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專題 | 民謠搖滾,反抗與開闢

2021-02-23 中國搖滾樂手

二戰之前的美國,一直掙扎於沒有盡頭的戰爭之中,身處資本主義無情擴張中的人們,一直期盼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的變革。二十世紀初,共產主義革命的嘗試也一度走進了美國人民視線,喬希爾作為左翼人士,加入「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積極投入美國工人運動,並創作了大量反抗歌曲。儘管他年紀輕輕便慷慨赴死,卻從此成為美國人民投身反抗的精神領袖之一。而另一位能代表美國精神的抗議歌手,則比較為我們所熟悉,正是他深刻影響了鮑勃迪倫的音樂和人生觀,這個人就是伍迪格裡斯。他們的歌曲創作中大多充滿了對世事不公的憤怒和對強權壓迫的控訴,呼喚人們的覺醒,為爭取自己的尊嚴和力量而抗爭。他們的歌詞往往比較簡單,旋律也朗朗上口,比較適合在受教育程度不深的公眾中進行傳唱。(民謠復興運動由於年代較早,與本文相關性不大,因此不做詳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土摩託袁越《來自民間的叛逆》。)

時間來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麥卡錫主義落幕,種族隔離壁壘尚存,黑人運動風波不斷,同時對外與蘇聯開始冷戰,隨後,還深深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之中。儘管美國國內的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但身處於社會轉型階段的人民內心充滿了動蕩和不滿。二戰後的嬰兒潮一代有著較父母輩更優越的生活條件,接受著父母的溺愛和期望,可是當現實和理想發生衝突時,人們感受到了希望的破滅。甘迺迪,馬丁路德金相繼遇刺身亡,越南戰場上的潰敗,讓這一代的成長中充滿了迷茫。

60年代早期,也就是前文中早期搖滾樂開端的時候,美國國內主流氣氛比較愉快,因此早期的音樂比較輕鬆而奔放。63年甘迺迪遇刺,65年越南戰爭擴大化,美國國內開始發生動蕩。青年學生們開始組織集會,進行遊行示威。同年代,在英倫入侵的影響下,民謠電聲化,搖滾化的潮流開始。可以說,英倫入侵讓美國人們重新發現了搖滾樂的魅力,而民運運動的開展,抗議民謠的復興,給搖滾樂注入了新的精神。

鮑勃迪倫一直被當做音樂史上抗議歌手的形象代言人,嚴格說來,他的抗議歌曲主要都創作與1962-1964年間。後來,他仍然寫了很多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歌曲,但是,他從來都反對將自己界定於某一個標籤之中。六十年代後期,他主動退出了更加動蕩的時代大潮,遠離嬉皮的花朵與黑人貧民區的暴動,他遠超時代的目光讓他敏銳的注意到了變革的到來。關於他的代表作,我們的公眾號此前已經討論過許多,因此不再贅述。

60年代中期,舊金山地區湧現了大量樂隊。1964年,The Beau Brummels成立並發行了單曲《Laugh, Laugh》。標誌著民謠搖滾的開端。同年,The Byrds成立。這時的民謠搖滾樂隊受到英倫入侵的影響十分明顯,或者說,就是在用Beatles的方式演唱民謠歌曲。

1965年4月,The Byrds發行劃時代單曲《Mr. Tambourine Man》。這首歌被稱為西海岸反文化運動的萌芽之一,從此,他們與鮑勃迪倫比肩成為民謠搖滾的代表人物。

而另一個比較貼近時代,親身投入到抗議運動中的樂隊,便是The Searchers。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反戰歌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和《What Have They Done To The Rain》。1965年7月25日新港音樂節,鮑勃迪倫在民謠節的演出中率先用電吉他代替木吉他進行演出。

1966年,加州樂隊Buffalo Springfield發行了首張專輯《Buffalo Springfield》,儘管這個樂隊非常短命,卻聲名顯赫,創作非常優秀的作品。不過,樂隊成員們內部卻一直並不和諧,Stephen Stills、Neil Young和Richie Furay在樂隊解散後都成了非常著名的音樂人。

1965年-1968年是民謠搖滾爆發的幾年,值得關注的作品還有The Mamas & 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The Lovin' Spoonful的《You Believe in Magic》,We Five的《You Were on My Mind》等。其實我們從這些音樂內容中不難看出,以抗議音樂作為開端的民謠搖滾已經開始發生了轉變,受到動蕩時代的衝擊,作品中開始出現避世,迷幻的內容。

