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變革:郭臺銘的夏普復興大夢

2021-02-15 劉步塵

進入鴻海體系的夏普,企業戰略日益顯現出狼性一面,與此前保守型戰略形成截然分野,這一點很符合鴻海掌門人郭臺銘性格。在我看來,夏普能否夢圓復興大計,關鍵取決於傳承與變革——傳承夏普固有技術、品質基因,變革日系企業近年來滋生的保守與低效,惟其如此,才能給人們一個「王者歸來」的夏普。

3月8日,2017AWE在上海拉開大幕,夏普首次參展。

一款70吋的8K超精細影像夏普電視,在大紅背景牆映襯下格外顯眼。

這款電視的後邊,豎著一塊透明玻璃,上面寫著「See you soon」字樣,顯然,這是一個懸念,預示著不久夏普就會發布一款完全無邊框的電視。

也許因為首次參展,夏普參展的方式顯得有些生澀,和美的、海爾的奢華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夏普來說,最重要的在於藉此傳遞一個信息:我回來了。

的確,夏普有「歸來」跡象。前不久發布的夏普2016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夏普以42億日元淨利潤成功扭虧為盈,實現了十九個季度以來首次盈利。此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公開承諾:收購夏普兩年內實現盈利!

而同期,日系另一電子巨頭索尼,利潤同比下降84%。

2016年4月份以來,夏普大動作不斷。2017年3月1日,鴻海精密工業聯合廣州市政府投資610億人民幣建設的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剛剛在增城破土動工。該工廠將建成世界最大8K顯示設備生產據點,所產面板將用於夏普8K電視及各種顯示設備。

業界樂觀地預測,夏普有可能成為日系家電第一個走出困境的企業。

2016年4月,夏普正式進入鴻海體系,隨後,夏普啟動了一系列變革,郭臺銘誓言實現夏普品牌「王者歸來」。

半年後夏普業績轉好,在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陳振國看來是開源節流的結果,他說,「我們的管理體制協助夏普節約成本起了很多作用,我們利用富士康的供應鏈優勢優化原來夏普供應鏈體系。」

事實上,夏普的變化不啻表現在節約成本與供應鏈優化,深層次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夏普的企業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調整,從保守型戰略向進攻型戰略轉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夏普給人留下了暮氣沉沉的印象,面對持續虧損幾乎束手無措。進入鴻海體系之後,夏普啟動了結構性改革,企業戰略由守勢轉向攻勢,對8K技術、OLED技術、高世代液晶面板等連續大手筆投入,都是「取乎其上」的策略。

OLED被視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代表。收購夏普籤約儀式的當天,郭臺銘即宣布將投入2000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現金,幫助夏普發展OLED顯示屏,並力爭2019年出貨。

身為「液晶之父」,曾幾何時夏普對代表「後液晶時代顯示技術」的OLED一直持較為消極的態度,一度令外界匪夷所思。

和其他日本家電同行相似,近年來,夏普發展戰略趨於保守,固守於日本本土,海外市場不斷收縮,對布局新顯示產業缺乏熱情。

收購夏普之後,郭臺銘即委派戴正吳擔任夏普新任社長,對夏普實施一系列改革:剝離重組劣質業務、清退冗員、回購總部物業、對歐洲品牌UMC恢復供應更高品質液晶面板……

面對液晶面板大幅漲價,夏普果斷停止了對三星及海信供應55吋液晶面板。

在美國的顯示面板工廠投資計劃,也在推進中。

凡此種種,夏普都給人留下了「大反攻」的印象。

其次,鴻海重振夏普品牌的決心表現得格外強烈。


鴻海渴望夏普品牌實現復興,因此,所有和夏普品牌有關的事情都在鴻海考慮中。

2015年,海信以2370萬美元的超低價收購夏普位於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獲得夏普電視除巴西以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收購夏普之後,郭臺銘希望收回夏普北美品牌授權,但海信反應消極。郭臺銘一度放出狠話:海信早晚要把北美夏普吐出來。

