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闢疆愛過董小宛嗎?

2021-02-12 石莊大茶坊

想俘虜男人的心,那就俘虜他的胃。董小宛深知此點。她費勁心思,制出了無數美食,可男人的心,卻很難抓獲。

天啟三年,董小宛出生。她天資聰穎,貌美如花,可偏偏她卻又屬於青樓,「籍秦淮」,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在才情澆灌之下,她成長起來,成年後遷居於蘇州半塘。

董小宛十六歲時,一才子扁舟渡江,從如皋到了蘇州,才子就是冒闢疆。冒闢疆出身名門,祖父、父親二代進士,他少年時就拜在董其昌、王鐸等人門下。十四歲時集成詩集,被董其昌誇讚「才情筆力,已是名家上乘」,詞章書法,流傳海內。冒闢疆少年意氣,加入復社,搖筆數千言,天下士人,無不折手願與之結交。

冒闢疆早就聞聽董小宛的豔名,此番渡江後,急急到董小宛住所造訪。此時適逢盛夏,董小宛蒲柳之姿,難受炎炙熱浪,已至清涼之地消暑,故不得相見。才子之心,總被紅顏所惑,因不得見,更生愛戀之心。

一日,董小宛小酌微醉,臥於香榻,冒闢疆再來。董小宛母親扶她出見,當是時也,猶如驚鴻一瞥。多年之後,冒闢疆寫下了當時的情景,董小宛「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玉色,神韻天然。」

看到才子,微醺的小宛懶慢不作一語。睹此佳人,冒闢疆又驚又愛,趕緊告退,好讓佳人休息。此日之景,深深地烙印腦海之中,姿容豔色,幾番夢裡縈繞。

一年之後,冒闢疆準備再去蘇州拜訪時,卻從友人口中得悉董小宛已往西子湖、黃山等地遊玩,不能得見,惆悵良久。董小宛隸樂籍,豔名遠播,不時被士人們相邀同遊,一去多日,卻是常事,所遊之人,均是當日名士,若錢謙益之流。董小宛暫不可得,冒闢疆轉而迷戀上了另一個名噪於後世的美人,此女就是陳圓圓。

在蘇州,冒闢疆聽友人介紹了陳圓圓之後,搭小舟拜訪。陳圓圓的才情容貌,不輸董小宛。陳圓圓的小曲,「如雲出岫,如珠在盤」。多年之後,在紀念董小宛的文章中,冒闢疆卻大談陳圓圓「令人慾仙欲死。」

離去之際,陳圓圓對冒闢疆款款情深,二人約期再會。一年之後,冒闢疆再返蘇州,陳圓圓已被富豪買去,「聞之慘然」。

陳圓圓已去,董小宛復歸。

惑於美色的冒闢疆立刻將自己的視線,轉移到了董小宛身上。崇禎十五年,冒闢疆去蘇州,與董小宛相見。此時董小宛臥病在床,誘因是豪強在蘇州獵捕秀女,送到京師孝敬皇帝。陳圓圓此前已被豪強購走,董小宛受驚病倒。

冒闢疆為獵豔而來,他並未想到,若受驚小鳥般的董小宛,卻將所有感情傾瀉到了他身上。董小宛身隸樂籍,隨著年齡的漸長,她的出路就是從良。一個家產豐厚,才華橫溢,名聲在外的世家子弟,卻是不能輕易放過。董小宛將冒闢疆當作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不顧一切地想要依附於他。面對著董小宛的熾熱感情,冒闢疆卻畏懼了,一夜風流自然銷魂,可若是迎娶一名豔名在外的歌伎長相廝守,他的壓力太大,顧慮太多。

冒闢疆的父親在邊疆滯留,家中事務繁多,一切都需要他去打點。此時科舉考試日近,他在仕途上經營多年,卻無突破,如何能被感情所糾纏。更重要的是,董小宛家中欠下了一屁股債,要娶她就得幫她還債,幫她落籍,這一切都需要錢。而董小宛老爹顯露出的財迷本性,也讓冒闢疆心存憂慮。

為了追求冒闢疆,董小宛不顧一切,她從蘇州孤舟至南京,沿途遭遇盜匪,在蘆葦中躲藏多日,何其驚險。董小宛的示愛,卻未打動冒闢疆。在冒闢疆眼中,董小宛終究是個玩物,他將董小宛草草打發回蘇州,自己則逕自返回如皋。

董小宛返回蘇州後,心志如鐵,發誓只穿單薄衣服,除非二人再相見,不然酷寒之中凍死也心甘情願。董小宛的一番火熱心意,感動了諸多士人。在文壇大佬,也是董小宛曾經恩主之一的錢謙益幫忙下,董小宛以「三千金」贖身,脫離了樂籍。

