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2021-01-08 視覺志

作者 |張先森

1989年,崔健推出《新長徵路上的搖滾》,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

30年前,崔健是中國搖滾的先鋒人物,「新長徵」磁帶開賣的那天,被排隊的人群搶購一空。

30年後,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新專輯已經沒人聽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謂的搖滾黃金時代,如今只留下了一個蒼老的背影。

今天我們在此回憶久遠的聲音和身影,並以此懷念,曾經高唱著「光榮與夢想」的八九十年代。

那些花兒,他們在哪裡呀,他們都老了吧。

01

激情又充滿詩意的八十年代,人們痴迷地追求知識、追求藝術創作。舞蹈、音樂等娛樂內容,更是人們表達自我、彰顯個性的方式。

中國大陸的搖滾樂,便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1986年5月9日晚,北京工人體育館。

一個身背吉他、頭髮蓬亂、褲管一高一低的青年,對著全場1萬多名觀眾吶喊出了一首《一無所有》。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

這一喊如同平地一聲雷,讓臺下觀眾瞬間沸騰,鍵盤手梁和平回憶:我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

人們需要這一聲吶喊,那是衝鋒號的聲音。

那年崔健只有24歲,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登臺演出。

自此,中國第一位搖滾歌手正式誕生了,1986年也成了中國搖滾樂元年。

在崔健的影響下,一批年輕人紛紛加入到搖滾樂的洪流中,用叛逆、憤怒吶喊出他們對自由與生活、愛情與理想的態度。

還在部隊做文藝兵的許巍,聽到崔健的一聲吶喊,整個人都亢奮了:原來歌還能這麼唱!

於是,和所有想要表達自我的年輕人一樣,許巍也買了一把吉他。在他最迷茫,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是搖滾支撐著他走下去的。

多年後,他和崔健作為流行樂界僅有的二位作者,其作品被文學專家選入《中國當代詩歌文選》。

1994年的許巍

還在央視做主持人的蔚華,直接改行組建了呼吸樂隊並擔任主唱,曾經引起了一陣轟動。

放在今天,如果你聽說某央視著名女主播突然辭職搞搖滾,可能會以為是個假新聞。

但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搖滾樂就是那麼瘋狂。

在這股瘋狂的浪潮中,一批優秀的樂隊和樂手紛紛湧現,黑豹、唐朝、面孔、眼鏡蛇,竇唯、丁武、張楚、張炬、高旗、羅琦、老狼、何勇……

張楚早在1988年就以《姐姐》一曲成名,他身上有西北人的豪邁,也有一種憂鬱的「詩人氣質」。

何勇和崔健一樣都在民樂家庭長大,他經常在旁邊看崔健的樂隊排練,久而久之就對搖滾來了興趣,決心要做搖滾。

竇唯中學時就痴迷搖滾樂,各種樂器都玩的溜,1988年經人介紹加入黑豹,成為樂隊當仁不讓的靈魂人物。

這三個人,一詩一酒一散文,日後被人稱為「魔巖三傑」。

02

90年代初,臺灣音樂人、魔巖唱片創始人張培仁來到北京,看到崔健蒙著眼睛唱了一首《一塊紅布》,他被震住了。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這群一無所有的北京青年竟然創作了這麼好的搖滾樂!」

