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什麼仍然要聽中國搖滾?

2020-08-29 老搖滾

似乎每個時期中國青年人中最酷的那群人,都多多少少會出現在搖滾的群體中。

2019年8月,帶著鮮花、眼淚和掌聲,《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正式落幕,一舉成為整個夏天最火爆的綜藝。

《樂隊的夏天》最優秀的地方,是它展示出了中國搖滾最真實也最令人感動的一面。

新褲子的一首《花火》,讓李健熱淚盈眶;盤尼西林翻唱《new boy》,張亞東在舞臺上淚流不止。

即使是最挑剔的觀眾,也為這個節目豎起了大拇指。有老樂迷說:

「看到陳輝(面孔主唱)和高虎(痛仰主唱)在舞臺上唱搖滾,我就感覺自己還沒老。」

江湖兒女江湖老,如果以中國第一支搖滾樂隊正式登場演出算起,到今年夏天,中國搖滾就會迎來它的40歲生日。

40年裡,中國搖滾有過初生的懵懂,有過青春的美好和叛逆,也有過恥辱和悔恨。它誕生於年輕的生命與年輕的心靈中,也將永遠為年輕的人們所熱愛。

搖滾意識的覺醒

講中國搖滾的故事,要從一個臺灣年輕人講起。

80年代中期的北投,一家瓦斯行的二樓,兩位青年人常常待在一起。一個叫李宗盛,抱著一把木吉他輕輕哼唱,把想到的詞句用鉛筆寫下來。另一個叫張培仁,在一旁靜靜等待身邊的朋友寫歌。

在這間小屋裡迴蕩的聲音,最終被收錄進了一張叫做《生命中的精靈》的專輯裡。張培仁是它的第一位聽眾,歌到動情處,兩人往往痛哭失聲。

自此,小李在通往華語流行音樂大師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而他的好兄弟張培仁,則走上了另一條複雜艱險的路。

1989年,張培仁已在臺灣滾石唱片身居高位,彼時公司坐擁羅大佑、張艾嘉、齊豫等一票巨星,唱片行業一篇盛世氣象。可午夜夢回,張培仁始終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憂慮:

除了同質化的流行音樂,我們到底有沒有真正屬於這片土地的歌?

這個念頭讓張培仁徹夜難安,這一年,他前往北京,去尋找一種新的可能性。

同樣是這一年,3月12日,崔健在北展舉辦了「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演唱會,震動京城。唱到《一塊紅布》時,崔健拿出了一塊紅布,將自己的雙眼蒙住。

張培仁親眼目睹這一幕,在響徹天際的小號聲中,他抱著一根柱子,眼淚長流不止。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張培仁賣掉了臺北的房子,辭掉了滾石高層的職位,在北京創建了後來的魔巖唱片公司。

張炬是張培仁在北京的第一個朋友,唐朝樂隊也成為了魔巖唱片籤約的第一支樂隊。1991年,由賈敏恕擔任製作人的《夢回唐朝》正式問世。

專輯剛一上市就橫掃整個音樂市場,這四個身材高挑,長髮披肩的小夥子也成為了所有年輕人的偶像。

無數人的生活軌跡因一首首氣貫長虹的中國搖滾而改變,人們在飛揚的琴聲中找回了失落已久的生命力。

臧鴻飛後來回憶那個年代時說:

「我從來沒有那麼自由過。」

黎明到來的錯覺

沒有人意料到,中國搖滾會從最巔峰跌落谷底。

1992年,做夢樂隊解散之後,魔巖唱片終於得到了心儀已久的竇唯。再加上之前籤下的張楚與後來加盟的何勇,魔巖三傑正式成軍。

之後的故事無需贅述,三個小夥子憑藉三張才華橫溢的專輯,締造了中國搖滾永遠的神話。

接下來就是94香港紅磡,中國搖滾永恆的幻夢。

整場演出的時間長達三個半小時,見慣了巨星天王的香港樂迷,陷入了從未有過的迷狂中。

站立、跳躍、嘶吼、臺下的歡呼與臺上的歌聲樂曲響成一片。

第二天,香港媒體頭版頭條報導:「搖滾靈魂,震爆香江」,更多人則處於地震後的短暫迷茫中,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搖滾這次成了。