當年,在錢謙益陪同下,董小宛即從蘇州過江,前去如皋。面對她時,冒闢疆沒有心理準備,竟然手忙腳亂,將她安置在別處藏了一陣子。待小心翼翼地徵求了家中意見,得到許可後,延至次年,董小宛方才被納為妾,進入董家。

董小宛成功地實現了轉型的夢想,走到了冒闢疆身邊,此後的九年,她再無逸聞流傳。

她雖然驚才絕豔,可她不過是冒闢疆的小妾,身份低微。她在冒家小心謹慎地活著,她謹慎地侍奉著公婆和冒闢疆的正房。當一家人吃飯時,她如侍役般站在一旁,不敢亂動。冒闢疆偶爾覺得不好意思,強行讓她坐下,可她「旋坐旋飲食旋起」。她洗去鉛華,忙於各種家庭瑣事,她在膳食上下足功夫,以讓自己在這個男人心中能佔據那麼一點點的地位。

冒闢疆與晚明豪放無度,追求珍饈的飲食風格不同,他更看重精緻,於平常食材中體現出不一般。冒闢疆口味偏甜,喜食海味與煙燻食物。為了讓他吃好,吃開心,吃出品味,董小宛將自己的才華從詩文小曲,轉到了美食。

她成為忙碌的家庭主婦,為夫君的三餐而操勞。聰慧過人的她,博採食材,靜心烹製,創造出了許多新鮮美食。

夏季,董小宛取桃汁、西瓜汁,一點一點過濾乾淨,以文火煎至七八分,然後放糖細鍊,熬出的桃膏色如大紅琥珀,瓜膏若金絲內糖。酷暑之中,晶瑩的汗珠一滴滴滴落,董小宛親自在爐邊靜靜地守著火候,以不讓熬出來的膏過於焦枯。

烹調時,董小宛也別具匠心。她將火腿烹煮時間加長,去掉油膩之味,得到松柏般的香味。風乾的火腿肉,經過她的纖纖妙手加工,竟有如同麋鹿般的香味。她烹製菜餚時,講究選料。烹蛤應配以雨後的韭菜,釜鱔則配以霜打過的葵葉,黃鯗魚要用小暑前打撈的,白蝦則要選擇清明之後的。

董小宛採摘各種初開時的花蕊,製成花露,經年香味,顏色不變,入口噴鼻,奇香異豔。花蕊之中,最佳者為秋海棠露。海棠本無香味,但製成花露後,將香味催出,味美獨冠諸花。董小宛還制有梅花、玫瑰、丹桂、甘菊等數十種花露,群花爭芳。飲用時,各種顏色的花露飄浮在瓷器中,五色浮動,避暑消渴。

董小宛善於製作豆製品,大豆要色相俱全,九曬九洗,剝去黃豆外膜,配以瓜杏薑桂等種種細料,攪拌均勻。待豆鼓自然熟透之後,顆粒飽滿,香味、顏色勝於平常。至於紅腐乳的製作,要將乳腐烘蒸五六次,使其內柔酥透,再削去表皮,加上各類調味品。董小宛所制腐乳,比當時著名的福建建寧三年陳乳腐還要美味。

冒闢疆時常與文人詩酒唱酬謝,董小宛以芝麻、白糖、飴糖、松子、桃仁等為原料,用木炭火焙,製作了酥糖,既款待客人,又可作為禮物饋贈。此糖後世名為「董糖」。冒闢疆喜歡海鮮,她就為他製作鮮美的鯧魚。

董小宛為了男人的胃,費盡心力,她每每考究菜譜,探討各種美食的烹製方法。她親至各處尋找珍稀食材,求真求鮮求美。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讓她的男人歡愉。她做這一切,不要求任何的回報,在她看來,能脫離樂籍,與名士冒闢疆廝守,此生無憾了。

董小宛能飲酒,入了冒闢疆門中,卻甚少飲酒,不過每晚陪正房數杯。冒闢疆、董小宛二人都好茶,只有在品茶的時刻,董小宛忘卻了每日裡的家務事,有了些許脫塵之氣。

泉石之間,松竹之下,皓月清風,明窗靜牖,正是品茶之時,董小宛用精選的上等名茶,洗滌茶器,燒火煮茶。冒闢疆則在一旁吟詩誦詞,好不爛漫,好不愜意。在這一刻,她也許能獲得些許心靈的寧靜,獲得滿足感。