被打動的張培仁開始積極運作,把竇唯、張楚、何勇聚集到一起,湊齊魔巖三傑。

在他的推動下,黑豹樂隊和唐朝樂隊加入滾石唱片,《黑豹》和《夢回唐朝》兩張專輯橫空出世。

黑豹樂隊同名專輯《黑豹》賣了150萬張,在當時的中國大陸絕無僅有。

那時候的竇唯雖然稚嫩,但他和黑豹創作的《無地自容》卻成了不可逾越的經典。

唐朝樂隊異軍突起,四位長發飄飛的熱血青年,以高亢的唱腔和重金屬音效嶄露頭角,首張專輯《夢回唐朝》狂賣200萬張。

在沒有網購的年代裡,在當時不成熟的媒體環境和運作方式下,這個銷量堪稱奇蹟。

中國搖滾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如此火爆的籤售場面。

官方出動警察維持秩序

年輕人們以聽搖滾樂為榮,他們有的穿著喇叭褲、提著錄音機一邊聽音樂一邊排隊,買不到專輯不肯離去。

排隊的人群中,有一個逃課出來的16歲初中生,他是後來被稱為「搖滾圈紀委」的臧鴻飛。

他說,聽完《黑豹》和《唐朝》這兩張專輯後我就不行了,沒法再像以前那樣按部就班地生活了。

從臧鴻飛的話裡可見當時搖滾樂對年輕人的影響,他們把它當作是娛樂、宣洩甚至是身體的必需品和生活方式:我聽搖滾,我爽快,我時髦,我自豪。

為什麼他們要聽搖滾?

「搖滾讓你學會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搖滾不虛偽,它讓你更真實……」

還有一位歌迷說:因為搖滾是所有音樂類型中,節拍最接近心臟跳動的一種,它提醒你還活著,心還未老!

03

1994年的紅磡往事,一直被追隨者們津津樂道,以至於很多人忘記了這場演唱會之前發生的許多大事。

1992年,25歲的鄭鈞在辦出國留學籤證時,機緣巧合下被紅星生產社看中並籤了合約,成為鄭鈞的命運轉折點,也是中國搖滾歷史性的一次籤約。

兩年後的1994年,他的首張專輯《赤裸裸》震驚樂壇,橫掃中國五十家電臺排行榜榜首,專輯裡的《回到拉薩》《赤裸裸》《灰姑娘》均廣為流傳。

有天半夜睡不著,他爬起來寫了這首經典的《灰姑娘》,全程只用了5分鐘。

「你並不美麗,但是你可愛至極,哎呀灰姑娘,我的灰姑娘」。

雖然不是專輯的主打歌,《灰姑娘》卻莫名其妙的成為最火的一首。鄭鈞唱出了他對愛的追求,也唱出普通人對愛的真誠追求。

「在雅魯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顛把我的魂喚醒」。

一首《回到拉薩》為聽眾們找到一個精神家園,讓塵世的心靈被洗清,昏睡的靈魂被喚醒。

1994年,27歲的鄭鈞登臺演唱《赤裸裸》

1993年,蒼狼樂隊在蒙古成立。你可能沒聽說過這隻樂隊,但它的主唱你一定知道,騰格爾。

樂隊成立四年後,騰格爾寫出了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首歌,《天堂》。

1994年,汪峰組建鮑家街43號樂隊,樂隊所有成員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而「鮑家街43號」也正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門牌號。

三年後,他們的同名專輯《鮑家街43號》發布,一首《晚安北京》唱得讓人心碎。

1994年,汪峰登臺演唱

同時1994年,飛樂隊在西安成立,樂隊主唱、節奏吉他手、詞曲創作人,叫許巍。

許巍在他早期的作品《兩天》裡唱:

我只有兩天 我從沒有把握

一天用來出生 一天用來死亡

躁動,悲傷,激情,又迷茫。

這便是那個年代的很多年輕人,他們帶著理想主義在八十年代起航,卻在轉型期的社會裡,無可避免地與物質的海洋迎面相撞,在滿懷希望又迷茫絕望的矛盾處境中,搖滾樂便成為他們心靈的避難所。

04

回望25年前的1994,那是中國搖滾樂最閃耀的年份。

這一年,四張神級專輯在這一年同時問世,何勇的《垃圾場》,竇唯的《黑夢》,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以及崔健的《紅旗下的蛋》。

登上紅館前,何勇接受媒體採訪時大放厥詞:四大天王中除了張學友其他都是小丑,香港只有娛樂,沒有音樂。

他的論調一下子在香港炸開了鍋,天王的歌迷們甚至將演唱會的宣傳單撕掉。

1994年,何勇在香港街頭

當時王菲是竇唯的女朋友,而且又在香港發展,所以她不得不親自出面自嘲「我也是小丑」,以此來平息爭端。

爭議聲中,也還有一批人是支持何勇的。因為他們覺得,商業化、流行化的香港樂壇被壓抑了,少了某些內在的東西。

就這樣,大陸搖滾的香港之行未唱先熱。所有人都想看看,這批人到底有多厲害。

這一年的12月17日,香港紅磡體育館,被視為中國搖滾歷史上的高光時刻。

張培仁這樣回憶那個夜晚:「在沒有人能預料到的狀況下,這場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唱會,幾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瘋狂狀態。」

