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不可磨滅的莽撞青春•專輯篇

2021-02-13 劉浪說話

特別策劃之中國搖滾三十年   八篇

 

★  中國搖滾大咖老青春·80年代磁帶·專輯篇

 

一、寫在前面

 

這期專題,我把之前發布的上篇合到了一起,長是長些,但更方便大家查閱。

 

另外,上篇的一些差錯,也正好藉此機會修訂。並,補充了上篇遺漏掉的白天使樂隊唯一專輯的第二個版本《突破》、崔健《新長徵路上的搖滾》首版,還有陳汝佳、竇鵬、胡寅寅、李春波、李德林、柳培德、馬常寶、秦男。

 

76組音樂人和樂隊,120盤老磁帶專輯介紹,在很多人眼裡,仍會有很多疏漏。每個人,青春不一樣,情結、感端也就不一樣。

 

還有,既然標題是「中國搖滾大咖」,也就會有讀者對那些似乎流行音樂人、歌手的收錄,存有異議。但,80年代,那個大陸通俗音樂的初起步年代,流行和搖滾,不要說分化,區別,都沒有那麼明顯。也就是,不分家。

 

當一些前輩背著吉他巡迴彈唱的時候,後來進化成「中國搖滾之父」的崔健,還翻唱著綿軟的後來當了「爹」之後就不願再提起的情歌小曲及往事。

 

而憑一首《小芳》家喻戶曉的流行大咖李春波,我能追尋到的痕跡,1989年就加入中國搖滾金牌製作人祝小民老師當年組建的TOTO樂隊,任職貝斯手。

 

類似的每位前輩音樂人的這種經歷,很多很多讀者不知道。但,在很多很多以外,總是還有很少很少。

 

只是,很多年,宦海浮沉,有人愈加流行騰達,有人改道搖滾,有人改行,有人移民,有人消失不見,也有人,逝去……

 

世事更迭,這個網絡訊息愈發膨脹、應接不暇的年代,那些真的具有深厚底蘊的前輩音樂人,其實,更多的沒有離開這個行當。

 

但,江山換代,我們懂。但,再換代,再變幻和更迭,深刻於一個時代腦海的牢固記憶,不會抹去。

 

前段,龔鳴、孟軍老師攜樂隊,和鄭緒嵐老師的全國巡演唐山站,因我出差在外,很遺憾未能陪父母去看一看。

 

這,就是時代。只要存在,就有影響。何況,曾經的萬紫千紅。

 

我是近幾年才知道那龐大的老磁帶收藏群體,也通過各種機會,認識了一些收藏大咖。

 

除了唐朝牧歌、鐵塔、灰藍色三位藏家,還有大藏家趙三才老師,為了這個專題,甚至不惜拆了磁帶的塑封,拍圖片給我。而老磁帶收藏界,都知道,拆了塑封和原裝未拆,價格懸殊。

 

我也知道了,更有一些近乎天價的孤品。

 

比如,1988年發行的張楚作品集《將將將》,網上最新的成交價,高達1600多元,而且,想再買,也不一定能買得到。藏家鐵塔在詢問王迪老師的《衝擊波》專輯時,出價2000元,賣家連理都沒理。後來,三才老師告訴我,最後的成交價高達3500多元,而且,這些年,這盤磁帶網上只成交過兩盤,還都是被同一位藏家買走。

 

我依然要表達我的感謝,包括覺然茶舍、精魄天兩位藏家。雖然覺然茶舍老師提供的王迪《衝擊波》專輯封頁破舊,但,卻是很多很多大咖趨之若鶩,卻,苦於沒有機會收藏到。

 

每個過程,這個過程,更離不開諸位前輩、師長的大力支持和關愛。除了上篇寫到的朱一工、祝小民、周儉、常寬、程進、杜昊、龔鳴、含笑、浩瀚、胡之良、侯牧人、李力、劉海波、劉君利、劉麟、秦奇、孫國慶、王迪、王曉芳、王勇、汶麟、張萌萌、張行、趙小源、趙牧陽等,還有畢曉世、李廣平、周亞平、婁煒、馬健、莊魯迅、楊威、翟翎、胡寅寅、柳培德、李德林、馬常寶、徐天、竇鵬、鄭魁訓、洪川……

 

和一些尤其當年叱吒風雲時離開這個行當的前輩聊天,有時候,我會想,當年的風頭正勁和真的實力,如果沒有離開這個行當,會怎樣。會否,後來的中國流行音樂,完全不同的歷史和走向。

 

可是,如果,沒有如果

 

但,歷史,就是歷史。每個人,曾經的萬紫千紅,就,總會深刻於時代、那個時代的腦海,頑固存在。

 

也,總會,有人記錄……(劉浪)

 

二、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畫冊·專輯篇(以樂隊、音樂人首字母為序)

 

001   不倒翁樂隊

 

搖滾舞臺

發行年份:1986年

錄音:徐羽,封面設計:劉旭

出版編號:BL25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1984年組建的不倒翁樂隊,歷任成員有李季、臧天朔、王迪、丁武、李力、嚴鋼、秦奇、孫國慶、張永光、陳一新、王勇等,七合板樂隊解散後,崔健和劉元也時常過去一起玩。不倒翁樂隊任何一個過往成員名字,之於中國搖滾,都足夠深刻,並且,足夠深刻(抱歉,我找不到詞了)。

 

《搖滾舞臺》是不倒翁樂隊的唯一一張專輯,秦奇當時正遠遊日本,未參加錄音。很多很多年後,重組的不倒翁,正戰江湖!

▲ 封面,上左起:貝斯李力、主唱&吉他孫國慶、鍵盤臧天朔、吉他嚴鋼,下:鼓手張永光;封底,左起:嚴鋼、李力、臧天朔、孫國慶、張永光

▲ 圖片提供:鐵塔

 

002   白天使樂隊

 

突破——世界搖滾金曲

發行年份:1992年

監製:姜福麟,編輯:大雪,配器:君利、阿藏,錄音:王昕波,演奏:白天使搖滾樂隊,設計:張智勇

出版編號:KY-9225

出版: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協助錄音:臺灣滾面公司,印製發行:濟南磁帶廠

簡介:白天使樂隊組建於1987年,過往成員有程進、劉義軍(老五)、劉君利、馮滿天、臧天朔、王迪等。1989年,徐天投資製作了白天使的唯一一張專輯,當時名為《愛的掙脫》,但由於特殊歷史時期,只賣了幾百盤

《突破》則是第二個版本,發行於1992年,作品與1995年再版的《過去的搖滾》相同,只是打亂了次序。

至於1989年的首版,據藏家趙三才老師說,這麼多年,他也只在網上看到過一次黑色封面首版磁帶的交易。

而我,只找到了首版的一張圖片,發在下面,供大家參考吧。

▲ 圖片提供:鐵塔


過去的搖滾

發行年份:1995年

樂隊:貝斯劉君利、吉他劉義軍、鼓手程進、鍵盤臧天朔,主唱:蔚華、王迪、劉君利、王曉芳、高旗、董虹

製作:北京星碟文化發展公司,出版:北京東方影聲公司,復錄發行:天津銀河音響製作有限公司

 

簡介:回過頭來,和不倒翁樂隊一樣,白天使的每一名成員,之於中國搖滾,同樣,痕跡濃重

 

去年,「劉浪說話」做中國搖滾三十年老照片專題時,程進老師特別獨家提供了白天使樂隊的老照片,那也是迄今唯一面世的白天使樂隊圖片,青澀,但,純真!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3   常寬

 

走向生活

發行年份:1984年9月

伴奏樂隊:上海芭蕾舞團樂隊

指揮:常鶴齡、張立昆,編曲:常鶴齡、高大林、張立昆、胡詠言

出版編號:H-037

出品: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雲南廣播電視服務公司

 

簡介:16歲天才少年常寬的首張專輯。

這盤專輯,有原創,是迄今中國最年輕的集詞曲創作於一身、發行唱片並一炮走紅歌手的唯一記錄;有翻唱,是中國傳唱港臺、東南亞、日本、美國經典音樂作品及原詞翻譯中文歌曲並錄製唱片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少年歌手。

同年,雲南音像出版社成為中國唱片業一匹黑馬,領先潮流。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奔向愛的懷抱

發行年份:1986年

演奏:單身漢樂隊,中國劇院36軌跡電腦控制錄音

監製:高大林,藝術指導:常鶴齡,錄音:張元雄

編輯:衛元強,責任編輯:衛元琪,總編輯:汪明柳,封面攝影:解逢,封面設計:鄧逢傑

出版編號:JL-021

出版發行:山西音像出版社,製作:北京錄音機廠

 

簡介:這盤專輯的封面,直接將常寬介紹為「第一位走向世界的中國歌手」。之前,1985年10月,以個人原創作品《奔向愛的懷抱》,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16屆世界音樂節榮獲了「總指揮獎」,結束了中國在世界大型流行音樂比賽中榜上無名的歷史。同年,又被評為「1985年我心目中的中國青年十傑」。那時候,他才17歲。

 

《奔向愛的懷抱》,不僅讓常寬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的原創流行偶像,更是常寬、也是中國流行音樂史最具影響力的第一張原創專輯。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高倉健」快走開

發行年份:1987年

伴奏:單身漢樂隊,中國劇院36軌跡電腦控制錄音

監製:王笑然,錄音:徐偉勝,藝術指導:常鶴齡,責任編輯:衛元琪

出版編號:JL-025

出版發行:山西音像出版社,製作:營口市東方錄音製品公司

 

簡介:在這盤專輯的歌詞內頁,有這麼一句話:「感謝父親給予我的音樂天賦——常寬」,錄音前十天,常寬父親常鶴齡先生病逝。

主打歌《高倉健快走開》,不僅記錄了中日友誼和文化交流的輝煌,更已初顯現常寬歌詞的寫實、批判,及早期娛樂的深刻。

 

梁和平、祝小民、王笑然等幾位現今的泰鬥級搖滾老炮兒,更是都參與到這張專輯的編曲和製作張勇、劉林這兩位早期中國歌舞團的吉他大師領銜樂隊陣容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野性的疾風

發行年份:1987年

伴奏:單身漢樂隊,中國劇院36軌跡電腦控制錄音

指揮:笑然,錄音:張元雄,伴唱:陳勁、喬姍、張衛寧,總編輯:汪明柳,責任編輯:衛元琪,封面攝影:黃貝,封面設計:羅曄

出版編號:JL-029

出版發行:山西音像出版社

 

簡介:伴奏樂隊還不是寶貝兄弟,是不是那個時候的寶貝兄弟還未成型?但陳勁、張衛寧卻出現在伴唱名單,常寬開始大量參與編曲、演奏吉他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廿歲的獨白

發行年份:1988年

策劃&音樂總監:關峽,選曲&音樂編輯:孫文忠,伴唱&和聲:陳勁、喬姍,錄音:王樂文、馬冬麗,攝影設計:邱剛毅

演奏:Baby Brother(寶貝兄弟)樂隊、中央芭蕾舞團、中央廣播樂團部分成員

出版編號:H-88009

出版發行:黃河音像出版社

 

簡介:如果不是整理這期專題,我一直不知道寶貝兄弟樂隊的這個經歷。策劃和音樂總監關峽先生,不僅是臧天朔的音樂老師,也是十年後《我愛我家》電視劇的作曲人。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重新計劃現在

發行年份:1990年

監製:寧和、李傳江,總策劃:賈薇,海外策劃:劉卓輝,編輯:鄭平昌,編曲:常寬,錄音:李奧德,合成:李奧德、常寬

出版編號:WS-8910

聯合製作:白天鵝音響藝術有限公司、常寬&寶貝兄弟樂隊,攝影:王迪,設計:歐陽應霽

出版:白天鵝音像出版社

 

簡介:在這盤專輯內頁的錄製作團隊,出現了香港著名詞人劉卓輝的名字,擔任海外策劃。在鳴謝欄,有艾靜的名字,不管是靜還是敬,至少說明在常寬的這盤專輯,艾靜是需要被感謝的。專輯中的《作風不好》,常寬曾在首體的「九零現代音樂會」上演唱過。奇怪的是,後來怎麼不唱了呢?

 

為此,寬哥解惑:「很早就已開始開拓香港市場,率先打開兩岸三地年輕人的現代文化交流,讓香港人知道大陸的年輕人有多可愛多牛逼,後面才有竇唯啊黑豹啊那些。那時候,北京文藝演出處的張處長,似乎覺得這首歌有問題,在首體等大型場合就不讓唱了,包括崔健唱《南泥灣》也不讓唱,再加上何勇上臺一攪合,不僅把藏爺的演出攪了,所有人對搖滾樂的演出也都開始戴著有色眼鏡審查。但在小的搖滾樂場合,也還是唱過的」。

 

攝影王迪,嗯,對,就是那個王迪,除了搖滾大咖的身份,還是攝影家。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4   陳汝佳


風靡88

發行年份:1988年

編輯:張繼平、黃琪,音樂製作:張繼平、陳剛,錄音合成:黃斌,美術設計:馬玉明,監製:王琳

出版編號:JM-154

出版發行:長白山音像出版社,提供:深圳沙頭角廣播電視公司

 

簡介:這是陳汝佳的第二盤專輯。我清晰記得,小學時代,經過集市磁帶攤,看到過的一盤盤陳汝佳專輯。用「一盤盤」這個指定語,是在我那時候的印象裡,腦海裡,磁帶攤上擺放的陳汝佳專輯,多。

 

陳汝佳,1964年出生於廣州,著名歌手、演員。

 

陳汝佳自幼加入合唱團,高中畢業後加入輕音樂團到各地演出。1984年,闖蕩深圳,憑對徐小鳳惟妙惟肖的模仿,很快打下自己的一片天,被稱為「男版徐小鳳」。1986年,香港電視劇《狂俠天驕魔女》邀請他演唱主題歌。1987年,已經是深圳鳳凰藝術團臺柱子的陳汝佳,隨團到英國、德國、荷蘭等國家演出,是中國流行歌壇第一位出訪歐洲的歌手。1988年,憑特別邀請付林老師創作的《故園之戀》和翻唱的齊秦作品《外面的世界》,獲「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業餘組通俗唱法第一名,同年發行首盤專輯《陳汝佳特輯》及第二盤專輯《風靡88——陳汝佳的歌》,並在20集電視劇《情魔》中飾男主角孫約翰,這也是大陸首次由流行歌手主演的電視連續劇。1989年,獲「全國十大歌星」稱號,1990年獲「全國影視十佳歌星」稱號。

 

大概1993年後,陳汝佳淡出這個行當,並曾遠赴澳洲進修和學習,直至2000年央視《同一首歌》演唱個人經典作品《故園之戀》、「二十世紀廣東歌壇流行音樂經典金曲紀念演唱會」演唱當年李海鷹老師為他量身定做並由他首唱的經典作品《彎彎的月亮》復出歌壇,並發行專輯《新歌+成名金曲》,包括也是他原唱的《晚秋》、《心中的安妮》。只是,這幾首他原唱並真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被多位歌手翻唱後,已少有他的痕跡。

 

這之後,陳汝佳依然遊刃有餘於這個行當。

 

直至,2004年1月12日因心肌梗塞離世,那天,也是陳汝佳喜歡的香港歌手梅豔芳的出殯日。

 

陳汝佳的性格內向而憂鬱,但,除此,更有豪爽。

 

按一些說法,如果陳汝佳當年不出國,在大陸歌壇的地位可能已無人能及,包括後來叱吒風雲的劉歡、毛寧都翻唱過他的歌並大紅大紫,而他們的聲線,或許都不如陳汝佳好。

 

但是,只是但是,沒有如果。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89陳汝佳

發行年份:1989年

策劃:王濱雁、鄭璞玉,音樂編輯:梁兆鵬,配器:劉克,錄音:吳南子、鄭小蓮,伴奏:彩翎大樂隊,攝影:楊樺,封面設計:何勇當、李志東

出版編號:GY-101

出版發行:廣東音像出版社,印製:廣東嘉應錄音帶廠

 

簡介:在歌詞內頁,有這樣一句話,「敬告:港、澳、臺作者稿酬存留我社,歡迎聯繫」。這,應該是那個年代,罕見的對版權的尊重吧。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5   崔健

 

當代歐美流行爵士DlSCO

發行年份:1985年

監製:周亞平、劉芃,錄音:婁煒,伴奏:PENGCHONG樂隊

出版編號:CRE8598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發行:中國錄音錄像公司湖北分公司,出品:四川音像製品廠

 

簡介:崔健首張個人專輯,翻唱的當時風靡於歐美的爵士作品。那些作品,均代表了當時世界爵士樂最高水準和最新潮流,黃小茂、劉盾、支黛填詞。只是,這種翻唱,付了版權費嗎?還有,那時候的崔健還叫崔建

▲ 圖片提供:鐵塔

 

夢中的傾訴

發行年份:1985年

錄音導演:張小安,編輯:陳幸平,封面攝影:小雷

出版編號:XAL-2

出版:中國唱片公司,發行:中國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

 

簡介:崔健原創了《艱難行》、劉元原創了《我的心願》,還有黃小茂和崔健共同填詞的《誰·誰·誰》,其餘均為翻唱。另外,那時候的崔健,看起來好像還沒有現今標誌性的眼袋,或者,還確實沒有那麼明顯。

▲ 圖片提供:鐵塔

 

分手的時候

發行年份:1986年

編錄:王會、孫英,封面設計:王雷

出版編號:A 86-2002

出版:深圳音像公司,印製發行:珠海華聲磁帶廠,承印:香港威信企業

 