然而,好景不常。

順治二年,清軍南下,冒闢疆一家驚慌不已。冒闢疆的老母和正房妻子驚懼,暫避城外,董小宛留在城內侍奉冒闢疆,共度患難。此時形勢險峻,群盜橫行,殺人如草,冒闢疆與其父決定出逃。臨行前,父子二人才想起來出逃途中要帶些錢。富家公子哥,平日根本不操心錢的事。緊要關頭,冒闢疆去找董小宛要錢。董小宛拿了個布囊,裡面有已準備好的銀子。逃亡途中,冒闢疆「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荊人」,荊人者,正房妻也。

董小宛無人攙扶,艱難地跟在冒闢疆身後,不離不棄。

在冒闢疆眼中,董小宛只不過是名小妾罷了。他絲毫不掩飾,「當大難時,首急老母,次急荊人、兒子、幼弟為是。」董小宛根本就沒有入他的法眼,是可以隨時拋棄的棋子。不過董小宛為他所做的努力、所做的犧牲,也得到了他的些許認可。多年之後,冒闢疆假惺惺地嘉獎了董小宛幾句,認為她「明大義,達權變」。

逃亡途中,冒闢疆生病,臥床半年。此半年之中,董小宛僅卷一破席,臥在他身旁,旦夕守護,煎湯餵藥。她甚至不必汙穢,察看冒闢疆的糞便色味,以了解病情。病中的冒闢疆,並不領這份情,他不時打罵董小宛。可董小宛對這一切都釋然於心,從不介意。在董小宛無微不至的照看之下,冒闢疆活了下來。而董小宛則在長期操勞之後,一病不起,最終去世,時年不過二十八歲。

冒闢疆真的愛過董小宛嗎?

從來沒有。

在冒闢疆眼中,董小宛不過是玩物,是點綴,是裝飾。當初面對董小宛如火般的攻勢時,他避之唯恐不及。不能躲避時,不得已才納她為小妾,在他看來,這已是給她的最大的酬謝。此後董小宛所做的一切,在他看來是天經地義。

董小宛去世之後,冒闢疆寫下了《影梅庵憶語》,其中並不見他對董小宛的感情。他津津樂道的是他在蘇州對陳圓圓的「欲仙欲死」,他泡到董小宛後在鎮江遊山時的萬眾矚目,他納董小宛為妾之後的神仙逍遙。從《影梅庵憶語》之中,讀不到任何感情流露,只有一個風流才子的辭藻堆砌,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故事講述。董小宛於冒闢疆的最大意義,是為他在當時,在後世,留下了無數的佳話,無數的景仰。也許他並未刻意去經營,但他的文字之間,總是流淌出此種心思。

冒闢疆一生,雖享有大名,卻終究未能在科舉上突破,未能在明清鼎革的大變中脫穎。失意的他,只能在水繪園中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董小宛不過是他的園林中的一個配景罷了。

只是,董小宛死後,冒闢疆身邊少了個佳廚,缺了個僕從,才心有戚戚。回憶起往昔的歲月,美妙絕倫,廚藝出眾的董小宛,帶給他無數美好的追憶,他才嘆息,去感慨,與董小宛在一起的九年,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可這神仙般的九年之中,董小宛卻不過是他的奴僕。

董小宛身後,除了她留下的美食,跟個留下了無數的猜測。民間風傳,順治二年,清軍南下攻佔南京之後,將董小宛擄走,獻給順治,成為著名的董鄂妃。此事純為杜撰,順治二年,順治帝不過八歲幼童,如何能寵幸長他十五歲的董小宛呢?

