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續加大大熊貓繁育研究 熊貓家族有望今年添丁壯大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宋蕊 黨璽)近年來,我省通過開展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突破了大熊貓生殖激素測定、人工授精等技術,有效提高了大熊貓的受孕率。今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6隻成年大熊貓配種成功,熊貓家族有望繼續添丁壯大。

在位於西安周至縣的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熊貓寶寶在工作人員的照料下,正享受著盛夏清晨的悠閒時光。從今年年初開始,這裡陸續有六隻成年大熊貓進行了配種,其中,四隻都是自然交配,兩隻為人工授精,熊貓家族有望添丁壯大。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管理部工程師沈潔娜:「從大熊貓發情前期一直到它產崽之後整個生殖周期,我們都在對它尿液中的激素做一個實時監測。就是看什麼時候產崽,方便我們提前做好接產的準備。」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受到繁殖能力退化、相互擇偶等影響,大熊貓自然交配並不容易。

沈潔娜:「先看一下兩個熊貓有沒有好感,有沒有互相吸引,試著放對。」

近年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加大科技攻關,有效提高了大熊貓人工授精的受孕率。去年7月,大熊貓「佳佳」就是通過人工授精順利出生的。已有6隻「大熊貓準媽媽」進入待產階段,工作人員變成了「產科醫生」和「新生兒科醫生」,守護國寶新生命的到來。

目前,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從起初的1隻增加到現在的28隻,研究中心通過開展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突破了大熊貓生育的多項技術難關,建立了大熊貓飼養管理、人工繁育和疫病防控等技術體系,大熊貓種群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提升。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管理部獸醫師張丹輝:「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大熊貓跟人能夠和諧共生,希望我們秦嶺大熊貓種群能夠繁衍長大,也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一古老的物種。」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管理部部長趙鵬鵬:「通過人工種群的建設,來進一步建立我們純系的秦嶺大熊貓亞種的圈養種群,通過這個種群的發展,再開展野化放歸工作,最終實現對野外種群的補充和復壯。」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正式恢復對外開放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根據四川省疫情分區分級劃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都江堰熊貓谷園區為低風險區。昨天(25日)起,這兩個園區正式恢復對外開放。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新聞宣傳辦主任 李潔:熊貓基地每日的遊客限流量在5000人,而且我們會做好消毒措施,但是每位遊客也需要配合我們出示你們的有效的健康證明,確保大家平安快樂地遊園。 受疫情影響,成都熊貓基地從大年初一開始實行了封閉。在閉園期間,大熊貓的科研和繁育也沒有中斷。
  • 香港海洋公園兩隻大熊貓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今年有望「添丁」
    2010年開始嘗試自然交配以來首次成功,期盼今年能為香港帶來大熊貓「添丁」的好消息。自今年3月下旬起,大熊貓「盈盈」出現戲水行為,而「樂樂」則開始標記氣味及嗅探「盈盈」的氣味。經過檢測,「盈盈」的荷爾蒙水平有所變化,海洋公園獸醫團隊確認兩隻大熊貓已進入今年的發情期,飼養團隊開始密切觀察和監測兩隻大熊貓的行為表現以及身體情況。海洋公園專家團隊與熊貓中心專家遠程連線,深入討論後,安排兩隻大熊貓在發情高峰期進行自然交配。
  • 國際知名DJ、音樂製作人Alan Walker被授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2019年10月27日,國際音樂製作人Alan Walker(艾蘭·沃克)被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授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大使」稱號。艾蘭·沃克的第一站是「熊貓廚房體驗館」,在這裡他看到了給熊貓的窩窩頭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同時親自嘗試了製作過程。隨後他去了月亮產房,探望了今年剛剛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們,當場萌化,讚美不已。
  • 人工繁育助秦嶺熊貓家族實現「四世同堂」
    2020年,陝西省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共繁育四隻大熊貓,其中三隻熊貓寶寶最近剛過百天,它們的出生也讓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實現了大熊貓家族的四世同堂。三隻幼崽過百天 秦嶺熊貓"四世同堂"在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三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剛剛過完百天。
  •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好事連連 5天連添三隻國寶大熊貓
    &nbsp&nbsp&nbsp&nbsp8月22日,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7歲大熊貓秦秦成功產下一對雌性雙胞胎。此前,8月17日,大熊貓永永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幼崽。這是今年大熊貓家族的第一位新成員。5天時間裡,秦嶺大熊貓家族好事連連,連添3隻國寶大熊貓。目前,還有4隻大熊貓「準媽媽」進入待產階段。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披著愛大熊貓的皮,卻幹著虐大熊貓的渣事.