當晚,何勇還沒出場,觀眾已經沸騰了。他一出來,觀眾全炸了。

這個個頭不高、穿著海魂衫、繫著紅領巾的年輕人,一出場就把當晚的氣氛推向高潮。

「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個垃圾場」,「香港的姑娘你們漂亮嗎……」

唱嗨了,他打開一瓶礦泉水澆在自己身上,然後頑皮地跳到貝斯手謳歌身上……

與滿場奔跑的何勇相比,憂鬱的張楚則安靜地坐在高凳上,緩緩地吟唱「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

張楚是西北人,瘦瘦的長得像個靦腆的孩子,但在歌裡又是個吟遊詩人,低沉的聲音唱的滿是孤獨。

竇唯當晚穿的是一身黑色西裝,加上利落短髮,正兒八經的,你根本看不出這是來唱搖滾的人。

可他一開口唱《高級動物》,底下的觀眾都瘋了。

略帶沙啞的聲音解讀人性的弱點,迷幻的曲風裡沉吟著那個仿佛沒有答案的問題,「幸福在哪裡,幸福在哪裡……」

尤其是他吹起笛子,氣質不能再迷人。和20年後的「油膩大叔」相比,那時的竇唯還是萬人迷。

竇唯和女歌迷合影

05

那時候的樂手太瘋狂了,那時候的歌迷,更瘋狂。

對於香港歌迷來說,沒有一場演唱會像這天一樣,沒有熟知的偶像,沒有華麗的服裝,甚至沒人帶哨子和螢光棒,卻被一種新的音樂震住了。

「此前觀眾們在紅館看流行音樂演出都是坐著的,可這回他們坐不住了,站起來興奮地大喊大叫,毫無保留地發洩情緒,瘋了!」

瘋狂的人群中,有個人邊撕扯自己的衣服邊揮手搖擺,讓張培仁印象深刻。

這個人,據說是香港演員黃秋生。

那晚很多香港歌手都到場觀看,四大天王也到了,得志的何勇還不忘調侃,「受傷的四大天王聖誕快樂。」

演出之前,他們還擔心會發生暴亂,魔巖三傑甚至連遺囑都寫好了,萬一有什麼意外的話,就把這次演出的收入捐給慈善機構。

事實證明他們多慮了,場內雖然發生了一陣「騷亂」,但那是因為他們音樂實在太帶勁了。

魔巖三傑唱完,主持人到臺下採訪王菲,問她竇唯演出怎樣。

王菲顯然沒有做好準備,尷尬地說了一句,「不錯。」

1994年也是王菲最得意的年份,她主演了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一年裡狂發4張專輯,她最大的煩惱是「太紅了」。

但為了愛情,她甘願放棄了香港的繁華生活,跟隨竇唯住在北京的破院子裡,搭公共汽車,打公用電話,上公共衛生間,為他洗衣拖地,燒菜做飯。

當時,竇唯赤膊倒痰盂、王菲早晨上公用廁所的鏡頭被記者拍到,報紙新聞傳到香港,所有人都在為王菲喊冤叫屈。

但和所有年輕的愛情一樣,王菲在這段感情中義無反顧,愛得自由,愛得搖滾,愛得轟轟烈烈。

06

紅館開唱後,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搖滾最好的時代來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沒過幾年,曾經繁榮一時的搖滾圈轟然倒塌,毫無預兆,讓人措手不及。

就像那些花兒,逝的逝,老的老,散的散。

張炬,唐朝樂隊創始人兼貝斯手,圈子裡人緣最好的一個。

紅磡演唱會後不到半年,張炬在駕駛摩託車時遭遇車禍,去世時還沒滿25歲。

唐朝樂隊沒了張炬,就像Beyond沒了黃家駒,樂隊受到重創,此後沉寂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歌迷在張炬的葬禮上痛哭