簡介:崔健、黃小茂的曲、詞合作,收錄了崔健初搖滾時代的名曲《浪子歸》、《拿錯的雨傘》。這也就是1989年港臺版《浪子歸》的大陸版1986年時的首版叫《新潮》,當年再版叫《分手的時候》,崔健參與了5首作品創作。

▲ 圖片提供:鐵塔

 

崔健與ADO《新長徵路上的搖滾》

發行年份:1989年

出版編號:BJZ01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發行:香港倍源實業有限公司,印製:北京唱片廠,印刷:水利電力出版社印刷廠

簡介:其實並不少見的崔健《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早期版本,第一版。

之所以有後來同一個版號的封面大改版,據傳,當時,崔健對他與樂隊共同出現的設計理念非常不滿意。雖然,那時候,還沒有人能看出崔健後來「當爹」的潛質,但在已經上市的情況下,出版方還是收回尚未銷售出去的磁帶,重新設計。

這也就是,在內頁創製作團隊「版式設計」、「封面構思」人員變化巨大的原因。還有,刪除了這個版本創製作團隊的「伴奏:ADO樂隊」,把這個版本的「配器:崔健與ADO」改成「編曲:崔健」。

個人化,個人神話化,已經在崔健的腦海萌動、發芽、無可阻擋。

只是,痕跡,歷史的痕跡,崔健,無法抹去。

▲ 圖片提供:趙三才

新長徵路上的搖滾

發行年份:1989年

出版編號:BJZ01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

 

簡介:崔健承認的真正意義的第一盤個人搖滾專輯。

這個版本的「崔健《新長徵路上的搖滾》」,磁帶AB兩面標註的還是「崔健與ADO」,不同於流傳最多最廣的純崔健個人痕跡的版本。那是因為,出版方收回已經上市的之前版本的磁帶,重新設計印刷發行時,雖然作品順序進行了調整,但卻疏漏了磁帶AB兩面紙貼上「崔健與ADO」的修訂。

至於大家看到的後來純崔健版本的《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是AB面紙貼「崔健與ADO」標記的磁帶銷售完之後的,及再版。

從這盤專輯,崔健開啟了純粹樂隊模式的搖滾長徵路。並籍此,牢固奠定了他「中國搖滾之父」的牢不可破的地位。合作樂隊是ADO,並且,骨幹成員一直默契至今。另外,當年這盤磁帶發行時,特別在內頁留了聯繫地址和深度參與到這盤專輯創製作的聯繫人梁和平。

 

這也是中國大陸真正的第一張原創搖滾專輯。即便,那個年代,經常玩兒在一起的那麼多人,並且絕大多數都是如今這個行當的絕頂老炮兒,但修成正果的,崔健,是第一個。

 

何為經典?經典是需要全方位細節的支撐和成就,包括在80年代,充斥於大陸音像製品的各種笑掉大牙的錯誤,在《新長徵路上的搖滾》蕩然無存。包括,封頁設計的考究。

何為經典?經典就是,經久不衰!

▲ 圖片提供:鐵塔、趙三才

 

解決

發行年份:1991年

出版編號:BSL-029

出版發行:中國北光聲像藝術公司

 

簡介:崔健真正意義的第二張搖滾專輯,也正式開始了他的數白嘴節奏和唱法

美術設計,是梁和平、梁衛平、張元。

▲ 圖片提供:鐵塔

 

006   大陸樂隊

 

街上的舞蹈

發行年份:1985年

美術設計:方曙東,監製:中央樂團文化藝術開發公司

出版編號:Q-014

出版發行:揚子江音像出版社

 

簡介:1983年組建的純洋班樂隊,由艾迪、霍加德、大衛、保羅、南茜爾、伊魯、希非利、伊萬等留學生和駐京外國人組成,1985年《中國日報》曾對樂隊作專題報導。

吉他手艾迪,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崔健樂隊「我們的領奏吉他手是——艾迪」的那個艾迪,包括主唱大衛·霍夫曼,均為大陸搖滾樂的誕生和發展做出了傳奇般的貢獻

▲ 圖片提供:鐵塔

 

天上的妹妹

發行年份:1985年

美術設計:方曙東,監製:中央樂團文化藝術開發公司

出版編號:Q-015

出版發行:揚子江音像出版社

▲ 圖片提供:鐵塔

007   竇鵬

 

忘了你忘了我

發行年份:1988年

出版編號:DFP-3007

出版:貴州東方音像出版公司,協助:香港泛東協有限公司,總經銷:貴陽有聲讀物辦公設備公司

 

簡介:這盤磁帶,是藏家唐朝牧歌花高價在網絡拍得的「竇鵬演唱專輯」,翻唱的王傑作品。

 

但,在整理這期專題時,我遍尋封頁,沒能找到任何演唱者的信息。

 

為了慎重,我特意請教竇鵬老師,並請唐朝牧歌錄了幾段音頻發給竇鵬老師聽,確認不是「竇鵬演唱專輯」。

 

然後,和張萌萌老師聊起那些往事,提到這盤磁帶,我把幾段音頻發給萌哥聽,他說:竇鵬比這唱得好多了,肯定不是。

 

我是知道,在那個年代,出版商為了銷量和盈利,一些翻唱專輯的封面內頁,只有原唱的圖片,僅在不顯眼的位置用拼音或英文寫個翻唱者的名字,甚至連名字都不寫。很不幸,這盤磁帶就屬於後者。

 

由此,也和老磁帶收藏界的藏家們確認一下吧,經權威鑑定,這不是「竇鵬演唱專輯」。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8   杜昊

 

你說我是個受過傷的人

發行年份:1993年

監製:黑子(王彥軍)、Kim(黃懷欽),出版監製:羅力平,製作編曲:王迪、薛瑞光、杜昊,錄音:趙平、宮進生,混音:陳洛

程式設計&鍵盤:薛瑞光、王迪,吉他:撈仔、劉林,和聲編寫&合唱:杜昊、黑鴨子合唱組,設計:ART PRODUCTION HOUSE,攝影:陳耀年

出版編號:ISRC  CN-A53-93-310-00/A·J6

聯合製作:香港永聲音樂出版有限公司、賽特文化發展公司,出版:中國康藝音像出版社,發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這是杜昊的唯一一張原創專輯。

在那個剛剛經歷過集體翻唱的年代,在很多中國第一代流行、搖滾音樂人正一步步走在正確軌道的年代,杜昊,即先聲奪人。只是,這之後的他,卻陷入十年牢獄之災,因為毒品。

 

也是因為毒品,他同時代並同樣叱吒風雲過的哥們兒李小文離開這個人世。

 

2012年,杜昊出獄的第四個年頭,在老哥(王昕波)、龔鳴等老友的幫助下,錄製完成監獄十年的泣血之作《在你的視線以外》,這首感覺繁複但流暢、朗朗上口的作品,更多了他內心裡的自省、親情、友情、愛情,還有,勸慰。

 

在那個集體翻唱、充分證明著大陸流行音樂無能的80年代,杜昊卻留下了與朱樺對唱的《留給夜的對話》這首那個年代少有的原創、原唱作品,並且,很多很多年後的今天,仍被很多人懷念。

還有當年更紅火、遊蕩街頭的村鎮小痞子們,隨口哼唱著的痞子情歌《我要喝啤酒》。只是,那些當年的小痞子、現今的中年人不知道,這個浸染了他們草莽青春的名叫杜昊的男人,其實,啤酒最多半杯、白酒最多半兩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9   範捷濱

 

我的中國心

發行年份:1984年

配器指揮:談炯明、畢曉世、李海鷹,錄製:石海濱、何菁,伴奏:廣州樂團小樂隊

出版編號:P-2094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範捷濱是業餘歌手出身,在給中央樂團女中音歌唱家羅天蟬擔任吉他伴奏、伴唱時,被羅天蟬和中央樂團音樂家談炯明老師發現和提攜。在發行了《我的中國心》、《星星問》兩盤專輯及一些合輯後,就再無消息。

 

範捷濱版本的《我的中國心》,現在聽來仍頗有味道,嗓音圓潤乾淨,大有超過原唱張明敏之勢,至今仍被很多人懷念

 

範捷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星星問》,伴奏樂隊是「120輕音樂隊」,指揮張啟,並特邀了吉他張勇、鼓手程進。我也特意問了程進老師,進哥說確實很多年沒有範捷濱老師的消息了。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10   馮滿天

 

再會,1981

發行年份:1985年

伴奏樂隊:華廈電聲樂隊,指揮:巴娃

出版編號:HXS-8515

出版:重慶音像出版社,錄製發行:中國華夏音像公司

 

簡介:馮滿天,中國第一代搖滾音樂人、吉他手、中阮演奏家。馮滿天生於音樂世家,自幼隨父、中國著名月琴演奏家馮少先先生學習月琴,14歲考入中央民族樂團開始彈阮,1987年與程進、劉義軍(唐朝老五)、劉君利等組建白天使樂隊,擔任吉他手。《再會,1981》,是馮滿天首張個人專輯。

 

在這張專輯內頁,有這麼一句話:「《再會,1981》將是音樂愛好者手中握有的馮滿天成功道路上的一塊裡程碑」。只是,後來的馮滿天,更多投入到阮及阮文化的創製和交流推廣,並在2014年央視的《出彩中國人》,用中阮這個絕對的民族樂器,彈奏和演唱了崔健的《花房姑娘》,震驚業界。並且,籍此,把或許就要沒落了的他的阮和阮文化、中國的阮和阮文化,發揚光大

看著鏡頭前的馮滿天老師,包括總決賽時李連杰說到的80年代就抱有夢想並真的拼鬥了30多年的一批人,幾次哽咽……是的,事,只有有人去做,才是事!

▲ 圖片提供:鐵塔

 

011   郭峰

 

心潮

發行年份:1985年

監製:李長順、王彥軍,編輯:蘇文生,錄音製作:孫英,封面攝影:韓繼貞、馬克儉,封面設計:黛比

指揮:臧雲飛,主音吉他:張勇,木吉他:王路明,貝斯:郭峰,電腦鼓程序編寫:安志剛,鋼琴&電子琴&電子合成器:郭峰,弦樂首席:相澤配、李博彥

出版編號:SS-13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

 

簡介:1985年,這個剛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就包攬了個人第一張專輯的全部詞曲創作和編曲。及至以後,他的東渡日本鍍金學習、學成歸來,他的每一步,無不顯現著他的才華橫溢。即便,如果不是特意搜索,能夠為我記起的只有《讓我再看你一眼》、《讓世界充滿愛》這兩首歌。

但,經典,永恆的經典,卻自此成就。

 

其實,流行,抑或搖滾,誰又分得清?怎麼分?和怎麼分得清?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12   含笑

 

含笑&吳小梅《霓虹燈》

發行年份:1985年

編輯:劉黎昇、周亞平,監製:陳仲平、貢世偉,配器:布日古德、周亞平,錄音:婁煒,攝影:孫振鐸,設計:張騁,伴奏:北京青年室內樂團

出版編號:J 61-44

出版:中國電影出版社,製作發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含笑,著名歌手。1969年出生於內蒙,1981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音樂系預科班主修竹笛專業,1985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霓虹燈》,1987年參加第二屆百名歌星演唱會……是八十年代最早發行個人專輯的歌手之一,發行過多張專輯及數張拼盤合輯,與景崗山、杜昊合稱為「歌壇三小子」。1997年,歌曲《飛天》獲九六年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九六十大金曲獎等;1998-1999年,由黃燎原作詞、青山作曲、劉彤編曲、趙小丁攝影的《笑傲江湖》MV,獲CCTV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之後,接連發行幾張專輯及數首單曲,2016年4月發表最新單曲《中國衝衝衝》。

 

多年來,含笑一直孜孜不倦於樂壇,並積極承擔起一名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全身心投入於社會公益事業和活動,在這個繁複年代的流行音樂圈,樹立起一股溫暖清流。

▲ 圖片提供:含笑

 

霓虹燈·含笑演唱特集

發行年份:1986年

音樂編輯:劉黎升、梁紀伍,監製:陳仲平、劉黎升,配器:亞平、布日古德、拉日松,錄音:婁煒、李琪

吉他:張勇,貝斯:王笑然,合成器:李露、虞進,首席提琴:張偉立,攝影:孫振鐸,設計:王志遠

出版編號:M 86-49

出版:內蒙古音像出版社,製作發行:山東濰坊錄音磁帶廠

 

簡介:含笑的霓虹燈專輯系列一共發行了四盤,前三盤分別是《霓虹燈》、《霓虹燈2》、《霓虹燈3》,最後一盤,也就是這次專題收錄的這盤,名為《霓虹燈·含笑演唱特集》。這個系列專輯,在那個年代取得了非常好的銷量,直接確立了含笑的江湖和地位。

 

這盤專輯樂手陣容裡的合成器演奏虞進,就是1989年組建的中國第一支純女子樂隊眼鏡蛇的鍵盤手虞進老師,早已移居海外。這也是我迄今見過的唯一一盤在眼鏡蛇樂隊陣容外,出現樂手虞進名字的唱片

 

1989年4月,含笑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辦了兩場《含笑獨唱音樂會》,是那個年代中國流行歌壇最早舉辦個唱的歌手之一,或許在這之前只有崔健舉辦過獨唱音樂會。這兩場個唱的調音,都是後來叱吒風雲的金少剛老師。也是在這兩場個唱,當時初出茅廬的解曉東、蔡國慶等大批歌手觀看了演出並上臺獻花,雖時處歷史的特殊時間點,仍轟動一時、傳為佳話。


▲ 圖片提供:含笑

 

013   昊翰

 

今夜想回家

發行年份:1990年

製作:昊翰、DONGE,編曲:John Teo、LskandarLsmaic,MiDi程式設定:陳翔宇

錄音:SENDOL九龍錄音室

企劃:張和平,監製:潘洪業,編輯:亞平,攝影:MOM HAHAI,設計:魏明

出版編號:SH-0367

聯合錄製出版: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香港九龍喜馬集團、新加坡喜馬唱片有限公司

 

簡介:昊翰的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

只是,誰能想到,1988年就憑《自己的路》獲全國「紅馬杯」大賽男歌星組冠軍並籤約海外公司、受邀參加央視春晚、轟轟烈烈走在流行紅星路上的他,會更名浩瀚先後組建三八樂隊、自覺樂隊,轟轟烈烈的走上搖滾這條路?

並且,成為中國死亡金屬、中國迷幻搖滾融合佛教音樂第一人


▲ 圖片提供:鐵塔、昊翰

 

愛的末日

發行年份:1992年

製作人&攝影&封面設計:昊翰,錄音室:香港九龍SENDOL

出版編號:DF-1199

聯合出版:東方歌舞團錄音公司、香港九龍喜馬唱片公司、新加坡喜馬唱片公司

 

簡介:這是昊翰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先期在海外發行,和第一張專輯《今夜想回家》一樣,大陸版本由新加坡喜馬唱片提供。

這兩張專輯的大陸版本,不知是出版商包裝時的疏忽,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都沒有歌詞內頁。

在整理這期專題時,我特別問了幾位藏家,都說保留到現在全新未拆封的磁帶也沒有歌詞內頁。我向昊翰老師本人求證,時隔多年,他也找不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的海外版,是肯定有摺疊的大幅歌詞彩頁


▲ 圖片提供:鐵塔

 

014   黑豹樂隊

 

黑豹

發行年份:1992年

統籌:張培仁,製作:中國火,前期製作:KINN'S MANAGEMENT LTD.,HONG KONG,前期監製:陳健添,製作人:李振權,編曲:黑豹樂隊,和音編寫:黑豹&李振權,和音:黑豹樂隊

錄音室:北京百花錄音棚,錄音師:李振權,混音室:臺北達採錄音室,混音師:李振權,母帶生產處理:李振權

製作行政:賴碧雲,中國大陸部分藝人經理:郭傳林,行銷企創與媒體執行:魔巖文化有限公司,企創與文案:張培仁

攝影:趙金仁,平面設計:AKIBO VISUAL DESIGNSTUDIO,電腦繪圖:李明道,執行企劃:張方露、楊志光,海外推廣:楊志光

監製: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企劃授權:魔巖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編號:Z426  H063

出版發行: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簡介:不管是黑豹還是竇唯,都超越不了、甚至難以再比之毫釐的永恆的經典。

黑豹,即便我沒有刻意想過續任主唱的樣子,即便,黑豹的主唱真的一任不如一任,但從來沒有想到過,後來的黑豹主唱,居然能夠港臺腔和動作扭捏!