    我喜歡貓,同樣也喜歡大熊貓,也常在網上吸大熊貓!但下面,講一個悲哀且真實的事...有關「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不善待國寶大熊貓,生病不治療,住虐熊獸舍」的曝光...我在網上跟蹤調查了很久,原來不想扒的,比較敏感,有被封號的危險,畢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還發律師函「威脅」過曾曝光該基地不善待大熊貓的正義大熊貓粉...這囂張,也是沒sei了!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5日起對外開放
    新華社成都3月25日電(記者餘裡)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該熊貓基地於25日起正式恢復對外開放。  在疫情全面結束前,熊貓基地每日開放運營時間為8:30至17:00(16:00停止售驗票)。
  • 2020年首隻秦嶺大熊貓寶寶誕生!秦嶺大熊貓家族實現四世同堂
    本文轉自【西安發布】;昨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8月17日,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大熊貓永永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幼仔,體重152g。這也是今年我省首隻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今年我省首隻秦嶺大熊貓寶寶誕生 初次做母親的大熊貓永永照顧孩子的動作還比較笨拙,僅叼幼仔的動作嘗試了好幾次才找到竅門,總算有驚無險。不過它的母性非常好,抱孩子的動作小心翼翼。在育幼人員的幫助下,永永在幾天時間內陸續學會了抱仔、舔幼、哺乳等動作,姿勢也比剛開始協調了不少。
  • 大熊貓「鑫鑫」生啦!臥龍神樹坪基地喜提今年首隻熊貓寶寶
    6月23日,大熊貓「鑫鑫」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繁殖場順利產下一隻熊貓幼崽,這是熊貓中心今年在國內出生的首隻大熊貓寶寶。鑫鑫的幼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供圖今年3月,大熊貓「鑫鑫」完成自然交配。近日,「鑫鑫」逐漸出現產前行為,熊貓飼養員對其進行了密切地觀察。在專家和飼養員的陪伴下,6月23日0時11分,「鑫鑫」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幼崽。大熊貓「鑫鑫」和幼崽。
  • 2020年首隻秦嶺大熊貓寶寶誕生 熊貓家族四世同堂
    近日,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公布一段大熊貓產崽過程視頻。視頻記錄了今年8月17日12時56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永永」順利產下一隻熊貓「小公主」,幼崽體重152克。據了解,「永永」於今年4月2日發情,繁育人員採取生殖激素監測和試情放對結合的方法,最終確定最佳配種時間。4月11日在利用棕色大熊貓七仔鮮精完成一次人工授精後,又與大熊貓二郎經過多次嘗試最終完成四次本交。大熊貓「永永」今年6歲,是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初次繁育成功年齡最輕的大熊貓母親。「永永」幼崽的出生,標誌著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人工繁育種群迎來子三代時代。
  • 成都的名片,世界的寶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熊貓對於其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求很高,它們喜歡在海拔1000-2000多米的山澗,喜好溫暖溼潤的亞熱帶竹林生活,而四川便是熊貓最理想的聚居地。儘管近年來,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為了繁育熊貓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大熊貓的生存環境依舊堪憂。而四川成都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大熊貓提供了穩定的居所和生存環境,為他們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鑫鑫」產下一隻大熊貓幼仔
    中新網成都6月23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23日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大熊貓「鑫鑫」於23日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繁殖場順利產下一隻大熊貓幼仔,這是該中心今年在國內出生的首隻大熊貓寶寶。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遊玩攻略