在中國大陸市場,夏普「煥新計劃」在推進中。據陳振國稱,針對市場、營銷人員不足情況,夏普正在招兵買馬壯大隊伍。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鴻海是一家巨無霸級代工企業,比如蘋果手機、蘋果電腦大多是它生產的,甚至不少品牌的彩電也是它代工生產的。鴻海很大,大到營收規模超過BAT+華為之和。

但是,郭臺銘對鴻海現狀並不滿意,他內心深處一直有個強烈的願望:做鴻海自己的品牌。

這就是十年前「萬馬奔騰」項目的由來——雖然該項目最終無疾而終,但郭臺銘內心的夢想並沒有熄滅。

收購夏普,重新點燃了鴻海的品牌夢想。

也許很多人依舊認為夏普是一家日本品牌,但它的掌門人及背後的資本已經變成了中國(臺灣)的鴻海。

郭臺銘內心渴望成為三星那樣的世界級企業,他希望有一天夏普能在世界範圍內與三星徵戰。


在郭臺銘設想的夏普戰略裡,中國市場乃重中之重,得世界先得中國,鴻海對此充滿信心,得天獨厚的政府資源,一向被視為鴻海最大優勢。

我可以斷言,中國在新夏普的復興戰略裡,將扮演比日本更重要的角色使命。因此,未來夏普任何新產品,都將第一時間投放中國市場。

郭臺銘對夏普的復興有著超乎常人的自信,這源於他內心對夏普的認肯。據說,郭老闆小時候家裡的電視就是夏普品牌的,品牌感情從那個時候就建立了。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夏普是「液晶貴族」,只是這個貴族這幾年看起來有點老了。

對於日本家電企業的整體性沒落,我一向持較為理性的態度。我認為日系家電的沒落,並非技術或產品出了問題,而是企業管理和營銷觀念出了問題。這實際上意味著,只要日系企業願意從觀念層面改變,比如注入新的管理理念與營銷方法,日系家電有可能實現東山再起。


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全球彩電、空調、洗衣機的核心技術,大部分仍然掌握在日本企業手裡。

我建議,鴻海需儘快對夏普企業基因實施重組,對夏普品牌重新規劃,保留夏普高科技、高品質、貴族氣質的品牌基因,剔除夏普品牌老舊、僵化的品牌基因,方能打造夏普「王者歸來」的形象;既要維護老用戶的品牌情感,又要爭取贏取年輕人的喜愛,這是一門平衡的藝術。

據說,鴻海有意對夏普植入新管理模式,對夏普所有供應鏈垂直整合,對夏普的製造工藝理念、管理理念、市場行銷、品牌形象、企業營運進行全面改造,對夏普產品及品牌形象進行重新設計,引入年輕、時尚、科技的元素。這是對的。