美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反文化運動的主力是一群物質生活條件較好的年輕人們,他們衣食無憂,受到大量外來思潮和觀念的衝擊,失去了對美國傳統價值觀的敬畏,同時,又需要找到一種能夠真正支持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們覺得傳統資產階級文化是病態的、壓抑的,就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社會的反抗和對理想主義的追求。他們的主旨是愛,正義,自由和和平,卻採取了與傳統文化極端對立的形式來表達對於傳統文化的蔑視和反叛,表現在音樂、文學作品、服飾、生活等各個方面。「垮掉的一代」用種種激進和反叛的行為當做自己反抗的標誌。這場運動中,充滿了虛無和幻滅,充滿了個人面對時代時的無力和迷茫,同時,卻又滿懷著個人主義的堅決與熱忱。

 

在美國東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並把自己稱為hips(嬉皮士)。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不修邊幅,吸毒,酗酒,濫交,崇拜鮑勃迪倫,喜歡聽The Beatles和The Rolling Stone。嬉皮運動源起於「垮掉的一代」,他們將反叛的自我意識繼續發揚光大,這種文化運動隨後席捲全國乃至世界。雖然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嬉皮運動與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學生抗議運動相反,但是他們正是以一種消極的方式對社會進行了反抗。嬉皮士們希望通過逃避主流社會,隨心所欲的放蕩和不受任何約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找回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理性社會中所喪失的人的原始情慾,恢復在人的個性中所包含著的文化創造的動力,抗拒現理性社會對人性的扼殺,以求達到文化的超越、人的精神的解放和人的生存狀態的更新。然而,這種極端的發洩方式,尤其是對於毒品的濫用、性解放運動帶來了蔓延的社會影響,使嬉皮士成了放蕩、墮落的代名詞。

 

但正是在這種虛無之中,搖滾樂出現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開端。鮑勃迪倫率先使用迷幻劑,並將這種迷幻帶入了音樂中。1967年左右,嬉皮運動大爆發,大量樂隊受到這種影響,約翰·列儂也開始使用藥品,樂隊開始進入轉型之中。雖然「垮掉的一代」和嬉皮文化在主流中一直擁有爭議,然而,他們對搖滾樂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搖滾樂一直深受時代影響,卻又身處於時代的外緣,這種反叛和孤獨,正是年輕人自我的表現。70年代,搖滾樂正式醞釀出一場爆發,無數具有嶄新面貌和音樂風格的樂隊破土而出,所融合的外來因素也越來越廣泛,我們很快會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文章來源:Soundlibrary聲音圖書館

