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來了,又給咱們說相聲來了!」昨天上午,一來到龍澤苑(西)社區,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李偉健就與居民們拉起了家常。從去年三月開始,李偉建就率領北京曲協小分隊在「回天」地區採風,已完成相聲《這兒是居委會》、數來寶《換心房》、小品《辦公室的故事》、單弦《飛天彩虹》等近十個反響良好的曲藝作品。數月的朝夕相處,李偉健早與居民們成了一家人。春節在即,李偉健來到社區的聯誼會,為大家送上歡笑與祝福。
李偉健的這次到訪,另有一個用意。1950年1月19日,孫玉奎、侯寶林、常寶霆、佟大方、羅榮壽、高德亮、於世德等大師發起成立了「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由孫玉奎任組長。「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樹起了相聲改革的大旗,停演了一批低級庸俗和諷刺挖苦勞動人民的段子,成立識字班,進行時事教育,讓相聲演員逐漸提高文化和政治水平。「北京相聲改進小組」不但受到相聲演員們的擁護,也得到老舍先生、語言學家吳小玲等人的支持和幫助。
曲藝評論家常祥霖認為,在「北京相聲改進小組」成立70年之際,重新思考它的過往和成就,可以對當下相聲的生存發展提供溫故知新的啟發。「藝術的傳承絕不僅僅是作品,還有做人做事的態度和對藝術創作規律的尊重,這些都是我們年輕人需要注意和加強的。」青年演員孫宏超在跟隨李偉健採風期間創作了數來寶《換心房》,感受極深,「過去寫東西就是上網查查資料、幾個人在屋裡侃侃就出來了,這次才發現,創作只有獲得火熱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才能讓作品裡的人物說人話、做人事兒、接地氣兒。」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