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位夕陽紅可能還沉浸在周杰倫團滅蔡徐坤的亢奮中,可是在周杰倫的故鄉臺灣,大家對這種虛擬的選戰卻提不起任何興致,因為人正在投身一場更刺激也更真實的選戰——2020「總統大選」。
上個禮拜,這場選戰發生了件大事,國民黨一方也就是藍營的初選民調出來了,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將代表國民黨出徵2020,比第二名的郭臺銘高出17個百分點。
你能想像這是什麼概念嗎?就好比說馬雲今天突然宣布參加一個什麼選舉,結果輸給了鳳姐,而且輸得很慘。
莫非臺灣同胞的腦子都進水了?不管是資歷人脈還是錢,郭臺銘估計能把韓國瑜甩出三百條街,稍微正常一點的人肯定都會選他吧?!怎麼可能選一個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的「賣菜郎」韓國瑜呢?
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就是臺灣,就算你丫再有錢再有資源天天跟川普稱兄道弟跟庫克談笑風生,特麼跟老子有半毛錢關係?老子不喜歡你就是不喜歡你。
名媛不太懂政治,也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但是對於郭首富還是略知一二的,畢竟我買的那麼多iPhone都是郭首富他們家富士康代工的。不知道臺灣人對郭首富印象怎麼樣,至少在大陸,他和他的公司都挺有爭議的。
我只知道富士康有一陣隔三差五的有人跳樓,我還聽說有記者因為報導富士康的事,個人資產被凍結不說還被富士康索賠上千萬。
《第一財經日報》的記者、編委和報社正是因為這篇報導被富士康索賠千萬,之後富士康將索賠降為1元,最後雙方達成和解,並互致歉意。
在郭臺銘宣布參選後,我去圍觀了下他的fb粉絲專頁,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郭臺銘。他不僅說話很接地氣還很懂人民疾苦,知道臺灣的問題在哪,知道如何幫臺灣走出困境。
說實話,看的我都有點動情,如果我是臺灣人,單憑個人好惡,我可能不會選他,但是要論格局和眼光,我真的可能會選他。可是臺灣人不這麼想。
首先,在臺灣人的價值排序裡,錢肯定不是第一位的。
郭首富可能富可敵國,也許下過各種承諾,說如果他當了「總統」,臺灣0-6歲的小孩他來養。
不知道郭臺銘是離開臺灣太久了還是太不了解臺灣人了,以我不多的跟臺灣人的接觸來看,臺灣人最反感的就是無功不受祿了。我的孩子你來養那他以後是不是什麼事都要聽你的?你可以接受但是孩子心裡這一關怎麼過?
郭臺銘雖然很有治理企業的經驗,也相信他如果當選了可以幫臺灣引進各種國際資金和資源,但臺灣人擔心是,企業只講究效率,可是國家或地區的治理更要兼顧公平,如果一味追求效率影響了公平怎麼辦?
臺灣可能因為你的當選變得越來越富,但如果這個財富還是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年輕人一畢業起薪還是22k(2.2萬新臺幣,相當於不到五千人民幣,臺灣已經20年沒有漲過薪資了),那我為什麼要選你呢?
跟效率相比,臺灣人顯然更在乎的是公平,就像跟結果正義相比,他們更在乎的是程序正義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臺北有個爛尾樓叫大巨蛋,離101很近。我每次經過它的時候腦海中都有一萬個問號。又不是個純商業項目,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還建在臺北最繁華的地段,事關整個城市的形象,大陸同胞看到了怎麼想?國際友人看到了怎麼想?