「老五」劉義軍,當時號稱亞洲第一吉他手,演出時總是眉飛色舞。

張炬去世不久,老五離隊,唐朝的成員幾經更換,樂隊也再難回到最佳狀態,再也沒有《夢回唐朝》那樣驚世駭俗的作品。

吳珂,曾是做夢樂隊的吉他手,長著一張漂亮的臉。張楚還曾嫉妒地說:「當年唯一的日系風格,很洋氣。」

然而在1996年前後,他突然謎一樣消失了,再也沒人見過他。

做夢樂隊時期的吳珂和竇唯

張永光,在圈內有「鼓三兒」名號,人稱「三哥」,是中國最優秀的鼓手之一,四年前因抑鬱症在家中自縊。

三哥曾是崔健的御用鼓手,參與錄製了《新長徵路上的搖滾》等專輯。

當年老崔的演唱會,全場觀眾集體從「三兒來一段」喊到「三大爺來一段」,偏要聽三哥的solo。

有人感慨說:「一個搖滾樂手再輝煌也不過如此了。」

ado樂隊時期的張永光(左一)和崔健(右一)

三哥的紀念會上,輪椅上的梁和平發來一段緬懷視頻。

梁和平可是94紅磡演唱會上何勇的鍵盤手啊,被尊稱為中國搖滾樂的靈魂人物。

多年後,梁和平不幸出了車禍,導致高位截癱,只有脖子以上能動……

07

至於「魔巖三傑」,1994年那會兒他們可謂風頭真勁,圈粉無數。

只是不久後,何勇因為調侃榜樣而被封殺,自閉無言,最嚴重時甚至進了精神病院。

張楚從1997年發行《造飛機的工廠》後自閉多年,那個曾經在舞臺上動情歌唱的搖滾詩人,最後卻在言語上選擇和世界決裂。

竇唯離開黑豹樂隊並帶走了王菲,他的離開也讓黑豹少了靈性,樂隊幾度更換成員後,已是江河日下。

再後來,他潑過記者可樂,燒過別人的車,被告上法庭但拒絕道歉,而他的音樂卻被淹沒在了與王菲的愛恨情仇中……

1994年,竇唯在紅館排練間隙

分開十四年後,「魔巖三傑」首次重聚,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演唱會,雖然三人也沒有同臺演出。

歌迷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大家紛紛前來「祭奠」逝去的搖滾和青春。

三傑不要再提,搖滾已多風雨。

中年「魔巖三傑」

如今再回過頭看看1994年「三傑」的合照,那時他們多年輕啊。

三人目光清澈,年輕的臉上沒有一點雜質,沒有一點虛假的東西,笑起來爛漫得像個孩子。

當時間回到1999年的一天晚上,夥伴裡也不知道是誰出了個主意,說去地鐵賣藝吧。

他們就真的去了,在北京的地鐵站裡,他們彈吉他、打鼓、跳舞,一首一首放聲高歌,竇唯愜意地靠在牆上,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那天晚上他們只掙到了幾十塊錢,還不夠哥幾個搓一頓,但那時候他們是快樂的。

彼時,他們和那些喜歡搖滾的人們一樣,在自己的青春裡鮮活,灑脫。

張炬去世多年後,唐朝樂隊唱了一首《送別》,像是世紀末中國搖滾樂的一首輓歌,它送別的不僅是張炬,也是中國搖滾的黃金年代。

那個黃金年代有一種顛覆性的力量,青年們敢愛敢恨,不顧他人的眼光,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比轟轟烈烈地活過本身更重要。

08

高潮之後的平息讓人毫無防備,好像忽然之間沒人搖滾了,也沒人憤怒了,因為大家都開始忙著掙錢了。

理想主義見此落幕,消費至上紛至沓來。中年何勇接受採訪的那句「沒錢怎麼活啊」,讓人心酸一笑。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變化給搖滾增添了更多可能性,但從精神內核上看,一個自由、奔放、浪漫的時代早已結束,如今再去尋找「伍德斯託克」或者「紅磡魔巖三傑」式的產物,已經不太可能了。