一句話:唯有改變,夏普才有未來。

相關焦點

  • 郭臺銘的夏普計劃
    四年的苦苦追求終於結果,郭臺銘對夏普必然存有美好的設想,但也正因為這樣,郭臺銘無論對於夏普新產品的發布、還是夏普面板技術的發展走向,都表現出了一種「急迫」的心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郭臺銘也表現得如董明珠般快人快語,這種風格對夏普來說應該是需要時間適應的。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 發動史上最大變革
    郭臺銘這次發動的鴻海歷史上第三次大轉型是一次根本性的大變革,聚焦ABC(人工智慧+大數據+雲世界)。2016年以前鴻海的董事會幾乎清一色是內部高管,如今為了強勢轉型對董事會進行了大換血:由7人董事會改為9人董事會,除5名內部高管外董事外,還有1名外部董事即高盛亞太區前副董事長宋學仁,3名獨立董事分別為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臺灣機器人專家暨臺大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傅立成。
  • 日本為啥不想讓郭臺銘買夏普?
    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上周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赴日本再次向夏普下6590億日元重金「提親」。幾天前郭臺銘為收購夏普給出的價格還是5000億日元。要知道,最早傳出這一消息時,鴻海的報價數字還停留在2500億日元--已經是溢價50%了。然而,郎有情,妾未必有意。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發動史上最大變革
    本刊調查,從鴻海的投資項目分析,鴻海在一二年,第一次投資夏普後,科技服務的布局正式浮上水面,去年,鴻海投資的網絡和服務公司,金額更大幅提高。今年股東會上,郭臺銘說,開股東會「不是給股東幾張紙,是給股東看看,(鴻海)未來的產品是什麼」。
  • 郭臺銘不放手 傳鴻海提案買夏普2000億日圓優先股;夏普、INCJ出資金額談不攏 郭臺銘赴日搶親夏普
    外媒報導,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直接與夏普銀行團和日本官員洽談,鴻海方案包括向銀行團購買2000億日圓的夏普優先股。彭博(Bloomberg)引述熟悉談判消息人士報導,郭臺銘積極想要收購夏普,將相關方案直接提供給夏普的主要債權人參考,想要攔阻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提出的方案內容。
  • 「血洗」董事會 | 臺灣富豪郭臺銘發動鴻海集團史上最大變革
    郭臺銘,企業家,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臺灣,1971年進入臺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16年,位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第15名,2017年,位列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排行榜22名、《財富》50位中國商界領袖第22名、福布斯臺灣50富豪榜第2名、福布斯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第16名。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發動史上最大變革決戰未來5年!
    這些外部和獨立董事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責任,一一對應未來5~10年鴻海的戰略變革方向。董事會要真正董事,首先是要懂戰略、其次是配置合適的人和關鍵性資源。這一次,鴻海董事會又全副武裝地準備好了!世界科技版圖的劇烈變革大幕已消然開啟.。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
  • 分享 | 郭臺銘「血洗」董事會,發動史上最大變革
    本刊調查,從鴻海的投資項目分析,鴻海在一二年,第一次投資夏普後,科技服務的布局正式浮上水面,去年,鴻海投資的網絡和服務公司,金額更大幅提高。今年股東會上,郭臺銘說,開股東會「不是給股東幾張紙,是給股東看看,(鴻海)未來的產品是什麼」。
  • 鴻海、夏普4月2日正式籤約;郭臺銘:盼4年讓夏普轉盈
    鴻海收購夏普正式籤約郭臺銘:全球高科技產業最棒的一天!因此,在未來雙方面的合作之後,希望在 OLED 的技術發展上能夠再繼續著力,共同創造全球第一的榮景。郭臺銘強調,今天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很棒的一天。針對籤約後媒體的提問,記者問到鴻海準備在多久時間內讓夏普轉虧為盈時,郭臺銘則表示,因於他了解日本保守的文化特性。所以,如果真的兩年能讓夏普轉虧為盈,他會說四年。不過,郭臺銘強調,他對於讓夏普轉虧為盈已經有所計劃。
