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明(1928-2016) 廣州「泰鬥級」表演藝術家,粵語講古大師。他是性情中人,對家國情感的大愛、對藝術事業的痴愛,使得他表演藝術充滿個性與魅力!他1949年畢業於廣州大學法律系,但他沒有成為大律師,對表演藝術的熱愛,選擇了藝術人生。他憑著刻苦與天份,登上了藝術巔峰,成為廣州人極之愛戴的人物。大家對他的鐘愛,足以覆蓋社會各個階層,成為了廣州表演藝術高聳的山峰!
他的語言鏗鏘有力,動情至真,刻畫人物栩栩如生。話劇《72家房客》扮演的「三六九」成為一代經典!所講的粵語長篇小說《西遊記》、《濟公傳》、《東周列國志》更傾倒了世界所有粵語地區的聽眾。那句「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更成為粵語講古的經典。
對於「明哥」的藝術生涯,大家不會陌生。但是,對於大師背後的人生歷程,可能未必了解。所幸,得到林兆明女兒林端女士的支持,向我們提供了大量林兆明老師從未曝光的照片、小說手稿、散文朗誦、生活用品……
2018年12月18日-24日
將會在越秀區文化館舉辦
『書接上一回——著名表演藝術家林兆明九十誕辰紀念展』
!敬請各位街坊留意!
下面,我們先來簡單感受這位粵語講古泰鬥與話劇界、相聲界傑出演員」明哥「——林兆明 的生平!
林兆明祖父家中
林兆明1928年出生在澳門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祖輩都是華僑,從他爺爺那輩開始就回到澳門做生意,其中也開設了戲院、影劇院。林兆明小時候有很多機會去看很多的大戲、電影,從小給予了他許多藝術的薰陶。
林兆明幼年照片
林兆明澳門家中天台花園
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後排左二)
林兆明父母(父親林景雲、母親餘漢秋.)
與眾兄弟(右一為林兆明)
林兆明的父親是一名律師。由於林兆明是家中長子,從小就受到家族父輩們的關愛,在優越的家境中成長。其實,林兆明出生前,林家五代單傳,自從有了他這個長子嫡孫後,家裡陸續添了很多小孩,最後一共有十兄弟姊妹,兆明被家裡寵愛有加,大家都稱呼林兆明做「大世兄」。林兆明兒時,由於他天資聰慧,其父母就請了一位秀才在家裡專門教他讀書,學習環境優越,也為以後林兆明優異的人生經歷打下基礎。
林兆明與弟妹合影(後排中間)
無愧於「大世兄」
林兆明與母親二弟夫婦在祖屋前合影(右一)
林兆明重遊祖居
1945年日本抗戰勝利後,培正中學從澳門搬回廣州,林兆明和二弟跟隨培正中學回遷到廣州就讀高中,從此與廣州,這座城市的文化藝術有了不可分割的關係。
林兆明回廣州就讀高中後,高中畢業後,1949年林兆明畢業於廣州大學,學習與父親同樣的專業——法律。大學時期,林兆明經監護人黃文寬律師介紹在基督教青年會租了單間住宿,基督教青年會業餘劇社在20世紀40年代的廣州話劇界是一個活躍的社團。林兆明本來在青年會是練拳擊的,機緣巧合在青年會業餘劇社招募新社員時上臺以兩種不同的風格和情緒朗誦了嶽飛的兩首詩詞,贏得了全場的掌聲,隨即被納入了青年會業餘劇社。
年青時的林兆明
長堤青年會
林兆明一入業餘劇社,就演出了不少進步作家的作品,接觸了不少進步人士及進步思想,有陳白塵的《懸崖之戀》《妯娌之間》和《警察與小偷》;有田漢的《風波亭》《薛仁貴》《雞飛狗走》;還有宋之的的《群猴》《逃竄》...學習了當時青年劇社的很多進步思想,為林兆明今後藝術生涯的飛躍進步打下了基礎。
青年時代的林兆明表演《懸崖之戀》
值得一提的是林兆明在廣州基督教青年會業餘劇社首演趙樹理名作《小二黑結婚》的當天,他們遭到了一隊持槍警察的幹涉,禁止話劇的演出。但二十歲出頭的林兆明面對荷槍實彈並沒有害怕和退縮,而是與警察唇槍舌戰,並機靈地打電話找來黃文寬大律師,律師與警察局交涉後,劇社繼續演出。林兆明如此遊刃有餘、鎮定自若的處理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信任。
《小二黑結婚》的宣傳單張
小二黑結婚劇照
(後二排左六林兆明 前排右二麥慶生)
林兆明在大學主修法律,且父親是有名的律師,大家都認為他會子承父業,但林兆明偏偏就加入了青年劇社,迷上了演戲。
大學時期的林兆明
1950年,林兆明加入了專業劇團:廣州青年文工團迷上了演戲。一年後,變化就來了。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俱興,缺乏司法人才,國務院就下發通知,所有大學畢業、學過法律的人員一律歸口並受訓,集訓完畢後順利成章地右國家統一安排工作。林兆明被安排到了肇慶當審判員,他看到國家需要自己,就把心一橫決定不搞文藝了!