再仔細想想,竇唯之後,秦勇,還就是最好的一任。

▲ 圖片提供:鐵塔

 

015   侯牧人

 

祝你成功男聲四重唱

發行年份:1985年

男聲四重唱:侯牧人、鄭乃欣、李延寶、喬曉彬

指揮:高德潤,伴奏:中國輕音樂團

出版編號:H-047

出版: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雲南廣播電視服務公司

 

簡介:我一直渴望看到的一盤磁帶,因為侯牧人老師。

侯牧人,1980年發起組建中央歌舞團男聲四重唱,雖然外界印象裡真正走上中國搖滾舞臺,是1992年發行的《紅色搖滾》,但被多名歌手翻唱過、傳唱甚廣的《留下油燈光》等,是標準的80年代中期作品

 

在「劉浪說話」的中國搖滾老照片專題,我把侯牧人老師排在了第二位,列1979年底組建、大陸第一支樂隊萬裡馬王之後,源於侯老師的搖滾江湖及對我初搖滾時代的影響。

▲ 圖片提供:鐵塔

 

我愛你中國

發行年份:1992年

伴奏樂隊:現代人樂隊(吉他孟軍、貝斯彭軍、鍵盤王焱、鼓手張軍)

出版編號:GH-1194

出版:惠州音像出版社,生產發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依然記得,在鄉下老家集市上,買到的這盤磁帶的震撼。那,讓我知道了,愛國,也可以很搖滾。後來,在外求學,那年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之前的每周一歌時段,第一次看到的《我愛你中國》的MV。以及,學校一次活動,我上臺演唱這首歌時,當「我愛你中國」以嘶吼的方式唱出,臺下觀眾的愕然,及之後的熱烈。

 

伴奏樂隊現代人的鍵盤手王焱,就是後來靠那首麻到骨子裡的「我聽過你的歌我的大哥哥」而大紅大紫過的王焱,遠失去了他個人第一張專輯《紅腰帶》的藝術水準。

▲ 圖片提供:鐵塔

 

016   侯歆

 

別再孤寂

發行年份:1989年

策劃:楊樹芬,監製:張乾生,編輯:金大業,設計:張興升

配器:薛瑞光,錄音:趙大雄,樂隊:MI迷迪樂隊,製作:中國大劇院

出版編號:QJ-897008

出版:北京前進音像出版社,總經銷:北京同力音像公司

 

簡介:侯歆是面孔樂隊第一任主唱,中國第一張搖滾合輯《中國火·壹》收錄的面孔樂隊作品《給我一點愛》的演唱者,相比後來的面孔樂隊主唱陳輝,嗓音別有韻味。

《別再孤寂》是一張翻唱專輯,也是侯歆唯一一張個人專輯。

▲ 圖片提供:鐵塔

 

017   呼吸樂隊

 

呼吸

發行年份:1992年

出品:張熙裕,總監製:王炬,責任編輯:李健,攝影:周越,設計:張興升

監製:蔚華、高旗,製作:肯尼·布魯、高旗、曹軍,錄音:肯尼·布魯、王昕波、金少剛、婁煒,合成:金少剛、婁煒,錄音助理:趙大雄、馮小琳

樂隊陣容:主唱蔚華,吉他曹軍(曹均),貝斯曹軍、柳文利,鍵盤莊飆、梁和平、曹軍、鄒世冬,鼓手趙牧陽

出版編號:BM055  CA179

出版: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

 

簡介:呼吸樂隊,如果沒有解散至少可與唐朝、黑豹的成就和高度相提並論

只是,一張難產的專輯之後,就泯然於視線。這盤專輯,高旗的作品佔了大半,那時候,主唱蔚華和高旗還是一對情侶,後高旗退出、情侶離散。

因為發行的原因,在大陸發行之前,這盤磁帶以蔚華個人專輯的名義,已先期於香港發行,並在選歌上和後來的大陸版本有些不同。

那個年代,呼吸的作品,音樂性更強一些。每次演出,如果崔健沒在,呼吸就永遠是壓軸出場,這,除了女聲的一定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能力吧。

前段,和鄒世冬老師聊天,正在籌劃的為梁和平老師募捐義演,呼吸有望重組。因蔚華老師遠在美國,樂隊邀請了與梁和平老師一個單位的國家交響樂團的女中音範欣任主唱。


▲ 圖片提供:鐵塔

 

018   胡寅寅

 

胡寅寅獨唱專輯

發行年份:1988年

監製:中山真理、王彥軍,編輯:西尾純、趙平,配器/作曲:飛鳥涼,譯詞:王曉清

伴奏:Chage&飛鳥日本樂團,錄製:日本YAMAHA公司

出版編號:DF-1046

聯合出版:中國東方歌舞團錄音公司、日本中山音樂出版社

 

簡介:胡寅寅,天津人,大陸80年代實力派代表歌手之一,《阿里巴巴》、《年輕人》等那個年代當紅歌曲的首唱,1986年北京工人體育館紀念世界和平年《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之一,1987年央視春晚壓軸演唱《西遊記》插曲《大聖歌》。

 

胡寅寅自幼隨身為長笛演奏家的母親學習長笛,12歲獲全國少年「魔笛杯」長笛比賽一等獎,14歲考入天津交響樂團,是中國交響樂隊迄今為止最年輕的首席演奏員,被譽為「音樂聖傑」。這段經歷,也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和歌唱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胡寅寅出色的唱功,吸引了日本著名演藝經紀人中山真理。1987年,中山真理力邀胡寅寅加入她的「東京文化放送株式會社」,並給他製作發行了本次專題收錄的這張唱片,其中包括姜育恆翻唱並紅透半邊天的《跟往事乾杯》的日本原版《乾杯》這首作品。

 

1988年漢城奧運會前夜的演唱會上,胡寅寅作為中國大陸唯一歌手,演唱了代表作《海市蜃樓》,並與前段時間剛剛去世卻刷爆了中國人微信朋友圈的日本音樂人西城秀樹、趙容弼、陳百強合唱了英文歌曲《漢城啊漢城》。參加那次演唱會的,還有很多大陸流行歌手至今想都不敢奢想的麥當娜、麥可·傑克遜。

 

只是,一切順風順水、蒸蒸日上的當口,因為一些事情,胡寅寅長時間離開了這個行當。而也就是那之後的幾年,大陸演藝圈的出場費水漲船高、節節攀升,直至不可想像。面對這活生生的事實,再怎樣,時間是不可能回來的,那本可以愈加輝煌的青春年少。

 

近些年,除了極偶爾的一些活動,胡寅寅的消息並不多。我也問過行業內的一些老大哥,說是他久居日本、少有聯繫。只是,我一直覺得,不管時間和空間怎麼變遷、多麼變遷,胡寅寅真的具有過、很多即便後來多麼紅火的同時代從業者所不曾具有甚至不能望其項背的履歷的深厚,會一直在,存在……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19   霍烽

 

情感·哲理

發行年份:1988年

監製:王文光,錄製:高峰、張慧,意念&設計&攝影:桑田

出版編號:P-2230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霍烽第一張個人專輯。霍烽是誰?霍烽就是後來那位大鬍子、看著比誰都搖滾、卻憑一首俗到不能再俗的《大花轎》抱一抱,著實火了幾年的火風

火風是誰?火風就是那位豪氣、仗義的東北人,1985年就南下廣州加盟太平洋影音,1986年與妲娜出版拼盤《我的愛》,那時候,他的藝名就是火風。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霍瑞風《活過愛過已經足夠》

發行年份:1990年

出版編號:CL-28

聯合錄製:臺灣瑞聲製作有限公司、香港長風影音有限公司、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出版發行: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簡介:火風、霍烽,之後又改名霍瑞風,雖然都沒火起來,但,又改回火風後,《大花轎》抱一抱,火了!

火風是80年代中後期,內地首批在南方沿海城市演唱並推廣搖滾樂的歌手之一。他的前妻仲小萍也是那個時代的著名歌手,兩人的兒子霍尊,憑前幾年央視的《中國好歌曲》節目為人所知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20   撈仔

 

撈仔&新空氣樂隊《想念你》

發行年份:1991年

策劃&執行監製:羅魯斌、撈仔,編曲:畢曉笛、撈仔,錄音:SHAN DONG,錄音棚工程師:LINDA M WU,合成:CHEN LUO、SHAN DONG,薩克斯:桑雨,小提琴:賀宇旭

新空氣樂隊:吉他撈仔、貝斯李小林、鍵盤畢曉笛、鼓手賀宇旭

女模特:馮海娟,黑白攝影:李剛,彩色攝影&封面設計:何勇當,總監:俞志祥

出版編號:GH153

出版發行:廣州音像出版社

 

簡介: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盤明確標註撈仔的老磁帶。

 

撈仔,本名吳立群,1967年出生於浙江義烏,著名吉他手、資深音樂人、製作人。

 

撈仔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進入樂壇,1986年在首屆浙江省青歌賽上,憑吉他彈唱《雙十年華》獲一等獎,並被杭州市歌舞團錄取,開始表演吉他彈唱。後相繼在太平洋、中唱、卜通100等樂團擔任吉他手,在中國搖滾圈素有「南撈仔、北老五」的說法。1988年,撈仔跟隨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藝術團到北京,參加百名歌星演唱會的錄音,結識更多同行,回到廣州後開始更多從事編曲、製作工作,逐步從一名職業樂手,過渡到更專業和精深的音樂製作人。

 

撈仔吉他作品的第一個巔峰,是1994年與何訓田、朱哲琴等合作的專輯《阿姐鼓》,被稱為「在世界範圍內真正有影響力的一張中國唱片」,全球56個國家出版發行,贏得廣泛的國際讚譽。

 

多年來,撈仔作品屢獲大獎,並為數位當紅歌星作曲編曲或製作唱片、為數部電影電視劇配樂、為多個博覽會等創作會歌、擔任數場演唱會或音樂劇或娛樂節目等的音樂總監,他隱身幕後出現在唱片封頁或舞臺一角等業內相關吉他手的工作更是不計其數,是中國現代音樂不可多得的一位全能音樂人

▲ 圖片提供:灰藍色

 

021   李春波

 

愛的呼喚

發行年份:1986年

出版編號:HL-127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公司,錄製發行:海洋音響器材總公司

 

簡介:這個李春波,就是大概1993年以一首《小芳》風靡全國的那個李春波。之後,又推出過《一封家書》、《誰能告訴我》等優秀作品。

 

介紹李春波,之所以加上「這個」、「就是…那個」的指定語,是在網絡諮詢異常發達的今天,可資查找的李春波《小芳》之前的資料,少之又少。

 

沒錯,這個李春波,就是那個李春波。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更少人知道的,這個李春波在那個李春波之前,還曾經在北京搖滾過,並以貝斯手的身份加入過如今的「金牌製作人」祝小民老師當年的TOTO樂隊。而且,我恍惚清晰記得,我的學生時代,在學校圖書館翻看到的一本雜誌的採訪類文章,那個南下廣州憑《小芳》躥紅的李春波之後的李春波,明確表達的對北京搖滾和北京搖滾圈的不屑和憤懣。那時候,我就覺得,不適合北京搖滾那個圈子或者真的沒在北京搖滾那個圈子混出名堂,無奈南下,就紅火了、流行一線了,就應該,應該就有一個相對大的胸懷,或者,胸,和懷。

 

當然,這只是我學生時代對李春波的主觀印象。實質的、實際的李春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恍惚聽說過的他的一句東北式名言:當喝白酒沒有菜的時候,啤酒就是菜。

 

這,就充分體現著他的豪爽和邁。

 

但是,我也知道的,春波老師翻唱的《樓蘭新娘》,在我意識裡,總比原創楊海潮的原唱,差那麼一點點,一點點。或許,應該,就是那演唱的溫暖,及,編配映襯。

 

但,很多人記住的,卻,只有李春波。

 

這,就是成功。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22   李德林

 

龍兄虎弟

發行年份:1987年

配器指揮:張偉,編輯:王紹文,監製:楊秀蘭,錄音:孫英,吉他:張勇,攝影:天仁,設計:林木

出版編號:J61-054

出版:中國電影出版社,印製發行:銀河音響製作有限公司

 

簡介:這是李德林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李德林,天津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風靡一時的天津路邊吉他隊總隊長、資深音樂老炮,是第一個翻唱譚詠麟粵語金曲的內地歌手,也是內地翻唱高凌風歌曲的頂尖人物,發行過《龍兄虎弟1》、《龍兄虎弟2》等兩張個人專輯、數張合輯,是那個年代天津流行音樂的領軍人,素有「天津流行音樂教父」的美譽,綽號五哥。

 

1984年,進入天津群眾藝術館做獨唱演員,很快就成為臺柱子。1985年,獲天津市業餘歌手大賽第一名。1986年,與謝津一起代表天津去武漢參加第一屆全國八大城市優秀歌手交流演唱會。1988年,獲全國十大城市卡拉OK歌手大賽二等獎。1989年,獲首屆全國職工歌手大賽通俗組第三名。

 

近年來,李德林一直沒有停止藝術追求的腳步,2009年8月,舉辦「永遠的八零年代——李德林從藝35周年個人音樂會」。2017年1月,與另外四位天津老炮音樂人馬常寶、大憨、二憨、陳三哥組建「老男孩」組合,重返一線。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龍兄虎弟2

發行年份:1987年

編輯:音合,配器指揮:張偉,錄音:孫英,吉他:張勇,伴奏:銀河星座輕音樂團,攝影:劉克成,設計:宏偉

出版編號:SS-39

出版:天津音像公司,印製發行:銀河音響製作有限公司(中外合資)


簡介:《龍兄虎弟》火了之後,同年,《龍兄虎弟2》旋即上市。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23   李傑

 

熱線你和我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朱一工,錄音:韓禹文,封面設計:何潔

出版編號:JM-72

出版:長白山音像出版社,錄製發行:中國國際聲像藝術公司,印製:遼源長白山音像製品廠

 

簡介:李傑首張個人專輯,同年還發行了第二張個人專輯《昨夜》。

李傑1988年獲全國五洲杯電視歌手大獎賽流行專業組第一名,1994年組建表情樂隊任主唱,並發行第三張專輯《表情》。

之後,在流行圈取得巨大成就,包括1997年憑《紅旗飄飄》獲上海東方風雲榜「最佳作曲獎」,1999年憑《笑容》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98年十大金曲獎」等。

▲ 圖片提供:鐵塔

 

心的祈禱演唱會

發行年份:1988年

責任編輯:江建明,監製:谷玲麗,封面設計:木沐

配器指揮:天朔(臧天朔),吉他:艾迪,貝斯:李力,鼓手:G.S.,伴唱:範琳琳、臧天朔、小敘,樂隊:中央芭蕾舞團

出版編號:DFJ-7010

製作:貴州東華廣播電視文化中心,錄製發行:東莞音像公司,出品發行:廣東粵聲音像公司

 

簡介:這是一盤演唱會專輯,主打歌《心的祈禱》最早收錄於李傑1986年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昨夜》。那時,製作人朱一工老師在考慮李傑發展方向的時候,提出第二張專輯要有些原創作品,李傑就推薦了同樣青澀的臧天朔,然後,就選了臧天朔創作的《心的祈禱》和《落葉的秋季》

 

這也是最早正式發行的臧天朔個人作品,原唱李傑,早於臧天朔個人專輯兩年。在《心的祈禱演唱會》專輯,還收錄了臧天朔的《朋友》。這盤磁帶發行的第二年,臧天朔、李力組建1989樂隊。

 

普及一下,80年代唱片的編輯,就是現今的製作人

▲ 圖片提供:鐵塔

 

024   李力&劉娟娟

 

阿香  阿香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秦徽,編曲:阿潤,錄音:阿文,攝影:金林

出版編號:SY-0323

出版:南海聲像公司,發行:中國國際聲像藝術公司,印製:遼源長白山音像製品廠

 

簡介:這盤磁帶,有獨唱,也有兩人的合唱。李力,中國第一代流行搖滾音樂人、經典搖滾老炮兒,曾組建不倒翁、1989等之於中國搖滾痕跡濃重的樂隊,擔任貝斯手。

有一次和力哥聊起80年代老磁帶,我說很多流行音樂拼盤都有力哥參與,力哥淡然:那就是那時候的工作。仔細盤點,李力和孫國慶兩位老師,應該是那個年代參與拼盤最多的後來的搖滾音樂人

 

劉娟娟,當年的谷班學生,發行過《現在流行什麼》、《霹靂舞》專輯及數盤合輯,已遠渡日本多年。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25   梁波羅

 

獨唱歌曲

發行年份:1983年

配器:司徒抗、金友中、丁家琳,伴奏:廣東省歌舞團小樂隊,封面攝影:梁藝

出版編號:SL-67

出版發行:中國唱片公司,印製:廣州分公司

 

簡介:這是本次專題收錄的年代最久遠的專輯,憑這盤專輯,梁波羅老師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電影演員出版歌曲專輯的第一人。除此,還發行過《萬水千山總是情》獨唱專輯。

 

梁波羅,廣東中山人,1939年出生於陝西西安,著名電影演員,1959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61年,在海燕電影製片廠《51號兵站》影片中,飾演主角小老大梁洪而走紅,之後,接連拍攝了《小足球隊》、《瞬間》等電影。80年代初的《藍色檔案》、《小城春秋》又使他蜚聲海外,此後主演了《人之初》、《浣紗女的傳說》、《梨園生死情》、《老娘舅》、《豪門驚夢》等多部電視劇,其中《人之初》獲1982年飛天獎。2007年,還參與拍攝了電視劇《地下交通線》,扮演為國獻身的英烈盛慕萊。

 

退休後,梁老積極參與一些慈善性的演出、慰問等活動,也曾擔任節目主持,或獨唱或朗誦,並致力於戲劇教育和文藝指導工作,曾被同濟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講解電影藝術,悉心培養新人。

▲ 圖片選自網絡

 

026   劉海波

 

劉海波&張菁《1988熱線新一代》

發行年份:1988年

責任編輯&錄音:邱德才(香港特邀),監製編輯:孟偉權、汪京京,配器指揮:周斌,伴奏:MVR大樂隊,攝影&封面設計:駟達宣傳製作(香港特邀)

出版編號:BQ-54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生產發行:廣東佛山南方音像公司,聯合製作:香港三隆國際音樂製作中心

 

簡介:這個劉海波,就是1994年時靠那首洛兵作詞、張雲鵬作曲的《人面桃花》火起來的劉海波,後來還有《別來無恙》、《再見了最愛的人》等名曲。只是,在網絡可搜索到的海波老師的個人履歷,卻遍尋不到這盤盒帶的消息。

