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茜
2012年決定買夏普時,是郭臺銘接受我的獨家專訪時透露並闡明了內情的。直到今天併購案終於完成,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從頭到尾看完了整個故事,在這個塵埃落定的時刻來跟大家分享這個併購案的始末,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與日本夏普公司之間的收購案已經進入第4年,一個是成立只有42年的臺灣青壯企業,一個是1912年創建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名企,這場備受關注的收購就像是「臺灣小子」和「日本千金」之間的一場遠距離「戀愛」,一波三折。
終於,2016年3月30日迎來大結局。鴻海集團與郭臺銘個人投資取得夏普66%普通股股權,總投資金額約3888億日元(約合224億元人民幣)。鴻海將於4月2日在日本大阪與夏普正式籤約。
作為全球第一的代工企業,鴻海由郭臺銘白手起家創辦,一直以代工生產為自己的主業。代工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收購日本的一家百年老品牌?而又為什麼是夏普呢?
郭臺銘的理由如下:
2012年時,郭臺銘就認為大面板技術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在Apple 手機的代工生產中,鴻海所擁有的研發和代工部分,其所掌握的核心利潤已經太少,而主要的可發展利潤就產生在面板技術上;夏普是擁有面板解析相關技術的全球NO.1,但它卻有老舊企業的員工管理問題,所以企業的發展已經很滯後。
基於以上的原因,當時郭臺銘認為,鴻海和夏普的合作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對夏普而言,作為一家日本企業,他們根本不把其他國家的企業放在眼裡,也不認為日本企業會被外國企業收購。對中國人,他們是不服氣,他們是看不起。因此在雙方接觸的最開始,夏普並沒有非常熱情和誠懇地要合作。可想而知,當時鴻海與夏普的關係,相當於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
在這種情況下,鴻海提議先將夏普在日本大阪的堺工廠SDP(全球唯一夏普十代線面板製造商)割出來,郭臺銘以個人名義入股。郭臺銘為了能夠與夏普達成合作,用旗下產業網絡支持堺工廠的發展,以期讓夏普看到成效。而堺工廠也確實在郭臺銘的管理下,僅一年就扭虧為盈。
在整個歷時4年的談判過程中,郭臺銘很意外地發現,日本過去的武士道精神不見了。
哪怕在日本的諸多百年企業中,財務造假也頻頻發生。在對外合作和交易過程中,不只看不起人,根本不說實話。夏普也不例外。
儘管夏普在技術上全球領先
但日本企業精神已蕩然無存
在被外界市場意外發現有隱藏債務後,夏普一度股價暴跌。郭臺銘認為,自己這麼有誠意地想要達成合作,你們怎麼可以如此欺瞞!若以他慣常的作風,這種情況下明明就會暴怒開罵,但他為了保留合作空間,並沒有發作,而只是很不高興地離開了日本。
而在這件事情上,夏普很刻薄。他們在NHK電視採訪中,借員工的口對外喊話郭臺銘:看我們股價下跌你就轉身離開,讓人們很難信任。夏普不僅隱瞞自己的事情、不說實話,還把郭臺銘形容為一個沒有禮貌、見風轉舵的商人。
但經過4年時間,夏普已瀕臨破產。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鴻海的競爭對手——「產業革新機構」。
這是個官民合組的投資基金,整合日本大型電器製造商旗下的液晶面板事業部設立了「日本面板聯盟」。如果再納入夏普,那麼日本面板就可望躍升全球市佔率第一,重新奪回競爭力。
這個時候,反而是日本的銀行團不信任夏普,認為夏普欠了銀行這麼多錢,根本就還不出來。而想要通過日本的產業革新機構重新站起來,也是根本不可能。
2016年1月下旬,郭臺銘拜訪了放款給夏普的銀行團,以6000億日元獨資的提案打敗「產業革新機構」自身和銀行各出資3000億日元挹注夏普的提案,獲得銀行團的認可。
銀行團支持鴻海的理由,很大部分是因為之前郭臺銘入主夏普堺工廠後,業務發展良好,憑實力說話。
由於銀行團和部分股東的支持,鴻海和夏普繼續展開了第二輪的談判。
根據之前的教訓,郭臺銘提出,夏普不能隱藏債務。所謂隱藏債務,就是夏普陷入歐洲傾銷或侵權的官司,而這些官司是明確會輸的,如果這些官司相關的財務情況沒有被告知,就算是隱藏債務。
普社長高橋興三前往深圳致歉說明隱藏債務
郭臺銘經歷過了第一次股價大跌,有了這些經驗就學聰明了。他認為夏普你看不起我,但我要看穿你。所以再次與夏普談判時,郭臺銘很堅持、強硬地明確告知對方:如果你沒有告知隱藏的債務,我就把你視同詐欺,將提告。他後來也派了好幾十個會計師和律師到夏普查帳。
而一旦夏普被查出有隱藏債務,不僅要給出巨額賠償,夏普的領導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本來約定的交易就會立即終止。
夏普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這也使得夏普不得不認真對待合作談判的事情,當然也承認了債務。
對郭臺銘而言,談判是算很成功的,最終併購交易時夏普的股價被砍了25%。
但要說大贏,其意義卻是夏普在郭臺銘的逼迫下,真正承認了自己的失敗真相。這其中也反映出來,實際上大家所想像的在實業上很堅持的日本已經不存在了。日本的大公司千瘡百孔,武士道精神蕩然無存。
過去日本的保護主義盛行,企業也很排外。日本會同意鴻海這樣的外資進入嗎?一家日本的百年大企業,現在必須接受外部企業的全部監管,這在日本企業看來是很難接受的。
更為特殊的是,這次併購方是來自中國臺灣、是以代工製造為主、同時擁有工廠和研發部門的一家白手起家的企業。而中國臺灣,是他們原先侵略過的地方。鴻海以這樣的身份作為併購方出現,就好像是在回過頭來證明我的能力比你好一樣。
但日本人在這個時刻是低頭的,這顯然比單純企業併購的意義更大,因為日本人只對美國人低頭。
在夏普的談判過程中,郭臺銘對日本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人物,多次言語上不是那麼尊重。但郭臺銘最清楚地展示了他的鴻海作為航空母艦的能力,同時也證明了臺灣不是殖民地、不是來自第三世界,相反,日本企業自己才根本就是一個老舊殘破的航空母艦。
郭臺銘說:一個企業不進則退。
他當然知道管理日本企業是很冒險的。但他不會退,因為代工已經退無可退。
即使到他現在的年紀,他也仍然很拼。他希望能讓自己的航空母艦「武器」更精良,從代工走向更多核心技術。
只能說郭臺銘有今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更令人心生敬佩。
文茜大姐大
關於陳文茜——
曾經年輕、不認老去。曾經從政,瀟灑告別權力。曾經文藝、不沉溺文藝。她的書寫包含世界財經、國際政治、小品散文、女性與愛情、生活感悟及哲學思辯。人生橫跨學術、作家、主持人、藝術策展人。曾在臺灣大學任教,也擔任過EMI唱片公司臺灣總經理。
問文茜為什麼有轉折如此多的人生,她的答案:我只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