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一個人的愛情

2021-02-07 落梅軒讀書人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闢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闢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董小宛出生於蘇州城內「董家繡莊」,董家頗有書香氣息,繡莊女主人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自幼飽讀詩書。她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號青蓮。父母對這個小女兒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調教出一個才德俱全的姑娘。


這本是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暴病,撒手人寰。兩年之後,天下亂象迫近蘇州,二人卻發現,繡莊已經被奸詐夥計掏空。白氏又氣又急,病倒在床。母親倒下,繡莊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猛地壓到了十五歲的董白身上。而從小隨母親隱居世外的董白已養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不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貸。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了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改名小宛,不久之後,又回到蘇州半塘,高張豔幟。



董小宛秀麗的容貌,超塵脫俗的氣質使她很快使她名震秦淮。她不得不屈意賣笑,但她難掩清高。雖然有些紈絝子弟感到不滿,倒有些文人雅士頗為稱許她的氣節。有一種客人,雖然上了年紀,但他們既有閒情、閒暇,又有足夠的財力,喜好帶上個中意的青樓女子遊山逛水,享受自然風情而,而董小宛也樂在其中。


數年時間,董小宛託身風月,流連山水,在自然好景的薰陶之下,容貌秀麗的董小宛更多了超塵脫俗的氣質,十六歲時,已是芳名鵲起。而且她天資巧慧,自幼學得家傳刺繡之法,在秦淮河上有「針神曲聖」之稱,因此她與柳如是、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佔盡了江南芳華。



時間到了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年),這一年,冒襄來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聽到友人方以智、侯方域對董小宛讚不絕口,不禁對這位傳說中的冰清玉潔的「冷美人」大感好奇。幾經周折之下,他由方以智引見,終於得以與董小宛在蘇州半塘相晤。當夜董小宛酒宴歸來,醉倚在床頭,數不盡嬌弱不勝。二人隔簾相談,冒闢疆固然驚豔於佳人風姿,而小宛時時在名流宴集間,聽人講說冒闢疆,知道復社中有這樣一位負氣節而又風流自喜的高名才子,此次相見,自是心動不已。


崇禎十五年,冒董第二次相會,董小宛向冒襄表達了委身之意,冒公子始料不及,他借酒醉敷衍,第二天匆忙告別。小宛無奈之下只好說:「既然公子要走,我就一路送送你吧。」這一送,就一連送了二十七天,從滸關走到北固,冒襄也一連回絕了她二十七次。但這樣幾次三番,相送相追,二人的情感卻反而愈來愈濃。《影梅庵憶語》中,冒襄偕董小宛同遊金山、蘇州、杭州,登金山時,「山中遊人數千,尾餘兩人,指為神仙」,可謂轟動一時。在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錢謙益出面給小宛贖身,然後從半塘僱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結成伉儷。



小宛嫁入冒氏之門後,一洗鉛華,盡心盡力服侍冒襄家人,事事親力親為,與冒家上下相處極其和諧。馬恭人(闢疆母)和蘇元芳(闢疆妻)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恭敬順從。閒暇時,小宛與闢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鑑別金石。


夏夜納涼,小宛喜歡與闢疆的兩個小孩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几榻。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窗戶,讓月光徘徊於枕簟之間。月亮西去,她又捲起簾櫳,倚窗而望,戀戀不捨。冒家旅居嘉興海鹽水繪閣的時候,小宛常在南北湖畔雞籠山上面對暮春悽涼景致,感嘆江河破碎,一家流離,淚葬殘花。據說《紅樓夢》林黛玉葬花即改編自小宛葬花。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但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到冒家之後,日常瑣事都是由小宛一手操辦,井井有條。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闢疆卻喜歡甜食、海味和臘制燻制的食品。小宛為他製作的美食鮮潔可口,花樣繁多。據說現在揚州的名小吃「董糖」和「董肉」是小宛發明出來。人們把小宛列為古代十大名廚之一。冒襄自稱在與董小宛共同生活的這九年裡是「折盡一生清福」。



短暫的幸福寧靜生活很快過去了。甲申之變後清軍南下,冒襄一家不得不輾轉逃難。明亡後冒家生活艱難,冒襄大病了三次,都是小宛一路不眠不休地照顧。他後來回憶道:「此百五十日,姬僅卷一破席,橫陳榻旁。寒則擁抱,熱則披拂,痛則撫摸,或枕其身,或衛其足,或欠身起伏,為之左右翼。」正是這份無微不至,才讓冒闢疆大難不死,在那種兵荒馬亂的年月竟然能夠活到82歲的高齡。