ID:RFsoundlibrary

—END—

相關焦點

  • 民謠搖滾 | 一個寶藏樂隊對民謠搖滾的詮釋.
    民謠搖滾 / F●LK ROCK那大家有聽說過民謠搖滾當民謠的簡單直接和搖滾的放肆張揚碰撞在一起,帶來的是新奇的音樂感受。民謠擁有溫柔的人聲,搖滾帶來強烈的鼓點,兩種相距甚遠的風格異常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就是民謠搖滾。當一股新興的力量勢必崛起時,任何想要壓制的力量都無法將其覆滅。民謠搖滾在出現的時候,便遭到了純化論者的強烈抨擊,對於只想欣賞純淨的民歌的觀眾來說,加入了電吉他和鼓點的民謠簡直太大逆不道。
  • 民謠搖滾一家親~
    有人會問,老狼都是民謠歌手存在的,為什麼最後的決賽會邀請搖滾老炮兒?其實,我不知道經常聽民謠亦或是經常參加音樂節的朋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聽久了獨立音樂人後真的分不清到底什麼是民謠,什麼是搖滾了,我曾問過一個朋友,如何區分民謠歌手和搖滾歌手?最後隻言片語,嗚嗚喳喳也沒給個明確的定義。
  • 民謠是輕搖滾嗎?
    民謠是輕搖滾嗎?有網友問這個問題。初看到這個題目時候,稍微猶豫了下,因為這個題目委實有些讓人迷惑,我相信很多權威的評論家都很難準確作出回答,因為根本就沒有答案。輕柔搖滾(Soft Rock)輕搖滾音樂:以抒情搖滾為主要演唱風格,輕柔搖滾產生於70年代初的一種搖滾樂,最初是指那些不用電聲樂器,以民謠為基礎的搖滾樂。2. 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
  • 民謠搖滾相聚有時
    狼叔的幫唱超豪華陣容一經公布,就引發了無數震動:前「零點」樂隊的主唱周曉鷗,前「黑豹」樂隊的鍵盤加主唱欒樹,前「紅色部隊」鍵盤手馬上又,前「鮑家街43號」樂隊主唱汪峰,前「寶貝兄弟」、「紅色部隊」、「做夢」和「二手玫瑰」樂隊的貝司手陳勁,以及「唐朝」樂隊的丁武和「超載」樂隊的高旗、李延亮。狼叔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民謠的代表,但是卻請來了搖滾圈的半壁江山。
  • 民謠與搖滾,一場與青春的邂逅
    不像流行歌曲,為了「製作」而「製作」,民謠無須虛構華麗浮誇的骨架,無須迎合聽眾的口味。就像古人每當感慨湧上心頭時需要吟詩一樣,民謠抒發的只是自己的心情,每一個句子都是活的,有血有肉,有細胞在裡面分裂生長。毫無矯飾,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而又有詩意的浪漫。
  • 「這是搖滾,民謠你X!」
    而後來的民謠人或許繼承了這種傳統,沒有地下也要在歌詞裡創造出地下,寫成一曲曲點擊量輕鬆過萬的轉基因民謠。有多少人聽著這些歌淚流滿面,就有多少人痛罵這些歌不知所謂。就像文青一樣,民謠二字也被群眾的熱愛搞臭了。有時候在一些文章下面,會有人指出:「這是民謠,不是搖滾。」搖滾是一種風格,民謠也是一種風格,主要的區別在於樂器的編排和節奏上的編配。
  • 民謠搖滾的時代永遠不會逝去!
    從廣義上來講,Folk rock包含美式民謠搖滾,和英式民謠搖滾、凱爾特搖滾等植根於傳統民謠的搖滾的,但是狹義上,一般民謠搖滾指的是美式民謠搖滾,植根於當代民謠的搖滾。另外一方面,還有個名詞,「Roots rock」根源搖滾這個詞是美國的專有名詞,包含的範圍包括美式民謠搖滾、鄉村搖滾和布魯斯搖滾,有時還算上南方搖滾。
  • 民謠搖滾(folk rock)介紹
    民謠搖滾(folk rock)——與其他各種類型的搖滾樂最大的不同點是:民謠搖滾有一個誕生紀念日,那是1965年的夏天,Bob Dylan(鮑勃•迪倫)在紐保特民謠節的表演中,首次放棄了空心吉他,而以電吉他代替伴奏,他是被臺下的觀眾虛下臺去的,因為對於只欣賞純淨的民歌的觀眾來說,電吉他是太大逆不道了。
  • 《搖滾編年史》16. '64 - '76 美式民謠搖滾、鄉村搖滾 (Folk rock & Country rock)(上)
    我們上一篇《搖滾編年史》15. '64 - '74 英國民謠復興,前衛民謠,迷幻民謠(下)說過,英式民謠搖滾和民謠搖滾不是一回事的事情。其實從廣義上,Folk rock 包含美式民謠搖滾,和英式民謠搖滾、凱爾特搖滾等植根於傳統民謠的搖滾的,但是狹義上,一般民謠搖滾指的是美式民謠搖滾,植根於當代民謠的搖滾。另外一方面,還有個名詞,Roots rock,也在這一段之後出現。
  • 中國搖滾的衰落和民謠的崛起