後來聽臺灣的朋友說,原因非常複雜,簡而言之就是,臺北市政府認為大巨蛋在建造過程中的某處消防安全不達標,如果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可能有人會問,改一下就好嘍,為什麼要爛尾呢,這不浪費納稅人的錢嗎?但是在臺灣人看來,這麼大的工程你都沒有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他地方肯定還有很多問題。臺灣市政府後來發現工程存在79處主要構造未按核准圖說施工,而且為了規避檢查,施工方先施工後送審。
所以你發現沒有?就算一個公共工程出現一點消防的瑕疵一點程序正義的瑕疵,臺灣人都寧可爛在那也不要你繼續建,何況是選一個地區的領導人了。
其次,比起權貴,臺灣人更願意看到草根贏。
從1996年臺灣直選「總統」以來,臺灣人已經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民主選舉,他們已經厭倦了那些老派的政治人物,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希望看到更新鮮的血液,當年臺北市長最後給了政治素人柯文哲就很能說明問題。
所以說當郭臺銘一開始殺出來要參選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挺看好他的,不管怎麼說也是一股新生力量。為了拉近跟選民的距離,郭臺銘也一度試著放下他首富的架子,他開始走進田間地頭,跟農民促膝長談,去菜市場買魚,去小吃攤拜票,接受各種媒體和網紅的採訪,要知道他以前是幾乎不跟媒體打交道的。
但是他畢竟跟韓國瑜不一樣,韓國瑜草根出身,跟農民站在一塊就像個農民,但是郭臺銘跟農民站在一塊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違和感,很快,這些看似親民的套路在首富真實的人生面前就僕街了。
邀請youtube草根網紅去家裡參觀本來是一件挺討年輕選民喜歡的事,也是臺灣很多政治人物現在慣用的造勢手法,可是郭臺銘跟網紅展示的卻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土豪一樣的家。
選民會怎麼想?你昨天還在農家借宿,今天就展示了你的豪宅,這是什麼騷操作?更讓人詬病的還有那些砸重金買下的鋪天蓋地的造勢廣告,在民調開始前的那幾天,臺灣幾乎所有的頻道廣播和網絡好像都被郭家給包了,廣告製作之精良臺本之考究,一看就出自大廣告公司之手。
再看看韓國瑜,一條廣告都沒整,但還是贏了。為什麼?因為有韓粉免費給他造勢,免費給他打call,有的韓粉在家裡為了等民調電話廁所都不敢上。
這種感覺有點像夕陽紅組團讓周杰倫上超話,大家都不希望一個有實力的歌手輸給一個流量明星。
最後,歸根結底還是人心思變。
前一陣,我寫了篇《從蘇北到臺北有多遠?》,發給臺灣的朋友看,我以為他們會很有共鳴,結果好幾個朋友都把我批了一通,說你太不了解臺灣了太天真了,現在的臺灣人哪裡還會想長江黃河,他們想的是鴨川和富士山好嗎?
我一驚,怎麼會這樣?他們說,現在的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不再像老一輩有那麼多歷史的包袱,也不怎麼關心政治,他們更關心的是個體的權利和價值。
什麼叫個體的權利和價值?就是我不在乎GDP又漲了多少個百分點,我更在乎的是我們家的鳳梨能不能賣出去?能幫我賣出去,我就選你,這也是韓國瑜為什麼能拿下綠營大本營高雄,國民黨為什麼能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戰敗民進黨的原因。
韓國瑜去年競選高雄市長的時候有句口號,叫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上任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幫高雄農民賣水果賣魚,他去了新馬,到了港澳,來了大陸,籤了幾十億新臺幣的訂單。
雖然這幾十億跟郭臺銘動輒幾百億上千億的能量沒法比,但是沒辦法,臺灣老百姓就認這個。
與那些宏大敘事相比,臺灣人似乎更在乎眼前的生活。有時候我還挺納悶的,臺灣隨便一家小吃店都可以做得那麼好吃,為什麼不拉點投資搞大搞強,把連鎖店開到大陸港澳美加,然後去納斯達克敲鐘呢?
有次在花蓮吃一個焦糖冰,好吃到爆,老闆說那是因為他從來不用工業焦糖,糖都是他自己親自熬的,熬一鍋焦糖起碼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每天就只能熬那麼多,不要說連鎖就算開一家分店品質都沒法保證。
那個焦糖冰他已經賣了整整二十年,全臺灣僅此一家。
可惜留給郭臺銘的時間太短了,從宣布參選到初選民調出爐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他多聽一下焦糖冰店老闆蚵仔煎老闆種鳳梨農民的故事,他或許會輸,但可能不會輸得這麼慘,或許會輸得這麼慘,但不至於在輸掉之後還炮轟國民黨,說國民黨拿著他的錢發工資卻沒有人支持他。
言下之意不就是說國民黨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嗎?
你還可以看
臺灣同胞不容易
臺灣,真的很硬核
從蘇北到臺北有多遠?
你跟名媛的距離,就差掃一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