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風靡的磁帶專輯 記錄流行音樂的輝煌 鄧麗君 崔健 張薔 周峰

2021-01-11 美好回味

1984年向建國三十五周年獻禮,央視推出了電視歌會《九州方圓》,裡面的歌曲多由王曉嶺作詞,季承、曉藕作曲,匯集了周峰、呂念祖、程琳、朱明瑛、成方圓、王路明、林端、鄭緒嵐等眾多在流行歌壇呼風喚雨的歌手,引起巨大轟動,出版盒帶後一年銷售超過160萬盒。裡面的歌曲廣為傳唱,至今讓人難忘。

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22歲的郭峰等年輕音樂人寫出了歌曲《讓世界充滿愛》,並在首都體育館組織了韋唯、程琳、杭天琪、付笛聲、蔡國慶、崔健、孫國慶、常寬等當時最出名的一百名歌星演唱,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一個最美的輝煌瞬間。

1987年,鄧麗君歌曲精選一引進出版,代表了鄧麗君歌曲在內地的全面解禁,同時也含蓄的表達了對鄧麗君演唱藝術的肯定,自此,鄧麗君歌曲摘掉了黃色歌曲靡靡之音的帽子。

鄧麗君的歌從以前的盜版翻錄進入了正規渠道出版發行,流行樂跨越時間長河,成為海峽兩岸交流的紐帶。中國流行樂從來都是領先於其它藝術,走在推動歷史前進的最前面。

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1988年1月,崔健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

1989年2月,崔健創作並完成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同年3月,崔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個唱。崔健早在1984年就發行過專輯,但是他個人認為《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才是他第一張正式發行的音樂專輯。

張薔,1967年12月18日出生於北京,中國流行女歌手。1985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東京之夜》。1986年張薔成為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歌手。

在那個版權意識淡薄的時代,張薔的歌大多是翻唱海外和港臺經典,截至到1992年,張薔給14家音像出版社錄製了27張個人專輯,發行數量超過2000萬張。

張行1962年9月21日出生於上海,1984年1月張行發行專輯《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進入音樂圈,8月獲上海青年吉他大獎賽吉它彈唱第一名。1985年發行專輯《再愛我一次》。1988年發11月行專輯《太陽雨》,12月發行專輯《三年後的張行》。

張蝶,1962年10月1日出生,原名張國慶,有「迪斯科皇后」之稱,與同時期的張行、張薔並稱京津滬「三張」。1985年,她以一曲《成吉思汗》聲名鵲起,是中國流行歌壇發展初期的一個重要人物,唱法粗獷、奔放,張蝶出版過12張個人專輯,總發行量突破400萬張,專輯有《天與地》、《山與海》、《冰與火》等。

周峰,憑一曲《夜色闌珊》廣為人知,1984年,出版個人專輯《眼之魅》,其後又出版《十億皇帝》專輯,他獨特充滿誘惑力的嗓音和陽光的形象一夜之間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一代人的歌壇偶像,也掀起深圳本土音樂的第一個高峰。

1985年6月在武漢舉行了的「神州十大歌星」大獎賽上,周峰步入十大歌星行列。在中央臺198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他演唱的歌曲《赤子心》感動了無數觀眾。1987年周峰推出《十億皇帝》專輯,受到歌迷熱烈歡迎。

程琳是海政歌舞團的二胡獨奏演員,1980年以歌手身份演唱《小螺號》走紅,1981年推出專輯《小螺號》和《童年的小搖車》,1987年,《程琳新歌1987》專輯由廣州電視臺拍攝成MTV,從而成為國第一位拍攝MTV的女歌手。

朱曉琳初中時隨父母南下廣州,籤約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以《媽媽的吻》這首歌一炮而紅,成為當年廣東流行歌壇的一面旗幟,與歌手程琳呈「南朱北程」之勢,並稱「二琳」。她演唱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夢江南》、《聰明的一休》等歌曲,一時被人們廣為傳唱。

劉德華1988年組建新樂唱片公司,第一次參與經營,公司製作他的新唱片《可不可以》,這張唱片,成為新樂公司推出的第二張唱片,也成為公司第一張賺錢的唱片。

劉德華憑藉《可不可以》專輯裡的《可不可以》單曲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是劉德華自1985年出專輯後的第一次獲此殊榮,是劉德華的音樂成名作成為他日後的音樂時代的裡程碑。

譚詠麟1968年進入演藝圈。1973年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1978年溫拿樂隊解散後赴臺灣發展,1984年至1987年連續四屆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80年代中期引進中國內地廣受歡迎。

1987年費翔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以《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而一唱成名。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了他的個人專輯《跨越四海的歌聲》,成為第一位跨越海峽進軍中國內地歌壇的臺灣藝人。

