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完了《老友記》意猶未盡,你還可以去看《老爸老媽的浪漫史》;如果你先看的《老爸老媽的浪漫史》,還有《老友記》可以補。
如果這兩個都看完了,那麼恭喜你,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比它們更好看的情景喜劇了(霧)。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老爸老媽的浪漫史》,它雖然知名度比不上《老友記》,但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和最愛。
《老爸老媽的浪漫史》
爸媽是怎麼認識的?這個幾乎所有小孩都會問的問題,《老爸老媽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用了208集來回答,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長、最曲折、最天馬行空的父母相遇故事,講了整整九年,簡直是要把人急死。
由於譯名有些俗氣,所以中國粉絲給它起了一個更俗但也更貼切的暱稱——「尋媽記」。
尋媽記的故事從2030年開始——不是科幻,而是倒敘,男主泰德在多年後向兒女講述自己是怎麼遇上「老媽」的。
「在未來講現在」是「尋媽記」的一大特點,非線性敘事給固定機位、固定場景的情景喜劇帶來了無限可能,笑點、衝突、懸念,一切都能通過閃回,甚至是閃回裡的閃回製造。
另一部經典情景喜劇《歡樂滿屋》的男主演鮑勃·薩蓋特為2030年的泰德配音,同時也是整個故事的旁白,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平靜和眷念,似乎早就為那飽受爭議的結局埋下伏筆。
《老友記》於1994年開播,2004年完結,剛好十年;《尋媽記》於2005年開播,2014年完結。雖然它們不是一個電視臺的,但對觀眾來說多少有一絲「接棒」的感覺。
《尋媽記》和《老友記》、《宋飛正傳》一樣,講的都是一群(五個、六個、四個)年輕男女在紐約的愛情、事業和友誼。雖然它們之間相似的地方很多,有一些共用演員,甚至還會在劇裡互相致敬或者「diss」,但畫風可是完全不同。
2005年,我們的主角、27歲的泰德與大學認識的好友馬修和莉莉住在一起,但這一切即將改變——用的是情景喜劇首集最常見的橋段,婚姻。
《尋媽記》
《老友記》
《威爾和格蕾絲》
因為馬修和莉莉還是相戀九年的情侶,馬修正準備向莉莉求婚。
而浪漫主義者泰德無比渴望愛情,他喜歡戲劇、詩詞、文學作品。
作為燈泡越來越亮的泰德決定約好兄弟巴尼去酒吧散散心——這是《尋媽記》和前輩們不同的地方,《老友記》的聚會地點是一間咖啡館,《宋飛正傳》則選擇了餐館。
《尋媽記》主角團的「老地方」是麥克拉倫酒吧的卡座,第二季第七集中,泰德、馬修和巴尼陰差陽錯淪落到一間咖啡館裡,三人表情呆滯,氣氛沉悶,巴尼幽幽地說了句:「泡咖啡館,果然是遠不如泡吧好玩。」
泰德向巴尼抱怨,就算自己一切準備好了,摯愛、真命天女或者說「the one」也不保證就會出現。
就在此時,泰德從吧檯轉身,剛搬來紐約的電視臺女主播羅賓映入眼帘。
泰德對羅賓一見傾心,結果第一次約會就情不自禁地表白:「我覺得我好像愛上你了」,把羅賓嚇得夠嗆。
2030年的泰德開始解說:「我以為我再也見不到她了,結果我只是離一塊拼圖太近,不見全貌。孩子們,這就是我怎麼遇到你們羅賓阿姨的故事。」
沙發上泰德未來的一對兒女大叫:「What?!」,泰德表示:「別急,會講到的。」
《尋媽記》九季的時光裡創造了包括「橄欖理論」、「藍色號角」、「五個耳光」、「兄弟法典」等等許多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專有名詞」,只有親自追下去才能體會到其精妙。
其中,「兄弟法典」(The Bro Code)是巴尼寫的一本關於哥們應該如何相處的書,這本書還在現實世界出版了。
《老友記》在人物塑造上如此成功,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用《老友記》角色指代某種個性的情節。《尋媽記》的五位主角也來自經典的人物原型:其一,一個白人男性(主角)——泰德,對應《老友記》裡的羅斯,他們後來都去大學當了教授。