但這種勞累的生活,最終吞噬了董小宛年輕的生命。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賢妾良婦董小宛終於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走得是那樣安詳。冒襄作《影梅庵憶語》二千四百言以哭之,家人和親友都哀悼不勝。



董小宛委身冒闢疆,既不像柳如是嫁了長她36歲的老男人錢謙益令人惋惜,也不像李香君血濺桃花扇那樣不得善終。世人都道他倆為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但細讀《影梅庵憶語》,卻發現他們之間倒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尷尬和無奈,令人對這一對姻緣心生出無限的感慨,也許那流傳了幾百年的曠世之愛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董小宛入得冒家,足不出戶,洗盡鉛華,精學女紅,事事處處不敢忘記自己妾的身份,哪裡是那個千嬌百媚、惹人憐愛的秦淮女子?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婢女。何況冒公子當初去蘇州,本是奔著陳圓圓。但當時陳圓圓已被豪家掠去。冒闢疆自曰:「聞之慘然」,一股失落之情溢於言表。這恰恰與接下來董小宛決心跟他時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後小宛雖然幾經曲折終於入得冒家,但是通篇未看到冒闢疆對她的熱情和呵護,倒處處顯得是董小宛的執意前往和一廂情願了。


國難當頭,同裡鄰人俱作鳥獸散,一家上下都無計可施,唯有小宛提前備好了銀兩。雖然冒闢疆沒有說這錢是冒家的還是小宛的私房錢,若是前者,也可見董小宛平時生活之細緻和用心;若是後者,則更見其大難當頭捨己為人的高風亮節。然而換來的卻是逃難之時「餘即於是夜,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荊人」。至於小宛,則「姬一人顛連趨蹶,僕行裡許,始乃得昨所僱輿輛。」董小宛始終都不是他心頭上的肉!可以想見,共度九年,小宛有多少委屈與不甘。


在董小宛最後的日子裡,冒闢疆是否真正被她的柔情感動,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在兩個人相處中,冒闢疆一直居高臨下地看著董小宛。而在董小宛的心裡,冒闢疆更多的可能只是她為自己編織的一個絢麗愛情之夢的載體,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夢裡,並固執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浪漫愛情裡最幸福的女主角。名士與名妓在愛河裡的幸運旅程,雖然時日有限,已經是鳳毛麟角,很難得了。


董小宛離世的時候正值28歲的青春年華。一朵花兒正盛開的時節,她卻這樣凋落了。董小宛號稱才女,可惜遺作不多,但從這兩首小詩中,或可一窺她當年的風姿:


《綠窗偶成》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獨坐撫瑤琴。

黃鸝亦似知人意,

柳外時時弄好音。



《一柄象牙彩蝶》


獨坐楓林下,

雲峰映落輝。

松徑丹霞染,

幽壑白雲歸。

혼자만의 사랑테이 - The Note


相關焦點

  • 董小宛:一個人的愛情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闢疆,後嫁冒為妾。
  • 明朝一代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
    董小宛原名董白,是蘇州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董家繡莊在蘇州可是一個百年企業,但是在董小宛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生病去世了,後來母親因為想念父親,在老宅下過不下去,只能吧繡莊委託給管家打理,帶著家裡的繼續去半塘河附近住了下來,她們母女兩在這裡建造了自己的別墅,日子過得倒也自在,但是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
  • 董小宛冒闢疆愛情真相
    世人提起董小宛冒闢疆,總譽為「才子佳人」,邑人宣傳起來,多稱很多事情不需要過多的考證,單看冒所著的《影梅庵憶語》就知道董小宛和冒闢疆之間並不存在什麼「你儂我儂」的愛情。冒闢疆從來沒有愛過董小宛。今日邑人把冒抬出來作為地方的名片,其一可能是先主席曾經談過他的「氣節」,其二可能是有水繪園這個遺蹟存在,需要這樣一個故事作為招牌。
  • 董小宛:一嫁渣男終身誤
    半醉半醒的董小宛在丫鬟的攙扶下,見冒闢疆於曲蘭花下。冒闢疆見到的董小宛,面頰紅潤,一臉春色在若隱與若現之間;身若扶柳,在站得穩和站不穩之間;顧目四盼,在似睡似醒之間。董小宛一句話都沒說,冒闢疆也只知道回頭看董小宛的母親,驚呼不已:「天啦!天啦!」冒闢疆是慕名而來,董小宛對冒闢疆也是早有耳聞。
  • 武俠世界的董小宛,秦淮八豔的雙面嬌娃,你就是這樣的傳奇
    同樣一個人的名字,有人說她憑人品才情,成為江湖領袖之側;有人羨慕秦淮河畔的她才華出眾,詩畫風流入骨,紛紛拜倒石榴裙下。她可是她?她到底是不是她?我真是有點疑問,一起來看看吧!二、秦淮風流月第一次看到董白這個名字,是在《桃花扇》這部老舊的上海越劇電影裡。
  • 四大名妓系列之董小宛--多情女兒心,薄倖男兒腸
    柳如是如此,陳圓圓如是,董小宛也不例外。神姿豔發女嬋娟,性如鐵火陷風塵。董小宛出身於蘇繡世家,家族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名門閨秀、小家碧玉大概就是形容幼年的董小宛,據記載董小宛模樣俊秀且聰慧異常,針線女紅、琴棋書畫更是無一不通,實打實是一位才德雙全的俏佳人。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父親的病逝打破了董小宛原定的命運軌跡,再加上世道動蕩,失去頂梁柱的董家敗落了。
  • 秦淮八豔董小宛:一遇渣男誤終生
    半醉半醒的董小宛在丫鬟的攙扶下,見冒闢疆於曲蘭花下。 冒闢疆見到的董小宛,面頰紅潤,一臉春色在若隱與若現之間;身若扶柳,在站得穩和站不穩之間;顧目四盼,在似睡似醒之間。董小宛一句話都沒說,冒闢疆也只知道回頭看董小宛的母親,驚呼不已:「天啦!天啦!」 冒闢疆是慕名而來,董小宛對冒闢疆也是早有耳聞。
  • 每個直男 都想娶一個董小宛
    最初聽說董小宛,是被各種劇集小說演繹成秦淮名妓變身後宮寵妃的張冠李戴故事,後來發現董小宛跟順治的董鄂妃沒有半點關係,又被植入了滿腦子冒闢疆與董小宛堅貞動人的愛情故事。但終有一天才發現,這段愛情,也只是被粉飾過的愛情,扒掉那層文採風流的矯飾,就只剩下赤果果的現實。
  •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從此世間少了一個董白,卻多了一個秦淮八豔——董小宛。絕世無雙的美貌,清脫出塵的氣質,讓董小宛很快在秦淮河畔豔名遠播。但與生俱來的的孤傲清冷,又讓董小宛從不願曲意逢迎那些腦滿腸肥的客人。雖然淪落風塵,但賣藝不賣身依舊是董小宛不可動搖的底線。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讓她名動士林,並由此結識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冒闢疆。
  • 杭州灣北岸的南北湖,董小宛在此隱居,藏有「董小宛葬花」的石碑
    然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關於南北兩湖岸邊董小宛的傳說。相傳明末清初,秦淮河八大美女之一的董小宛跟隨明末四子之一的茅香,隱居嘉興南北湖旁。立志「反清復明」的冒襄,曾經打算離開董小宛,成為南明政權的官員。傷心欲絕的董小宛,在南北湖畔含淚埋花,終於保住了茅香。到現在,南北湖邊還有一塊刻有「董小宛葬花」的石碑。
