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都想吃到優質,有營養,口感好的牛肉。很多人認為剛宰殺出來的牛肉是最新鮮的最好的,但其實不然!今天澤牧久遠技術專家李偉博士,跟大家分享一下,牛肉為什麼要排酸。
01
排酸,排的什麼是酸?
牛在屠宰以後,一方面,牛肉內有一些細菌和微生物還存在牛肉表面,另一方面,牛的體細胞失去了血液對其的氧氣供應,進行無氧呼吸,從而產生乳酸,對人無害,但會影響牛肉風味,乳酸多的牛肉肉質堅硬,乾躁,缺少彈性。因此必須將牛肉進行冷卻排酸處理。排酸的牛肉肉體柔軟有彈性,肉質也比較細膩,排酸過程,能減少肉中有害物質的含量。低溫製作過程,可以避免微生物對肉品質量的汙染。
02
排酸的原理
牛胴體進入排酸庫在一定的溫度(24小時內降到0℃—4℃)、溼度和風速下將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後揮發掉。同時牛肉細胞內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新鮮的物質—基苷(即IMP,味精的主要成份),肉的酸鹼度被改變,新陳代謝產物被最大程度的分解和排出。
03
怎樣排酸
1、剔骨分割前;胴體先預冷排酸,牛肉進入0~4℃庫冷卻48-72小時後,當胴體中心溫度降到7℃以下時即可剔骨分割。
2、分割;分割車間室溫10-12℃,剔骨後的牛肉原則上按部位分割。
3、冷凍保存;牛肉凍結在-23℃庫中進行凍結20小時,當肉體中心溫度達-18℃以下時,更換包裝後移入-18℃冷藏庫中冷藏。
04
總結
排酸牛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能量、高營養;三低:低糖、低膽固醇、低脂肪的特點,不但使肉的纖維結構發生變化,容易咀嚼和消化,牛肉中所富含的維生素B12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口感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