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
曾經風光一時,
勁頭猶如今日華為的手機,
巨頭金立轟然倒下……
昔日運籌帷幄的商界「棋手」劉立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悔恨地說:「賭這個東西真的不能沾,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光是在金錢方面,他會……讓一個人人格破產。」
是的,劉立榮在塞班島上的「豪賭」讓他「溫文爾雅」的光輝形象頓時瓦解,其因賭博欠下的巨債更成為壓垮金立的最後一根稻草。網上言論評論,「劉立榮賭垮了金立!」
有媒體透露,劉立榮曾一把輸掉了7億美元(40多億人民幣),可見其「瘋狂」程度。
賭博的確讓人「瘋狂」,近十年來,據媒體曝光,輸掉數億、數十億的企業大佬不下10人。
一些國有企業的老總,儘管企業的錢不是自己的錢,在賭桌上投下數百萬、上千萬的籌碼也毫不眨眼。
劉立榮究竟輸了多少錢?十幾億,幾十億,還是100億,已不得而知。但是由此可知,大佬們一旦賭紅了眼,對錢有多「麻木不仁」,其背後就掩藏了多少窮奢極欲!
從近年曝光的案例來看,一把輸掉幾百萬、幾千萬的企業家比比皆是。而且,在不少企業家賭客眼裡,能輸多少錢成了實力與面子的象徵。
2009年6月,湖北警方破獲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樁賭博案。在該案中,某公司老總連賭7天7夜,一次性就輸掉了4億多港元。
那位輸掉4億港元的老總告訴警方,在賭桌上賭的大小,就是身份的象徵,「有時你賭得大,在圈子裡借錢、貸款就會方便許多,對生意還有幫助。」所以電影的賭場上用尺子量鈔票在現實生活中真有其事。
事實上,無論在現實中多有控制力的大佬,一旦上了賭場,就容易失去自我。首都機場集團原董事長李培英這樣描述他在賭場上的狀態:
「一去(賭場)之後……兩個眼睛,一眨都不眨,就盯著那牌,就盼著出結果。贏了之後,那真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興奮不已。輸了呢?輸了,有一種更加衝動的欲望,不行,我得贏回來。就是這樣反反覆覆,處在高度亢奮之中。」
由於在賭場上不能自拔,大佬們越輸越多,最後輸出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天文數字。
近十年因賭博損失或欠債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富二代)有14人之多,損失在10億元以上的就有7人,全部為民營企業老闆或控制人。
由於是「自己」的企業,大佬們在輸錢時顯得「隨心所欲」,輸得一個比一個多。
坊間傳聞,黃光裕輸掉的金額有80多億港元,檢察院核實可查的就超過10億。有關綠城老闆宋衛平的傳聞更是「誇張」,從700多億、29億、十幾億,不一而足。
宋衛平好賭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杭州本地傳聞,2014年春節期間,宋衛平連賭10日,輸掉近10億元。
而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透露,宋衛平幾乎每月都會坐一次飛機到拉斯維加斯賭博。
儘管綠城方面對此進行了否認,因為綠城從2006年至2014年期間(2009年除外)一直處於盈利狀態,2012、2013年淨利潤分別達到48.511億元,48.855億元,但其經營現金流始終為負。
業內人士猜測,這與宋衛平因賭抽資存在較大關係。
在這14人中,有2人為二代接班人。從其對賭博的痴迷及造成的損失來看,絲毫不亞於前輩。
據報導,其中無錫鑽石家族珠寶少東家施寅寅,不但輸掉了15個億,連妻子陪嫁的8000萬元也一併輸光。海翔藥業(002099)的接班人羅煜竑從父親手中接任董事長職位後,僅4年就輸光了手裡的存款,還欠下了5億賭債。
黃鶴為網絡歌曲《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現實中的主角、溫州知名企業江南控股董事長黃作興的侄兒。
黃作興將江南皮革廠交由黃鶴管理,為工廠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管理者。2011年,黃鶴在澳門賭博,輸掉1300萬元,黃作興幫他還了賭債。
當黃鶴一再保證不再賭博後,黃作興又將廠子交給他管,沒想到黃鶴最終熬不過賭癮,再次到澳門豪賭,欠下巨額賭債後,不得不帶著妻兒逃往國外。
國企老總在資金使用上與民企老總相比,受限更多。
但一旦紅了眼,也會把企業當作提款機用來賭博,而且在賭博的「瘋狂」程度上,某些國企老總也不遜於民企老闆。
2009年6月湖北警方破獲的驚天賭案中,據警方透露,某國企老總一把就輸掉了數億元。
原廣州外輪供應公司董事長肖先敏不但自己賭博,還組織公司員工參與賭博,將公司變成了賭場。
1998年底,肖先敏聽信算命先生說自己有「橫財運」,於是到澳門去賭博,僅半年就輸掉了5700萬元。
原首都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培英不知自己到底輸掉了多少錢。他告訴辦案人員,在澳門曾經一晚上輸掉1100萬港元,賭博中介一次為他墊付的賭債就有2700萬港元。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匯商傳媒。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