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的衰落和民謠的崛起

2021-01-10 文藝小熊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搖滾樂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後期開始,一直在走向沒落。那些中國搖滾樂的靈魂人物也一直是各種奇葩事情不斷,有的人因負面新聞被封殺,有的因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成為了娛樂界的笑柄。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搖滾樂像是在中國消失了一樣,很少有媒體去關注。中國樂壇的主流開始被沒有內涵的網絡歌曲和商業化的流行音樂所取代,知道中國搖滾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中國搖滾

在本世紀的0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的搖滾樂以一種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人們的面前,代表人物就是汪峰、許巍、痛仰、反光鏡等,他們成為了中國搖滾樂的代名詞。他們的搖滾音樂作品和90年代的音樂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少了那種張揚和激情,多了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甚至是結合了一些流行的元素在裡面,因此很多的人們認為中國搖滾已經不復存在,搖滾樂再也不會是樂壇的主流了。

許巍

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民謠的發展,給人的感覺像是在走上坡路。早些年提起民謠,人們只知道老狼和校園民謠,很長的時間內民謠音樂不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從00年以後,中國的民謠屆開始逐漸湧現了一批非常優秀的民謠音樂人,像樸樹、郝雲、許飛等人,他們的音樂作品開始被傳唱。2010年以後民謠音樂人更是井噴式的出現,宋冬野、趙雷、貳佰、陳粒.......等等,聽民謠的主流人群是80後90後,民謠的發展也象徵著聽眾審美的發展。雖然民謠的火爆程度甚至比不上喊麥、偶像歌手,但也算是在中國的樂壇坐穩了。

趙雷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音樂節也是變得非常多見,為搖滾和民謠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舞臺。搖滾的音樂形式顯得非常的多元化,雖然聽搖滾和民謠的仍然是小部分人群,但我相信民謠仍然是在不斷發展的,後面還會有更多的音樂人和優秀的音樂作品會走向大眾。