1950年中南司法部訓練班
他那天傍晚收拾好行囊,準備登上去肇慶的船,碰上了老朋友楊樺。「什麼?你要去羅定?你不演戲真是浪費人才,留在廣州吧!」聽了林兆明的去向,原廣州市文工團副團長楊樺在船上當場提議。「我行李都收拾好了,人事關係也辦了...」林兆明臉帶難色,楊樺不由分說就將他從船上拉回碼頭,扔出斬釘截鐵的一句話::「沒事,我幫你處理!」這一把拉扯,讓林兆明生了感動之情,一下就遵從了內心召喚:「好,我留下!」
五十年代華南話劇團一周年照
(後排左四林兆明)
林兆明於四十年代投身於進步文藝,開始了話劇表演生涯。經歷了命運的種種巧合與安排, 建國後先後在廣州三個專業劇團擔綱主演話劇,塑造了近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成為實力超凡的話劇表演藝術家。
62年《七十二家房客》100場合影
(前排左七林兆明)
1961年林兆明在話劇《七十二家房客》扮演的經典角色「三六九」一舉成名。他的表演藝術得到文化界及廣大觀眾的認可。「三六九」成為了廣州市民膾炙人口的公眾話題。一夜間滿大街都在模仿偽警察「三六九」的臺詞——你個斬頭鬼,他的藝術生命藉此大放異彩。現在看來,話劇《七十二家房客》曾創下400多場演出紀錄,簡直是個奇蹟!
《七十二家房客》中「三六九」造型
《南方日報》1961.12 的演出廣告
「三六九查戶口」成為廣州人的口頭禪
1964年林兆明在粵語話劇《珠江風雷》中演男主角農村支部書記周耀信。該劇應邀進京演出,第一次將粵語話劇藝術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並獲得無上榮光,得到中央領導周恩來,陳毅等親切接見。周恩來總理觀看演出時,還專門把翻譯裝置取下來,直接感受粵語話劇的魅力。
《珠江風雷》演員們與周恩來總理合影
《珠江風雷》劇照
《丹心譜》飾演老中醫 丁文忠
五十年代公演《日出》
林兆明表演話劇時非常投入
演《搬運工人翻身記》,真是演什麼,像什麼!
話劇《出路》
《全家福》派出所所長造型
年輕一代肖繼業
百變的藝術造型
林兆明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主演了《出路》《夫妻之間》《劉蓮英》《六號門》《年輕的一代》《山鄉風雲》《將一切獻給黨》等一批粵語話劇,以獨特個人演出風格的感染力,在廣東地區產生了轟動的效應,林兆明具備了優秀的聲音條件,演員氣質形象,表演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締造了無數經典,令人驚嘆不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表演「單口相聲」——棟篤企!