 

也或許,他更願意把收錄使他紅火的《人面桃花》這首歌的專輯《隨愛流浪》,作為自己的第一盤唱片。至2003年大概十年間,劉海波又發行過幾張專輯。

 

之後,時隔十年的2013年,在一個省級衛視的選秀節目,本應坐在評委席指點江山的劉海波,卻意外出現在被成績並不見得就比他高的同輩評委指點的舞臺,並未能闖關成功。但,他留在舞臺的那句話,卻也真的代表了如他一樣曾經真的輝煌過的一批人的淡然和博大,深厚底蘊下的寵辱不驚,是絕響:得與失,對我們這一代歌手已經不是那麼重要。

 

再之後,也是2013年,又發行真的有些搖滾味道的單曲《BB R&B》,就再無消息。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亦莊的首家數字多元化科技劇院「博納星輝」,就出自他手、專心經營。面對平淡和遠離公眾視野,如他所說:活好下一個年輪,才是自己該要去掂量的路上……路,才開始

 

張菁,抱歉,除了恍惚聽說過的多年不唱、命運波折,就再沒找到其他資料。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27   劉麟

 

今晚自找舞伴

發行年份:1985年6月

編配指揮:林述泰、張立昆,伴奏:SAT輕音樂團,責任編輯:呂磊、彭伯玲,錄音:康秉榮、祝軍

出版編號:H-054

出版: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雲南廣播電視公司

 

簡介:劉麟的第一盤彈奏專輯,是發行於1985年初的《薩巴女王》,這也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吉他彈奏唱片。而劉麟老師,更是在1980年就以吉他手身份,開始職業音樂生涯。1986年,劉麟進入東方歌舞團,擔任大地樂隊主音吉他,出訪數個國家。

 

1995年,劉麟與孔宏偉、張嶺、三兒、金浩等四位中國首屈一指的音樂家,組建天場樂隊,同年發行中國首張爵士唱片《Made in China》,引起海內外巨大反響。2004年,劉麟與吳彤組建了在中國傳統音樂中真正融合現代音樂的喜鵲樂隊,並作為中國音樂的代表,與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及其率領的由來自不同國家的15位頂級音樂家組建的絲綢之路樂團,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

 

很多年來,劉麟一直默默耕耘於樂壇,並與中央樂團、北京交響樂團等合作了數部電影電視音樂,合作過的知名音樂人、歌手更是不計其數。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28   劉索拉

 

生命就像一座房屋

發行年份:1985年

錄音:婁煒,錄音監製:鄧宗安,伴唱:範捷濱等,伴奏:中央樂團小樂隊

藝術總監:王黔,封面設計:張騁,責任編輯:梁紀伍,攝影:李明智

出版編號:ML-G015

出版:內蒙古音像出版社,編制:愛樂聲像公司

 

簡介:劉索拉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試驗人聲藝術家、作家,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紅二代,他的父親劉景範(也是劉志丹的胞弟)曾任中顧委委員、官至副部級。在那個包括崔健、劉歡等諸多現今忙於站場斂財的大咖們都還處於翻唱階段、崔健尚未立志不再唱別人作品的年份,劉索拉就發行了個人首張創作專輯,包括大部分作品的配器也就是現今的專業名詞編曲

 

伴唱範捷濱,也是那個年代炙手可熱的歌手,只是,在1984年發行《我的中國心》、1985年發行《星星問》兩張個人翻唱專輯後,銷聲匿跡。

▲ 圖片提供:鐵塔

 

029   柳培德

 

阿里巴巴

發行年份:1985年

伴奏:聲利輕音樂團,指揮:高偉春

出版編號:ZL-16

出版:浙江音像出版社,發行:杭州磁帶廠技術服務部

 

簡介:這是柳培德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柳培德(又名柳大衛),生於遼寧瀋陽,信仰基督,資深音樂人、福音歌手、布道者。

 

柳培德是中國大陸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一批歌手裡最早的從業者之一,早在70年代末就成為中國吉他流行音樂的領軍人物,曾以一首自創自演改編的《擦皮鞋》風靡東北波及全國。1984年考入總政歌舞團成為一名戰士歌手、央視中秋節晚會彈著吉他首唱《十五的月亮》1985年央視春晚第一個穿著軍裝演唱《十五的月亮》、發行第一盤個人專輯《阿里巴巴》,1986年在老山前線為戰士們演唱他首唱的《血染的風採》、《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聯唱的領唱,1987年發行第二盤個人專輯《愛情在哪裡》,1988年央視春晚演唱《男孩》、獲首屆牡丹杯中國吉他大獎賽彈唱金獎及古典演奏第三名。

 

這之後的柳培德,歷經十餘年的找尋,2001年開始傳道,被譽為大愛歌者。先後建立天賜合唱團、羔羊聖樂團和大衛樂團,並發行專輯《生命的光》。2009年建立大衛藝人之家、大衛藝術團,創立大衛音樂布道團,2016年發布專輯《再唱十五的月亮》。

 

柳培德是第一位在以色列做敬拜讚美會的布道家,也是愛我中華公益大使,2017年獲澳洲政府頒發的大愛歌者、傑出成就演唱獎,2017年11月世界華人聯合總會、全球中國人聯合總會頒發常務副主席證書,2018年成立並開創全民讚美之家,強強聯手國際知名音樂團隊,《讓愛走動》讓讚美從四處響起音樂事工。

圖片提供:趙三才

030   呂念祖

 

大號是中華

發行年份:1984年

伴奏:太平洋樂隊,錄製:呂毅文、吳南子

出版編號:P-2100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呂念祖,1957年出生,山東人,幼時隨父母從遼寧大連到廣州,2012年10月2日因病去世。

 

曾有「廣州劉文正」之稱的呂念祖,是80年代廣州最大的兩個輕音樂團之一廣東省中國旅行社輕音樂團首席男歌手,中國唱片公司廣州分公司藝術團歌唱演員。因翻唱《霍元甲》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及第一張個人專輯《大號是中華》,而風靡一時。

 

1985年,呂念祖應香港《新晚報》之邀赴港演出獲圓滿成功,同年參加央視春晚,並在「紅棉杯」歌唱大賽上獲「羊城十大歌星」稱號。1986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評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歌唱演員」之一。1988年,獲「全國十大歌星」稱號。1990年起,擔任廣州電視臺主持人,並擔任過不少大型晚會的策劃和主持。2007年,在廣東珠江經濟電臺舉辦的「兔年金曲擂臺賽」上,呂念祖演唱的《噢,足球》獲獎。

 

呂念祖對話劇表演藝術也有著濃厚興趣,並在電視劇《雪城》中扮演男主角。離開娛樂圈從政後,曾擔任廣州市白雲區文化局局長、黨委書記。

▲ 圖片選自網絡

 

031   馬常寶

 

走遍天涯路

發行年份:1985年

責任編輯:宣菲,監製:趙恩華,配器指揮:劉廷禹,錄音師:徐羽、麥燕文,攝影:徐江,封面設計:徐振鐸,伴奏:中央芭蕾舞團

出版編號:8517

錄製:哈爾濱殘疾人音像公司,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公司

 

簡介:這是馬常寶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馬常寶,天津人,80年代初天津路邊吉他隊的代表之一,也是那個年代天津當紅歌手的典型代表之一。先後發行《走遍天涯路》、《燃燒吧!火鳥》、《奔放的春天》等三張專輯、數張合輯,其中原創代表作《姑娘山》、《情恨》等深受歌迷喜愛。

 

1984年,獲天津群眾藝術館舉辦的第一屆吉他彈唱比賽第一名。1986年,獲天津通俗歌曲大獎賽第二名,並與大憨、二憨等組建大陸第一家民營文藝團體「歌醍醐輕音樂團」(馬常寶任團長),在天津紅極一時,為天津民間流行音樂的普及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1987年,獲天津通俗歌曲大獎賽第一名。

 

近些年,馬常寶依然堅持創作和演唱,還曾創辦「608音樂會館」,匯聚天津一眾老炮音樂人。2015年,在「放飛中國夢 相聚在北京——2015全國大型音樂展演」中,榮獲銀獎。2016年,參加天津歌壇的「老炮聚星——致敬30年前央視青歌賽演唱會」,並在同年的「唱響中國——2016首屆大型音樂展演」中,榮獲金獎。

 

2017年1月,馬常寶與另外四位天津老炮音樂人李德林、大憨、二憨、陳三哥共同組建「老男孩」組合,先後錄製《老炮聯唱》、《老男孩第二季》、《老男孩第三季》,取得良好效果,頻繁出現於各種演出場景,並將於近期赴京叄加「唱響中國——2018大型音樂展演」。

▲ 圖片提供:趙三才

 

燃燒吧!火鳥

發行年份:1985年

配器:劉廷禹,責任編輯:宣菲,錄音師:徐羽,封面攝影:李新,伴奏:中央芭蕾舞團小樂隊

出版編號:BQ-19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 圖片提供:趙三才

 

奔放的春天

發行年份:1986年

監製:趙恩華,編輯:宣菲,配器指揮:劉庭禹,封面設計:王濤,伴奏:中央芭蕾舞團小樂隊

出版編號:DF-1079

出版:北國音像出版社,發行:哈爾濱殘疾人音像製品廠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32   馬曉藝&王衛華

 

櫻桃女郎

發行年份:1988年

配器:祝小民,封面設計:何勇當

出版編號:GY-061

出版:廣東音像出版社,印製發行:夏裡巴錄音帶廠

 

簡介:馬曉藝、王衛華合作的英文拼盤。


馬曉藝,1979年組建的大陸第一支搖滾樂隊萬裡馬王主唱,成方圓的前夫;王衛華央視1988年春晚主持人、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新聞節目主持人,也就是後來的蔚華,呼吸樂隊主唱

這是祝小民老師給他倆製作的八盤英文翻唱磁帶之一,小民哥說:他倆的英文基礎好,英文歌唱得也很好。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帶我遠去

發行年份:1988年

配器:祝小民,封面設計:何勇當

出版編號:GY-062

出版:廣東音像出版社,印製發行:夏裡巴錄音帶廠

 

簡介:祝小民老師給馬曉藝、王衛華製作的八盤英文翻唱磁帶之一。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33   朦懂樂隊

 

朦懂搖滾

發行年份:1989年

策劃:高漢文,監製:張磊,責任編輯:汪京京,錄音:王昕波,音樂編輯:安平,攝影設計:衣家奇

出版編號:BJL-03

出版:中國旅遊聲像出版社,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朦懂樂隊由當時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一年級學生周偉於1988年9月組建,成員來自幾個國家,當時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五年級學生安平負責配器,其他成員分別是鼓手小松、貝斯馬丁(西德)、主音吉他舒博(美國)、吉他田建華、鍵盤洪兵、薩克斯李滿龍。

 

朦懂樂隊的作品,主要是寫對社會、人生等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及青年人對愛情美好生活的嚮往。

▲ 圖片選自網絡

 

034   普樂樂隊

 

蘭色爵士舞曲

發行年份:1987年

演奏:小號歐翠峰、長號郝傑、薩克斯於錫賓、小提琴張偉立

伴奏:普樂電聲樂隊,指揮:邵恩

作曲配器:鮑元愷、於勇等,監製:李長順,錄音:孫英,設計:王曉燕,攝影:孫振鐸

出版編號:SM-0002

出版發行:天津音像公司,錄製:普樂音像公司

 

簡介:80年代的爵士樂專輯,那就是開天闢地!更嚴格的意義,這並不是普樂樂隊專輯,在這盤磁帶,電聲樂更多的是陪襯。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35   七合板樂隊

 

七合板

發行年份:1985年

音樂編輯:劉黎昇,錄音:張元雄,攝影:楊茵、鄂毅,設計:王智遠

出版編號:AV0402

出版:中國旅遊出版社,製作:汕頭海洋音響器材總公司

 

簡介:七合板樂隊唯一的一張專輯。

封面圖,由上至下依次為文博、安少華、楊樂強、周曉明、李秀利、劉元和崔健(按年齡排列)。誰能想到,後來,歲數最小的「老六」劉元「老七」崔健,就成了「中國爵士樂之父」和「中國搖滾之父」呢?

這盤磁帶,A面第二首為「保羅與加芬克爾」組合的名曲《斯卡布羅集市》,崔健等三人的翻唱別有一番味道;B面第一首,是崔健正式發表的第一首原創作品《艱難行》,於初試啼聲的幼稚中,流露出的搖滾心氣,你又能聽出多少?

▲ 圖片提供:鐵塔

 

036   秦男

 

黃色玫瑰

發行年份:1985年

音樂編輯&監製:劉黎昇,錄音:婁煒,攝影:孫振鐸,設計:董瑞成

出版編號:AV-0410

出版:中國旅遊出版社,製作: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黃色玫瑰》這首歌,有一種說法是,秦男的翻唱超越了原唱劉文正。

 

在那個年代,那個集體翻唱的年代,有多少歌手,是站在港臺歌手足夠堅實的肩膀上,出了人生的第一次名、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發行《黃色玫瑰》時,秦男還是中央音樂學院巴松專業的學生,從這一點,那個年代的秦男,在那個起步階段,就已足夠優秀。

 

除了《黃色玫瑰》,秦男還發行過專輯《捕風的漢子》,及數盤合輯。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37   秦奇

 

這首歌

發行年份:1986年

指揮:王進,監製:陽莊,設計:徐學達,攝影:解逢

出版編號:SH-0302

出版: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供稿:廣西民族影視公司

 

簡介:秦奇,中國第一代搖滾音樂人、吉他手,曾組建阿里斯、不倒翁等中國最早的幾支搖滾樂隊唐朝第一張專輯《世紀末之夢》的主唱,《這首歌》是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我記得,有次和祝小民老師聊天,小民老師說:那個年代秦奇唱歌是最好的。只是,那個年份唱歌最好的,後來更深的著了搖滾的道。

▲ 圖片提供:鐵塔

 

038   孫國慶

 

微風

發行年份:1984年

伴奏:中央芭蕾舞團小樂隊,封面設計:謝玉明

出版編號:8448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孫國慶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孫國慶,深刻影響了一代人青春的資深流行搖滾音樂人、主持人,1967年生於河南,6歲開始接觸音樂,18歲考上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在中國廣播藝術團任大提琴演奏員。

1984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微風》,組建中國最早的搖滾樂隊之一不倒翁。1985年,與成方圓一同主演電影《椰城的故事》,錄製第二張個人專輯《流浪歌手》。1986年,憑歌曲《無言》為大眾熟知。自此,牢固行走在獨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上,屢獲大獎。2000年,應邀主持中央電視臺「半邊天」欄目後,也更多參與到主持人行當。

▲ 圖片選自網絡

 

孫國慶&湯莉《新荷東混響88'前奏》

發行年份:1988年

編曲指揮:何文彪,作詞:鄭南、陳小奇,演奏:HYY搖滾樂隊

編輯監製:鄭旭東,封面設計:吳令平

出版編號:HL·S-108

出版:汕頭音像出版社,製作發行:汕頭海洋音像總公司

 

簡介:在那個荷東、迪斯科響遍大街小巷的年代,孫國慶與南方歌手湯莉合作的這盤專輯,樹立起了創製作、演奏錄音等全方位的標杆

 

湯莉,80年代末名滿珠江的南方歌手,因嗓音酷似梅豔芳而有「廣州梅豔芳」之稱。1989年獲首屆粵港歌唱大賽冠軍,1992年始漸淡出歌壇,1997年回大學母校星海音樂學院任教,2005年獲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特別貢獻獎」。

▲ 圖片提供:鐵塔

039   唐朝樂隊

 

唐朝

發行年份:1992年

監製:張培仁,製作:中國火,製作人:賈敏恕,編曲:唐朝&賈敏恕,和聲編寫&演唱:唐朝、欒述兵,錄音師:王昕波(老哥),混音室:達採錄音室,混音師:顏仲坤

母帶生產處理:BERNIEGRUNDMAN,母帶生產錄音室:洛杉磯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STUDIO

製作行政:賴碧雲,中國部分藝人經理:程進,企劃與文案:張培仁

平面設計:AKIBO VISUALDEISGN STUDIO,美術指導:李明道,設計:林升緯,電腦繪圖:李明道,攝影師:謝春鏱,執行企劃:張方露、楊志光,海外推廣:楊志光

出版編號:Z421  H062

發行: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監製: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企劃授權:魔巖文化

 

簡介:和這張專輯裡《世紀末之夢》的主唱秦奇聊天,奇哥說:「丁武、張炬都是無私的人,人格很偉大」。這種感受,在我之前和丁武老師的深度訪談裡,也有深刻體會。別的,就不說了吧。

 

多說一句,1986年北京工人體育館紀念世界和平年《讓世界充滿愛》的百名歌星,丁武排名第一。

▲ 圖片提供:鐵塔

 

040   騰格爾

 

我熱戀的故鄉

發行年份:1988年

配器指揮:騰格爾,錄音:鄧弈堅,責任編輯:邵傑明,封面設計:地平線,美術編輯:蘇廣華,封面攝影:嶽毛毛

出版編號:MTS-080

出版: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簡介:在這盤專輯的內頁,有這麼一段話:「小啟:凡是本公司所錄用的港、澳、臺作品,本公司均按規定支付稿酬。歡迎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隨時前來領取。」這,應該是大陸最早的、對版權的尊重吧。即便,這段話讀起來,之於那個年代,那麼詼諧。

