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衝擊、門店租金上漲等壓力下,閩派男裝引以為傲的渠道資源,不再佔據主導地位。2013年以後,紅極一時的七匹狼連續出現負增長,危機接踵而至。
文 ✎ 齊敏倩
編輯 ✎成靜衛
暴雨之中,狂奔的張涵予,單手鬆了松領帶,伸出雙臂擁抱天空;宴會廳內,男神張震抱著俏佳人,翩翩起舞……
屏幕上,五大男神齊聚,向觀眾訴說著,「男人不止一面」。這是七匹狼最經典的廣告,也見證了七匹狼男裝最輝煌的時刻。
▵ 七匹狼發布會上的張涵予
然而,2013年開始,局面急轉直下,公司扣非淨利潤連續大跌4年,曾經的國民男裝面臨上市以來的最大挑戰。
困境中的七匹狼一直在極力自救。批發轉零售、買下老佛爺自創品牌、推出新產品線;搞房地產、投資併購。
最近兩年,七匹狼終於慢慢恢復了一些元氣。
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扣非淨利潤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17.3%。
現在,七匹狼業務越來越聚焦,聲稱全力搭建時尚產業集團體系,但這個已而立之年的「老品牌」還能抓住男人的心嗎?
從巔峰跌落
晉江,位於閩南金三角的核心,與寶島臺灣一水之隔。這裡本是泉州下屬的一個窮縣城,卻在改革開放後,借「三來一補」的春風,成了我國服裝行業的領軍者。
80年代,晉江逐漸成為海外品牌貼牌生產商的集中地,造鞋、做衣服的小作坊遍地開花。耐克進入中國市場時,就把代工廠設在晉江。
周少雄原本是海邊小鎮金井的一個普通職員,端著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晉江火熱的服裝生意,也勾起了他的欲望和冒險精神。
1985年2月, 周少雄、周少明兄弟出資創辦了晉江金井勞務僑鄉服裝工藝廠,因為當時國家政策規定的限制,該公司以晉江金井居委會作為名義出資人,公司性質也相應定性為集體企業,這就是七匹狼集團的前身。
▵ 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
出海曾是晉江人唯一的出路。他們滿載特產漂洋過海,賣到東南亞,再帶回當地的特產。如此交易,整整一年。運氣好的話,跑一趟夠吃一輩子;運氣不好的話,流落異土,甚至葬身大海。
這造就了晉江人冒險的性格,閩南俗語「愛拼才會贏」,就是對這種精神的凝練。周少雄也愛拼,雖然身處以代工著稱的晉江,但他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識,不僅要做服裝,還要創名牌。
90年代末,齊秦唱著「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躥紅全國。北方的狼吸引了晉江七匹狼,周少雄不計價格拉來正當紅的齊秦做了品牌代言人。
之後,不論生意怎樣,七匹狼始終是「男神收割機」,張涵予、張震、李晨、李治廷、井柏然..娛樂圈叫得上名字的男星,幾乎都和七匹狼合作過。
茄克是90年代的流行單品,也是七匹狼撬動男裝市場的支點。
1991年,七匹狼推出變色茄克,一舉火遍大江南北;1995年又推出雙面茄克,一句「男人不止一面」的經典廣告語,不知戳中了多少男人心;2000年推出經典格子茄克,引領中國茄克市場風潮。此後18年,七匹狼在茄克市場佔有率始終維持第一位。
2004年,七匹狼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男裝企業,此後8年,業績節節攀升。
2012年,七匹狼達到巔峰,營收34.8億元,扣非淨利潤5.5億元,分別比8年前剛上市時翻了13、18倍。
七匹狼發展的黃金時期在2012年以前。當時,服裝行業產品意識不強,渠道為王。「多開店、開大店」是七匹狼堅持多年的市場終端策略。僅2006年一年,七匹狼代理商增加近千家。
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市界,渠道建設正是以七匹狼為代表的閩派服裝的特長所在。「你可以發現他們能夠大量進入高端百貨,尤其擅長搞渠道關係、加盟等等。」
市場無情,2013年,服裝行業突然進入寒冬。