若是順治帝看中了董小宛,想必冒闢疆也會大度地將她脫手相贈吧。

相關焦點

  • 被冒闢疆塑造的董小宛
    本來冒闢疆與陳圓圓有婚約,陳圓圓且拜見過冒闢疆的母親,自以為終身可託。不料冒闢疆屢屢爽約。第一次爽約,在八月桂花香的季節,冒闢疆自述爽約是為送母親回家。過了約定日期,冒闢疆聽說陳圓圓已經被田國丈搶走,於是悵然地來陳圓圓故居,打算憑弔一番「佳人難再得」,結果圓圓沒讓他把酸曲唱完就出現了,原來這一次被田國丈搶走的是贗品。
  • 董小宛冒闢疆愛情真相
    很多事情不需要過多的考證,單看冒所著的《影梅庵憶語》就知道董小宛和冒闢疆之間並不存在什麼「你儂我儂」的愛情。冒闢疆從來沒有愛過董小宛。今日邑人把冒抬出來作為地方的名片,其一可能是先主席曾經談過他的「氣節」,其二可能是有水繪園這個遺蹟存在,需要這樣一個故事作為招牌。
  • 如皋筆記:冒闢疆和董小宛何以聲名遠揚
    冒闢疆多次赴南京應試不第,但是每次去都會在歌妓叢中過上一段美酒婦人、妙不可言的好日子。這是當時的社會風尚,是道德在地位錢財等級上的自然而然的理所應當;當然根基一定也是冒先生自然本能與文化傾向結合之後的自我選擇。一個個相好,一段段愛恨情仇,造化弄人,最後贖出來的女人並非最初情投意合的某一位,而是陰錯陽差的後來者董小宛。
  • 明末娛樂圈|(二)冒闢疆再遇董小宛,董小宛為愛死纏爛打
    過了一會兒,冒闢疆可憐董小宛的病情便不敢打擾她,想要離開,董小宛不捨得冒闢疆離開,說:「我已經十八天湯水未進董小宛對冒闢疆的感情可謂溢於言表,如此直接的表白,可見董小宛的深情厚愛。董小宛欣喜之餘,命家丁馬上擺酒設宴,要與冒闢疆一醉方休,但冒闢疆卻似乎不領情,又一次以孝順的名義為藉口,對董小宛說:「我明天要回襄陽,告訴家裡人父親調離前線的喜訊,如果在你這裡,就沒法報平安了,我得馬上回去。」董小宛十分理解冒闢疆的心情,於是便沒有強留他。
  • 淺析曹雪芹即冒闢疆、林黛玉即董小宛
    與其說《影梅庵憶語》對董小宛的描寫和《紅樓夢》對林黛玉的描寫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作用,不如說兩部著作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這個人就是冒闢疆,董小宛就是林黛玉,冒闢疆就是「曹雪芹」。所以我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冒闢疆,「曹雪芹」是冒闢疆的筆名。(冒闢疆著作《紅樓夢》為何署名曹雪芹?
  • 《紅樓夢》的作者是冒闢疆?
    明亡後冒闢疆義不仕清,與董小宛歸隱如皋水繪園,上演了經典的愛情故事。卻不幸被搶掠去京;在金陵科考,他就住在後來以桃花扇名聞天下的名妓李香君閨房,三十天寫作三十文,李香君對他情深意濃;董小宛見冒闢疆第一面就一見鍾情,幾次挽留,第二面就決定跟他歸隱遠走;董小宛死後,吳蕊仙更是從金陵追至如皋,可惜當時冒闢疆已經另外有妾,吳蕊仙心灰意冷,決意遁入佛門,冒闢疆特意在冒家修建尼姑庵,讓這個「妙玉」居住!
  • 石破天驚,《紅樓夢》的真實作者是冒闢疆?
    至於董小宛,不僅與林黛玉一樣,來自蘇州,擅長寫詩作畫,更是古代十大美食家之一,許多美食已經流傳下來,很有可能成為《紅樓夢》裡面諸多美食的靈感來源。當記者來到冒闢疆與董小宛居室,看到了董小宛的畫像,第一感覺就是和《紅樓夢》裡面林黛玉的繡像太像了!叫她「顰兒」怕也不為過!
  • 紅樓夢:冒闢疆才是真正的作者
    冒闢疆父輩上溯六代都為官,五世冒鸞、十一世冒起宗貴為進士,其父冒起宗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督理七省漕運,雖然不是國公也算是豪門。冒闢疆家也有兩府一園。冒家也有東府和西府,還有一個水繪園。這和紅樓夢》裡面東府寧國府,西府榮國府,和大觀園,都是「兩府一園」格局!
  • 冒闢疆著作《紅樓夢》初探
    出生名門又富感情的冒闢疆,一生6次赴南京鄉試,每次都下榻秦淮河,有時甚至一住就是一兩個月。他在這裡認識了著名歌姬李香君,1639年他28歲,鄉試前考官擬出三十道時文題目,要考生們試前交稿,冒闢疆就在李香君身邊,一天一文,一個月全部作完,得到考生們交口稱讚,李香君也很讚賞。冒闢疆和朋友們向李湘君、顧媚學唱崑劇,經常陶醉在優美崑劇音樂中,他不但愛聽、愛唱,還善於創作詞曲。
  • 董小宛和冒闢疆,聰明人追求愛情,是追求各自最佳利益點的較量
    但其實,這事兒,理性看,冒闢疆並沒有始亂終棄,也沒有哄騙,只是知道很麻煩,不想招惹麻煩事兒罷了;反觀董小宛,還真是有點死纏爛打,追著不放,雖然她的做法和動機能理解,值得同情,但也有點過分。她不知道自己過分嗎?但她不得已,這是她最好的出路。
  • 《紅樓夢》的作者竟然是冒闢疆?那曹雪芹是誰?