 

騰格爾後來組建了蒼狼樂隊,發行《騰格爾與蒼狼樂隊》專輯時的樂隊成員肖亦平、瑪瑙、圖圖、張全勝、趙牧陽等,無一不是這個行當炙手可熱的高光人物

 

很久沒聽到過騰格爾的消息,也或許是我少有關注的原因。最近走進我的視野,還是他的前妻、斯琴高娃之後的內蒙第一女演員哈斯高娃老師起訴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新聞。起訴原由,與當年夫妻分居、工作調動有關。只是,多少勞燕早分飛、空留佳話徒飄零。

▲ 圖片提供:鐵塔

 

041   田震

 

美麗的海灣

發行年份:1984年

伴奏:中央樂團小樂隊

出版編號:8447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田震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那時候,還是一名高中生的田震,被這張專輯的主要作曲許鏡清老師發現,推薦給當時中錄的製作人朱一工老師,才有了這張專輯。

 

只是,未發行時朱老師就離開了中錄,所以磁帶封頁就沒出現朱老師的名字。

▲ 圖片提供:鐵塔

 

無名的小花

發行年份:1984年

指揮:牛萬裡、臧雲飛,編輯:王淑雲,錄音製作:孫英,伴奏:天津音像公司輕音樂隊,封面攝影:亞正

出版編號:SS-7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

 

簡介:無名的小花,應該是很契合那時候的田震吧。多大的大姐大,也有過青澀和成長的艱辛。

▲ 圖片提供:鐵塔

 

蒙妮卡

發行年份:1985年

編輯:王淑雲、孫英,合成器演奏:陳偉強,電子樂器演奏:陳永明,封面設計:雅正

出版編號:SS-10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

 

簡介:這盤磁帶,2001年時京文曾CD再版。

 

這盤磁帶的選歌,除了郭峰創作的《愛的波折》,其他仍是翻唱,包括用日語演唱的兩首歌。但在這盤磁帶,田震已逐步開始擺脫模仿,嘗試用自己的聲音和方式表述

 

後來的田震,在老公張衛寧老師的幫助下,著實狠狠的火了些年。我仍記得,我異地求學年代,學校附近一家小音像店的老闆指著不遠處一個企業的小劇場,對我說:田震,以前就在那裡演過。那時候,憑《執著》,田震已火翻天。

 

後來,由垃圾主辦方一手主導的田震與那英的評獎交惡風波,我非常支持田震的臨場表現。作為一位有著牢固搖滾根基及血脈的歌手,如果連這一點點與黑惡垃圾勢力作鬥爭的骨氣都沒有,那還能幹啥?至於那英,我從來沒覺得她有哪怕一點點能和田震相提並論的資歷,也記不起這個女人的哪怕任何一首音樂作品。

 

而我也恍惚聽說過,這次的恩怨,可能,只是延續。之前,很早很早以前的《山溝溝》,似乎,還有一個首唱風波

 

2007年起,因身體有恙的田震淡出歌壇,作為同樣的業內從業者,只能默默祈禱和祝福,隨時回來!

▲ 圖片提供:鐵塔

 

042   王迪

 

衝擊波

發行年份:1987年

編錄:程繼順、張蔭祥、吳南子等,監製:李敏,配器指揮:王迪,伴奏:太平洋樂隊,封面設計:王迪,攝影:章雲京

出版編號:P-2224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應該是可供考究的王迪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其實,1985年時,王迪和崔健就籌劃錄盤專輯,並選擇了《無言》、麥當娜的《宛若處女》、電影《閃電舞》的插曲等當紅歌曲,但因當年清除「精神汙染」未能發行。

 

嚴格的意義,王迪不僅僅是一名音樂人或製作人,他的日常,更多涉足攝影,他與周越,應該是記錄北京搖滾最重要的兩位攝影師。最重要的,他倆不是那種歌迷或者跟在明星屁股後面啥都可以幹的追隨者獵奇般的拍攝,然後多年後再拿出來顯擺珍貴,而是中國搖滾、流行音樂的深度參與者,身在其中

▲ 圖片提供:覺然茶舍

 

歌迷的朋友

發行年份:1989年

編輯監製:馬楠,配器指揮:勞紹康,錄音:比利、陳蔚,封面攝影設計:杜一方

出版編號:HL·S-358

出版:汕頭海洋音像出版社,製作發行:汕頭海洋音像總公司,承印:汕頭市吉祥裝潢彩印廠

 

簡介:是不是王迪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有待考究。

 

那些年,王迪一直處於一種既流行又搖滾的狀態,以各種流行音樂拼盤為基點,大紅大紫,其中,1988年發行的《葡萄皮》最為著名,又曾加入過不倒翁樂隊和崔健樂隊、組建24K樂隊。那時,王迪也在為一些電影錄製音樂,包括田壯壯的《搖滾青年》、陳凱歌的《邊走邊唱》、米家山的《頑主》等。只是,王迪的這種流行、搖滾雙重但偏重於流行的身份,耽誤了自己。在流行圈,無疑,他取得了巨大成功、賺到了一些錢,但同年代的哥們兒們開始組樂隊、發原創專輯的時候,他還是一個人。我聽過的王迪最好的搖滾作品《不覺流水年長》,也是翻唱

 

後來,王迪專心當起了製作人,除了陳勁、何勇、陳琳、艾敬、指南針等,還製作了當年嚎叫旗下的一些朋克樂隊專輯。

▲ 圖片提供:趙三才

 

王迪&劉歡《89「二虎」》

發行年份:1989年

參與歌手:王迪、劉歡

編輯錄音:陳蔚,配器指揮:勞紹康,封面設計:吳令平

出版編號:HL·S-296

出版:汕頭音像出版社,製作發行:汕頭海洋音像總公司,承印:汕頭市吉祥裝潢彩印廠

 

簡介:那個年代,流行這種二虎、二龍、二狼、二鷹、南北巨星類的二人專輯,有的是演唱的歌曲相互穿插,有的是一人一面。

 

那時候,靠電視劇《便衣警察》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劉歡已火,火到至今我依然清晰記得每天早晨學校大喇叭反覆播放這首歌的往事和鏡頭。只是,那時候的劉歡,仍未擺脫翻唱港臺的這個現今的他可能不願再記起的階段

▲ 圖片提供:鐵塔

 

043   王菲

 

風從那裡來

發行年份:1985年

編配指揮:劉曉耕,伴奏:中央歌劇院樂隊

出版編號:H-051

出版: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雲南廣播電視服務公司

 

簡介:應該,這是王菲的第一盤個人專輯,那時候,她16歲。用周亞平老師的話說,非常生澀、很土,但很漂亮。

 

王菲叫過王靖雯,那是她隨家人移民後的藝名,也因此,曾讓很多人以為,王菲是香港人。但憑《容易受傷的女人》火起來的王靖雯,並未大火,直至又改名回王菲

 

與很多曾經廝混、追隨在北京搖滾圈屁股後面,並後來大小也因為那段經歷,大小也成了個「氣號」的女孩兒一樣,王菲也曾經是她們中的一員。

 

只是,王菲與她們不一樣的,後來,有了更寬廣、那批女孩兒一定嫉妒入骨的天地

 

而且,與她們不同的,王菲的起點要高出一大塊,不管是16歲就靠模仿鄧麗君出道、發專輯的音樂生涯,還是與竇唯的曾經路人皆知的戀情,和婚姻。另外,也有相對少很多的人知道,竇唯之前,王菲是和黑豹的鍵盤手欒樹在一起。

 

而且,王菲的天地,不管多寬廣,多麼寬廣,所表現的,是她實力的實至名歸,及,多年藝術生命的長盛不衰。

 

除了音樂,王菲的幾婚、多婚,也是相當一部分人茶餘飯尾的聊資。只是,他們不知道,在娛樂那個行當,這,本就沒啥稀奇。如果稀奇,才是稀奇。

 

否則,為啥,是娛,和樂呢。

▲ 圖片提供:趙三才

 

鄧麗君故鄉情

發行年份:1986年

編配指揮:薛瑞光,錄音:張元雄,伴奏:特邀首都各樂團首席,攝影:張雷,設計:郭寅

出版編號:ZL-94

出版發行:浙江音像出版社,印製:海威特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那個年代最常見的翻唱誰的歌,封面就用誰的圖片的盒帶。

 

這盤磁帶還算好的,至少封面有王菲的名字、背面有王菲的圖片,能直觀看出是王菲翻唱的鄧麗君作品。

 

比那些封面內頁只有原唱者的圖片,僅在不顯眼的位置用拼音或英文寫個翻唱者的名字,甚至連名字都不寫的強多了。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44   王根林

 

咖啡眼淚

發行年份:1985年

指揮:鄭方、胡詠言,伴奏:上海搖滾樂團,封面設計:張磊

出版編號:JH-00035

出版:江蘇音像出版社

 

簡介:在那個集體翻唱、大陸流行音樂確實無能的年代,北上廣三地及天津的歌手,是主力。北京有孫國慶、張薔等,天津有張蝶、王曉芳等,上海有張行、杭天琪等,廣州有呂念祖、張萌萌等。

 

和上述這些歌手相比,王根林的名氣可能要小得多,且只發行過《咖啡眼淚》、《苦咖啡》兩盤專輯。但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從事吉他彈唱和彈奏,是第一個在上海的舞臺吉他彈唱的歌手,大概更是中國第一位發行吉他彈唱專輯的歌手,培養了大批吉他新人,並憑一把好嗓子,在當年的國內歌壇,追隨者甚多。也曾與上海歌劇院、上海歌舞團、上海電影音樂劇團等文藝團體合作,並全國巡演。

 

王根林老師現任上海新影輕音樂團音樂總監、指揮,編配並改編了大量國內外經典電影交響樂曲和經典歌曲伴奏曲,新影輕音樂團在他的指揮下,各種樂器的運用和處理都達到了理想的境界和效果。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45   王合

 

王合男聲獨唱

發行年份:1985年

配器:郭峰,編輯:王素雲,監製:蘇文生、劉長發,錄音製作:孫英,電聲樂器演奏:郭峰,電子鼓演奏:安志剛,封面攝影設計:亞正

出版編號:SS-15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

 

簡介:王合,天津人,當年天津藝術團爵士鼓手,素有「北方鼓王」之稱。

 

王合的鼓手之路,深受當時日本的後醍醐樂隊(Godiego)影響。那是1980年,為紀念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籤訂生效兩周年,於當年的10月23、24日兩天,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舉辦盛大的中日友好音樂會,正當紅的後醍醐樂隊代表日本參加。離開中國前,樂隊把鼓贈給了王合。

 

後醍醐,也是第一支在大陸演出的國外搖滾樂隊。

 

這之後的很多年,王合邊打鼓邊演唱日本歌曲的形象,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紅遍大江南北。

▲ 圖片提供:趙三才

 

姑娘別哭泣

發行年份:1987年

責任編輯:雲凌、秋子,監製:赤峰,配器:李松、周偉,樂隊:長虹電聲管弦樂團

出版編號:SY10-08

出版發行:中國北光聲像藝術公司,全國總經銷:福州長虹文化藝術公司(福州市倉山文化大樓)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46   王朔

 

王朔詞作歌曲《玩的就是心跳》

發行年份:1992年

參與歌手:王迪、田震、騰格爾、那英、孫國慶、景崗山、朱樺、章鵬、韓磊

策劃編輯:青山,監製:於澍華、青山,樂隊:NMB樂隊,錄音:陳慶,攝影設計:魏明

出版編號:Z402  G173

出版發行: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簡介:王朔詞作品輯。

 

只是,都已經1992年了,盛行於80年份磁帶封頁的常見錯誤或者疏漏,在這盤合輯的封頁,還比比皆是。比如,封面和內頁都把景崗山的名字寫成井崗山,歌詞內頁把那英的名字寫成娜英。

 

細想起來,和同時期臺灣魔巖製作的唐朝、黑豹專輯及《中國火·壹》合輯相比,就是任何方面、全方位的巨大差距。

 

請不要說是資金問題,錯別字用不著資金,差距就是差距,不管是你多大的腕兒或頑主或大院子弟。

 

只是,這差距,與王朔、青山兩位老師,及參與這盤詞作專輯的歌手身份,顯得那麼不相稱。

 

所以,經典,是全方位細節的成就。

 

所以,這盤沒能。

 

即便,後來的王朔,愈發的如日中天,如日中天到,曾經的馮小剛,只是他的一介跟班。

▲ 圖片提供:鐵塔

 

047   王曉芳

 

就等你一句話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李滬生,配器:薛瑞光,錄音:張元雄,攝影:王金林

出版編號:M86-72

出版:內蒙古音像出版社,發行:中國國際聲像藝術公司,印製:遼源長白山音像製品廠

 

簡介:中國第一女鼓手歌星、中國第一支純女子搖滾樂隊眼鏡蛇的組建者、主唱&鼓手王曉芳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帥姑娘

發行年份:1986年

編配指揮:丁曉裡,編輯監製:金龍武、李林、李德珠,錄音:李曉沛,封面設計:李久榮,演奏:中央歌劇院小樂隊

出版編號:JYM-8

出版:長白山音像出版社延邊分社,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王曉芳「鼓手歌星」這個稱謂,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 圖片提供:灰藍色

 

爵士鼓歌手

發行年份:1986年

指揮:古今,編輯:劉梅生,攝影:劉偉,樂隊:北京音像之友大樂隊

出版編號:YY6009

出版:北京音像公司,印製發行:南通市中華唱片廠

 

簡介:學揚琴出身的王曉芳,怎麼就改行成了中國第一女鼓手歌星呢?

 

那個年代,還有個中國第一女鼓手許綠娟,出自東方歌舞團,早已遠渡美國。

 

那個年代的王曉芳,除了這次專題收錄的四盤專輯,還出版過數不清的拼盤合輯,是那個年代露面最多、最紅火的女歌星之一

▲ 圖片提供:灰藍色

 

天邊的情人

發行年份:1989年

演奏:中國芭蕾舞團小樂隊

責任編輯:常槐,監製:李林,配器指揮:孟衛東、丁曉裡,錄音:李小沛、白雲鶴

出版編號:BQY89-05

出版發行: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印製&總經銷: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這盤專輯發行後不久,同年,王曉芳就和楊英、肖楠、所以、虞進、林雪等組建了中國第一支純女子樂隊眼鏡蛇

 

眼鏡蛇也是中國第一支在歐洲巡演的女子樂隊,第一支在紐約CBGB俱樂部演出的中國樂隊。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48   王笑梅

 

新潮·冷漠

發行年份:1987年

責任編輯:張如恆,監製:胡剛、張曉薇,配器指揮:張大為,攝影:孫振鐸,演奏:EAV電聲樂隊

出版編號:EAV8710

出版:湖北音像藝術出版社,印製發行: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王笑梅,就是後來的光頭搖滾女歌手寶羅

 

在寶羅還叫王笑梅的時代,曾獲得全國第二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秀獎,並發行了這張名為《新潮·冷漠》的專輯。只是,之後的王笑梅改走搖滾路線,並更名寶羅。

 

王笑梅時代的寶羅,1986年開始登臺演唱。1990年開始改走搖滾路線後,曾與驊梓的自我教育樂隊合作,1993年與時任男友蘇放完成專輯《天堂之花》的創作、1996年完成錄音、1999年發行。

 

《天堂之花》的經典,更多表現於寶羅、蘇放的才氣逼人,分量足夠。

▲ 圖片提供:趙三才

 

甜甜姑娘

發行年份:1987年

編輯:陳靜芳,配器:俞先明、董為傑、鄭方等,錄音:董為傑

演奏:上海藝術家輕音樂團,指揮:俞先明,攝影:張雷,封面設計:郭寅

出版編號:ZL-109

出版發行:浙江音像出版社,印製:嶺南全音唱片公司

▲ 圖片提供:圖片選自網絡

049   王焱

 

王焱《紅腰帶》

發行年份:1993年

統籌監製:周建潮、馮海寧,企劃:黑馬,製作人:劉暢,編曲:王焱,錄音:萬小元、葛音、董興東,混音:萬小元,複製:吳岱德

MIDI製作:阿羅,合成器:王焱,吉他:劉林,薩克斯:於錫彬,竹笛:戴亞,和音:李蓉、陸莉莉、竇影、劉彤、劉暢、王焱,平面設計:張恩衛,攝影:任浩林、來軍

出版編號:CL-72,ISRC  CN-E01-93-368-00/A·J6

出版:中國唱片上海公司,製作:紅太陽音樂製作室

 

簡介:當年侯牧人的伴奏樂隊「現代人」鍵盤手王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如果對王焱這個名字和專輯不熟悉,那你應該知道那首麻到骨子裡的「我聽過你的歌我的大哥哥」,及大紅大紫,並遠失了《紅腰帶》建立起來的屬於王焱的藝術水準。

 

王焱的上一張專輯《眼兒媚》還是1995年發行,之後,就杳無消息。

 

但今年,2018年4月,時隔23年,王焱推出了終於擺脫骨酥肉麻曲風的全新創作單曲《生命之鑰》。這是一首專門描寫埃及文化的作品,大量運用了阿拉伯音階和特色民族樂器,歌詞巧妙的將埃及特有文化串聯,形成完整的詞構架。

▲ 圖片提供:鐵塔

 

050   王勇

 

孔雀東南飛

發行年份:1987年

古箏:王勇,琵琶:繆琪,簫:張維良

責編:奉孝倫、黃述言,攝影:王夢祥、魏桂寧,設計:田冰,題字:鄧生才

出版編號:QY-0525

出版:廣西音像公司

 

簡介:這是一盤極少有人知道的王勇的80年代老磁帶專輯,並且是以古箏演奏家的身份,民樂。

 

在中國搖滾這個行當,更多人知道王勇是因為1996年發行的個人專輯《往生》,那中國民樂與現代音樂的契合、東方與西方的交媾,與營造出的空靈、詭魅、奔騰,即便二十多年後的今天聽來,仍是不可逾越的巔峰

 

而在這之前,早在1989年,王勇與崔健合作錄製《解決》這盤專輯時,就已經開始嘗試在現代搖滾中加入中國民樂元素,並完美體現在《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兒野》的前奏。

 

而在這之前的1987年,王勇就已經以古箏演奏家的身份,發行了這次專題收錄的《孔雀東南飛》專輯。勇哥的古箏技藝,傳承自他的父親、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的古箏演奏家王世璜老先生,後又分別跟隨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曹正、邱大成、楊秀明(客家)、範上娥(浙江派)、高自成(山東派)、周延甲(秦箏)等名家學習,於中國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

 

而作為中國搖滾的先鋒人物、先行者,早在1984年,勇哥就與一幫發小組建了中國最早的搖滾樂隊之一不倒翁,並且,那個年代的這支樂隊的任何一位過往成員,都是後來叱吒於中國搖滾的大咖和絕頂級老炮兒!