搖滾老了,那些年我們愛過的搖滾男孩,他們也漸漸老去了。

鄭鈞回歸了新家庭,但再也回不到拉薩;汪峰火了,但卻是在「流行樂壇」和社交平臺火的……

竇唯發福了,不再是當年的「小鮮肉」,經常被人拍到騎電瓶車、擠地鐵、買折扣衣服……

他像一個遺世獨立的仙人,把鋒芒收進去,只留下一曲又一曲純音樂,山河湖海,萬物有靈。

許巍變溫暖了,他經歷了青年到中年,如今像大隱隱於市,沉浸在充滿禪意的音樂世界裡,褪去了《在別處》裡的迷茫,迎來了《無盡光芒》裡的溫暖。

而崔健呢,這位「中國搖滾教父」變得更孤獨了。當妖怪們都立地成佛,他自己一個人喊打喊殺難免大煞風景。

比起崔健的三十周年演唱會,現在的年輕人更關心有沒有搶到李志和草東沒有派對的跨年門票。

當搖滾和崔健們遭遇了「中年危機」,趙明義的保溫杯也火了。

起因是有人發了一條微博:「前段時間朋友去給黑豹拍照,回來甚是感慨: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拿起保溫杯的又何止趙明義?

當年聽搖滾的那一批人,今天也紛紛泡起了枸杞茶;當年那些叛逆少年,如今變成溫和的中年人;當年為愛為自由唱起搖滾樂的人,現在安靜地坐在桌角。

可是,誰還不曾年輕過呢?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青春,曾經有一代人的青春裡,流淌過搖滾的血液。

90年代初排隊買搖滾專輯的人們

或許我們真正懷念的,不是那已經老去的搖滾,而是曾經的青蔥歲月。

親身見證過那個年代的人,無疑是幸運的。

著名編劇、《戀愛的犀牛》作者廖一梅寫過一段話:

我們都喜歡竇唯,關於他的記憶與我們那熱烈的青春有關,那個熱愛搖滾,熱愛激情,熱愛夢想的時代,很多次不買門票混進酒吧,買不起一杯水但依然狂歡到深夜。

你也曾有過這樣的青春嗎?

事物的出現或者毀滅都是自然規律,但搖滾的精神卻是無法被毀滅的。就像舌頭樂隊主唱吳吞的那個金句:搖滾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自己。

君不見,70歲的鮑勃·迪倫還來中國開演唱會,照樣一呼百應,一如20歲年輕模樣。

什麼音樂不重要,什麼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年聽歌的我們,長大了,畢業了,成家了,立業了……戀愛了我們唱《灰姑娘》,畢業了我們聽《曾經的你》,工作累了就唱《回到拉薩》,撐不住了就聽《藍蓮花》……

曾經年少拽著一塊紅布的手,如今早已握著保溫杯,變禿了,卻沒變老。若你心裡還青春,夜晚請堅持做夢。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你有夢可倚,仗劍走天涯。

參考資料:

紀錄片《再見,烏託邦》

高原:《把青春唱完》

姜昕:《長發飛揚的日子》

文藝生活周刊:《烏託有個幫》

王小峰:《只有大眾,沒有文化》

相關焦點

  • 「在80、90年代 ,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高潮之後的平息讓人毫無防備,好像忽然之間沒人搖滾了,也沒人憤怒了,因為大家都開始忙著掙錢了。理想主義見此落幕,消費至上紛至沓來。中年何勇接受採訪的那句「沒錢怎麼活啊」,讓人心酸一笑。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變化給搖滾增添了更多可能性,但從精神內核上看,一個自由、奔放、浪漫的時代早已結束,如今再去尋找「伍德斯託克」或者「紅磡魔巖三傑」式的產物,已經不太可能了。搖滾老了,那些年我們愛過的搖滾男孩,他們也漸漸老去了。
  • F/CE 2021 春夏系列蘊含的 80 至 90 年代的獨立搖滾音樂基因
    身兼 TOE 貝斯手的山根敏史此番便特別從 1989 年於英國曼徹斯特爆發的獨立音樂熱潮 Madchester 中汲取靈感,把大量 80 至 90 年代的獨立搖滾音樂元素投放到全新的春夏系列中。F/CE 2021 春夏系列 Lookbook< 左滑查看更多Madchester 是 80 年代末在英國獨立音樂圈衍生並流行的一股樂潮,當時在曼徹斯特的獨立搖滾樂隊們受到 Psychedelia, Acid Rock, acid-house, Indie-pop 等風格的影響,衍生出搖滾與跳舞樂曲混搭而成的獨立舞曲風格。
  • 唐朝、面孔、鄭鈞,90年代文藝青年的執著,點燃中國的搖滾時代
    《樂夏2》緩緩落幕,成功地把中國的搖滾圈推向了大眾視野,喚醒了大眾的搖滾情懷。木馬、達達、Joyside這些舞臺上的老炮兒其實都是90年代中期以後組建的搖滾樂隊,他們對搖滾音樂的熱愛不禁令人想去探尋中國搖滾最巔峰的90年代歲月,想要回顧第一批闖蕩樂壇的搖滾青年的執著與迷惘。
  •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成立的中國搖滾樂隊
    1986年組建ADO樂隊成為這一時期重要的搖滾樂隊,其創始人為鼓手張永光,其樂隊成員還包括有來自馬達加斯加的主唱兼吉他手艾迪、來自匈牙利的貝斯手巴拉什以及薩克斯手劉元,19樂隊創作完成的單曲((我不能隨便說》曾被收錄於1991年的中國大陸搖滾樂合輯((中國火工》o ADO樂隊於1987年開始與崔健合作
  • 90年代的90張優秀搖滾/金屬專輯(下)
    不少人認為80年代時搖滾樂的「黃金歲月」——像女孩子一樣精緻漂亮的搖滾明星,華麗震撼的舞臺和服裝,超高的音量以及炫目的吉他獨奏,MTV成為了搖滾樂迷們最愛看的電視臺
  • 80後記憶中的歌曲-「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小編寫「80後記憶中的歌曲」這個主題已經15期了,翻看下之前的發文記錄發現寫的多是港臺歌手。所以,小編決定把目光暫時轉向內地,盤點下記憶中的內地音樂。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就從這裡開始說起吧。
  • 搖滾 中國搖滾復甦:巔峰永遠在未來
    搖滾在中國已經走過三十餘載。從富有強烈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到多元化,中國搖滾在逐步蛻變,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上世紀50年代,搖滾樂在西方興起;80年代,搖滾樂來到中國。搖滾對於人們,不僅是一種音樂風格,更成為不少人的人生態度,代表了一種批判精神。在西方,搖滾風格有明顯的時代劃分,上世紀60年代英倫風、70年代朋克風
  • 中國80、90年代最火的一個組合和一個樂隊,風靡整個亞洲!
    相信70年代至80年代的人聽的不止是歌更是當年的美好回憶懷念過去種種、友情、親情、愛情、美好的童年等等美好快樂的記憶。「小虎隊」出道伊始就立刻橫掃了整個亞洲樂壇。是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亞洲流行樂壇最走紅的演唱組合,被譽為「華人偶像團體鼻祖」,在整個華語世界裡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是華語樂壇裡最具有代表性和時代標誌性的團體組合。
  • 80 90年代經典舞曲你聽過幾首
    一個80年代熟悉的名字,荷東,流行全球的舞曲代表,主導著80年代乃至90年代的舞曲地位,同時代的有猛士的士高,後起的野狼王的士高。流行,搖滾,說唱等音樂文化也是這個時代興起,由於網絡上的傳言,各說各法,其實猛士的士高主打舞曲風格和荷東基本如出一轍!
  • 紀念鼓手張越及北京90年代搖滾音樂人聚會
    這場演出將匯集石頭樂隊、天堂樂隊、面孔樂隊、瘦人樂隊、二手玫瑰、晚間新聞、虞洋、李傑,陳勁等搖滾音樂人,也是《搖滾94》以來的一場搖滾大聚會。4月8日是張越的生日,北京90年代活躍在搖滾一線的老朋友們,齊聚愚公移山,奉上此場演出。張越最早為「石頭」樂隊鼓手,後擔任二手玫瑰樂隊及子曰樂隊鼓手。
  • 史上最全中國搖滾大咖80年代老磁帶,不可磨滅的莽撞青春•專輯篇
