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歷史上的四大都督

2021-02-13 向前看世界 向後看歷史

在三國的歷史上,吳國大都督是一個身份顯赫,且要承擔重要軍事任務的職位。也許我們一直認為東吳的大都督一直不是只有周瑜嗎?其實不然,東吳的大都督一共有過四位,他們也稱東吳四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周瑜

周瑜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少時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周瑜是在建安十三年成為東吳大都督的,他當時33歲。也是在這一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範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魯肅

魯肅

魯肅,東吳第二任都督,周瑜臨死前推薦。其戰略思想是鞏固江東、攻佔巴蜀、控制長江流域、聯合荊州,遇有合適時機出兵中原,否則在南方稱霸,類似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曹操攻佔荊州後,魯肅及時將戰略調整為聯劉抗曹,並且一生極力主張孫劉聯盟。魯肅初到江東,便向孫權指出,漢不可復興,勸其早作打算。可以說,魯肅是東吳四大都督中最具戰略眼光的,也是我最佩服的。當時東漢13周,曹操已有9周,如不聯合劉備,江東也將不保。只有孫劉聯合,孫權在東,劉備在西(劉備後來取得了西川、漢中),共同對中原進行蠶食,才能既保全自己,又擴大勢力。如果孫劉火併,曹魏出手,吳、蜀都將不保,這一點和諸葛亮所見相同。

呂蒙

呂蒙

呂蒙,東吳第三任都督,鎮守陸口的魯肅去世。呂蒙代其為將,西駐陸口,原來魯肅所部人馬萬餘全都歸呂蒙指揮。孫權任命呂蒙為漢昌太守,增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呂蒙的主要功績是趁關公進攻樊城的時候,火速出兵,白衣渡江,攻佔荊州。在關公敗走麥城的時候,設計活捉關公。關公死後不久,呂蒙就死了。呂蒙白衣渡江,直接破壞了孫劉聯盟。

陸遜

陸遜

陸遜,於公元221年成為東吳第四任都督,臨危受命。其本人戰略思想,先滅劉備,後伐中原。陸遜的主要功績是夷陵之戰大勝劉備,保全了江東。夷陵之戰後,陸遜曾想進川,後聽到曹魏來襲的消息而未能得逞。陸遜還曾幫孫權討伐山越暴亂,立下大功。夷陵之戰後,鎮守荊州,治國安民,政績突出,後拜為丞相。歷史上陸遜也是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家、軍事家。