相關焦點

  • 張行周峰吳滌清張薔,有誰記得80年代內地流行歌壇「三王一後」?
    在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曾出現過「三王一後」,三天王就是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一天後就是梅豔芳,但你或許不知道,在80年代中期,內地流行樂壇也曾出現過「三王一後」,三天王就是周峰、張行、吳滌清,一天後就是張薔。
  •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歌手:毛阿敏、劉歡、田震、崔健、韋唯、那英
    從1980年起開始自學聲樂,首次登臺演出便獲得巨大成功,1981年正式步入歌壇,先後錄製了10張個人專輯,她演唱的《遊子吟》、《童年》、《我多想變成一朵白雲》等歌曲風靡全國,成為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1982年沈小岑應邀到廣州錄製個人首張專輯,發行量直逼200萬張。這在當年實屬罕見,其中一首"請到天涯海角來"廣受歡迎,成了她的代表作。
  • 不該被遺忘的80年代流行音樂歌星(一):「十億皇帝」周峰
    在朋友介紹下,周峰開始在香江酒樓登臺。結果一登臺,周峰就大放異彩,名氣越來越大,沒過多久就被香港文志唱片看中,與周雲鵑合發音樂專輯《夜上海》。 1984年下半年,周峰發行首張個人音樂專輯《眼之魅》。專輯中的的代表作《梨花又開放》至今不斷會被歌手們重新演繹,像陳明、韓紅都曾在《我是歌手》中翻唱過這首歌。
  • 爆炸頭,喇叭褲,鄧麗君,磁帶,錄音機,80後的你,回憶還有哪些
    港臺歌曲,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流行進入了大陸。那個時候錄音機在中國內地開始流行了,同時鄧麗君的磁帶,開始偷偷摸摸的在東南沿海,通過走私的渠道進入了大陸,結果迅速就火了起來。那個時候的人們談戀愛,都是聽著鄧麗君《千言萬語》來發展戀情的,還有《美酒加咖啡》之類的歌曲,這些歌在當時幾乎火遍了大江南北。雖然當時官方批評她的歌曲是靡靡之音,但是,這種風格卻極其的貼近生活,貼近大眾老百姓,於是就迅速吹遍了中國大陸各個角落。可以說,鄧麗君成了當時磁帶推廣的最好助力者。
  • 19歲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界流行音樂第三名,張薔的人生真傳奇!
    張薔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因為身受母親的影響,她的媽媽是中國電影樂團的小提琴手,從小張薔耳濡目染培養起了自己對音樂的興趣,中國電影樂團不止要演出還會為各類電影錄音,張薔也因為媽媽的關係在1970年這個時代就能聽到卡朋特和傑克遜等歐美大牌歌星的音樂,這無疑對張薔的人生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 「Disco皇后」張薔:三十年前的音樂圈,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那是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一切剛剛開始,官方對流行音樂的態度還比較曖昧,鄧麗君之類的抒發小情小愛的歌曲不能廣泛接納。與此同時,人們對「高強硬響」的口號感到厭倦,試圖將「我」從集體主義中釋放出來,關注個人情感和內心世界,個體欲望開始復甦。
  • 迪斯科女王張薔現身綜藝,18歲登《時代周刊》,專輯能換四合院
    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優秀歌手也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鄧麗君,其實當時在中國內地,一位叫張薔的女歌手,在當初那個年代,其火熱程度真的是比肩當時的鄧麗君,她在80年代也是以翻唱歐美、日本以及港臺等地的流行音樂,風靡全國的大街小巷,被稱為是「迪斯科女王」、《無敵電嗓》。
  • 張薔:北京女孩,中國玫瑰 | 正午
    他握著話筒演唱了一首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在1984年流行開來,原因是張明敏上了春晚。我記得父親唱得如痴如醉,以至於開始拉著我的母親在客廳跳舞。他還試圖拉上我,被我嚴厲地拒絕了。當時,我為他們的音樂審美感到不屑。就在那一年,周杰倫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JAY》,風靡全校。應我們的要求,校園巴士裡每天在放《龍捲風》。而回到家,我覺得我的父母簡直無法容忍。奇怪的是,他們沒有放過張薔的歌。
  • 張薔:帶你重回八十年代
    1987年3月,張薔急流勇退,遠走澳洲,從此幾乎消失在華語樂壇。《那天晚上》、《害羞的女孩》、《愛你在心口難開》、《瀟灑地走》、《好好愛我》、《星期六》、《請留下來》等耳熟能詳的老歌,都是張薔當年翻唱的代表作。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摩登天空的老闆沈黎暉還在北京分司廳胡同附近上中學。胡同口的音像店有好幾家,那兩年裡頭,他感覺不管哪家都在沒日沒夜放張薔的歌。
  • 你可能不知道的張薔,一代迪斯科女皇,她的專輯藏在你父親的柜子