    還有,既然標題是「中國搖滾大咖」,也就會有讀者對那些似乎流行音樂人、歌手的收錄,存有異議。但,80年代,那個大陸通俗音樂的初起步年代,流行和搖滾,不要說分化,區別,都沒有那麼明顯。也就是,不分家。經典是需要全方位細節的支撐和成就,包括在80年代,充斥於大陸音像製品的各種笑掉大牙的錯誤,在《新長徵路上的搖滾》蕩然無存。包括,封頁設計的考究。何為經典?經典就是,經久不衰!
  •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
    關注我,每個夜晚陪伴你後臺回復【晚安】,有話只想對你說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文|Awan音樂| 毛不易 - 南一道街隨著成長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的朋友們也都到了要為懷舊情懷掏錢的年紀,成為當今的消費主力軍,近年來關於青春回憶懷舊電影非常多
  • 2020年的我,卻只想跟著樸樹的《我去2000年》,回到瘋狂的90年代
    2020年來到,總覺得人在遇到整數時總會有種莫名的儀式感,而這首《New Boy》就是這種儀式感。只不過,不是去往2020,而是直接把我拽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漩渦中。1999年,即將跨入千禧年,所有人對於新世紀的到來充滿了好奇,希望能迎接煥然一新的變化,就在這一年,樸樹發行了專輯——《我去2000年》,而《New Boy》就是專輯裡的一首。
  • 重溫90年代搖滾經典 石頭樂隊有望重組
    網易娛樂4月9日報導以「生日快樂」為主題的去世藝人張越紀念演唱會於4月8日張越生日晚上在北京著名酒吧「愚公移山」如期舉行,眾多90年代搖滾名人紛紛出席表演,讓人們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上世紀末那搖滾時代金色年華。
  • 《樂隊的夏天》讓我懷念起迷人的90年代
    儘管我並不是一個搖滾迷,但《樂隊的夏天》這檔音樂類綜藝卻讓我迅速「入坑」,前兩天拖著長途飛機的疲憊硬是花了一宿的時間追上了節目進度。節目裡匯聚了不同年代卻風格各異的中國樂隊,他們都懷抱對音樂的不同理解,在舞臺上展開個性十足的競演。
  • 生日快樂 紀念張越90年代搖滾演唱會
    為紀念中國著名鼓手張越的不幸離世,在張越生日4月8號那天「愚公移山」酒吧將舉行盛大的紀念演唱會,據悉當晚90年代的當紅樂隊石頭樂隊、天堂樂隊、二手玫瑰等都將悉數到場,張越參加的第一支樂隊-石頭樂隊的隊員們將在現場演唱張越的成名作《童話夢》等作品並祝願他們的好友張越一路走好。
  • 中國搖滾的衰落和民謠的崛起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搖滾樂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後期開始,一直在走向沒落。那些中國搖滾樂的靈魂人物也一直是各種奇葩事情不斷,有的人因負面新聞被封殺,有的因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成為了娛樂界的笑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搖滾樂像是在中國消失了一樣,很少有媒體去關注。
  • 「搖滾詩人」高旗:如今才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
    王碩   中新網天津12月26日電 題:「搖滾詩人」高旗:如今才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  記者 張道正  「現在才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
  • 90年代搖滾人羅琦呼籲藝人社會責任感 羅琦個人簡歷照片介紹
    羅琦可能是當下年輕人裡聽說過最多的90年代搖滾人,主要是她登上過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身懷六甲上臺演唱,中途退賽產子,就像她的人生一樣傳奇。上世紀90年代清一色大老爺們搖滾人裡出現這麼一個小姑娘,十六歲就出道,聲音富含金屬光澤,寬廣宏大,讓大多數男搖滾人都自嘆不如,但是羅琦坦言那時選擇搖滾就是由於這種音樂形式與她的個性挺搭的,她曾經只是認為搖滾酷,她直言少年得志的她對於搖滾的理解很膚淺,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歌聲的傳播力,當然傳播更快、不脛而走的是她的那些故事,或許那時的年輕人把這些等同於搖滾。
  • 70、80、90年代中國經典動畫片大全
    昨晚去姐姐家用飯,小外甥女始終拉著我陪他看動畫片,沒錯,即是火到爆的禿頭強,小外甥女看的枯燥無味,看著他那出神的神態,不由想起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國產經典……每一一部都是經典,每一一部都是最美的回首《大鬧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