永遠支持搖滾,支持民謠,支持最真實的音樂。

相關焦點

  • 民謠搖滾 | 一個寶藏樂隊對民謠搖滾的詮釋.
    民謠搖滾 / F●LK ROCK那大家有聽說過民謠搖滾當民謠的簡單直接和搖滾的放肆張揚碰撞在一起,帶來的是新奇的音樂感受。民謠擁有溫柔的人聲,搖滾帶來強烈的鼓點,兩種相距甚遠的風格異常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就是民謠搖滾。當一股新興的力量勢必崛起時,任何想要壓制的力量都無法將其覆滅。民謠搖滾在出現的時候,便遭到了純化論者的強烈抨擊,對於只想欣賞純淨的民歌的觀眾來說,加入了電吉他和鼓點的民謠簡直太大逆不道。
  • 民謠搖滾一家親~
    有人會問,老狼都是民謠歌手存在的,為什麼最後的決賽會邀請搖滾老炮兒?其實,我不知道經常聽民謠亦或是經常參加音樂節的朋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聽久了獨立音樂人後真的分不清到底什麼是民謠,什麼是搖滾了,我曾問過一個朋友,如何區分民謠歌手和搖滾歌手?最後隻言片語,嗚嗚喳喳也沒給個明確的定義。
  • 中國的民謠/搖滾:那些為音樂而生的人
    很多人會覺得相比其他類型音樂,民謠音樂時常給人以荒誕、孤傲,甚至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背道而馳之感。但是事實上,如果你深入探索民謠的起源,就會明白民謠作為一種特殊的民間音樂藝術形式,其對於社會的價值所在。民謠雖小,但很可以從中窺見世道人心,反映一時的社會風尚和輿論趨向。中國的民謠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兩千到三千年間。
  • 「這是搖滾,民謠你X!」
    南京李先生早年也嚮往過京圈,退學後前往朝聖,可惜那個烏託邦擠不進去,不久鎩羽而歸,將北京稱為「只有混子沒有搖滾的糟粕之地」。和北京互相瞧不上的李先生,後來去賀蘭山看了一場陣容豪華的搖滾音樂節,看完回南京,決定自己錄歌。這兩張demo後來發行,命名為《被禁忌的遊戲》和《梵谷先生》。被搖滾夢感召的李先生,就此成了城市民謠的代表人物。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流行音樂排行結果如下:1:歐美(美國)排在絕對榜首2:日本雖然衰落但仍是亞洲第一3:韓國發展後來居上,現在處在要衰落的前夕4:中國港臺地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現在的華語音樂仍然影響巨大。原本港臺流行樂佔據天下的唱片市場,在盜版和網絡音樂崛起的時候,迅速的被搶佔市場,音樂人由原本的很賺錢變得不太賺錢。當時大陸流行樂的兩大主流,搖滾和民謠首先進入地下發展的模式。因為經濟發展不對等的關係,內地開始盛行90年代前後港臺的流行樂。同時,還有臺灣流行樂唯一的革命成功引領風潮。
  • 民謠與搖滾,一場與青春的邂逅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流行樂的一種——搖滾樂,搖滾樂起源於1940年的美國,1950年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迅速風靡全球,西方有貓王、約翰·列儂、林肯公園,中國有崔健、鄭鈞、滾石、Beyond……搖滾樂在全球都有著廣泛的受眾,很多人不喜歡它的撕裂、放肆和極強的節奏感,但搖滾精神是一種旗幟,搖滾精神就是反抗一切讓人丟失自己的東西,但搖滾精神又決不是簡單的憤怒。
  • 民謠是輕搖滾嗎?
    民謠是輕搖滾嗎?有網友問這個問題。初看到這個題目時候,稍微猶豫了下,因為這個題目委實有些讓人迷惑,我相信很多權威的評論家都很難準確作出回答,因為根本就沒有答案。輕柔搖滾(Soft Rock)輕搖滾音樂:以抒情搖滾為主要演唱風格,輕柔搖滾產生於70年代初的一種搖滾樂,最初是指那些不用電聲樂器,以民謠為基礎的搖滾樂。2. 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
  • 民謠搖滾相聚有時
    狼叔的幫唱超豪華陣容一經公布,就引發了無數震動:前「零點」樂隊的主唱周曉鷗,前「黑豹」樂隊的鍵盤加主唱欒樹,前「紅色部隊」鍵盤手馬上又,前「鮑家街43號」樂隊主唱汪峰,前「寶貝兄弟」、「紅色部隊」、「做夢」和「二手玫瑰」樂隊的貝司手陳勁,以及「唐朝」樂隊的丁武和「超載」樂隊的高旗、李延亮。狼叔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民謠的代表,但是卻請來了搖滾圈的半壁江山。
  • 民謠搖滾的時代永遠不會逝去!
    從廣義上來講,Folk rock包含美式民謠搖滾,和英式民謠搖滾、凱爾特搖滾等植根於傳統民謠的搖滾的,但是狹義上,一般民謠搖滾指的是美式民謠搖滾,植根於當代民謠的搖滾。另外一方面,還有個名詞,「Roots rock」根源搖滾這個詞是美國的專有名詞,包含的範圍包括美式民謠搖滾、鄉村搖滾和布魯斯搖滾,有時還算上南方搖滾。
  • 民謠搖滾(folk rock)介紹
    民謠搖滾(folk rock)——與其他各種類型的搖滾樂最大的不同點是:民謠搖滾有一個誕生紀念日,那是1965年的夏天,Bob Dylan(鮑勃•迪倫)在紐保特民謠節的表演中,首次放棄了空心吉他,而以電吉他代替伴奏,他是被臺下的觀眾虛下臺去的,因為對於只欣賞純淨的民歌的觀眾來說,電吉他是太大逆不道了。