誰也沒想到,被人們寄予厚望的中國搖滾,竟然在這一夜之後來到拐點。

1995年,5月普通的一天,丁武看到張炬要騎摩託車出門,讓他路上小心。到了晚上等來的,卻是好兄弟的死訊。

主持了張炬的葬禮後,張培仁悲痛異常,加之臺灣滾石的財務出現問題,他不得不返回臺灣,自此一去不回。

1996年,何勇因為一句:「李素麗,你漂亮嗎?」而銷聲匿跡,從此搖滾演出的審批愈加艱難。

1997年,張楚發表專輯《造飛機的工廠》,輿論惡評如潮,張楚回到西安老家,抑鬱八年。

中國搖滾一夜仿佛之間進入寒冬,但在寒冬之中,仍有著一些東西在等待發芽。

中國「窮」搖

在《北京樂與路》裡,耿樂飾演的主唱說:「北京搖滾的主要特點,是窮」。

張楚離開北京的那一年,一個叫高虎的小夥子從家鄉的工廠離開,前往南方,在那裡,他愛上了搖滾樂。

隨後,他去了北京,成為了迷笛音樂學校的001號學生,也住進了後來被一眾樂手爭相懷念的樹村。

樹村是圓明園北邊的一個小村子,因村中樹木很多而得名。房屋大多低矮破舊,因為租金低廉,吸引了許多外來人口,其中包括一大批搖滾樂手。

那裡的日子是清苦的,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追夢的樂手們擠在一起,靠饅頭、麵條、冬瓜和土豆填飽肚子。

為了維持生活,有人去賣盜版磁帶,有人去美術學院做裸模。高虎則長期滯留在地下通道賣唱。

痛仰的貝斯手張靜,為了交房租,不得不把自己的琴給賣了。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只能四處借琴排練。

那裡的日子也是快樂的,年輕人們聚在一起,白天練琴,晚上喝酒聊天。在用棉被隔音的幾平方米小屋裡,誕生了無數中國搖滾的經典作品。

看日出,遊野泳,在小山頭上一起抽菸,時間仿佛定格在永恆的夏日。

黃金歲月一去不復返,02年樹村拆遷,一代搖滾青年揮灑血汗的地方歸於塵土,挖掘機的聲音取代了電吉他的嘯叫,許多人的青春就此畫上終點。

高虎和痛仰小有名氣後,路過樹村時,有許多次在路邊停車。也不特意去做什麼,兄弟們一起抽抽菸,接著上車走人。

樹村輝煌與落寞的前後一段日子裡,是中國搖滾最艱難的一段歲月,如今天下皆聞的著名搖滾樂隊,那時候一場演出下來每人分到10塊錢是常事。

有人選擇堅持理想,更多的人選擇離開。還好,中國搖滾,挺過來了。

我愛搖滾,我不後悔

離開魔巖後,竇唯曾說:「你們都說我是英雄,可為什麼我掙不著錢呢?」

在《樂隊的夏天》裡,被問到Click#15之前一個月演出掙多少錢時,Ricky回答:

「不到1000塊錢。」

令人欣喜的是,2010之後,音樂節從一家逐漸變成了幾百家,小城市也擁有了更多livehouse,《樂隊的夏天》在2019年夏天的出圈,也為實力強勁的中國樂隊帶來了應得的收入。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誠然,中國搖滾依然存在著一籮筐讓人頭痛的問題,但我們至少可以說,在中國,搖滾樂的黎明快要到來。

如果沒有一代代青年人對搖滾樂的一腔熱愛,中國搖滾很難走到今天。而中國搖滾給予青年人的,則是自強獨立的人格,更為廣闊的視野,與追尋自由的勇氣。

希望有那麼一天,所有的搖滾青年可以在日頭下說:

我愛搖滾,我不後悔。

搖滾,是中國青年文化的符號之一

無論何時,當我們再度回望中國搖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我們還是會感到來自內心深處的激動與感動。