相關焦點

  • 東吳的4大都督誰最有實權?真正擁有大都督權力的,非他莫屬
    在三國的魏蜀吳中,東吳的存在感是最低的,不像曹魏那樣實力強盛,也不像蜀漢那樣劉關張的故事以及諸葛亮等人廣為後世傳頌,東吳的人似乎又很默默無聞,也就四大都督在眾人眼裡還有點談資,但是這四個人真的有擔任過都督嗎,真的有後世傳頌的那樣手握大權嗎?其實他們中的三個,都只是有名無實,整個東吳的實權,都掌握在了諸葛恪一個人手裡。
  • 三國殺:東吳四大都督為何只有魯肅沒封神?資深玩家:他就是神!
    對於魏蜀吳三國,有人因為奸雄曹操愛上魏國,有人會因為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愛上蜀國,但小野卻愛上了人傑地靈的東吳! 東吳一點也不像關羽說的那樣全是鼠輩,相反,從孫權到四大都督,都是千年難遇的奇才!我們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就是東吳的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呂蒙、陸遜都在三國殺封了神,為何單單魯肅沒有呢?是因為他老實好欺負嗎?
  • 論武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吳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的武功如何,該怎麼排名?誰是最厲害的? 東吳四大都督 說起東吳四大都督,那可是非常的有名,可以說,正是他們的存在,才改變了三國的歷史走向。
  • 淺談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孫策和周瑜算得上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孫策單幹後,周瑜前去追隨,並肩作戰,一起打下江東基業。孫策與周瑜又同時迎娶大小喬,抱得美人歸,親上加親。孫策死後,將東吳軍事託付給周瑜。這肯定是書面上的,實際上肯定是要把曹操幹的差不多了,再幹劉備,圖謀天下。也正是魯肅,劉備才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魯肅沒有戰績,並不代表他不會帶兵。赤壁之戰期間,他既然敢主戰,肯定也是懂軍事的。只是在他掌兵期間,堅決執行他的方針,努力維護與關羽之間的和平。以至於看不到魯肅的軍事才能。如果關羽不發動襄樊之戰,可能就會老死荊州,在史書上也沒有了關羽水淹七軍的威風史。
  • 揭秘:歷史真相—為何東吳三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都短命
    東吳歷史上先有周瑜破曹於赤壁,又有魯肅聯劉抗曹,繼而又有呂蒙奇襲荊州,之後陸遜夷陵破蜀,故而穩固江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為東吳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專研歷史的人不難發現一個秘密,周瑜,魯肅,呂蒙皆英年早逝,這究竟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背後另有玄機呢?
  • 三國東吳四位大都督實力排名,到底誰最厲害
    而孫權手底下,最拿得出手的,顯然就是四大都督了,都是功勳卓著,為鞏固孫吳政權立下汗馬功勞,每個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傑。 那麼四位大都督哪一個最厲害?下面就結合他們的貢獻個個人實力進行一個排名。 1,周瑜
  • 淺談蜀漢的四大都督——漢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
    在這樣的亂世中,一種軍事制度——都督制度就形成了。蜀漢、曹魏、東吳都設置了都督,主管某個防區的軍務。下面小編要說的是蜀漢的四個最為重要的都督,分別是漢中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庲降都督。這四個都督,幾乎撐起蜀漢的整個國防。漢中都督漢中這個位置對蜀漢來說非常重要。蜀漢歷任漢中都督中也不乏名將。
  • 東吳三位大都督,為何個個都英年早逝?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東吳在孫權麾下時期,總共有四位大都督,在東吳政權中,大都督相當於朝廷的大司馬、太尉的職位,主要是負責東吳的軍隊指揮
  • 東吳大都督,江東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孫權一生經歷了四任大都督,而這四位大都督也成為東吳的護國柱石。周瑜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孫策死後,受命輔佐孫權。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陸遜篇(下)——夷陵之戰的東吳大都督
    如今我們看這段歷史可能只覺得很明顯就應該這樣做,但置身其中,能夠敢於大批任用前不久對手的部下,還是需要很強的魄力。陸遜重大事件之十——夷陵之戰,兵力對比黃武元年(221)七月,劉備親自率領大軍伐吳,誓要為關羽之死、荊州之失復仇。
  • 東吳四大都督三個是非正常死亡,跟孫權有關嗎,二人無關一人有關
    東吳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其中周瑜活了36歲,魯肅活了46歲,呂蒙活了43歲,陸遜活了63歲,其中周瑜、呂蒙、陸遜三人的死是非正常死亡,只有魯肅是正常的去世。
  • 看看太史慈的下場就明白,東吳大都督,為何是三國最危險的職業
    古人有:「魏得天時,蜀得地利,吳得人和」之語,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按照這個邏輯來說,吳國人應該壽命最長才對,但尷尬的是,東吳一幹名將往往英年早逝,最明顯的就是三個大都督。東吳大都督的職位類似於大司馬、太尉,掌握東吳軍權,是非常重要的職務。孫權繼位以來,前期分別由周瑜、魯肅和呂蒙三人擔任。然而三人卻都在自己壯年時期,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去世了。
  •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最厲害?答案很多人比較意外
    曹魏有五子良將和曹氏宗親八虎騎,蜀漢有五虎上將,而東吳與之同級別的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十二虎臣地位略低)。有不少讀者想知道,東吳四大都督,誰是最厲害的呢?
  • 東吳四大都督,都是怎麼評價關羽的?誰最不把關羽放在眼裡?
    那麼,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都是怎麼評價關羽的呢?他們誰最不把關羽放在眼裡?先看周瑜怎麼評價關羽?周瑜當南郡太守的時候,劉備任左將軍領荊州牧,去見孫權,周瑜上疏給孫權,說劉備是梟雄,關羽和張飛是熊虎之將,他們不會久居人下。當時,周瑜想勸孫權軟禁劉備,把劉備和關羽、張飛分開,而孫權沒有採納。
  • 東吳大都督為什麼個個風光
    其後有魯肅、呂蒙和陸遜都處在這個位置上,直到陸遜當上了上大將軍為止。東吳的大都督,個個功勳卓著,在東吳所受到的待遇也是風光無比,同時代魏蜀兩國的類似人物,無論是軍功、權力還是受信任的程度,都是無人能比。那麼,他們為什麼個個風光無比,而這一切的原因又是為什麼呢?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上)——一位冷門的東吳大都督
    三國良將系列之全琮(上)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在三國時期的東吳陣營中,有一名位高權重的實力派大佬,身為武將,卻不在江表十二虎臣之列;擔任都督,又不在東吳四大都督之列;出身吳郡,也不在吳郡四大家族之列。這個人叫做全琮,在《三國演義》中戲份不多,但正史上則是東吳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 三國志11東吳四都督究竟孰強孰弱?周瑜:你可知曉我外號火雲邪神
    相比之下,孫權方的存在感一直不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吳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了,東吳的四位都督從綜合能力看反而要比五虎將、五良將更勝一籌。那其中究竟誰的能力更優呢?由於四位大都督所任職的時期有所不同,阿鴦便結合《三國志11》給他們排個高低吧!
  • 東吳大都督背後的影子將軍
    東吳政權中,撇開孫氏本家。最為人所知的,以四大都督為首。其中,末尾的後起之秀,將東吳帶上了政治與國力的高峰。其人曲折複雜的一生,百戰不殆的破敵奇策,在近年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隱約有站上東吳人氣投票第一名的趨勢。
  • 孫權和魯肅之間的「江東對」,是如何改變東吳歷史的?
    點擊箭頭所指歷史典故,關注歷史典故,體會古人智慧。
  •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本領最強,其餘三人難分伯仲
    在巴蜀益州的東州派看來,來自荊州的劉備和東吳沒區別,只要能遏制益州士族都一樣,這主戰思路沒毛病。第二,你別只看蜀漢伐魏,你倒是看看東吳北伐啊,東吳北伐次數好像和蜀漢持平,在石亭一戰更是打得魏軍不敢南下,不存在配合不配合蜀漢,畢竟2個政權。石亭之戰確實漂亮,但虎頭蛇尾,終究只是境內作戰,不好算是北伐,這個跟東關之戰是類似的。其餘的東吳北伐,恕我不忍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