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臺銘偏愛收購日本公司?

2021-02-23 鋒觀點

郭臺銘對日本公司的鐘愛可能無人能及,在先收購了日本百年老店夏普,投資軟銀亞洲資本之後,他又對日本東芝公司拋出了橄欖枝。
 
大家或許已經了解到,由於財務造假醜聞及核電業務的巨額虧損,東芝公司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此前,這家公司決定拆分半導體事業部,成立東芝內存公司(Toshiba Memory),並希望出售其全額股權,這引發了多國頂尖企業的爭搶,而郭臺銘在第一時間回應稱,「富士康跟東芝合作,有信心也很有誠意」。
 
但遙想去年收購夏普時所經歷的各種波折,這次郭臺銘要收購東芝想必也將是一場苦旅。因為不但要出得起高價錢,打敗歐美頂尖企業,還得要面對日本政府的幹預。由於害怕核心技術洩密,日本政府對中國公司一直都有所防範。

 

此前,日本經產省官員便表示,富士康收購夏普公司是可以的,但是東芝完全不一樣。富士康的工廠主要設立在中國,如果把高技術的快閃記憶體放到中國生產的話,該技術馬上就會被中國人盜竊,日本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將盡全力阻止(中國公司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
 
日本政府官員甚至直言:東芝可賣蘋果這樣的美國公司,但不能是中國 IT 公司。
 
但這並沒有阻止郭臺銘對於東芝的渴望。最新消息稱,富士康正準備連手韓國 SK 集團或臺灣的臺積電,希望以強強連手之姿,搶下東芝標案。據了解,富士康是 SK 集團的第四大股東,持有對方 3.5% 的股份;而臺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是郭臺銘的表姐夫,兩人關係密切。不過富士康最終會與誰聯手,以及是否能拿下東芝,還得要等上一段時間。
 
在這裡,我們要分析的是,為什麼郭臺銘一直對日本公司情有獨鍾?
 
其實無論是夏普還是東芝,郭臺銘看上的或許只是這些日本公司的技術。拿夏普來說,雖然這家公司在去年以前遇到了經營問題,但其百年基業所沉澱下來的技術還在,比如獨步全球的 IGZO 無邊框顯示屏技術、 OLED 顯示屏技術以及 8K 顯示屏技術等等,而這些恰好是富士康想介入的但非常薄弱的地方。
 
收購夏普時郭臺銘曾承諾:要用整個富士康集團的資源來持續投入 8K 面板、清潔能源等前沿科技的研發和應用;要加速這些研發成果的商品化與市場化;要讓夏普重返榮耀。

 

而就在前幾天,富士康投資了 610 億元,讓旗下的夏普堺顯示器株式會社在廣州增城投建了10.5 代 8K 面板產線;另外還有消息稱夏普公司正計劃擴大投資金額至 1000 億日元(合 60.6 億人民幣)製造 OLED 顯示屏,用於蘋果公司下個系列的 iPhone 手機。
 
事實上,在依靠富士康的重組和調整後,夏普在短短幾個月內已經恢復了盈利,並且其股票已經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可以看到,郭臺銘正在逐漸實現當初允下的承諾。
 
而至於東芝,郭臺銘看上的則是其快閃記憶體技術。雖然東芝公司已經面臨崩潰,但在半導體業務上,它仍是全球排名第二的 NAND型快閃記憶體大廠,佔全球 20% 的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公司。作為日本紅極一時的技術型企業,其 NAND Flash 技術在全球備受肯定。

 

而郭臺銘垂涎於東芝的半導體技術,更多的是為了向 8K 、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方向布局。此前,他也對外表明了收購東芝的一些原因,「 8K 影像、大數據等應用產生海量數據,最後都需要大量的儲存設備,而海量 8K 影像大數據才能分析出有用的人工智慧,這就是我為什麼對於東芝內存感興趣的原因」。
 
事實上, 2016 年 11 月,富士康已經在深圳建立了 8K 電視生態系統實驗室。並且還投資了軟銀亞洲資本與 ARM 建立合作,在深圳成立了晶片設計中心,用以設計物聯網電視的晶片。
 
而從半導體領域的布局來看,富士康旗下原本就有天鈺、訊芯、京鼎等半導體相關子公司,再加上東芝半導體業務之後,就讓富士康在 IC 設計、封測、內存上都有了基礎。
 
也就是說,如果收購了東芝半導體事業部,不但為富士康在 8K 上鋪平了道路,還補齊了它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這顯然是一招好棋。