作為真正的時代之聲,中國搖滾給我們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感官上的愉悅。它更是我們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中國搖滾一直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從商業層面來說,中國搖滾從一開始成長就為中國流行文化充當著前衛先鋒開拓的角色。

在電影《死亡詩社》裡,基汀老師對他的學生們說:

「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與詩歌一樣,作為人類創造出的最優秀的藝術形式之一,透過搖滾樂,我們仿佛能穿過庸常生活的障壁,感受到靈魂迸發出的火焰,也能透過他看到中國青年文化的更迭。

這讓我們感到自己真的活著,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今天,我們還要繼續聽中國搖滾。

40年裡,中國搖滾積累了大量經典作品,從崔健石破天驚的《一無所有》到《樂隊的夏天》中刺蝟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有哪些經典曲目你非聽不可?什麼才是遍歷中國搖滾經典音樂的邏輯?

40年裡,一代代搖滾豪俠們在江湖上留下了自己的傳說,你可知道94年並不是中國搖滾第一個最輝煌的時刻?還有一個叫「五月天」的樂隊早在中國搖滾最初就誕生了?這些樂隊都有什麼和搖滾的秘事你還未了解?

40年裡,隨著社會媒介和輿論的變化,從最初的迷笛禮堂匯演到遍地開花的音樂節;從北京樹村的集結到全國livehouse越開越多,見證這些臺前幕後的金牌製作人,媒體樂評人又有什麼話要說?

想了解更多元的搖滾文化,想通過搖滾認識整個青年文化思潮···種種疑問,我們如何尋找答案?

或許,你可以來這裡看看,我們為你準備了一檔搖滾樂通識節目:

鄭鈞、謝天笑、面孔樂隊聯袂推薦飛行者唱片創始人鐘聲全網首講

專業/有趣/多維/有料

--------------------------100集精彩搖滾樂文化節目領略200+經典曲目20+經典專輯講述40年中國搖滾斷代史20+搖滾大咖獨家採訪---------------------------