    假如你家裡還收藏有一些錄音機卡帶,相信翻一下可能就會看到一張署名是張薔的磁帶。張薔最火的年代裡,是上世紀80年代,是我們剛剛開放以來,各種文化衝擊之下的一個時代標誌人物,她的迪斯科舞曲成為年輕人們最為潮興的精神享受。
  • 張薔 佔領80年代的中國街頭
    斷斷續續幾次復出後,張薔接受音樂人沈黎暉的邀請,與摩登天空籤約,開始與新褲子樂隊合作,先後推出《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和《北京女孩》兩張專輯。由龐寬和彭磊製作的專輯開始進入年輕人的話語體系。多年過去,張薔的嗓音並未退化,一如當年又浪又嗲。在蛤蟆鏡、喇叭褲重回流行的時刻,張薔戴起爆炸頭頭套,當初的超前成了如今的復古。
  • 音樂折射歷史 旋律代表時代記錄牟平街頭流行音樂變遷
    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流行音樂在我國剛剛萌發,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臺流行音樂逐漸成為都市青年追逐的時尚。聽慣了「高、硬、快、響」音樂的中國人被港臺流行音樂婉轉抒情的旋律深深吸引,爭相傳播。這種婉轉抒情的音樂風格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並對中國的歌曲創作與表演風格的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53歲張薔上音樂真人秀,風格依舊造型誇張
    近日,在浙江衛視音樂真人秀《天賜的聲音》裡,張薔作為參賽選手出現。熟悉的誇張爆炸頭大膽的搭配流蘇裙,53歲的張薔造型一如既往的驚豔。仿佛一下子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年的張薔究竟有多火?如果拿到現在人氣絕對不輸任何一位頂流明星。她發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只有17歲。
  •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但這種反對並沒有對張薔產生什麼作用,她雖然對未來音樂走向彷徨,但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音樂趣向,私底下存錢去買盜版磁帶回來聽。林述泰是二胡演奏家,正兒八經科班出身,但在火熱的80年代勇敢的轉型進入流行音樂,主要為音像公司做編曲。張薔在茶座駐場的時候,林述泰問她想不想出專輯。16歲的張薔受寵若驚,甚至覺得他會不會是騙子。很快林述泰讓她相信一切都不是幻想,第一張專輯主要做翻唱,曲目由張薔自己定,林述泰負責給她填詞、編曲以及後期製作。
  • 迪斯科女皇張薔:三十年前她稱霸音樂圈,如今被80後樂評人質疑
    張薔本人不僅在表演現場進行了「回擊」,更在網絡上發文回應,「劉水帳小朋友說我不是唱作人,其實我早就是了。」被60後70後熟知的張薔,是三十年前曾被稱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迪斯科女皇」。她主要活躍於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因此,很多像「流水紀」這樣的80後90後對張薔並不熟悉。
  • 史上最全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不可磨滅的莽撞青春•專輯篇
    《奔向愛的懷抱》,不僅讓常寬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的原創流行偶像,更是常寬、也是中國流行音樂史最具影響力的第一張原創專輯。這個版本的「崔健《新長徵路上的搖滾》」,磁帶AB兩面標註的還是「崔健與ADO」,不同於流傳最多最廣的純崔健個人痕跡的版本。那是因為,出版方收回已經上市的之前版本的磁帶,重新設計印刷發行時,雖然作品順序進行了調整,但卻疏漏了磁帶AB兩面紙貼上「崔健與ADO」的修訂。
  • 嘿喲音樂獨家發行寶麗金50周年紀念黑膠專輯,再現華語樂壇輝煌時刻
    自2016年起,環球音樂與嘿喲音樂強強聯手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全方位推動中國黑膠音樂文化。本次6張精選經典黑膠專輯發行,包括華語樂壇巨星張學友、譚詠麟、鄧麗君、陳慧嫻暢銷作品,其中4張為珍藏版畫膠,以此紀念寶麗金50周年,極具收藏價值。
  • 崔健的《新長徵路上的搖滾》羅大佑的《之乎者也》,磁帶是歌專輯是...
    1989年,我哥上了大學,我才真正見到專輯。在此以前,我只見過磁帶。磁帶是歌,專輯見精神,我是這樣理解的。他帶回來的第一盒專輯是崔健的《新長徵路上的搖滾》,一個月後他帶回來羅大佑的《之乎者也》。這是兩張隔著海峽各自發聲,但似乎所謀者一的專輯。我就像個在鄉下等著我哥從大學裡給我覓食回來的雛鳥。
  • 張薔的八十年代
    1985年,張薔赴雲南音像出版社錄製第一張翻唱專輯《東京之夜》,原計劃發行60萬盒磁帶,最終銷量卻達到250萬盒。起初跟張薔談妥一張專輯給1400元稿費的出版社,立刻以9000元籤下張薔,要求她兩年內只在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專輯。「當時的900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90萬吧。但我對錢沒什麼概念,只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