▲ 圖片提供:灰藍色

 

051   吳朝玲

 

盼望

發行年份:1987年

編輯監製:雲凌,樂隊:長虹電聲管弦樂團,攝影:高曉艦,設計:楊福雄

配器: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珠影樂團指揮家丁家琳、廣州歌舞劇院司徒抗

出版編號:HS-8730

出版發行:黃山音像出版社,總經銷:福州長虹文化藝術公司

 

簡介:2004年,當很多人都在疑惑輪迴樂隊新任主唱吳遙的來歷不明,其實,早在1987年,她就發行了個人第一盤專輯《盼望》

 

只不過,那時候的吳遙還叫吳朝玲。

 

在這盤磁帶的封頁有這樣一段話:演唱者吳朝玲是個音域寬、可塑性強的專業歌手,她以演唱抒情、通俗歌曲見長,貫穿於各類歌曲中的那種淡淡的憂鬱感,更是她獨步於當今歌臺的引人入勝之處,我們堅信她那充滿情感和委婉動人的歌聲將會撥動您的心弦。

 

吳遙出生於福建周寧,因對音樂的熱愛,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闖蕩北京,並憑藉出色的唱功和獨特颱風贏得尊重。在加入輪迴樂隊之前,曾與著名音樂人洛兵合作過一首電視劇主題曲《你的一生我只借一晚》,廣為傳唱。

 

吳遙獨特金屬質感夾雜著沙啞的嗓音,與輪迴,如吳遙所說:魚找到了海。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52   吸引力和聲樂團

 

經典流行名曲2

發行年份:1994年

參與歌手:竇穎、江竹、小歐、尹健

監製:江凌,製作人:程兵,編曲:JackShore,企劃宣傳:尹青,錄音:萬小元、葛音,混音:萬小元、程兵,MIDI工程:程兵,吉他:孫棣

演奏:吸引力管弦樂團,小提琴梁大楠、大提琴蔣力行、小號範林、長號趙偉明、雙簧管石鑫、長笛曹蕾、古箏雷華、竹笛何彬

樂務:張洪晨,化妝造型:王小宇,攝影:魏明,燈光:吳嶽峰,平面設計:魏明

出版編號:IAM94001

出版: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製作:正大國際音樂製作中心,總發行:北京東方影音公司

 

簡介:封面圖片,後排右一為後來加入過零點樂隊任主唱的周曉歐,前排右一為竇唯的妹妹竇穎多麼叱吒的人物,都有過一段莽撞和不可磨滅的青春,周曉鷗加入和退出零點,之於周曉鷗,就是明顯的分界嶺和轉折點。

 

在加入零點之前,周曉鷗名不見經傳,在退出零點之後,周曉鷗除了偶在偶像劇裡露個側臉、客串或配角裡的配角,即便上了湖南衛視那個假大空的選秀節目《我是歌手》,也還是靠的零點樂隊前主唱的經歷。包括偶爾參加、尤其觀眾專業程度較差的城鄉音樂節,普通大眾可能不知道周曉鷗是誰,但一提零點樂隊主唱及《愛不愛我》,就基本恍然大悟。

 

而竇穎,一直生活在哥哥竇唯的高光之下,可惜了她的才華,一聲嘆息。而且,這些年她確實少有出彩的傑作,一直不慍不火。倒是與張亞東的戀情,為不少人知曉。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53   夏風

 

王傑的世界

發行年份:1989年

編輯:小昇,編審:凌旋、陳健,監製:貢世偉、王東霞,配器:古大,錄音:婁煒,攝影:貢世偉,設計:魏明

出版編號:AB-2061

出版:深圳音像公司,復錄發行:天津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夏風,就是2002年英年早逝的高楓,當年的流行拼盤歌手,真名曾焰赤,並用真名也參加過一些拼盤。

 

90年代初,高楓曾加入紅桃5樂隊任主唱,並有《把門打開》收錄於《搖滾北京·貳》。以一首《大中國》紅遍全國後,與原樂隊的哥們兒漸行漸遠,這可能也是類似這些人的通病,包括汪峰、許巍等。

只是,千古多豪傑,也抵擋不住生老病死。

《王傑的世界》是夏風的首張個人專輯,全盤翻唱王傑作品。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54   新空氣音樂組合

 

新空氣的聲音

發行年份:1987年

詞曲/編曲:新空氣音樂組合(畢曉世、解承強、張全復),特邀歌手:劉欣茹、朱哲琴,混音:梁漢成(香港),鼓手:餘勇,特邀吉他:蘇德華(香港),貝斯:容志偉、梁漢成,鍵盤:畢曉笛、畢曉世,弦樂:飛碟弦樂團,薩克斯:張緒華

出版編號:DF-1027

出版:東方歌舞團錄音公司,出品:南海音帶廠

 

簡介:在中國流行音樂的起步年代,在那個全國一片抄、模仿的年代,新空氣音樂組合的三位成員,畢曉世、解承強、張全復,1987年,就以全部原創、原唱專輯《新空氣的聲音》,「腳下沒有路,我們走出來,狂風暴雨過天邊」,驚魂歌壇,引領時代。

 

在組建新空氣之前,三個人都分別在程琳專輯《程琳新歌·一九八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解承強作曲的《信天遊》更是在國內掀起西北風熱潮,張全復作曲的《背影》、畢曉世作曲並參與編曲、作詞的《從前有座山》,也是那個年代難得的佳作。

 

因為與侯德健一起製作程琳新專輯的這個合作過程,三位年輕的音樂人走到一起,催生出新空氣音樂組合,並推出專輯《新空氣的聲音》。

 

這張專輯,所樹立起的標杆形象,為三位年輕的音樂人贏得巨大聲譽,創作上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1988,受國家環保局邀請,新空氣音樂組合入駐北京西苑飯店,為世界環保日創作了主題歌《只有一個地球》,及《一個真實的故事》、《山溝溝》、《我家是個好地方》等經典作品。並於6月5日的世界環保日,在首都體育館第二屆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奏和演唱了這些作品。這也是新空氣首次亮相北京,新空氣大樂隊的頂尖演奏水準讓同行們嘆為觀止,也由此威震京城

 

1988年在廣州華南工學院、1989年在廣州友誼劇院、1990年在上海盧灣區體育館成功舉辦新空氣作品演唱會後,因三人各有事業,新空氣基本處於停滯。雖然1991年時又曾湊到一起,但創作新專輯的設想終究沒能實現。直至2002年5月,央視「同一首歌」,再次邀請三人同臺,畢曉世小提琴、張全復中提琴、解承強大提琴,唱出他們新的主題歌《音樂人說》,一切,仿佛又回到那個年代。只是,即便歷歷在目,人,卻也滄桑。

 

三位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音樂人,強強聯手,把那個原創音樂的荒漠年代攪成波瀾壯闊,其實,更是水到渠成。智慧,和集體智慧,才大成。

 

另外,新空氣,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上面寫的畢曉世、張全復、解承強的三人唱作組合,另一個是跟隨著他們打江山的新空氣大樂隊,主要成員有撈仔、畢曉笛、賀宇旭、李小林等,是較為穩定的中堅力量,並在1991年推出撈仔&新空氣樂隊專輯《想念你》。

 

最後,我學生時代就灌滿耳朵的畢曉世、畢曉笛兄弟、解承強、張全復、李廣平、陳小奇、李海鷹、朱德榮、撈仔、劉克、浮克等開創和布局了中國南方樂壇的典型代表、前輩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55   邢林

 

邢林專輯

發行年份:1989年

編輯:楊希武,監製:閻日榮,配器:薛瑞光,錄音:袁驪,演奏:中央各團首席,設計:SM·C·T

出版編號:Y0003

出版:中國三環音像社,復錄發行:北京錄音機廠

 

簡介:這盤磁帶,是邢林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在西北風年代,女歌手是主角,這包括田震、杭天琪、胡月、程琳等,但成就當時西北風潮流的,男歌手也是不可或缺,除了劉歡、崔健、孫國慶、屠洪剛、王迪等之外,還有已退出歌壇多年的邢林。而且,從聲線的角度,邢林的聲音更接近西北風、搖滾那原生態的粗獷和高亢。

 

之後,邢林的消息並不多,包括網絡可資查找的資料。

 

但是,我知道,當年央視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片尾曲《好漢歌》,原唱是邢林。只是,因為其他一些原因,換成了劉歡。只是,劉歡的版本,也沒能擺脫掉邢林的痕跡,並且,少了邢林的那種激勁和蒼遠。

 

然後,偶有參加一些活動。

▲ 圖片提供:鐵塔

 

056   許麗麗

 

許麗麗專輯·牛虎豹3

發行年份:1986

配器指揮:牛萬裡,編輯:蘇文生,鼓手:牛虎,伴唱:牛豹,錄音:孫英,封面攝影設計:亞正、董平

出版編號:SS-25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印製:銀河音響製作有限公司

 

簡介:這是許麗麗的第一盤個人專輯,發行於她獲得央視1986年「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通俗唱法一等獎之後。

 

一夜成名的許麗麗,那幾年的風頭一時無兩。在此之前,她與同為天津人也是家人的牛虎牛豹兄弟,發行過合輯《牛虎豹1》、《牛虎豹2》。在《許麗麗專輯·牛虎豹3》之後,發行合輯《牛虎豹4》及數張專輯、合輯。

 

只是,天妒紅顏,90年代初的一場嚴重胃病,及後來因為哮喘不得不經常使用激素而造成身材走樣,許麗麗退居幕後。

 

在很多人想知道下落卻遍尋不到許麗麗消息的時候,2004年「第11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期間,在央視《藝術人生》,許麗麗講述了自己的很多年

 

臺前幕後,精彩依舊!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57   楊威

 

楊威

發行年份:1985年

錄製:石海濱、何菁,封面設計:靳柏權,攝影:邱景恆,伴奏:太平洋樂隊

出版編號:P-2127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楊威,深圳第一代流行紅星,1979年入行,1982年從廣州去到深圳西麗湖度假村正式開始演唱生涯,1985年發行第一盤個人專輯《楊威》,1987年發行第二盤個人專輯《西城秀樹的歌》。

 

1985-86年間,除與深圳旅遊公司旅遊樂團常駐深圳歡樂園星河夜總會演出,還應邀與諸多同代後來紅得發紫的從業者如劉歡、屠洪剛、毛阿敏、崔健、韋唯、田震、孫國慶、費翔、朱逢博、李雙江、朱軍、鬱鈞劍、閻維文等同臺演出,並曾與劉歡同住一室。

 

1987,在發行第二盤個人專輯、在深圳開了9場個人演唱會後,移居海外、脫離音樂圈。直至,2007年回到香港、深圳做生意,直到現在。

 

期間,2011年6月23日,在由《南方都市報》主辦、在深圳音樂廳舉辦的「經典撐大運深圳第一代流行歌手懷舊音樂會」上,楊威、江禮、容志偉、何麗鷗、餘勇等約20位深圳第一代流行歌手集體現身,演唱了大量經典老歌,仿佛,「穿越」回那個難忘的80年代。2013年,也曾應邀到寧波等地參加活動。

 

楊威,多年以後,終回來……

▲ 圖片提供:趙三才

 

西城秀樹的歌

發行年份:1987年

配器:鄭乾明、梁軍、畢曉笛,編輯:黃浦生、鄭乾明,錄音製作:鄭乾明

演奏:白天鵝大樂隊,和聲:白天鵝合唱隊

出版編號:8261  265

出版:花城出版社,錄製發行:白天鵝音響製品廠

 

簡介:楊威翻唱西城秀樹的歌。

 

西城秀樹,就是前段去世卻刷爆了中國人微信朋友圈的那個日本人西城秀樹。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58   臧天朔

 

衝入「禁區」

發行年份:1988年

策劃&音樂總監:關峽,選曲&音樂編輯:孫文忠,錄音:王昕波,吉他&貝斯:黑玉龍(荷蘭),吉他:Eddie(馬達加斯加),爵士鼓:王昕波,合成器&JAZZ鋼琴:臧天朔及中央芭蕾舞團、中央廣播樂團、中央輕音樂團部分人員,伴唱和聲:陳革、黑玉龍,攝影&封面設計:邱剛毅

出版編號:H-88010

出版發行:黃河音像出版社

 

簡介:這是臧天朔的首張個人專輯。

 

很多年以前我就寫過這盤磁帶的碟評,發在那時候在一家報紙的專欄。那時候,我寫:憑《衝入「禁區」》偶現的亮點,卻已足夠臧天朔享用一生。這個亮點,指的就是《朋友》《心的祈禱》這兩首作品,還有《分別的時候》這首後來被臧天朔用作另一張我已記不起名字的專輯主打。

 

一招鮮吃遍天、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可能,也可以用作形容臧天朔能夠真正為大眾記住的真的亮點吧。

 

這個亮點,也足夠亮。亮到,很多很多人比不了!

▲ 圖片提供:鐵塔

 

059   張楚

 

張楚作品集《將將將》

發行年份:1988年

參與歌手:衛華、肖盈、董虹、張嶺、周思雨、曉元

編輯監製:吳海崗,錄音:萬小源、董興東,作曲作詞:張楚、宋柯、胡楊、陳哲,編曲:侯牧人、臧天朔,設計:周越

出版編號:BB-60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發行:濰坊錄音磁帶廠

 

簡介:這盤磁帶,其實更應該歸納到合輯範疇,雖然張楚個人創作作品佔了大半。

 

但,極少有人知道的張楚的這個初搖滾年代,及,更極少有人知道的封面明確標明「張楚作品集」的這盤磁帶,還有老磁帶收藏界高達1600元一盤的天價及有錢也很難買到的事實,考慮再三,放到專輯篇。

 

那個,愈發迷茫的張楚,還有,他愈發深邃的眼神……就不需要多說了吧。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60   張蝶

 

冰與火

發行年份:1985年

編輯:何子權,監製:肖榮,配器:郭峰、安志剛,錄音:孫英

演奏:歌星愛樂團,封面設計:莊嚴,封面攝影:田啟光

出版編號:SY8506

出品:北京北光聲像藝術公司,錄製: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這是張蝶的首張個人專輯。

 

張蝶,1962年生於天津,原名張國慶。12歲開始學習琵琶,天津音樂學院畢業後,到天津廣播電視藝術團當琵琶演員,後轉行歌手。曾榮獲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銀獎、「希望杯」青年歌手大賽金獎,及「中國十大歌星」稱號。

 

1985年,發行首張專輯《冰與火》,憑主打歌《成吉思汗》聲名鵲起,是中國流行歌壇發展初期重要人物之一,有「迪斯科皇后」之稱,與同時期的張行、張薔並稱為「京津滬三張」。

 

在崔健還處於翻唱著小情小愛的年代,張蝶就以她聲音的不羈,標新立異。她專輯的名稱,也別具特色,《冰與火》、《血與火》、《天與地》、《山與海》、《美與醜》、《她與她》……

 

雖以翻唱港臺歌曲為主,但也不乏原創佳作。

 

上世紀90年代初,張蝶移居海外,退出大陸歌壇。前段時間,夜千、張天龍兩位朋友促成了張蝶、張薔北京會,這也是很多年來,二張的首次會面。

 

俱往矣,數風流,各曾千秋!