    大熊貓繁育科研機構,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瀕危的滾滾(大熊貓)。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活環境,讓它們更加健康的成長;為以後回歸大自然做準備(為它們做了很多努力哦)。喜歡滾滾(大熊貓)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哦!交通:有車的可以自己開車,沒有車的建議坐地鐵三號線到熊貓大道站A口下,然後轉公交車198或者198a在熊貓基地站下車。門票:成人票:55人民幣/半票27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半票:6周歲-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包括港、澳、臺未成年人/學生)、60周歲-65周歲老年人節假日,憑有效證件可購買半價票。
  • 旅加大熊貓「加盼盼」「加悅悅」首次回家過年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兩位特殊的返鄉者加入了返鄉熱潮,它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跨越重洋,回到家鄉過年。北京時間2020年1月12日凌晨,旅居加拿大的龍鳳胎大熊貓「加盼盼」「加悅悅」,乘坐飛機成功抵達四川成都,在成都海關的大力支持與通力配合下,順利入境。新春到來前夕,這兩隻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的大熊貓龍鳳胎終於第一次踏上了祖國的土地,迎來了它們在國內的第一個春節!
  • 中國旅日大熊貓「良浜」在和歌山喜誕寶寶 是當地出生的第17隻熊貓
    大熊貓媽媽「良浜」。(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1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和歌山縣白濱町「冒險大世界」裡的中國旅日大熊貓「良浜」日前喜得貴子。這是「冒險大世界」裡的大熊貓家族時隔2年再次添丁進口,也是在當地出生的第17隻熊貓。大熊貓爸爸「永明」按照人類年齡推算已經80歲高齡,再次刷新了人類飼育下大熊貓自然交配繁殖的最高年齡記錄。新降生的熊貓寶寶。
  • 中國旅加大熊貓龍鳳胎幼仔亮相 取名"加盼盼""加悅悅"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9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獲悉,3月7日,中國旅加大熊貓的龍鳳胎幼仔在多倫多動物園首次向媒體亮相,並通過歷時1個月的全民徵名活動擁有了它們正式的名字:加盼盼和加悅悅(Jia Panpan and Jia Yueyue)。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在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棕色國寶「七仔」正健康成長。在秦嶺特有的棕色大熊貓身上,隱藏著許多科學之謎。解開棕色大熊貓之謎,成為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年代久遠,1975年,在西安漢文帝母后薄姬南陵中,出土了大熊貓完整頭骨。學者認為,2000年前,大熊貓已成為西漢上林苑皇家豢養的珍禽異獸之一。
  •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陝西一日】陝西省不斷加大珍稀動物...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魏佳 黨璽 王玥瑤)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我省不斷加大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金錢豹、林麝等珍稀動物的種群不斷壯大,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正在形成。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開園 實行「一人一證一票」制度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開園 實行「一人一證一票」制度中新網成都3月25日電 (嶽依桐 安源)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閉園2個月後,於25日正式開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供圖當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舉行了開園儀式等活動。在2分鐘的快閃表演後,5位幸運遊客通過現場屏幕和今年全球首對圈養大熊貓雙胞胎進行了視頻連線。記者了解到,開園首日,遊客們在遊覽過程中自覺保持間隔,整個現場秩序井然。
  • 中國旅加大熊貓提前回國旅程仍未成行,鮮竹面臨「斷炊」
    卡爾加裡動物園今年5月12日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鮮竹供應鏈遭遇挑戰,中國租借給加拿大的大熊貓「大毛」和「二順」將提前告別加拿大民眾、返回中國。然而將近3個月之後,它們仍未成行。動物園稱,對熊貓健康的擔憂與日俱增。該動物園表示,目前尚未獲得這兩隻熊貓的跨國運輸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