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馬斯洛夫 韓顯陽攝/光明圖片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於11月10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此次會議由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俄羅斯主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代理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上合組織將擁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馬斯洛夫指出,俄中兩國對上合組織在當前國際上地位的評估完全一致。早在10多年前,一位美國專家曾強烈質疑上合組織發展前景,認為其未來堪憂,甚至3年或5年後這一組織將從國際政治舞臺上消失,理由是俄中對中亞地區安全與發展有著各自不同的立場和看法。實際情況卻是,上合組織不但茁壯成長,而且還在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自成立以來,上合組織奠定了堅實的法律法規基礎,建立起多領域合作機制的分支網絡,越來越被國際社會視為可靠的合作夥伴。
如今,上合組織已發展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極大提升。馬斯洛夫分析認為,一方面,各成員國在安全、經貿以及人文領域擁有強烈的交流合作意願,並為此積極作出努力。另一方面,成員國領導人具備著眼於未來的政治智慧。馬斯洛夫以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為例說,經過10年,最初在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現已多達72所,為各成員國通過教育領域合作,強化命運共同體意識進行積極嘗試,取得了良好成效。
馬斯洛夫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全球各國、各領域造成重大衝擊。面對全人類遭遇到的共同危險和挑戰,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應當深化團結協作,加強政治協調,採取有效舉措,共同促進地區的安全與發展。首先,面對挑戰,上合組織應當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用好本組織的衛生和防疫合作機制,在信息共享、物資供應、疫苗研發,傳統醫學應用等方面開展合作,切實維護地區國家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其次,凝聚共識,上合組織在繼續打擊「三股勢力」、應對毒品威脅等領域上進一步協調立場、採取共同行動、攜手保障地區和平穩定的同時,還需重視諸如食品、網絡信息、交通運輸等非傳統領域安全。再次,著眼未來,重視上合組織內教育、文化等人文領域的合作,為研究人員、教師以及學生等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機會,加深擁有不同文化傳統的各民族之間的彼此了解。最後,立足長遠,著手考慮在上合組織內推動建設共同銀行和統一結算系統。
為有效落實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所確定的優先任務,加強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政治、經貿、人文及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俄羅斯制定並通過了《俄羅斯聯邦擔任2019—2020年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工作計劃》。馬斯洛夫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俄羅斯不得不調整輪值主席國活動計劃,擬定舉行的90多場活動並未全部落實。儘管如此,上合組織有效運作的腳步沒有停歇,正如普京總統9月初所說的那樣,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的關鍵任務已經完成。其中,反恐活動開展得越來越好。此外,上合組織與其他國際組織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合作,而且每個國家都建有自己的反恐中心,這些反恐中心與各自國家的其他機構保持有良好合作關係。
在談及俄羅斯對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看法和期待時,馬斯洛夫強調,加強成員國間的全方位合作是當務之急。其一,印度與巴基斯坦存在矛盾與衝突,上合組織為兩國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渠道和平臺。其二,吉爾吉斯斯坦不久前國內局勢出現動蕩之時,上合組織發表聲明,對吉國內動蕩事件表示關切,呼籲各方開展對話,尋求和平解決方案,表示希望吉能夠根據本國憲法儘快穩定國內局勢。其三,對作為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之間因納卡問題爆發的武裝衝突,上合組織呼籲交戰雙方放棄使用武力,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不要再對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造成更多的威脅。他說,俄羅斯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擴大對外交往,密切同觀察員國、對話夥伴以及聯合國等國際和區域組織合作,提升本組織的國際影響力。
採訪最後,馬斯洛夫還重點提及了其對俄中兩國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擴大和深化合作的看法。他認為,一方面,俄中應當共同堅持上合組織需要「發展」而非「改革」這一立場。針對一些人認為上合組織需要「改革」,馬斯洛夫特別強調「無法認同」,他認為上合組織是多年前成立的,面對新的、不斷變化的形勢,成員國需要通過加強合作促進本組織不斷完善與發展。另一方面,「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是規範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彼此關係行為的準則與合作原則。俄中兩國是上合組織內兩個重要國家,擔負著「上海精神」的傳承重任。
(本報莫斯科11月10日電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