「2010到2012年,國內服裝企業大肆擴張,到2013年就積累了大量存貨。H&M、優衣庫和ZARA這些國外快時尚品牌也不斷進入國內市場,和國產品牌搶奪市場份額。」上述分析師,這樣向市界解釋那幾年服裝行業的失意。
優衣庫、ZARA這幾年能在國內市場攻城拔寨,把國產服裝品牌打得落花流水,靠得是先進的SPA模式。
這種模式最早是服裝品牌GAP在快消行業提煉出來的,企業全程參與商品(設計)企劃、生產、物流、銷售等產業環節,可以做到快速響應和準確供應。
以ZARA為例,其產品從設計到到店銷售僅用兩周時間,而傳統服裝企業這個周期至少要4-6個月。優衣庫採用直營模式,可以及時根據銷售數據調整價格,決定後續生產量,因此庫存量極低。
▵ Zara服裝秀
跟這種模式相比,中國服裝企業的玩法太落後了。
服裝行業早期階段,七匹狼這樣的服裝企業靠渠道代理商擴張市場,拉動銷售。這種模式下,企業重點放在代理商拓展、管理方面,難以直接接觸消費者,對終端管控、產品以及市場的把握不夠靈敏。
模式落後、電商衝擊、線下門店租金上漲,閩派男裝曾引以為傲的渠道資源,不再佔據絕對優勢。
七匹狼的終端數量,由2012年的4007家減少至2014年的2821家。同時,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消費趨於理性,高品牌溢價的路子難以持續。
2013年,紅極一時的茄克帝國,首次出現負增長,危機接踵而至。
這年,公司營收下降20%,扣非後的歸母利潤暴跌40%。利潤下跌的頹勢,持續了四年。2016年,七匹狼扣非後歸母利潤為1.34億元,比2008年還少了2000多萬元。
「老狼」自救
下一站,服裝企業要拼的是產品和對消費者的把握。曾經的茄克大王該如何應對?
「批發轉零售」是七匹狼的新思路。
國外快時尚品牌的低庫存、上新快,簡直是服裝企業追求的靈丹妙藥。受此啟發,七匹狼開始採用與之相似的類直營的零售商模式,目的是實現店面精細化管理,同時貼近消費者,做出迅速反應。
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曾經以批發為主的七匹狼關閉了一大批不盈利的店面,加大直營店的數量,同時與代理商合作,強化對加盟店人員培訓,加強對終端的控制能力。
▵ 七匹狼工廠折扣店
在店面建設上,為了緩解庫存壓力,七匹狼發展了一批工廠店。其線上銷售也以過季庫存銷售為主,同時配套少量的網絡專供產品。2016年以來,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出現緩慢提升。
遺憾的是,由於近些年終端消費不景氣,雖然公司一直在去庫存,但依舊面臨較大的存貨壓力。2018年期末,其累計存貨已接近10億元規模,而2012年,這一數據還不到6億元。
創立至今,七匹狼已至而立之年。主打商務男裝風格、定價又相對較高,讓七匹狼一直囿於「中年人」的消費群體。
為了擴大品牌覆蓋的消費群體,同時擺脫品牌老化的危機,七匹狼也試圖年輕化。
2018年,七匹狼新代言人首次選擇《這!就是街舞》第一季總冠軍韓宇,試圖增加品牌時尚調性,吸引年輕人。目前,除了「七匹狼」主品牌以外,公司培育了「Wolf Totem」、「16N」等面向年輕人的品牌。
想抓住年輕人的心,可真不簡單。
市界在實地探訪七匹狼店面時發現,店裡的商品仍以成熟商務風為主,主打年輕系列的產品在七匹狼店面中陳列比例較低。工作人員表示,來店裡購物的還是以四五十歲的男性為主。
年輕還不夠,七匹狼還要通過投資,打造一個「時尚集團」。
2017月8月,七匹狼斥資3.2億元收購法國輕奢品牌Karl Lagerfeld中國區運營實體控股權。雖然Karl Lagerfeld是老佛爺創立的同名品牌,但老佛爺的魔力顯然沒有在同名品牌中發揮出來。該品牌2013年進入中國後,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消費者認知度也不高。
2018年年報顯示, Karl Lagerfeld不僅沒有為七匹狼貢獻盈利,反而虧損了4013萬元。對此,七匹狼解釋,Karl Lagerfeld 項目處在新舊過度的階段,店鋪資源整合、人員調整等一次性費用較多。
2019年2月,老佛爺與世長辭,其同名品牌迎來新時尚顧問。失去了老佛爺,Karl Lagerfeld品牌又有多少價值?