  • 郭臺銘建構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孫正義和郭臺銘都已經預見5G結合人工智慧將開啟下一波巨大變革鴻海的領導階層也變了,在一三年之前,鴻海董事多半由有戰功的大將出任,這個位置也常被視為接班人前哨站。郭臺銘說,馬雲因此談新零售,當消費端大數據和製造端的大數據接在一起,新電商與製造業結合後,可能會再次出現去中間化,商品全是客制化實時生產,再掀起通路的大變革。如果把注意力拉回現在,改變也已經開始。今年鴻海股東會裡,郭臺銘最常提起的關鍵字就是AI、工智慧和大數據,將是串起鴻海包山包海的各種硬體裝置的關鍵。一位分析師觀察,「今年,我們所有人都被ABC影響!」
  • 郭臺銘發動史上最大變革,鴻海帝國即將成型
    6月16日,一份厚達226頁,由澳商麥格理證券出具的鴻海外資報告正式出爐;分析師張博凱在報告中指出,「鴻海正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鴻海將從一家手機組裝廠(Phone Assembler),升級為明日世界的整合者(Integrator)。
  • 鴻海併購夏普:郭臺銘的現實能否如理想豐滿?
    夏普董事會日前批准了鴻海集團提出的62.4億美元收購提議,至此,一直期待併購夏普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終於如願以償。那麼問題來了,併購夏普之後,郭臺銘領導下的鴻海集團真的可以像當初併購之前那樣實現併購後的理想或者說併購之後的現實真的可以如理想般豐滿嗎?由於郭臺銘對於夏普一直情有獨鍾,所以外界對於鴻海集團併購夏普的分析已經很多,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幾點。
  • 公司環球日本就是不想讓郭臺銘買夏普,為啥?
    (微信號:bigson)上周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赴日本再次向夏普下6590億日元重金「提親」。幾天前郭臺銘為收購夏普給出的價格還是5000億日元。要知道,最早傳出這一消息時,鴻海的報價數字還停留在2500億日元--已經是溢價50%了。然而,郎有情,妾未必有意。準確地說,是「準丈人」日本政府方面未必允許郭臺銘買下夏普。
  • 【CEO視野】郭臺銘「血洗」董事會,發動史上最大變革
    本刊調查,從鴻海的投資項目分析,鴻海在一二年,第一次投資夏普後,科技服務的布局正式浮上水面,去年,鴻海投資的網絡和服務公司,金額更大幅提高。今年股東會上,郭臺銘說,開股東會「不是給股東幾張紙,是給股東看看,(鴻海)未來的產品是什麼」。
  • 郭臺銘構建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6月16日,一份厚達226頁,由澳商麥格理證券出具的鴻海外資報告正式出爐;分析師張博凱在報告中指出,「鴻海正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鴻海將從一家手機組裝廠(PhoneAssembler),升級為明日世界的整合者(Integrator)。
  • 【熱點】郭臺銘讓夏普電視瘋狂降價 惹怒彩電業對手
    據外媒最新消息,郭臺銘近期讓夏普電視在國內瘋狂降價,引發了同行的強烈不滿。富士康集團和郭臺銘早已經宣布,將會全面重振夏普電視業務,其中年度銷售目標從500萬臺提高到1000萬臺。在郭臺銘看來,古老的電視機仍然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普通家庭將會購買或升級到超過60英寸的大屏電視機。
  • 蘋果最大代工廠CEO郭臺銘: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本刊調查,從鴻海的投資項目分析,鴻海在一二年,第一次投資夏普後,科技服務的布局正式浮上水面,去年,鴻海投資的網絡和服務公司,金額更大幅提高。今年股東會上,郭臺銘說,開股東會「不是給股東幾張紙,是給股東看看,(鴻海)未來的產品是什麼」。
  • 「鴻夏戀」開始,郭臺銘承諾4年內讓夏普盈利
    此前一直有傳聞鴻海郭臺銘將要拿下夏普,收購一直坎坎坷坷。 4月2日下午,持續多日的「鴻夏戀」終於修成正果,這樣宣布鴻海收購夏普最終坐實。鴻海與夏普正式籤署收購協議,收購金額從最初的近60億美元降至不到45億美元。
  • 鴻海天價併購夏普又起懸念,郭臺銘的現實能否如理想豐滿?
    夏普董事會日前批准了鴻海集團提出的62.4億美元收購提議,至此,一直期待併購夏普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終於如願以償。這是因為蘋果為了保證產能和更多議價權已經開始採取多供應商的策略(例如之前A9晶片同時臺灣的選擇臺積電和三星製造供貨),如果未來三星和LG在顯示面板技術上能夠趕超或者與夏普並駕齊驅的話,不排除蘋果在選擇夏普顯示屏的同時,也會將三星和LG列為顯示屏供應商名單的可能性。
  • 郭臺銘收購夏普差點被忽悠,社長專程道歉還打折 文茜大姐大
    而又為什麼是夏普呢? 郭臺銘的理由如下:2012年時,郭臺銘就認為大面板技術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在Apple 手機的代工生產中,鴻海所擁有的研發和代工部分,其所掌握的核心利潤已經太少,而主要的可發展利潤就產生在面板技術上;夏普是擁有面板解析相關技術的全球NO.1,但它卻有老舊企業的員工管理問題,所以企業的發展已經很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