林兆明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表演「棟篤企」
1993年在省話宿舍書房寫作「講古稿」
隨著廣播電臺的興起,1979年林兆明將目光向「講古」,那時候純屬「兼職」獻聲。然而「成功得有些出乎意料」。電臺中午12點、傍晚6點的《小說連播》節目真正將林兆明推上藝術巔峰!從1979年播講《蝦球傳》開始,林兆明播講了十多部小說作品。他的講古作品題材豐富,涉及面廣。其中《西遊記》成為林兆明講古的巔峰作之一,他所演繹的唐僧四師徒性格迥異,都蘊藏著人性的溫暖,妖怪再面目可憎,也能演繹出情生智隔的味道。
80年代錄製「小說連播」
林兆明把自己愛憎分明的個性在聲音裡展露無遺。每晚,伴隨著《西遊記》節目中豬八戒稍帶口吃的口頭禪「喂,哥、哥呀……他的演播風格沉雄剛健,又諧趣幽默,一個個讓人百聽不厭的「故事」,傾倒了億萬聽眾,成為三歲小童至百歲老人都喜歡聽,更喜歡重複聽的佳作。大部頭《東周列國志》內涵深遠,他用了另一種講法,表現出宏大的歷史感!《濟公傳》中,把濟公遊戲人間的扶貧救世的情感表露無遺。聽林兆明「講古仔」,腦海中會真真正正閃過與浮現那些人與事,或悲或喜,聽到某一刻,甚至不禁哈哈大笑,又或者眼角不禁流下淚水。
小說連播百事可樂杯成為最受歡迎的「講古人」之一
林兆明部分出版的講古作品
除了話劇與講古,林兆明還有許多經典的演繹。如相聲、小品、小曲等,與張悅楷組成最佳拍檔,他們之間彼此也有牢固的友誼!從此大眾有了「楷叔與明哥 」之稱。
「楷叔」與「明哥」
楷叔與明哥「十五的月亮」定妝照
相聲《你當祖爺爺的時候》
相聲《歪批三國》
相聲《十五的月亮》
《刁蠻公主戇駙馬》中經典造型
「明哥」與「楷叔」兩家人深厚的友誼
林兆明年屆七十之時,由於最佳拍檔張悅楷離世,他沒再說相聲。隨後,妻子身體不好,為了陪伴妻子養病,他也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講古。後來妻子病逝,沉重的心靈之痛,讓他封閉著自己。但有著兒子、女兒、孫子的陪伴,林兆明心裡慢慢暖了起來。
林兆明是「情痴」,不單對藝術是執著地追求,與妻子有著深厚的愛,對兒女是無比的關愛。很幸運,得到林老家屬對古粵秀色本土文化平臺的許可與授權,在此展示林老與妻子麥慶生、兒女子孫的照片,讓大家感受表演藝術大師背後的家庭溫情。
林兆明與麥慶生
林兆明在廣州青年劇社讀書、演戲,第一眼就被一位小自己4歲的女孩子麥慶生吸引,她溫婉可人,美麗得體。他們情投意合,抓住演出空隙中的一切機會見面,難分難離。林兆明的家人都十分喜愛這位廣州姑娘,二人更於1951年喜結連理。
戀愛時的林兆明與麥慶生
女兒在光孝寺出生時的全家福
光孝寺家門口與女兒
七十年代末夫婦在省歌家中
八十年代在沙河頂家中
八十年代林兆明夫婦到肇慶小住尋找講古靈感
90年代與女兒在澳門
九十年代省話家中
九十年代林兆明與麥慶生
看著這一張張照片,有種莫名的感動。夫妻間那份笑意,數十年不變。他們不離不棄、互相陪伴、相濡以沫。愛在妻兒子女、愛在藝術、愛在天地間!