其實,七匹狼在布局奢侈品上,已經摔過跟頭。公司早先曾買下經營代理國際奢侈品服裝的杭州肯納服飾,無奈肯納服飾後期基本上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七匹狼作價1000多萬元出售其股權。
不再性感
從最新公布的年報數據看,2013年行業調整以來,七匹狼轉型效果尚可,但仍存在危機。
2015年開始,七匹狼總營收緩慢回升。但分析其主營構成,可以發現,這些年七匹狼主要依靠其他主營業務收入拉動營收增長。
2015年年報中,七匹狼曾把其他主營業務的快速發展歸功於內衣、內褲、襪子等針織品類的發展。這類產品毛利率較低,受此影響,雖然營收有所上升但七匹狼利潤回升速度較慢。
從上個世紀80年代算起,七匹狼幾乎參與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全過程。
作為資深服裝企業,七匹狼很穩。
相比女裝,男裝尤其是商務男裝市場更新慢,競爭壓力小,消費者忠誠度高。這樣的行業特徵,緩解了七匹狼的轉型壓力。同時,七匹狼現金流充裕,公司理財收益可觀,有足夠資金支持其轉型。
成也穩健,衰也穩健。
如今的七匹狼就像久經職場的中年人,有地位、有實力,卻面臨年輕力量的衝擊,一旦沒有進取心,也就失去了想像力。
在行業分析師看來,閩派男裝除了渠道能力強之外,還有一個特徵,相對保守,穩定。七匹狼在他眼裡是個好標的,但在資本市場上不夠性感。「我們在推薦這種股票時,不強調其成長性,更強調每股收益和分紅。」
可做對比的是海瀾之家,兩家公司均從男裝起家,行業調整期,海瀾之家的轉型步子大得多。
與七匹狼關店、調整不同,海瀾之家一直在開店。旗下「海瀾之家」品牌,2018年擁有5097家店面,比2015年新增近1500家。最重要的是,海瀾之家走輕資產託管加盟模式,拿別人的錢開店,但店面管理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品類拓展和品牌營銷方面,海瀾之家同樣超前。市界探訪的七匹狼店面不遠處就是海瀾之家,從店面商品品類看,海瀾之家甚至推出了童裝和親子裝,種類比七匹狼全得多。
七匹狼收割男神,海瀾之家則收割投放渠道,尤其是綜藝節目。《奇葩說》《最強大腦》《了不起的挑戰》《蒙面唱將猜猜猜》《火星情報局2》等熱門綜藝,海瀾之家的廣告鋪天蓋地。
世上絕無完美存在,選擇才顯得至關重要。海瀾之家的快速擴張帶來存貨積壓的風險,2018年其存貨已近七匹狼十倍之數量。
求穩或求快,這是個問題。
「愛拼才會贏」本是晉江人骨子裡的性格,從小鎮作坊到男裝第一股,七匹狼的成功既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也離不開周少雄這種闖勁。
時代可以捧起一個人,同樣可以輕易拋棄一個人。
服裝品牌的黃金年代已過,新零售浪潮下,周少雄的新戰略能否讓七匹狼再次奔跑起來?
部分圖片素材源自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