泰德的演員喬什·拉德諾在2012年自導自演了以自己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文科戀曲》——一個文藝中年回母校愛上學妹的故事,上映後大家驚呼,原來《尋媽記》裡喬什一直是本色出演。
其二,一對情侶——事實上不止一對,《老友記》這樣一部看似是歌頌友誼的作品,最後六個人居然出了兩對情侶。
或許只有《威爾和格蕾絲》這樣男主是gay,女主是直女的設定,才算得上是純友誼。
《尋媽記》的五人前後出了三對情侶,不過自始至終都以「情侶」身份出現的只有莉莉和馬修,他們是美劇界模範夫妻的代表,連偶爾的不完美也是用來點綴完美的,象徵著包括泰德在內的人們理想中的愛情。
現實生活中,莉莉的演員艾麗森·漢尼根與亞歷克西斯·德尼索夫結婚15載,並且兩個孩子都是在拍《尋媽記》時懷上的。
「馬修」傑森·席格爾作為好萊塢「爛仔幫」的一員,繼續著他的喜劇事業。
其三,一位美女——羅賓,作為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她兼具美貌和力量,像瑞秋和莫妮卡的合體。
羅賓的一大設定是加拿大人,給這部劇帶來了一個日常——「黑加拿大」。
大家上一次見到她可能是在《蜘蛛俠:英雄遠徵》:
最後,劇名中的「浪漫史」三個字不是白叫的,遇到老媽前,泰德談過至少三十次戀愛,其中少不了一位「花花公子」式角色——巴尼的幫助。
用《終結者》經典臺詞來搭訕
如果盤點美劇中最搶戲的角色,那巴尼一定上榜,他既像《老友記》的喬伊一樣四處留情,又有錢德勒的頭腦和嘴皮子。
他的存在有功能性的部分——劇裡得有一個有錢人,才有足夠多的可能性,相當於《威爾和格蕾絲》裡的凱倫、《廢柴聯盟》裡的皮爾斯、《名偵探柯南》裡的鈴木園子。
巴尼的公寓有一面顯示器牆
巴尼思路清奇又神通廣大,對於一個結局早早確定的故事,他讓旅程充滿了驚喜與變數。
對於陪伴人們度過漫長歲月的情景喜劇來說,大團圓結局似乎是標配。
無論是一場告別——歷經歲月的房子被搬空,主角留下鑰匙肩並肩離去。
還是一場歡聚——多年後,所有矛盾都得到和解,眾人在酒吧一飲而盡。
2014年3月31日,《尋媽記》最後一集播出,這是該劇IMDb評分最低的一集,結局引起了廣大觀眾的不解、難過和憤怒。
這一集裡,觀眾心心念念了九年的「老媽」特蕾西終於和泰德在命運的黃傘下相遇。
隨後的劇情急轉直下,特蕾西雖然陪伴泰德數十年,兩人有一對兒女(就是一直聽故事的倆孩子),但在2024年病逝——僅僅用了一個鏡頭交代。
隨後兒女指出泰德給他們講故事的真實目的,是試探他們對自己和羅賓複合的態度。
一雙兒女對老爸還愛著羅賓阿姨這一事實接受得飛快,期盼「老媽」多年的觀眾可就不買帳了。
畢竟,特蕾西對泰德來說是真正的靈魂伴侶,這208集的「浪漫史」不如說是「血淚史」,泰德的女朋友有的是跟蹤狂,有的是囤物癖,甚至有一位眼看就要結婚卻當天跑了。
羅賓和泰德,命中注定,卻不適合在一起,他們分分合合,互相傷害,也折磨了觀眾(堪比《老友記》的兩位),特蕾西才是眾望所歸。
在大結局來臨前,就有粉絲預測老媽特蕾西在泰德講故事時或許已經離世。
因為2030年的一切,從沒體現出老媽健在的任何跡象,而在某些集數(比如《時間旅行者》)中,也透露出泰德沒能早點遇上特蕾西的惋惜。
主創則表示從該劇開播第一天,就想好了這個結局,為避免飾演孩子的演員長得太快無法出演,甚至在2006年就拍好了他們的這部分戲。
或許是出於對觀眾呼聲的妥協,CBS電視臺在後期發行的DVD中加入了「第二結局」——與其說是第二結局,不如說是原結局的刪減版。
這版結局用新的配音內容加上九季關鍵劇情的混剪,讓畫面最後定格在呼嘯而過的列車旁黃傘下的兩人,戛然而止。
《老爸老媽的浪漫史》存在一個人人滿意、皆大歡喜的結局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情景喜劇的單元特性和創作者想講的「大故事」難以調和。它骨子裡的悲傷貫穿始終,也許這樣的結局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的歸宿。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微信用戶實時有獎互動
2021年第3期《環球銀幕》
快速購買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