▲ 圖片提供:鐵塔

 

061   張廣天

 

現代歌曲專輯

發行年份:1993年

編輯:於文浩,監製:吳言韙,基礎樂隊構成:馬禾、李力、李夢南、張廣天、諾艾爾·愛斯貝尼達,弦樂部分:曹歡等,京劇部分:戰友京劇團李啟和等,合唱部分:中央樂團歌唱演員,和聲部分:黑鴨子和聲隊,領唱:周小曼,錄音合成:張小安、張廣天,平面設計:王文靜

出版編號:ISRC  CN-A50-93-0008/A·J6

出版發行: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簡介:另類歌手張廣天首張個人專輯。

 

這張專輯,張廣天包攬了詞曲創作、編配、製作和演唱。

 

張廣天不僅僅是一名歌者,更應該是一名藝術家,他的戲劇作品、演員生涯、文學作品,以及,製作和影視音樂創作……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62   張海波

 

勁歌

發行年份:1985年

錄製:繆道真、孫紹堅,封面設計:桑劍昕,攝影:邱景恆

出版編號:P-2122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簡介:這是張海波的第一張個人專輯,1985年發行,算是成名成才比較早的那撥兒。

 

張海波原是安徽地方劇演員,後轉入歌壇,並受當時海政歌舞團作家王傳林老師的提攜。

 

進入90年代後,張海波的名字基本不再出現,改而換之的是1994年發行的童孔同名專輯,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童孔》這張專輯的演唱者童孔,就是當年的張海波

 

《童孔》是我喜歡的唱片,寫到這裡的時候,又特意翻找出再聽起,那種我喜歡的痛,包括他與蘇芮、張雨生合作的兩首作品。只是,自此,他更多的退居幕後,並,似乎給張惠妹、林志穎、陶晶瑩等製作過唱片。

 

另外,還有一張在極小範圍內流傳過並口碑頗佳的未發行專輯《龍旗下》

 

然後,2008年涉嫌殺人、保外就醫、居住大理、離開後,就基本再無消息。

 

也有傳言,偶爾也會在自己的貼吧發發言。

▲ 圖片提供:鐵塔

 

我不是一個野孩子

發行年份:1988年

監製:張宜銀,編輯:漢橋,錄音:王麗莉、王愛義,設計:華勝,攝影:周凱光

出版編號:HS-88019

出版:黃山音像出版社,錄製發行:海威特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張海波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也是他的第一張個人原創作品專輯,包括配器。

 

段品章與他合唱了《抒情的夜》,欒樹、景崗山、連娜參與了部分作品的和音。

 

90年代中,真正確立張海波原創地位、也是他的成名曲《爹》,傾注了梁和平老師的大量心血。

▲ 圖片提供:鐵塔

 

063   張萌萌

 

發行年份:1990年

監製編輯:高翔,編曲指揮:DAVID,錄音混音:高翔,吉他:侯少華,貝斯:榮志偉,鋼琴&合成器:金旭庚,薩克斯:張少傑,鼓手:高翔,和音:王曉蕾、周可亮、張萌萌、蔣璐紅,設計:賀揚

出版編號:AC-2094

出版:深圳音像公司,印製發行:海洋音像總公司深圳分公司,聯合錄製:香港新輝唱片公司

 

簡介:張萌萌翻唱的齊秦作品專輯。

 

1989年,張萌萌和王迪還合作發行過一盤名為《南北巨星》的合輯,磁帶一人一面。

 

張萌萌的翻唱史,始於1987年,那個誰火就翻唱誰年代,張萌萌、屠洪剛,一南一北兩大咖。

 

和張萌萌聊起往事,萌哥笑說,除了齊秦,王傑、趙傳、姜育恆、張雨生、張洪量、童安格、周治平、伍思凱、黃舒駿、羅大佑、李宗盛等他都翻唱過,而且有些都出過翻唱專輯,並且如那個年代出版商的通病一樣,混淆視聽把歌手的名字打的很小,甚至打成類似英文字母或漢語拼音,以突出原唱、爭奪市場。

 

我就想起來,很多年前我在鎮上集市的磁帶攤,買過一盤鄭智化的專輯,回家一聽發現是翻唱,而且翻唱的非常業餘。雖然,那時候我還小,但也能聽出來。所以,都90年代初了,我仍是垃圾出版商的受害者。

 

後來的張萌萌,升華成中國南方搖滾的一面旗幟,他製作的《南方大搖滾》系列合輯,是世界了解中國南方搖滾的第一個窗口,而張萌萌的個人作品如《美人計》等,更是家喻戶曉。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64   張薔

 

害羞的女孩

發行年份:1985年

責任編輯:呂磊,編配指揮:林述泰,伴奏:SAT輕音樂團,錄音:王智、張蓉

出版編號:H-053

出版:雲南音像出版社,發行:雲南廣播電視公司

 

簡介:這是張薔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據說銷量達到驚人的其實不太可信的420萬盤。

 

而對於張薔的80年代全民天后、靡靡之音、迪斯科女皇女王、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歌手、17歲就創造超過2000萬張唱片銷售記錄、發行商需日夜守候在磁帶廠門口才可能拿到貨的輝煌往事,我只想問一句:姐,您得靠啥及多大的莫名力量,才能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電嗓、電臀、爆炸頭和容顏不變啊?!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金色夢幻

發行年份:1986年

責任編輯:趙恩華,指揮:王進,錄音:徐羽,配器&填詞:楊春林、高龍、戴路、薛偉光,合成器:李燕,吉他:張勇,伴奏:中央音樂學院小樂隊

出版編號:DF-1068

出版:北國音像出版社,印製發行:遼源長白山音像製品廠

 

簡介:用現今比較時髦的說法,創製作團隊超豪華。那個年代,不管是啥原因,張薔在大陸的藝術生命不長,但,足夠誇張。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65   張偉進

 

天上清流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吳海崗,錄音:趙平,封面設計:謝玉明,攝影:章雲京

出版編號:BL15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

 

簡介:張偉進,80年代著名的「硬漢歌星」、資深音樂人,為多部電影、電視劇、專題片等創作音樂,創作了百餘首流行歌曲,為百餘部電影、電視劇演唱主題曲。

 

張偉進1966年出生於遼寧瀋陽,1980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成為一名中提琴演奏員,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新的風格》,1990年參加央視春晚演唱《西北漢子的紅腰帶》,1995年參加東亞運動會開幕式並演唱英文歌曲《巴塞隆納》,1997年參加八運會開幕式並演唱會歌,1999年為中國第一部大投資的動畫片《西遊記》演唱主題曲《猴哥》,2011年為都市情感暴力劇《千山暮雪》演唱片頭曲《千山》……

 

《天上清流》,既有陳哲、杜宇、郭峰作詞、郭峰、興東作曲的原創作品,也有陳哲的填詞翻唱作品,又有純翻唱作品,具備那個年代專輯的典型特徵。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黑色浪潮——來自美國的搖滾樂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錄音:湯海陽,編配指揮:鄭方,吉他:卜徐忠,鍵盤:嚴敏衍,鼓手:周星宇,低音吉他:劉大海,封面設計:徐海琳、劉博雅

出版編號:L-32

發行: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分公司,印製:中國唱片廠

簡介:搖滾的張偉進。

 

那個年代,搖滾和流行,究竟怎麼區分?

 

張偉進還有一盤名為《端起吉他衝鋒鎗》的專輯,封面高舉的衝鋒鎗,就那麼搖滾。同名主打歌開首故意暗啞的嗓音,也是那麼搖滾。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66   張行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

發行年份:1984年

責任編輯:孫德祥,編配:胡詠言、許舒亞、阿克儉、朱衛蘇,錄音:湯海陽,封面設計:高傳琳,封面攝影:劉博雅

伴奏:上海音協室內樂隊,指揮:胡詠言

出版編號:HL-375

出版發行:中國唱片公司,印製:中國唱片廠

 

簡介:張行第一張個人專輯。

 

1984年,年僅22歲的張行就獲得了上海市青年吉他大獎賽彈唱一等獎,這離不開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輩、聲樂家譚冰若教授的賞識和悉心指導,也離不開張行的虛心求教和執著。

 

在這盤磁帶的內頁,有這樣一段話:他的演唱熱情、瀟灑,音色深厚有力,具有明快的節奏感和藝術魅力。

 

那個年代,那個年代的大陸,那個年代的上海,張行,一面不倒的旗幟!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三年後的張行

發行年份:1988年

編輯:張中遠、劉巖川,監製:高金榜、江舟,錄音:趙平,指揮:楊又青,配器:李黎夫、許舒亞,樂隊:各樂團首席,攝影:劉巖川,設計:張興升

出版編號:ZWY30

出版發行: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

 

簡介:三年後的張行,帶著原唱和原創歸來。

 

包括,郭峰專門為此張專輯創作的《不是諾言的諾言》,及張行原創《擁抱明天》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67   張緒華

 

Sax搖滾

發行年份:1988年

音樂編輯:方曉聰,編配指揮:司徒抗、丁家琳、金友中,錄音:方曉聰、甘文龍,封面攝影:楊對榮,封面設計:裡裡

伴奏樂隊:廣州金碟大樂隊,首席:毛炳健,貝斯:林寧,吉他:冼其偉,鍵盤:陳衛,爵士鼓:餘其鏗

出版編號:NH-3066

出版印製發行:中國唱片總公司廣州公司

 

簡介:這是張緒華的第一盤個人吹奏專輯,在那個年代,這種方式,就是搖滾的。

 

張緒華,中國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自1988年起,在多家唱片公司旗下,先後發行多張薩克斯風吹奏專輯。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68   張勇

 

張勇《吉他世界》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蘇文生,錄製:孫英,監製:趙少力,編配:布日古德·大寶,吉他&貝斯:張勇,合成器:張寶國,首席小提琴:王平,封面攝影設計:維一、亞正

出版編號:SM-11

出品:天津音像公司

 

簡介:中國第一代吉他大師和音樂製作人的第一盤個人彈奏專輯。

 

張勇,當時國內公認的吉他大師,1986年《讓世界充滿愛》演唱會上,崔健第一次演唱中國搖滾開山之作《一無所有》時的吉他手,被崔健稱為「吉他大俠」。並曾成功製作、包裝出毛阿敏,也是那時毛阿敏的男友,也是多年前轟動一時的「毛阿敏前男友卷錢出國」一事的當事人。

 

張勇對劉歡、三寶、郭峰等都有提攜之恩,影響了一代音樂人,是中國流行音樂從無到有的重要親歷者之一。

 

2008年,張勇發行了在行業內消失良久後的新唱片《彈情》,同時代的張行、胡月、金兆鈞、臧天朔、卞留念等大咖均到場祝賀。談及往事,張勇說,「我是一個感情和名譽都曾受到傷痛的人」,他的自傳《我理想擱淺的沙灘》有全盤記錄。

 

張勇,這位出生於商業世家、後來的中澳有色金屬冶煉原材料供應商,在回歸商業後,音樂和吉他成了業餘愛好,但年輕時內心澎湃過的希望和夢想,又怎能消逝?包括,他與崔健、劉元的一些傳言,也,依舊在……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吉他大王——張勇電吉他獨奏專輯

發行年份:1987年

編輯:朱一工,編曲:高大林,錄音:陳慶,攝影:孫振鐸,設計:周越

出版編號:SY-0353

出版:南海音像公司,發行:中國國際聲像藝術公司,印製:遼源長白山音像製品廠

▲ 圖片提供:趙三才

 

歐美最新流行曲——吉他專輯

發行年份:1987年

配唱:劉歡、沈小岑

編輯:馮海寧,編曲&指揮:許舒亞,錄音:陳迪星,封面:尤一平、劉博雅

伴奏:上海音協室內樂隊,吉他貝斯:張勇,合成器:嚴敏衍,通通鼓:張震亞

出版編號:HL-568

出版發行: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印製:中國唱片廠

 

簡介:如今,早習慣了站場選秀斂財的劉歡大哥,1987年,還得靠張勇老師個人彈奏專輯的機會提攜露臉。

 

英雄,不問出處,但是,英雄,自己忘了嗎?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69   趙寶柱

 

獨唱歌曲

發行年份:1986年

出版編號:Z006  G004

出版發行:中國樂友音像出版公司,印製:亞太音像電子公司

 

簡介:這是趙寶柱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趙寶柱,原海政文工團演員,後改行唱歌,參加過1987年第二屆百名歌星演唱會,發行過《獨唱歌曲》、《跳龍門》兩盤專輯,海政文工團解散後就再無消息

▲ 圖片提供:鐵塔

 

跳龍門

發行年份:1986年

監製&樂器指揮:趙窮,責任編輯:梁記伍,配器:楊國珍,錄音:婁煒,電吉他:張勇,電貝斯:鮑繼魯,合成器:金士賓,伴奏:中央樂團小樂隊,攝影:馮進

出版編號:M86-40

出版:內蒙古音像出版社,印製發行:河南省商丘市音響廠,錄製:宣武劇院

 

簡介:這是趙寶柱的第二盤個人專輯。

 

這盤專輯,收錄了趙寶柱的原創作品《這是一首歌》、《愛的足跡》等,用現今時髦的說法,叫唱作人。

 

這盤專輯,有中國第一代吉他大師張勇參與,至少從樂隊編制,是搖滾的。

▲ 圖片選自網絡

 

070   趙牧陽

 

牧羊《流浪》

發行年份:1991年

詞曲唱:牧羊,改詞:大踏,吉他:老五、艾迪、李彤、牧羊、常寬,鼓手:牧羊,貝斯:劉君利,鍵盤:郭亮、洪斌,鋼琴:臧天朔,敲擊樂:劉效松,竹笛:王茲恆,長笛:冬冬,板胡:馬冬巖

伴唱:陳勁、陳誠、老五、馬培、郭亮、常寬、竇穎、李蓉、西玲等

總策劃:王曉京,統籌:佳偉,監製:笑然、王曉京,編輯:沈凡鳩、王曉京,錄音:老哥,混音:TOM

攝影:曾年、周越,封面:王曉京

出版編號:DF-1184

出版:北京東方影音公司,印製&總經銷:北京音響器材廠

 

簡介:西北鼓王趙牧陽的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

 

錄製作團隊陣容的豪華,充分證明著趙牧陽的江湖和地位。

 

別的,也就不說了吧。

▲ 圖片提供:鐵塔

 

071   周峰

 

眼之魅

發行年份:1984年

責任編輯:張英芳,指揮:劉廷禹,攝影設計:霍克強

出版編號:8401

出版發行:中國旅遊聲像出版公司,印製:山東濰坊錄音磁帶廠、香港聯藝彩色印刷廠

 

簡介:這是周峰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周峰,安徽蚌埠人,1961年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

 

周峰七歲起就讀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被海政文工團發現帶到北京,五年後留團當了一名舞蹈演員。後來,因為他的樂感強、嗓子也不錯,團領導就讓他專職唱歌,《眼之魅》是他的第一盤個人專輯。

 

有一種說法,稱周峰是大陸新時期流行歌壇第一位男歌手,這裡更深層的意義是,和他同時期走紅的張行、吳滌清以翻唱港臺歌曲出道,而周峰始終不乏自己首唱的大陸原創作品,《瑪琍》、《我是一隻孤獨的小船》等都是風行一時的原創作品。雖然,這些歌更多吸收國外流行音樂元素,但在前瞻性和創作、嘗試的意義,之於當時的大陸流行音樂環境,卻十分超前

 

在他的另一盤名為《十億皇帝》的專輯,翻唱了臧天朔的《朋友》和《我祈禱》(臧天朔後來的原唱叫《心的祈禱》)。另外,雖然周峰最著名的作品《夜色闌珊》、《梨花又開放》旋律來自日本,不能算是純原創,但填詞後作品的人文和質感,也非常出色,《梨花又開放》更是被廣為翻唱,包括超載樂隊吉他手李延亮。

 

另外,周峰在1985年央視春晚,演唱了《遊子心》,只是為了應景,被央視把歌名改為《赤子之心》,那種聲情並茂的表述和內在火熱,感動了無數人。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十億皇帝

發行年份:1989年

英國團隊:

製作:倫敦JACOBS STUDIOS,錄音&混音&工程師:SIMON OSBOURNE,音樂藝術指導&吉他手:DAVE MURRELL,電腦音樂設計:PHILIPP ERB,電子合成器編排:ROLAND PERRIN,貝斯:PHIL SCRAGG,鼓手:GRAHAM WALKER,伴唱和音:JACKLE CHALLEOR、MAE MACKENNA、LORENZA

中國團隊:

監製:周峰,錄音:張杰,編配:徐堅強,薩克斯:吳雍祿,長笛:潘伯林,嗩吶:楊禮科、尹重華,伴唱:李啟明、黃兆梅、周冰倩、呂薇薇、萬雅麗等,封面設計:陸秋凡、周峰

出版編號:SM-211

出版發行:上海音像公司,聯合錄製:上海音像公司、英國山峰有限公司

 

簡介:1986年,周峰在與段品章、田震共同發行合輯《瑪琍》後,1987年籤約環球唱片,為全面提升專輯製作水準,前往英國進行後期製作

 

倫敦那家錄音棚的先進,深深震撼了周峰。按他的說法,國內錄音還在用那種開盤的大錄音帶,英國卻已經使用電腦製作音樂,差的太遠太遠。

 

因此,在發行了這盤創製作陣容集結了英國和中國精英團隊的專輯《十億皇帝》後,周峰在大陸的歌手生涯戛然而止,專心英國求學。

 

《十億皇帝》是大陸最早大量使用電子樂的唱片之一,也是大陸最早與歐美頂級音樂人合作製作的唱片之一。雖然,整體的編配和演奏,似乎已跟不上現今的眼光,但在那個年代,就是巔峰。

 

2003年,周峰低調回國。2004年1月2日,在《深圳晚報》主辦的「感動深圳——深圳原創歌曲大型演唱會」上,再唱他的成名曲《夜色闌珊》。2010年,周峰重新深圳,時隔二十多年後的新專輯已在英國錄製完畢,並收錄了幾首他的原創作品。

 

2011年5月底,周峰失蹤。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72   周志剛

 

哭笑不得

發行年份:1985年

設計:許援,攝影:田光啟

出版編號:JH-00055

出版發行:江蘇音像出版社,印製:海威特音像有限公司

 

簡介:這應該是周志剛唯一的一盤專輯。

 

周志剛,上海人,原前線歌舞團演員大陸最早翻唱《故鄉的雲》的歌手之一。

 

除此,他和仲小萍(後來火起來的火風的前妻,火風兒子霍尊的媽媽)、王祖慶、孫青(周志剛前妻)等發行過二人合輯,也參與發行過幾盤多人合輯。

 

除此,大概90年代初,消失於視野。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73   朱安妮

 

朱安妮《忘了歌詞的歌》

發行年份:1986年

策劃:餘立綱、張炳勳,監製錄音:樓恩奇(香港)

出版編號:CAE-8601

出版:中國錄音錄像公司,編錄發行:中國錄音錄像公司湖北分公司

 

簡介:這應該是朱安妮的第一張專輯。安妮,嗯,很有那個年代的味道。

 

誰是朱安妮?