    冒闢疆是明末四大君子之一、復社的重要成員,曾經在國難關頭與同仁發布《留都防亂公揭》,揭露和批判了阮大鋮等閹黨餘孽。明亡後冒闢疆義不仕清,與董小宛歸隱如皋水繪園,上演了經典的愛情故事。這些都是為人熟知的,可是——冒闢疆就是《紅樓夢》的作者?董小宛就是林黛玉的原型?!這可真的讓記者很難一下子相信。
  • 古代最幸福的男人,韋小寶都羨慕他(冒闢疆、上)
    在當年來說,男人三妻四妾是被允許的也是很正常事情,於是冒闢疆的感情生活就正式開始了。除了他媳婦之外,他還有很多別的女人。冒闢疆結婚的時候是崇禎二年,轉過年來就是崇禎三年(1630年)冒闢疆20歲了,這一年他到南京秦淮河群的國子監參加鄉試。各位了解地理知識的讀者應該知道,十裡秦準的這個南岸和貢院離得很近,而且名妓雲集,是當時舉子們最愛去的地兒。
  • 冒闢疆?《紅樓夢》作者到底是誰?
    冒闢疆是明末四大君子之一、復社的重要成員,曾經在國難關頭與同仁發布《留都防亂公揭》,揭露和批判了阮大鋮等閹黨餘孽。明亡後冒闢疆義不仕清,與董小宛歸隱如皋水繪園,上演了經典的愛情故事。  這些都是為人熟知的,可是——冒闢疆就是《紅樓夢》的作者?董小宛就是林黛玉的原型?!這可真的讓記者很難一下子相信。
  • 冒闢疆是《紅樓夢》作者的51條理由!!(我們被胡適騙了嗎?)
    2、冒闢疆和《紅樓夢》的愛情觀點一致描寫青年男女相愛是古今中外永恆的主題,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說:愛來自親情,親情無需掩飾,虛情假意,裝模作樣的愛不是真愛。因此,他和董小宛的愛情是心靈碰撞,情感交融,小宛碧落黃泉,冒襄用詩句「天荒地老歌長恨,九年一日千秋怨」,冒襄要「當以血淚和隃糜」,就是要用鮮血和眼淚磨墨著文懷念她。
  •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冒闢疆第一次邂逅董小宛,是一個梧桐秋夜。那日清霜滿地,董小宛酣然歸來:「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五色,神韻天然,懶慢不交一語,遂驚愛之。」一見鍾情,或許便是這樣。冒闢疆心中小鹿亂撞之際,董小宛輕啟朱唇,悠悠說道:「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於是一夜無眠,兩人縱談時局,評說天下事。素衣淡妝的董小宛,就此在冒闢疆心裡生了根。再次相聚,已是崇禎十五年春。
  • 董小宛:一嫁渣男終身誤
    富貴、帥氣、有才,日後董小宛為愛他卑微到像張愛玲說的低到了塵埃裡,也就可以理解了。明朝末年,28歲的冒闢疆去金陵科考,沒有考取功名,卻並不影響他呼朋喚友去尋花問柳,尋歡作樂。花柳哪裡尋?歡樂哪裡作?自然是秦淮河。隨行的朋友告訴他有一個姓董的妓女,「才色為一時之冠。」見過大世面的冒闢疆自然不輕易相信。
  • 董小宛之後,世間再無董小宛,她短暫的28年人生值得每個人深思
    美好的外表之下卻藏著許多女性的惆悵與哀傷,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董小宛,原名董白,人如其名,純潔又美好的女性,一個完美無瑕的女子,人生卻過得如此艱辛,以致於28歲就撒手人寰,有自己的原因,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 每個直男 都想娶一個董小宛
    明朝滅亡的前五年,天下將亂未亂,16歲的少女董小宛遇見了28歲的冒闢疆。當時的冒闢疆出身仕宦,文採風流——雖然考了好幾次鄉試都沒中舉。董小宛從此情定冒闢疆。 冒闢疆是個情種,先後與十多位女性有過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然而董小宛不計較,苦苦纏了冒闢疆大半年後,在名妓柳如是的周旋下,冒闢疆為董小宛贖了身。她終於得償所願,嫁給了意中人為妾。從此洗盡鉛華,她又當姬妾又當奴婢,伺候冒闢疆及其母親、妻子和兒女,端茶倒水做飯理家,幫冒闢疆校對書稿,最後還當起了家裡的帳房先生,簡直是全能型家政服務員。
  • 董小宛|一個人的愛情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闢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闢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 董小宛:一個人的愛情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闢疆,後嫁冒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