2005年古迷會
大師再度出山,只為一個「痴」字
講古大師再出山,只為一個「痴」字。對藝術的追求,讓林兆明「封麥」多年後,再次「出山」!先後錄製《大鬧廣昌隆》《孫中山傳》《世紀情懷:張學良全傳》等作品。
2009年林兆明古迷見面會暨明朝那些事兒啟播儀式現場講古
2009年林兆明古迷見面會
明朝那些事兒啟播儀式廣東電臺城市之聲贈送錦旗
林兆明臺上風採
2009年,80歲高齡的他又播講了一個歷史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期間突然被眼疾折磨,差一點不能完成錄音,很多人都說他年事已高還堅持錄音,不要命啦!!但他在接受4次視網膜手術後,依然堅持寫作和演播,完成了300多回的改編寫作,並完成了長達七集的鴻篇巨製《明朝那些事兒》錄製,創下了電臺有史以來最長的小說播講。接下來還播講了帝皇傳奇故事:《乾隆皇下江南》。
2013年八十五歲壽宴暨趙匡胤啟播儀式
2011年與女兒林端在晚安廣州節目同臺演出
女兒今日也是一名藝術家
林兆明、女兒林端和外孫曾漢林 三代同臺演出
嶺南文化 家庭的傳承
87歲的林兆明,還開啟第三階段的長篇連播歷程。第三階段的長篇連播歷程對林兆明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歷程。第一個動作是錄製長達30輯訪談式的長篇傳記《林兆明的藝術人生》,用聲音記錄他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藝術感悟;第二個動作是12輯以廣州歷史文化為題材的演播城市文脈故事《廣州往事》,期間疾病還是困擾著他,但並沒有阻擋他前進的決心。年近九十的林兆明,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對藝術的狂熱追求。
林兆明與他的講古手稿
蜚聲南粵 萬人空巷
林兆明無愧為一代講古大師
2016年1月10日,林兆明最後一次出現在舞臺上。大型廣府文化系列活動「聽見·廣州」啟動儀式上,林兆明帶著自己的兩部長篇作品《林兆明的藝術人生》、《廣州往事》,坐著輪椅讓大兒子推著,來到舞臺中心,呼籲年輕一帶繼續傳承廣府文化。這也是林兆明最後一次出現在舞臺上……
2016年一月「聽見廣州」接受副臺長贈墨寶
2016年5月,林兆明因肺部感染去世,終年88歲。這位可愛、可親、可敬的大師,永遠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聲音,通過「電波與網絡」依舊與我們共存,並繼續感動著我們與我們的子孫。
前段時間,在廣東廣播電視臺行政與錄音師的幫助下,導出了一些來自20多年前這些大師朗誦的文章。其中就有這篇由顯克微支所寫的短篇小說《燈塔看守人》,由林兆明在上世紀80年代錄製,這是早起罕見的錄音作品。林兆明那抑揚頓挫的音調,讓你感受波蘭老人那懷念祖國之情。靜靜聽一下,聽完你的眼睛會飽含熱淚——語言、鄉愁、國愛。
(歡迎點擊 靜靜聆聽)
林兆明 值得廣州永遠的藝術家!
這位平易近人的表演藝術大師,這位廣州人無比愛戴的老人,走了。感謝您帶給我們無數的歡樂與感動!您那飽含人生哲理的聲音,那地道的廣州話音,我們會好好珍惜,在「空氣與時空」之中,一代一代永遠流傳!
展 覽 預 告
2018年12月18日-24日 越秀區文化館
『書接上一回——著名表演藝術家林兆明九十誕辰紀念展』
具體繼續關注本平臺信息發布
《書接上一回——粵語講古泰鬥林兆明傳》是林兆明唯一口述的自傳,裡面除了記載林兆明跨越兩個世紀的藝術傳奇,還記載了他人生中目睹廣州的變遷與歷史事件,如海珠橋被炸,他就是見證者之一,書中也記載了他在長堤青年會(今解放橋底位置)樓頂看海珠橋被炸的事情。這是值得珍藏的一本書。
《廣州往事》是廣州著名本土作家葉曙明的作品,也是林兆明最後播講的長篇故事。林老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語言藝術功力,傾情演繹,不時還提出對廣州文化與建築保護的態度與希望!這套4CD的精選版,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音質極好,適合家庭聆聽之餘,也值得學校午間播放,讓學生們了解廣州、愛上廣州。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