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的小馬妹肩負重任,去超市給大家買零食去了,回來的時候不僅帶回來很多好吃的,還很嚴肅的拋給小馬哥一個問題:
剛在超市看到有賣排酸肉,這和很多人常說的「排酸跑」有關係麼?難道說這些家畜宰殺之前都要先跑5公裡排排酸?
真是一個讓人淚奔的問題!不過看在她買零食有功,我還是扮作一副知心大哥的模樣給她大講特講了一番。
什麼是「排酸跑」
人們在進行一次長距離奔跑後,第二天開始通常會感覺雙腿肌肉酸痛無力,聯想到人體運動會產生乳酸,於是很多人就把這兩個「酸」混在一起,認為肌肉酸痛是由乳酸引起的,而賽後輕量的恢復跑仿佛有緩解酸痛,排除乳酸的功效,於是就順理成章的把恢復跑叫成了「排酸跑」。
乳酸為什麼堆積
要了解乳酸堆積,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概念:乳酸閾值。通俗的講就是指體內開始堆積乳酸的門檻。這個門檻因人而異,標準是你的運動強度與最大攝氧量之比。普通人可能在最大攝氧量的50%—60%時,乳酸就開始堆積,而訓練有素的運動員,這個值可能會達到80%以上。當體內乳酸快速堆積時,你的運動能力會迅速下降,直到你跑不動了。我們可以把乳酸堆積看作人體的一種運動保護機制,限制你的運動強度,以免機體崩潰造成嚴重後果。所以我們應該慶幸有乳酸堆積這種設定,並讚嘆大自然的神作。
乳酸會永遠堆積嗎
當然不會。大自然不會讓你一直躺在地上,為了恢復你的機體運動能力,人體組織會不斷的清除堆積的乳酸。研究表明,在停止運動的情況下,體內堆積的乳酸清除完畢只需要1—2個小時。這就意味著,跑步後2個小時,你的體內已經沒有因過量運動而產生的乳酸了,恭喜你又可以起來幹活了。乳酸都沒有了,第二天所謂的「排酸跑」還排的哪門子酸呢?
既然沒有酸,為什麼還會酸痛?
如大家所知,運動後的肌肉酸痛通常發生在第二天,如果是因為乳酸的原因,應該是當天最痛才對吧?研究人員最聰明,他們給這種第二天才發生的酸痛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延遲性肌肉酸痛。為什麼會出現延遲性肌肉酸痛呢?關於這個原因,科學家們曾經打成一片(注意,真的是打成一片),提出過各種學說,最後,力氣大的一派佔了上風,現在大家都傾向於相信延遲性酸痛是機械刺激損傷和炎症導致的。
可不可以不酸痛?
想的美,吃你家飯不給錢行嗎?有的朋友說了,當然可以,辦個會員卡先。真是個精明的人!肌肉也像你一樣精明。在一次大強度運動過後,部分肌纖維會產生細微損傷和炎症,引發第二天的疼痛。但是,這次疼痛過後,你的機體在經歷的刺激—損傷—修復的過程中逐步增強了能力,下次再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就可以輕鬆應付,不再酸痛了。是的,你的肌肉已經在第一次運動的時候辦了會員卡,以後刷卡消費就行了!
既然難逃第一次,有沒有辦法緩解呢
這個當然可以有。以下是運動員或者跑友實際驗證的一些方法,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但實際驗證比較有效。
1、花樣洗浴
就是冷熱浴交替。科學原理是,當雙腿浸在冰水中時,腿部的血管會收縮,而碰到熱水的時候血管會膨脹,冷熱交替從而達到加強血管收縮功能的效果。好吧,我估計這個科學原理也是不相干的人臆想出來的。
冰浴的恢復方式為不少馬拉松專業選手所採用。最早是從英國的著名長跑運動員、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保拉·拉德克裡夫開始流行的。她曾向媒體表示她的常勝秘訣就是在長跑訓練之後,用洗冰浴的方法來解除疲勞,恢復體能。值得注意的時,冰浴不是真的要把自己凍成羊腿,水溫在10度以下即可。
2、按摩放鬆
提這個方法貌似是個餿主意,建議大家去之前先和家人交代好,並拍照留念。注意找個溫柔的技師,要輕,要柔,這個時候你的肌肉沒有完全恢復,經不起折騰。過幾天後再找個粗暴點的,像石榴姐一樣,能讓僵硬的肌肉快速的放鬆。
3、多吃多睡
肌肉酸痛,說明它經受住了一次考驗,接下來要讓它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吃,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以修補損傷的肌肉組織。雞蛋、雞肉、魚肉、瘦牛肉、低脂牛奶、各類水果,看見啥吃啥吧,能吃是福。
4、交叉訓練
所謂交叉,就是玩玩其它運動,比如遊泳之類的,前提是你還能動。還是注意量要小,這樣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恢復。
最後再向大家提一個建議,平時可以練練節奏跑和間歇跑,提高一下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閾值,這個提高了就相當於高顏值,也許再去別人家吃飯真的連會員卡也不用辦,直接刷臉就行了。