 

朱安妮,就是靠解承強老師作品《一個真實的故事》走紅、靠何訓田老師作品《阿姐鼓》發紫的那個朱哲琴。

 

我不否認朱哲琴嗓音的優秀,從不否認。但是,上面寫到的這兩個機會,如果給了同時代的其他同一位女歌手,會是怎樣的結果?

 

而朱哲琴,很多年,留在我腦海裡的,就是這一首歌,和這一張專輯。

 

哦,還有一盤《黃孩子》。

 

有人想捧和捧,有好作品,有人持續的指點方向……類似這些幕後或背後的力量,類似《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樣濃烈解承強老師個人痕跡的力量,類似《阿姐鼓》這樣濃烈何訓田老師個人痕跡的力量,該是多麼強大!

 

而類似這種時候,歌手,似乎,就只是一個出口。

 

如此而已?

▲ 圖片選自網絡

 

朱安妮《迷離》

發行年份:1986年

改編配器:畢曉笛,編輯:凌旋、夏奇,監製:蘇啟傑,攝影:丘康,設計:阿力

出版編號:A86-2023

出版&發行:深圳音像公司,經銷:廣州市華達音像電子工業公司

 

簡介:朱安妮另一張翻唱專輯,在網絡可搜索到的朱哲琴的個人履歷,甚至都沒有提到。畢曉笛老師主導了這盤專輯,標準的那個年代的南方產物。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74   朱德榮

 

情人的花雨傘

發行年份:1986年

編輯:可也,責任編輯:丁建軍,封面設計:趙鴻慶,伴奏:東方輕音樂團

出版編號:DF-1025

出版:東方音像出版公司,印製:貴陽無線電四廠

 

簡介:朱德榮,為中國流行音樂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一代著名作曲家、製作人,曾任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唱片監製、廣州九月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前身是廣州市唱將娛樂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獲1996年中國流行歌壇貢獻獎、文化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頒發的「中國流行歌壇特殊貢獻獎」等大獎,曾任1997年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通俗專業組總決賽評委。

 

朱德榮曾成功製作包裝了李春波、陳少華、火風、陳星等歌手,監製過那英、毛阿敏、韋唯、宋祖英、毛寧、楊鈺瑩、陳明、張也、尹相傑、於文華、解曉東、滿文軍、楊洪基、閻維文等歌手的唱片,作曲代表作有《九月九的酒》、《老鄉》、《聖火》、《紅顏知己》、《正氣歌》、《高原明珠》等名曲。

 

在此之前,上世紀80年代,朱德榮也曾發行過包括《情人的花雨傘》、《花雨傘·大海邊》、《超級市民》等幾盤個人翻唱、原創專輯。其中,《情人的花雨傘》是朱德榮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2014年12月18日,朱德榮老師因病於廣州辭世,享年60歲。他的妻子郭霞是京劇旦角名角,兒子朱寰也是一名歌手。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75   朱哲琴

 

朱哲琴專輯

發行年份:1985年

攝影:陳健麟,設計:範祺

出版編號:SL-022

出版:四川音像出版社,出品:南海音帶廠

 

簡介:這應該是朱哲琴的第一盤個人專輯,從發行年份上。

 

這麼強調年份的原因,是朱哲琴還曾以朱安妮的名字發行過至少兩張個人翻唱專輯,且從封頁的發行年份看,都是1986年。

 

如果年份和推斷正確,那就是朱哲琴先以朱哲琴這個名字發行專輯,然後用朱安妮的名字戰歌壇,之後又改回朱哲琴

 

這盤專輯,應該算是朱哲琴翻唱年代較好的一張,包括日語演唱的兩首歌,基本都做了重新編曲,錄音、和音等也都頗有水準。這盤專輯的選歌,都是當時尤其南方的流行金曲,那時,朱哲琴正在南海音帶廠任音樂編輯,接觸多且廣。

▲ 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瘋狂麥當娜

發行年份:1988年

責任編輯:董玉華,錄製:AlanLong、董玉華、李小棟,配器:何文彪,伴奏:太平洋樂隊

封面設計:馮威,攝影:毛毛,美術編輯:桑田

出版編號:P-2262

出品: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 圖片提供:趙三才

 

076   莊魯迅

 

旋風節奏

發行年份:1988年

編輯:陳衛平,錄音:鄧奕堅,配器指揮:何文彪、葉佐球,封底攝影:小草,封面設計:蘇廣華

出版編號:MTS-030

出版:廣州音像出版社,總發行: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簡介:這是莊魯迅的第三盤個人專輯。

 

莊魯迅,1956年出生於上海,旅日學者、歌手、吟遊詩人,1986年北京工人體育館紀念世界和平年《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之一,也是該場演出的20名獨唱演員之一。

 

莊魯迅幼年時命運波折,由祖母撫養長大。莊魯迅的祖母是中國近現代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的堂妹,也正是這個家族的深厚底蘊及潛移默化,使莊魯迅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截然不同的氣度非凡

 

莊魯迅是大陸最早舉辦巡迴演唱會的歌手之一,1980年,就在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等地舉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巡迴演唱會。1982年,全國吉他協會成立,任常務理事、指導主任,那時候,作為大陸第一批吉他彈唱歌手,莊魯迅早已是上海路邊吉他隊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吉他王子」。1983年,發行第一盤個人專輯《Follow me》。1984年,發行第二盤個人專輯《莊魯迅獨唱歌曲集》。1986年,在長江南北、湖南、湖北等地舉辦巡迴演唱會,在成都作為主要歌手出席中國唱片總公司音樂會。1988年,發行第三盤個人專輯《旋風節奏》,原創作品《我是風我是雲》獲全國作曲獎。之後,遠赴日本求學,在大陸的流行紅星生涯戛然而止。

 

在日本,莊魯迅以東洋大學得點最高的碩士論文碩士畢業後,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生涯。多年來,積極推廣中國文化,先後出版《聲に出してよむ漢詩の名作50》、《李白と杜甫 漂泊の生涯》、《漢詩 珠玉の五十首》、《上海 時空往來》、《一冊でつかめる!中國現代史》、《臺灣では教えられない中國近代史》、《物語唐の反骨三詩人》等著作,受到日本文學界的高度評價。多年來,莊魯迅也一直沒有放棄音樂事業,在日本成功舉辦過多場或公益或商業的音樂會、演唱會,並在演唱個人原創作品的基礎上,把自己對漢詩的研究和理解融入到詞曲創作中,包括直接以中國古詩詞為詞寫曲,全新演繹漢唐文化,先後發行《我是風我是雲》、《月光夜曲》(EP)、《風行天》、《長江奔流》、《時光結晶》等五張個人專輯,及古詩朗誦CD專輯《漢詩 不朽的名作》和專題演講CD專輯《李白與杜甫》。

 

2016年10月1日,莊魯迅重返祖國,在上海人民大舞臺成功舉辦闊別30年的「莊魯迅上海演唱會」。

▲ 圖片提供:趙三才

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合輯篇

敬請期待

 

註:

1.標題圖片處理:Amei

2.「劉浪說話」所有內容版權均由劉浪持有,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截取均屬非法,必將承擔法律責任

3.音樂作品連結自網絡,大部分經樂隊、音樂人確認使用。如有版權過期不能播放,屬連結網站問題,與「劉浪說話」無關

4.劉浪微信:422725253;微信公眾號:liuwave2008;微博:@劉浪說話;QQ群:8094313


往期聆聽、閱讀:

特別策劃:史上最全的史詩級中國搖滾老照片,總有一張讓你熱淚盈眶!

獨立推介:路漫漫斯人逝、長安遙樂永傳——念西北搖滾先驅、飛樂隊靈魂高松

第一發布:這支匯聚了中國搖滾頂尖樂手的獨特女聲老炮兒樂隊,已重組待發!

非常關注:每個搖滾人心中,都有一本《通俗歌曲》——眾念中國搖滾第一刊的倒掉

特別策劃:我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劉浪的中國搖滾三十年60佳唱片

深度訪談:唐朝樂隊只是中國搖滾的鋪路石——對話丁武

幾件小事:誰是崔健?!

老  友  記:一個底層搖滾青年的悲劇一生,那是一面鏡子,裡面是他,也映襯你我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大陸流行音樂百佳專輯1979-2010》評選出爐記
    而且,我聽說的是,為了《大陸流行音樂百佳專輯》,鄭魁訓甚至放棄了工作,專注於此。這是何種意義?「劉浪說話」7月31日發布的重磅專題「史上最全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不可磨滅的莽撞青春•專輯篇」,76組樂隊和音樂人、120盤磁帶介紹,前期文字撰寫,及請當事音樂人、樂隊、幕後老師等校核,到最後的文字定稿,就用了整整45天。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作者 |張先森1989年,崔健推出《新長徵路上的搖滾》,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30年前,崔健是中國搖滾的先鋒人物,「新長徵」磁帶開賣的那天,被排隊的人群搶購一空。30年後,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新專輯已經沒人聽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謂的搖滾黃金時代,如今只留下了一個蒼老的背影。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下)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磁帶的年代,理察·克萊德曼就在陪伴
    父親丟了盤磁帶,在07年來說,磁帶已經算是比較稀罕的東西了,畢竟在那個MP4滿地跑的年代,很少會有人再這麼懷舊了,但是父親對於那盤磁帶很在意,丟失的是理察·克萊德曼的專輯。也許現在看來沒什麼,滑鼠一點,手到擒來,可是對於父親那代人來說,那盤磁帶裡裝的不僅僅是理察·克萊德曼的鋼琴音樂,還有著一代人的記憶,在80年的中國,理察·克萊德曼可以說是能夠與「四大天王」比肩的人物,他的鋼琴彈進了無數人的心裡,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古典鋼琴樂的狂潮,那時候想在音像店搶一盤他的專輯,靠的不是你有多少財力,而是看你有多少的運氣。
  •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 青春的記憶!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致80年代:那首歌,那段青春,那臺錄音機
    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很快在中國家喻戶曉。「燕舞」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收錄機生產基地,提貨的大卡車在廠門口排起長龍。這首曲子是法國金屬搖滾樂隊SPACE的代表作,天馬行空,動感十足,成為一代人的經典回憶。真該給當年那位無名音樂編輯發一枚獎章——他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讓國人聽到了當時最前衛的電子音樂。
  • "歲月」藍牙音箱|返回80年代,重拾歲月青春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就能將時光拉回80年代。那年上學背過的軍用挎包,爺爺不曾離手的搪瓷缸,還有木質書桌上那臺老舊卻一塵不染的錄音機.那些滿載80年代記憶的元素,都隨著一聲 「吉米,阿加!」 湧上心頭,不禁讓我們回想起了那段純真美好的歲月。有人說,磁帶錄音機,80年代最經典的記憶,它代表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心聲和嚮往,給了人們精神的陶冶和美好的回憶。
  • 中國10大搖滾巨星,伍佰上榜,黃家駒不是第一!
    第十名:臧天朔臧天朔在20世紀80年代末以玩搖滾起家,他有豪俠剛毅的一面,粗獷大氣的演唱風格和樸實憨厚的外形受到了眾多歌迷的喜愛,人送綽號「臧爺天朔」,80年代搖滾有他不可磨滅的貢獻,成名作品《心的祈禱》《朋友》《說說》《老玉米》等。曲風悠揚、震撼、喜悅,可惜2018年9月28日,臧天朔因癌症去世,享年54歲。
  • 搖滾史上最英俊的男人們
    每當我們看到一個戴著高帽子,大墨鏡,一頭細密的捲髮,穿著皮馬甲,嘴裡銜著煙的吉他手,我們便會知道——他是Slash。Slash也許算不上是英俊的搖滾明星,在更多的時候,我們甚至看不清他的臉。外表而言,他有著典型德國式的高鼻梁與深眼眶,舉手投足都透著大師的風範,所以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Tilo都散發著浪漫主義氣質。一如Lacrimosa的音樂,便是追求完美的極至。第6名【姓名】Axl Rose【樂隊】Guns N』 Roses(「槍炮與玫瑰」樂隊)【代表專輯】《Use Your Illusion》
  • 唐朝、面孔、鄭鈞,90年代文藝青年的執著,點燃中國的搖滾時代
    《樂夏2》緩緩落幕,成功地把中國的搖滾圈推向了大眾視野,喚醒了大眾的搖滾情懷。木馬、達達、Joyside這些舞臺上的老炮兒其實都是90年代中期以後組建的搖滾樂隊,他們對搖滾音樂的熱愛不禁令人想去探尋中國搖滾最巔峰的90年代歲月,想要回顧第一批闖蕩樂壇的搖滾青年的執著與迷惘。
  • 搖滾史上最英俊的30個男人
    他可以美若女子,也可以是帥哥一個。他時而成為搖滾的紳士,也時而變成不羈的嬉皮。他誇張多變的造型,俊秀的帶有強烈中性氣質的面容使他擁有了「搖滾變色龍」的美譽——這個稱號不僅僅概括了他的外型,同時也是對他音樂風格的一種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Beyond樂隊就是受了David Bowie的影響而走上搖滾道路的。在上世紀80年代,David Bowie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但其影響力的深遠讓他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搖滾英雄。
  • 三十年磁帶往事_異次元_澎湃新聞-The Paper
    隨著時間流逝,收錄機已成昨天,但那些磁帶的歌聲卻留在你的記憶裡。回頭再琢磨這些磁帶裡蹦出來的那些歌聲,那些旋律,我們可以看到爸媽青春時的審美,還有影響他們人生的種種思潮。那是個理想主義餘溫未去的質樸年代,崇尚熱血、追求陽剛,比如最火的男演員,多是姜文、張豐毅這樣式兒的硬漢。
  • 今天,我們為什麼仍然要聽中國搖滾?
    似乎每個時期中國青年人中最酷的那群人,都多多少少會出現在搖滾的群體中。2019年8月,帶著鮮花、眼淚和掌聲,《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正式落幕,一舉成為整個夏天最火爆的綜藝。《樂隊的夏天》最優秀的地方,是它展示出了中國搖滾最真實也最令人感動的一面。
  • 【JMedia】中國搖滾30年,史上最全的46部紀錄片和電影
    搖滾30年,如果將它比作一副畫卷,那麼落筆的第一滴墨應是86年「讓世界充滿愛」的主題晚會,當崔健挽著褲管上臺那一刻,搖滾樂便躍然紙上。其後,搖滾樂波瀾壯闊的大幕由此展開,從萌芽的星星之火到後來席捲了整片大地。然而,即便是中國搖滾最璀璨的年代裡,由於審美和地域文化的差異,搖滾樂遠沒有達到主流的高度。
  • 他是中國聲譽最高的流行搖滾樂隊初始成員,又組建目擊者後獨闖天涯
    這個目擊者樂隊,產自北京,他們唯一正式發行作品《胖子的煩惱》,收錄於1995年合輯《中國搖滾經典》。 之後,再無消息。 那個年代,類似這樣的樂隊很多,似乎,曇花一現。 大概1991年,黑豹樂隊首張專輯取得了商業和事業的雙重成功,為地下搖滾圈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和強心針。哥兒幾個就找來吹長號出身的韓磊擔任主唱,集體住在西壩河的一個剛剛蓋好的農家四合院,準備寫些有唱的搖滾化作品。
  • 2021最值得期待的新專輯—搖滾篇
    專輯名稱:Medicine at Midnight發行日期:2021年2月5日通過與HBO合作拍攝紀錄片、購入七十年代產得涅槃同款調音臺、和賈老闆(Justin Timberlake)成為莫逆之交,在先前幾張專輯製作過程中戴夫和他的小夥伴們一直尋求突破。而這張深度挖掘樂隊流行搖滾潛能的《Medicine at Midnight》可謂真正意義上的顛覆之作。
  • 史上最偉大的十張搖滾專輯
    這張專輯也是Bob Dylan本人最滿意的一張專輯,認為最接近於他在自己腦海中聽到的那種單薄而又狂野的聲音。(PS:和圖片無關,專輯本身的封面就是這樣······)8、London Calling《倫敦呼叫》是搖滾樂歷史上的劃時代之作,被公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朋克音樂專輯。
  • 史上最全的搖滾分類+風格闡述
    就理論上,新的電臺做著前人們也做過的事――以專輯播放而非單曲――但他們很快依賴與一組為他們演奏的音樂家,讓所有專輯搖滾樂家聚在一起,一件很累的事就是他們通過媒介介紹他們在專輯中的貢獻,加上以他們的音樂展示他們是專輯搖滾的奠基者。這意味著專輯搖滾有重金屬/南部布魯斯搖滾。
  • 搖滾史上十張最棒的復出專輯
    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搖滾史上十張最棒的復出專輯10.U2 — 《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2000)曾經稱霸世界,輝煌的U2樂隊在90年代在90年代做出改變並推出了三張非常冒險,奇異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