 

東芝,這個全球第一款筆記本的製造商,雖然如今已經轟然倒下,但其技術實力依然尚在。和夏普一樣,兩者都是日本 IT 產業沒落的百年貴族。郭臺銘對它們情有獨鍾,一方面或是出於一種「惜英雄」的情懷,但更看重的是它們能夠為已所用的技術實力。
 
在這點上,偏愛收購美國公司的聯想或許應該要多學習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郭臺銘偏愛收購日本公司
    郭臺銘在先收購了日本百年老店夏普,投資軟銀亞洲資本之後,他又對日本東芝公司拋出了橄欖枝。
  • 公司環球日本就是不想讓郭臺銘買夏普,為啥?
    (微信號:bigson)上周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赴日本再次向夏普下6590億日元重金「提親」。幾天前郭臺銘為收購夏普給出的價格還是5000億日元。要知道,最早傳出這一消息時,鴻海的報價數字還停留在2500億日元--已經是溢價50%了。然而,郎有情,妾未必有意。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
  • 日本為啥不想讓郭臺銘買夏普?
    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上周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赴日本再次向夏普下6590億日元重金「提親」。幾天前郭臺銘為收購夏普給出的價格還是5000億日元。要知道,最早傳出這一消息時,鴻海的報價數字還停留在2500億日元--已經是溢價50%了。然而,郎有情,妾未必有意。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
  • 郭臺銘收購夏普差點被忽悠,社長專程道歉還打折 文茜大姐大
    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與日本夏普公司之間的收購案已經進入第4年,一個是成立只有42年的臺灣青壯企業,一個是1912年創建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名企,這場備受關注的收購就像是「臺灣小子」和「日本千金」之間的一場遠距離「戀愛」,一波三折。 終於,2016年3月30日迎來大結局。
  • 剛收購完夏普的郭臺銘入籍新加坡? 這樣的錢人都要走了!
    若以鴻海今年配發625.53億元現金股利,郭臺銘持有鴻海1,973,952,862股(12.62%股權)換算,估計未稅股利入帳逾79億元,創下新高,若以老郭所言,自己適用47%的稅率來看,今年光是鴻海一家公司,郭臺銘需繳的稅金就超過37億元。
  • 郭臺銘究竟擁有多少家公司?
    除了代工業務外,業務範圍還觸及到了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家居、機器人、5G、屏幕等,輻射日本、美國、印度、歐洲等部分區域。同時,在資本市場上,依託代工業務的母體,通過對旗下數百家公司不斷分拆合併,富士康系已有10餘家子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包括大陸、香港等地。
  • 郭臺銘等待下一個「郭臺銘」:鴻海接班人大猜想
    作者:楊健楷編輯:張麗娟在日本玩了一遭,郭臺銘突發奇想,送給了妻子一首詩:賞櫻花,思未來…不求名,不求利;八千裡,雲和月。我做大事,你照顧家庭,然後呢,我還會陪你做你要的小幸福。回了臺灣,郭臺銘拜了媽祖。
  • 「外訊」郭臺銘出手就是豪 收購東芝直接出價1875億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為搶下東芝,不惜豪砸金錢豁出去了!
  • 郭臺銘的夏普計劃
    第一個闖進郭臺銘法眼的是日本電子巨頭夏普,處於內憂外患的夏普,這些年一直處於陷於巨額虧損的泥淖,靠不斷變賣傳統家產維持生計。今年4月2日,鴻海科技集團與夏普株式會社在日本大阪舉辦聯合記者會,雙方正式籤署協議。
  • 神秘的「代工帝國」鴻海精密與郭臺銘的成功三部曲 【十分鐘公司簡史】
    1974年,24歲的郭臺銘用母親籌集的十萬元新臺幣,與朋友合夥創辦了「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製品。公司後因經營不善而陷入困頓,朋友撤股後郭臺銘實現獨資。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臺灣地區興起,公司就轉為生產黑白電視機按鈕,逐漸有了起色。1975年,公司更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電視機高壓陽極帽組件。之後,公司又成立了塑膠模具製造及開發部門,建立了標準生產線。