帶你深入淺出聽懂搖滾文化

原價99元/100集,限時特惠只要49.5元

花三杯奶茶錢,收穫中國青年文化重要分支故事

僅限即日起-4月26日

掃描下方二維碼

立即訂閱課程

↓↓↓

大咖推薦

主講人:鐘聲

下滑查看更多

你將獲得

下滑查看更多

課程大綱概覽

下滑查看更多

專業/有趣/多維/有料

帶你從頭至尾領略搖滾文化

原價99元/100節,限時特惠只要49.5元

僅限即日起-4月26日

立即訂閱課程

👇掃碼加入搖滾文化交流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聽古典音樂
    今天請來的都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小說家格非老師不用說了,李南老師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交響樂團工作,後來2000年組建中國愛樂樂團,當團長一直到今天。中國愛樂樂團,只要是對音樂感興趣的都知道這是中國最好的交響樂團,而且越來越棒,越來越國際化。現在又在忙音樂廳,是著名的保利文化集團的創始人之一,包括保利影視、保利拍賣、保利博物館都是在李南手裡完成的。
  • 黃家駒離開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搖滾?| 意外
    直到現在,他們的搖滾音樂仍然留在人們的心裡,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那麼,搖滾到底有什麼力量,能讓無數音樂人為之沉迷,無數次地傳唱它、想要留下它? ▼ 而我們對搖滾的印象,也大多只是停留在: 「 搖滾 = 一聽音樂就發瘋  」 但其實真正的搖滾,根本不是扯著嗓子嘶吼,甚至不需要那些聽久了會耳鳴的器樂,它用一種特別平靜的方式,讓你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 我們為什麼熱愛搖滾精神?
    聽古典音樂的人比較複雜。但我傾向於認為它的死忠歌迷們是偏執正經派的高發區。所以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給音樂分個三六九等。每個人的心境和喜好從來不應該被控制。首先,在音樂的世界,我們應該認可一種自由主義的觀點,即音樂風格本身不應該被Judge。無論你是成人抒情還是電子實驗,都可以做出很酷的東西。音樂通過它的表達激蕩出的精神感應,才是重要的。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單獨把搖滾精神拿出來說?
  • 中國最早的搖滾樂隊,和最早的搖滾故事
    他們身上的故事,雖然沒有多少文字和圖片的記載,從現有的資料上,還是能推斷出大概。 69年 x 第一把吉他  ——1971年,離中國搖滾的第一次發聲還有15年時間。後來,憑著在錄音棚工作的契機,老哥時常會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搖滾唱片和現場錄音。災後來,他在北京市玩具研究所裡,還自己攢出過調音臺、功放這些音響設備。不過,老哥還不是中國最早學吉他的人。他是跟著李世紀、王旭東兩位老師學吉他的,而作為中國最早玩吉他的一批人,李世紀比老哥還要大十幾歲。
  • 2019,中國搖滾死了嗎?
    那會兒我並看不明白他臉上的那種表情叫憂鬱,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搖滾樂死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有一種音樂叫做搖滾。2001年,魔巖唱片正式結束營業。曾經的光輝煙消雲散,魔巖三傑早就退出人們的視線,人們又說,中國搖滾死了。2004年,花兒樂隊籤約EMI,發行《我是你的羅密歐》。曾經那個唱著「別理我,我煩著呢」青春張揚的朋克樂隊消失了,變得喜氣洋洋歡天喜地。
  • 狄更斯:為什麼他筆下的人物到今天還仍然能觸動我們的心靈
    狄更斯在創作中表現的人道主義與社會批判精神以及藝術技巧,對中國現代小說創作也有很大的影響。 狄更斯的作品不僅至今暢銷,更被大量改編拍攝為電影和電視劇。他的15本小說每一部都已至少被拍攝過兩次。
  • 那是我們歇斯底裡的青春——記憶裡的中國搖滾
    1994年,是屬於搖滾的、躁動的一年。那一年,發生了許多事。1994年是中國搖滾樂的頂峰也是元年。那一年人才輩出,佳作不斷,也讓那些搖滾們集體從地下轉入了地上,更讓我們認識了後來那些還看得到的,或者已經看不到的「一群人」。
  • 我們要聽最硬的搖滾!幹最硬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越獄吧!而什麼都無法阻擋我們就是要聽最硬的搖滾!幹最硬的事情!
  • 當看《樂夏2》時 我們應該向中國搖滾致敬什麼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了一陣樂隊浪潮,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也了解到了小眾的搖滾文化。  雖然《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面的33支樂隊,每一支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很多值得說的地方,但今天我們不討論他們
  • 搖滾是什麼,搖滾就是我們自己!
    那年,搖滾猶如一道光電,照進中國大陸,亦如盤古開天闢地,渾沌中中國大陸音樂換進新鮮音樂空氣,喚醒多少「沉睡的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中國大地,大街小巷瞬間仿佛找到了自己,吶喊、瘋狂、要自由;搖滾樂隊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我們吼著「中國的搖滾時代」已經來臨,像一場革命,振奮著每一顆搖滾的心;於是