  • 你們覺得民謠屬於搖滾嗎?
    民謠當然不屬於搖滾,但是兩種音樂的音樂人的卻沒有那麼多的界限了,這其實從最初搖滾紅火之時就有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汪峰的偶像,啟蒙了他唱了《夢想在風中飄蕩》的音樂人鮑勃·迪倫其實最初是唱民謠的。搖滾起源於美國但是最後卻火在了英國英國的披頭四樂隊成為了英國難以抹去的符號,而在美國歐洲各地的民歌不斷交融,最後孕育出了美國的民謠和鄉村音樂。當時的界限還是挺清晰的,因為搖滾樂是從搖滾樂中起來的,而民謠音樂最初就十分的小清晰。不過後來有了一個段子,英國的甲殼蟲樂隊和美國的鮑勃迪倫湊到了一起,披頭四教會了鮑勃·迪倫吸大麻。兩邊的代表人碰了面,有了音樂上的交流。
  • 《搖滾編年史》16. '64 - '76 美式民謠搖滾、鄉村搖滾 (Folk rock & Country rock)(上)
    我們上一篇《搖滾編年史》15. '64 - '74 英國民謠復興,前衛民謠,迷幻民謠(下)說過,英式民謠搖滾和民謠搖滾不是一回事的事情。其實從廣義上,Folk rock 包含美式民謠搖滾,和英式民謠搖滾、凱爾特搖滾等植根於傳統民謠的搖滾的,但是狹義上,一般民謠搖滾指的是美式民謠搖滾,植根於當代民謠的搖滾。另外一方面,還有個名詞,Roots rock,也在這一段之後出現。
  • 搖滾專題 | 民謠搖滾,反抗與開闢
    而另一位能代表美國精神的抗議歌手,則比較為我們所熟悉,正是他深刻影響了鮑勃迪倫的音樂和人生觀,這個人就是伍迪格裡斯。他們的歌曲創作中大多充滿了對世事不公的憤怒和對強權壓迫的控訴,呼喚人們的覺醒,為爭取自己的尊嚴和力量而抗爭。他們的歌詞往往比較簡單,旋律也朗朗上口,比較適合在受教育程度不深的公眾中進行傳唱。(民謠復興運動由於年代較早,與本文相關性不大,因此不做詳述。
  • 民謠火了,嘻哈火了,什麼時候才到搖滾呢?
    如果說的火是去年的嘻哈,前幾年的民謠那樣的爆炸火,對不起,很難。根據我對網絡上和我周圍的人的觀察,現今中國的絕大多數人對搖滾的印象有兩種:第一種提起搖滾,腦袋裡出現的就是汪峰。稍微好一點的知道崔健黑豹唐朝。
  • 果醬星球搞事情,民謠嘻哈大亂鬥,搖滾也不能輸!
    民謠嘻哈大亂鬥,搖滾也不甘落後,各種風格的音樂同臺競技,音樂多元化已是大勢所趨。曾經音樂圈盛傳的「鄙視鏈」早已打破,民謠瞧不起流行、搖滾看不上民謠只暴露出愚蠢的優越感,包容、開放、多元的音樂才是時代的潮流!
  • 汪峰和許巍你更願意聽誰的歌?中國搖滾歌手實力大盤點!
    5、五月天五月天的崛起讓我看到了中國樂隊的希望,他們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自我。五月天是中國臺灣搖滾樂團,由溫尚翊(怪獸)、陳信宏(阿信)、石錦航(石頭)、蔡升晏(瑪莎)、劉諺明(冠佑)組成。我們一定聽過這些歌《知足》《倔強》《突然好想你》,而這些都是出自五月天之手。
  • 十大經典搖滾歌曲,中國著名搖滾歌曲大盤點!
    ,無論是樂隊數量還是樂迷數量都還是基數太少,關注度還遠遠不夠高,但這樣的情況正在急速改善,前兩年是民謠,今年是嘻哈,接下來是誰呢? 小潮哥關注到有一檔節目《中國樂隊》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面前,也許也會像《中國有嘻哈》給嘻哈帶來影響一樣,對我們的搖滾也有影響呢?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國搖滾的近況遠不是什麼「衰落」,而是方興未艾。對於中國搖滾的信心,我們還是有的!
  • 西方文明的擴張;亞洲的衰落、美洲的崛起
    除去第九篇外,前八篇文章我都是在簡述西方文明的崛起和「人本價值」這個不知是不是我首先提及的概念。之後我會分三個大類加一篇總述結束這個專欄。一類三篇,加一總概正好結束。也算是我對我所喜愛的歷史做個交代。這次我會把目光放回中國,看看清末民初年間中國這一東亞古老帝國最孱弱的一面。當然,再孱弱的文明在有了一定的體量之後依舊是難以被消滅的。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雖然極盡諷刺的意味,但依舊彰顯中國文明所蘊藏的特性,難以被磨滅的特性。言歸正傳,上篇拉丁美洲的崛起寫得很是匆忙,有一些客觀原因,比如手上資料有限,但主要還是我想趕在斷更前完成,所以,史料引申以及事件背後的影響幾乎一帶而過。
  • 中國聽眾為什麼懷念「周杰倫」
    當然有很多音樂人和樂隊不算搖滾,各種音樂類型都有。2、內地民謠內地主流音樂類型搖滾過後,另一支大類型始終是「民謠」。從早期學習臺灣民謠,所謂的「城市民謠」時期。再到後來中國大陸獨有的「校園民謠」時期。代表音樂人鬱冬、老狼、葉蓓、高曉松、小柯等等。與搖滾樂相同,2000年過後內地民謠也進入地下發展狀態。摸索積累了十年,逐漸形成了「大陸新民謠」。
  • 中國搖滾樂隊「野」史
    高曉松以前在他的脫口秀裡說過,90年代初的校園樂隊以搖滾為主,金屬居多,民謠會被人看不起。他和老狼的樂隊青銅器樂隊雖然也自稱搖滾,但風格曖昧,歌詞委婉,處於鄙視鏈最低端,只得解散,各找各媽。恰逢90年代情歌當道,小情小愛的校園民謠歪打正著,在音樂市場很受歡迎,成了一代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