    他們的搖滾音樂作品和90年代的音樂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少了那種張揚和激情,多了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甚至是結合了一些流行的元素在裡面,因此很多的人們認為中國搖滾已經不復存在,搖滾樂再也不會是樂壇的主流了。許巍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民謠的發展,給人的感覺像是在走上坡路。早些年提起民謠,人們只知道老狼和校園民謠,很長的時間內民謠音樂不被人們所熟知。
  • 民謠火了,嘻哈火了,什麼時候才到搖滾呢?
    如果說的火是去年的嘻哈,前幾年的民謠那樣的爆炸火,對不起,很難。根據我對網絡上和我周圍的人的觀察,現今中國的絕大多數人對搖滾的印象有兩種:第一種提起搖滾,腦袋裡出現的就是汪峰。稍微好一點的知道崔健黑豹唐朝。
  • 你們覺得民謠屬於搖滾嗎?
    民謠當然不屬於搖滾,但是兩種音樂的音樂人的卻沒有那麼多的界限了,這其實從最初搖滾紅火之時就有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汪峰的偶像,啟蒙了他唱了《夢想在風中飄蕩》的音樂人鮑勃·迪倫其實最初是唱民謠的。搖滾起源於美國但是最後卻火在了英國英國的披頭四樂隊成為了英國難以抹去的符號,而在美國歐洲各地的民歌不斷交融,最後孕育出了美國的民謠和鄉村音樂。當時的界限還是挺清晰的,因為搖滾樂是從搖滾樂中起來的,而民謠音樂最初就十分的小清晰。不過後來有了一個段子,英國的甲殼蟲樂隊和美國的鮑勃迪倫湊到了一起,披頭四教會了鮑勃·迪倫吸大麻。兩邊的代表人碰了面,有了音樂上的交流。
  • 音樂圈眼中的音樂圈丨民謠,流行,搖滾是怎麼互相看待的?
    流行 搖滾這三個主風格都有分很多流派,例如搖滾就有龐克、硬搖、金屬、垃圾搖滾等等,我們就不一一了解了,接下來我們開始無釐頭的黑就好了!本文僅供娛樂-請隨意爭辯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民謠樂】民謠起初是流行於民間、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愛爾蘭、荷蘭、義大利等國家現在還保持了民族色彩,而我國的民謠大部分已經變成了歌頌遠方、愛情、生活的音樂了,但依然保持著樂式清晰、安靜、演奏樂器少的基本。
  • 【美國音樂】民謠搖滾
  • 搖滾專題 | 垃圾搖滾Grunge的根源與誕生
    往期推薦:搖滾專題 | 華麗金屬的90年代及尾聲(上)搖滾專題
  • 果醬星球搞事情,民謠嘻哈大亂鬥,搖滾也不能輸!
    民謠嘻哈大亂鬥,搖滾也不甘落後,各種風格的音樂同臺競技,音樂多元化已是大勢所趨。曾經音樂圈盛傳的「鄙視鏈」早已打破,民謠瞧不起流行、搖滾看不上民謠只暴露出愚蠢的優越感,包容、開放、多元的音樂才是時代的潮流!
  • 中國的民謠/搖滾:那些為音樂而生的人
    這份網絡上流行的中國民謠/搖滾地圖,幾乎涵蓋了中國各區域內,最為人熟知的一些民謠歌手或民謠組合。由於民謠和搖滾在獨立性和小眾性上的相似性,部分搖滾歌手或團隊也同樣位列其中。大家應該發現,無論民謠歌手的數量還是知名度,北方的優勢都十分明顯。其中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更是出現了民謠歌手扎堆爆發的節奏。
  • 目前國內最小眾的音樂是哪一種,搖滾民謠還是嘻哈?做出你的選擇
    01,搖滾樂眾所周知中國搖滾教父應該還要當屬崔健了,當年就是憑他一人之力打響了中國搖滾樂的第一槍,隨後經過黑豹魔巖三傑等人的傳唱,搖滾樂在中國大地算是徹底開花結果當時應該算是國內搖滾樂最輝煌的時代,隨後就出現了像竇唯、何勇、張炬、丁武、張楚、欒樹、汪峰、高旗、許巍等搖滾先驅,將搖滾樂發揚光大引起了無數人的追捧。
  • 郝雲&二手玫瑰:當民謠頑主遇上搖滾老炮兒
    當民謠頑主遇上搖滾老炮兒不同於其他的獨立民謠人自己單打獨鬥,郝雲籤約的是一個非常主流的音樂公司。按照唱片公司給他演唱會的文案去理解,唱作老百姓的城市民謠,用最簡單的樂器,唱著紛繁城市中純樸的情懷。文藝又沉重的《去大理》,讓人喜極而泣。郝雲歌詞的詼諧幽默與懷舊質樸的相互衝撞,則更凸顯了郝雲表面頑淘、內心赤子的音樂性格特徵。
  • 搖滾專題 | 從迷幻搖滾開始的探索與迷失
    以舊金山之聲為代表的迷幻搖滾樂隊們進入了巔峰,搖滾樂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迷幻,而以垮掉的一代為代表的文藝青年們又深化了歌詞的寫作技巧。這個月,The Beatles 發行了概念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即將開闢一個新的音樂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