  • 董小宛之後,世間再無董小宛,她短暫的28年人生值得每個人深思
    美好的外表之下卻藏著許多女性的惆悵與哀傷,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董小宛,原名董白,人如其名,純潔又美好的女性,一個完美無瑕的女子,人生卻過得如此艱辛,以致於28歲就撒手人寰,有自己的原因,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 如皋筆記:冒闢疆和董小宛何以聲名遠揚
    置身如皋最大的景點水繪園,從門口冒巢民先生也就是冒闢疆先生的雕像開始,就到處都盈溢著這位明末清初的才子和其小妾董小宛的影子。作為明末四公子之一,他一向被人一錘定音地稱讚說是因為義不事清而顯得有風骨云云;其實過去了太長時間之後人們對那樣的大義逐漸已經不是很在乎,之所以能讓他至今依然被提及,除了他留下的自家園林水繡園的建築風景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和董小宛的愛情與婚姻故事。
  • 1931年董小宛走入歐洲人的視野
    「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芳名」遠播,國人早已悉知;不過西洋人開始全面了解董小宛可能要從1931年算起了,因為那年出版了兩本與董小宛有關的英文書
  • 董小宛的董肉 你有所不知的青樓菜
    史載董小宛的homemade:醉蛤如桃花,醉鱘骨如白玉,油鯧如鱘魚,蝦松如龍鬚,烘兔酥雉如餅餌。足見其廚藝純熟精湛。△董小姐最有名的就是這道「董肉」。別看只是豬肉與雪菜的大眾搭配,董肉要經過烤、泡、煮、炸、煨、蒸等六個步驟,近三個小時才製作完成。
  • 5個董小宛,林靜版最驚豔,孫菲菲版令人心疼,她就像董小宛本人
    5個董小宛,林靜版最驚豔,孫菲菲版令人心疼,她就像董小宛本人。席與立在《桃花扇傳奇》中飾演董小宛。三、孫菲菲版孫菲菲自從憑藉主演中韓合作劇《北京,我的愛》出道以來,就以其清純可人的形象在演藝圈獨樹一幟,有人說她的漂亮很特別,是集清純、溫婉、善良於一體。習舞出身的孫菲菲,身段窈窕,臉龐俊美,再加上自己在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習,使得她由內而外散發出古典女子含而不露的美感。
  • 明末娛樂圈|(二)冒闢疆再遇董小宛,董小宛為愛死纏爛打
    旁邊的朋友回答道:「這正是董小宛的住所」。董小宛對冒闢疆的感情可謂溢於言表,如此直接的表白,可見董小宛的深情厚愛。董小宛欣喜之餘,命家丁馬上擺酒設宴,要與冒闢疆一醉方休,但冒闢疆卻似乎不領情,又一次以孝順的名義為藉口,對董小宛說:「我明天要回襄陽,告訴家裡人父親調離前線的喜訊,如果在你這裡,就沒法報平安了,我得馬上回去。」董小宛十分理解冒闢疆的心情,於是便沒有強留他。
  • 冒闢疆愛過董小宛嗎?
    一年之後,冒闢疆準備再去蘇州拜訪時,卻從友人口中得悉董小宛已往西子湖、黃山等地遊玩,不能得見,惆悵良久。董小宛隸樂籍,豔名遠播,不時被士人們相邀同遊,一去多日,卻是常事,所遊之人,均是當日名士,若錢謙益之流。董小宛暫不可得,冒闢疆轉而迷戀上了另一個名噪於後世的美人,此女就是陳圓圓。在蘇州,冒闢疆聽友人介紹了陳圓圓之後,搭小舟拜訪。陳圓圓的才情容貌,不輸董小宛。
  • 董鄂妃、董小宛是不是同一人?她與順治帝是怎麼結下的情?
    身為皇太后的孝莊對順治和董小宛之間的恩愛產生了憎恨之心,因為太后擔心順治專寵一人,而不理朝政,進而影響到整江山個社稷。所以孝莊太后為了杜絕董小宛的紅顏禍水,保穩江山,太后便千方百計地花心思懲罰她,後來以學佛的名義將董小宛打發到西山的玉泉寺修佛,以此想斬斷了兩人的情絲。
  • 淺析曹雪芹即冒闢疆、林黛玉即董小宛
    而且需要解決一個矛盾,即必須證明曹天祐和曹雪芹是一個人。……而且《五慶堂曹氏宗譜》列曹天祐為十五世,註明「顒子,官州同」。如果曹雪芹即曹天祐,能夠「官州同」,他何必「舉家食粥」呢?顯然此說的障礙也不少。……總之曹雪芹是誰的兒子,是一個根本未獲解決的問題。」  《紅樓夢時間背景新考》 作者:陳傳坤    6.4敦誠是作者乎?:「…… 什麼這麼說呢?
  • 「美廚神」董小宛
    2019-11-22 10:4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馬學仁說到董小宛,都知道她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她與名士冒闢疆之間才子佳人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其實,她在美食上的造詣也很高,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