  • 從齊柏林飛艇談起(下)——「在中國要出一本跟搖滾有關的書,非常困難」
    我為什麼特別來站這個臺?除了個人感情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直到今天,我還是鐵桿雜誌音樂的購買者。直到今天,我還是非常相信樂評人,始終喜歡那些有想法的,能夠看到不同的層面、觀點的人.我人生中收的第一盤搖滾樂是David Bowie,聽完以後覺得披頭四什麼的完全沒法聽,這就是個人的喜好。我第一次聽Led Zeppelin是1989年底,在西直門火車站聽到的。我記得特別清楚。
  • 把搖滾變成史詩,中國搖滾教父,搖滾第一人你知道是誰嗎?
    他的音樂從過去到現在,仍然有著十足的可聽性和專業性,其音樂的核心,是很多搖滾歌手很難觸及不到。他就是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但是後來崔健認為《新長徵路上的搖滾》才是他的第一張專輯,而後,他又組建了一種演奏西方流行音樂的樂隊————七合板。這是中國第一支這樣的樂隊。
  • 中國搖滾,不再一無所有
    這個錄音機是我要我爸爸要錢,當時我記得是四百多塊錢。完了我們就儘可能地去找,有這個同樣機器的人他們所有的這種磁帶,最多的就是約翰史特勞斯的那個圓舞曲。當時我就記得大家聽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是在床上蹦,真的高興。用一個動作完全能夠釋放出來的,一種不可用文字表達的一種氣氛,這種氣氛實際上和搖滾樂是一樣的。」
  • 中國搖滾的發展史
    中國搖滾(Chinese Rock)是指中國大陸獨立發展的搖滾音樂,搖滾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種類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中國。通常情況下,中國搖滾被描述為一種反傳統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識形態、商業建制以及文化霸權的音樂。
  • 王淵丨兩種耳朵聽搖滾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ROCK』可以成為一種音樂?ROCK——我們常翻譯為石頭——為什麼可以跟音樂聯繫上?」 早已默認ROCK即搖滾,聽到王淵老師的問題難免有些錯愕,好在他很快給出了解釋:「其實它(ROCK)最早是在一首讚美詩裡出現的,意思是在懷抱裡搖擺。約十年後它開始衍生出其他含義,在一些詩歌裡從宗教走向了世俗。
  • 中國的搖滾歲月
    ,已致現如今那麼很多喜歡搖滾的一些發燒友對中國搖滾樂的現狀是很不滿。搖滾,是什麼搖滾?嚴格來說,它是一種原生態的音樂製作,搖滾準確來說是一種態度,就我們說一種生活態度。所以說,搖滾樂整個演奏過程,演唱過程一定是狂放的,一定是跟這個世界不一致的,跟主流音樂風格不搭邊兒的,這才能稱之為搖滾。所以一些典型的搖滾歌手一般都是披肩發大波浪,一身稀奇古怪的服裝。
  • 四月番:我們仍然不知道OP為什麼要用中文唱
    而在動畫業界中,也和許多優秀的搖滾樂團合作過。這些合作一部份是因為90年代來自於Being系開始大量運用的Tie-up商法,而另外一方面則源自於唱片公司和製作人的私人人脈。如今在動畫歌領域有著重要地位的唱片公司Lantis,其創始人就有著深厚的搖滾樂界背景。聖飢魔II就是這樣一個在搖滾樂界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重金屬樂團。
  • 盤點中國搖滾史十首開天闢地的巨作
    後,搖滾的意識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開始覺醒,此後如春雨過境,一時之間湧出無數經典搖滾作品。今天坤叔就來聊一聊中國搖滾史上開天闢地的十首巨作。Top10《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張楚身為「魔巖三傑」之一的張楚,可能很多人覺得他的歌不夠躁,不夠有力量。可是張楚的歌,在那個思想完全打開的時代,喚醒了人們心中對於自我的找尋,對於生活的思考。
  • 搖滾 中國搖滾復甦:巔峰永遠在未來
    「以前身邊根本沒多少人聽搖滾,現在一提痛仰樂隊、逃跑計劃樂隊,幾乎人盡皆知了。」地下吉他手王磊見證了搖滾樂迷的增長。「沒有搖滾,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資深樂迷張晨說。、80年代重金屬風、90年代電音等,而搖滾在中國稱得上是多風格並存。「早期我們聽崔健、竇唯、黑豹樂隊、唐朝樂隊,現在我們喜歡看新生樂隊的表演,他們的表現形式更大膽,演唱不拘一格。」70後搖滾迷李博告訴記者,前輩們的功績不容磨滅,後生們的努力更應支持。「我喜歡前衛搖滾,很感性。要說國內,我只喜歡扭曲的機器樂隊,偏硬核的風格。」楊扶搖告訴記者,他眼裡的搖滾就是「道哥這樣的」。
  • 中國搖滾的衰落和民謠的崛起
    中國樂壇的主流開始被沒有內涵的網絡歌曲和商業化的流行音樂所取代,知道中國搖滾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中國搖滾在本世紀的0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的搖滾樂以一種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人們的面前,代表人物就是汪峰、許巍、痛仰、反光鏡等,他們成為了中國搖滾樂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