  • 鴻海梟雄:郭臺銘
    現在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幾乎包辦所有資訊科技類產品代工,並且已經超越臺積電,成為臺灣業績高的民營公司。  別以為五十多歲的郭臺銘會因此意氣風發,事實上他一直低調地拓展事業,儘量迴避媒體。鴻海的客戶不希望他們的零件商鋒頭過健。就連公司總部,郭臺銘都刻意遠離科技大廠聚集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選在較不為人知的土城工業區。
  • 郭臺銘的創業故事!
    但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依然充滿著危機感,同時也有著更大的雄心。   在艱難時刻,他毅然決然帶領鴻海進行品牌模式轉型:收購諾基亞,與馬雲、孫正義一起進軍人工智慧、工業物聯網等前沿科技。還花38億美元投資夏普,並且要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的家電。   貧農出身,成為華人最大科技集團的創始人,郭臺銘一直在逆境中勇敢前行。
  • 郭臺銘為什麼輸?
    然而,曾揚言要「給臺灣一個生機,許下一代一個永恆的幸福」的郭臺銘,為什麼輸在了初選?讓我們從他的人生軌跡中一探究竟……【從「塑料加工小哥」到「全球代工之王」】1950年,郭臺銘出生在臺灣板橋媽祖廟,並在媽祖廟的廂房中住了九年。一家六口人靠父親做警察的微薄俸祿為生。
  • 抽絲剝繭,一個個推敲未來郭臺銘的鴻海接班布局
    郭臺銘、戴正吳(左一)與夏普原社長正式籤約,取得經營權名列「鴻海12金剛」的戴正吳,十分受到郭臺銘重視,若提及其戰功,還得說鴻海收購夏普一役。 2016年,陷入巨額虧損、曾經叱吒風雲的國際科技品牌——日本夏普,從輝煌走向了沒落,最後「賣身」郭臺銘的鴻海。當時,對於郭臺銘收購夏普一舉,日本人是很憋氣的!
  • 郭臺銘今天交棒,告別感言說放下鴻海,我捨不得,但不後悔
    致詞中,郭臺銘表示:「有人說我郭臺銘是個傳奇,但我要說,如果我是傳奇,那這傳奇也是臺灣社會賜給我的舞臺!沒有臺灣,也就沒有我郭臺銘。」 郭臺銘還強調,我最崇拜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一個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把公司經營好,因為經營好,員工有福利,社會才安定。
  • 打工妹逆襲路:沒背景幹出百億公司?被傳郭臺銘情人如今卻變對手
    富士康曾是蘋果最大的代工廠,蘋果產品的製造對富士康有著相當大的倚重,但這個局面現如今卻即將被打破——立訊精密宣布將以4.72億美元收購緯創的製造業務,從而成為蘋果公司的首家中國內地代工廠商。為何要把立訊和富士康相提並論呢?那是因為立訊的CEO王來春正是當年富士康的一個小小打工妹。
  • 郭臺銘:67歲又如何?我還要再掙兩萬個億
    在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收購日本百年企業夏普(SHARP)之後的首次股東大會上,郭臺銘先生興致高昂,把會議從上午9點開到下午3點,並且展現雄心:夏普是人生的另一次創業,鴻海股價不漲到200元(新臺幣),自己絕不退休。以鴻海之前80元(新臺幣)左右股價,1.45萬億元(新臺幣)左右市值計算,這意味著,退休之前,他至少要讓鴻海再賺兩萬億元新臺幣的市值。
  • 維基精選:【郭臺銘】
    求學期間,曾在橡膠廠、砂輪廠和藥廠打工,退伍後在復興航運公司上班。1974年,郭臺銘獲得母親以標會取得的二十萬元新臺幣資助,其中十萬元用於結婚,十萬元與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從黑白電視機旋鈕製造起家。1981年,鴻海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資本額新臺幣1600萬元。
  • 不要讓郭臺銘跑了
    1993年,他再來大陸,圈定了後來成為工業小城的龍華園區1978年,12月13日,總設計師接見駐華聯絡團團長伍德科克,他問:既然要廢除《美臺共同防禦條例》,為什麼美國還要一年才從臺灣撤軍?伍德科克解釋,要按約定提前一年通知臺灣。總設計師轉而要求:在此期間美國不再向臺灣出售武器。伍德科克答應後,中美聯合公報擬成。
  • 萬達的「緋聞風波」:要收購日本色情片公司!?
    5月27日,一則「A股AV第一股即將出爐」的消息在上午11點後瞬間點燃了整個社交網絡,從微博微信,到雪球股吧,到處流傳著這樣的內容:傳萬達院線(002739.SZ)因籌劃重大事項涉及收購日本最大AV公司style 80%股份,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