,法治的力量得到彰顯。一度黑暴囂張的香港也傳來好消息。
  • 「遲到的正義非正義」,過於速成的正義也不一定就是正義
    是啊,「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為即將到來的正義感到欣慰,是非常樸素的表達。「正義」畢竟是實現了。如果說,「遲到的正義」是一種非正義,那麼受害者和整個社會苦苦「討個說法」的努力將可能失去意義。 而法學家陳瑞華在《看得見的正義》中,是這樣向讀者闡述「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的: 「遲到的正義之所以為非正義,倒不是因為實體結論發生了錯誤或者造成了實體上的不公正,而是由於實體結論的過遲產生造成了程序過程上的不公正。」
  • 如果「正義」的每一次遲到,都能有這樣的結果
    現在一聽「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就特麼想爆粗。這話最大的惡,就是讓人忽略了對「正義為什麼總會遲到」的追問。就像這幾天,張志超被無罪釋放,又有人拿這話來說事。熱點太多,張志超事件都被淹沒了。案情這麼真相大白,確實有夠「雷人」的。難道這也是為了彰顯「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遲到這麼久,跟「缺席」有啥不一樣?理性看待這事,如果真有雷劈棺材,那也是巧合,真相可能是這樣的:真兇姦殺了吳妻,逍遙法外過十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老婆告白。他老婆怕受牽連或遭報應,才編了這麼一個「雷人」的情節。否則,外人怎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